《資本論》對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科學論證

梅榮政 楊芳《資本論》對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科學論證梅榮政 楊芳  內容提要 對唯物主義歷史觀科學論證,是馬克思的《資本論》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做出的重大貢獻之一。《資本論》以翔實的資料和罕見的邏輯力量,從「確定的物質事實的領域」,科學論證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是社會發展的物質力量: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以後,一定歷史類型的生產關係總要體現為一定的階級關係,通過階級這個中間環節,從經濟基礎的論證進入上層建築的論證,證明了上層建築根源並反作用於物質的經濟基礎。《資本論》對唯物主義歷史觀的論證,使之不再是假設,而是科學證明了的原理。 馬克思的主要著作《資本論》不僅是一部偉大的經濟學著作和科學社會主義著作,而且是一部偉大的哲學著作。作為一部偉大的哲學著作,它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大貢獻是多方面的:如關於研究方法和敘述方法,辯證法、認識論和邏輯學的辯證統一,辯證法及其基本規律,唯物主義認識論,唯物主義歷史觀,邏輯中的方法(歸納和演繹的方法、分析與綜合的方法、抽象與具體的方法、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方法),經濟範疇的特徵及方法論意義等提出的豐富思想和科學論證。這裡我們只探討它對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科學論證。 列寧說:「現在,自從《資本論》問世以來,唯物主義歷史觀已經不是假設,而是科學地證明了的原理。」這是很中肯的。 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在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提出「社會狀態」這一「社會形態」範疇雛形的基礎上,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識形態》第一次奠定了唯物史觀的基石,而且第一次使用了「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科學術語。1848年2月出版的《共產黨宣言》,有一個版本取名為《歷史哲學》,第一次公開地運用唯物主義歷史觀粗略研究了全部近代史。1859年,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用經典式的語言對唯物主義歷史觀作了科學表述。這表明,在《資本論》以前,馬克思(還有恩格斯)對唯物主義歷史觀已經做過多次科學論證工作。但是,這些論證都還不能說是系統的、全面的,更沒有通過解剖一個特殊的、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形態,通過像以英國為經濟分析的典型、以法國為政治分析的典型,從社會發展在當時一個最成熟的形態上進行科學論證。這種科學論證工作是由《資本論》完成的。 一、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是社會的物質力量 1.對唯物史觀作科學論證,要解決幾個關鍵問題 一是要找到確定的物質事實,確立社會物質觀。社會發展,歸根到底,只有物質的力量才是最後的決定力量,才能成為歷史運動的唯物主義基礎。二是要論證歷史唯物主義的兩個基本規律: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反作用於生產力;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這樣來確立歷史唯物主義關於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根本原理。 關於社會物質觀,在馬克思以前,儘管唯物主義自然觀早已確立,但是由於社會歷史領域一直被唯心主義統治著,所以沒有人探索過。 馬克思怎樣確立社會物質觀呢?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識形態》在奠定唯物史觀的基礎時,已經從理論上解決了兩個問題:一是已經明確了尋找物質,一定要到具有客觀必然性的領域中去,這反映在社會科學中就是要到經濟學領域中去尋找。因為唯有這個領域,才是「確定的物質事實的領域」。二是制定了用以闡明這個領域問題的生產方式的範疇。馬克思認為,生產方式的兩個方面:生產力和生產關係都是社會的物質力量,因而它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 有什麼根據說生產力和生產關係都是社會的物質力量呢?對此,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進行了科學論證。 (1)馬克思論證了生產力的物質性。這是比生產關係較容易論證的問題。生產力包括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這三個方面都因為有顯明的物質結構,其物質性人們容易接受。勞動者:它作為革命階級本身,是生產過程中「最大的生產力」。它本身「也是自然對象,是物,不過是活的有意識的物」。它是作為一種自然力,而與自然物質相對立的。勞動資料:它是一種物和物的綜合體。其作用是,勞動者用它來把自己的活動傳導到勞動對象上去。勞動對象:它是土地及其周圍的無機物和有機物。因為它也具有物質的結構,它的物質性人們也不懷疑。 這三者的結合稱之為「物質生產力」,而且其物質性人們很少懷疑。儘管如此,馬克思還是對生產力的物質性作了論證。其目的在於,生產力作為一種物質力量,是一切變化的主體(因為運動是物質不可分離的根本屬性,物質運動是絕對的、永恆的),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生產、生產方式的變化發展,是首先從生產力的變化發展開始的。反過來說,只要論證了是由生產力的變化發展,引起了生產、生產方式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也就證明了它是社會發展最終的決定力量。 馬克思引用了從古代到19世紀中葉極其豐富的技術史資料,對這個問題大致進行了5個方面的論證:第一,在資本主義生產力發展中,是怎樣從資本主義簡單協作、向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生產、資本主義機器大工業不停地過渡的。第二,作為物化的知識力量的機械化勞動資料,是一個社會生產時代具有決定意義的特徵。機器的發展是促使生產方式和生產關係發生革命變革的重要因素。第三,從根本上說,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展史上,從價值向生產價格、從剩餘價值向利潤、利息和地租等生產關係具體形態的發展,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第四,革命的這個時代是以現代工業為技術基礎的。生產力、生產工具、技術革命同生產關係、生產方式和生產方式上的改變之間是辯證統一的關係。第五,大量的實踐材料證明,機械的發明引起生產方式上的改變,並由生產關係上的改變而引起社會關係、工人生活方式的改變,最後導致整個社會的變化發展。 所有這些,充分體現和模範運用了社會歷史的唯物辯證法,證明了生產力的狀況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辯證規律。《資本論》把對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的這種論證,歸結為「關於生產資料決定勞動組織的理論」。後來列寧把這種論證科學概括為把社會關係歸結於生產關係,把生產關係歸結為生產力的水平。 (2)論證了生產關係(經濟關係)的物質性。只有論證和說明了生產關係的物質性,才能回答兩個問題:為什麼生產關係比上層建築對生產力的影響作用(推動或者阻礙)更直接?又為什麼經濟基礎(作為生產關係的總和)能夠對上層建築起決定作用?而又只有從理論上證明了這兩個問題,唯物史觀的基礎才能得到科學論證。 2.馬克思對生產關係(經濟關係)的物質性的集中論證 (1)確立論證方法。馬克思的論證方法包括兩大基本方面:一是運用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等一系列辯證方法。在研究階段,堅持從資本主義社會的現實具體到抽象思維,制定出反映資本主義社會本質及規律的概念、範疇;在敘述階段,堅持在思維中從抽象到具體,用概念、範疇的體系再現出資本主義社會從簡單發展到複雜的社會體系及其各個方面的經濟關係。從而證明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和必然滅亡是完全合乎規律的過程。二是馬克思自己的理論觀點的確立和論證,基本上是在批判地分析前人和當時代人的思想理論過程中完成的。 (2)論證過程。馬克思沒有作抽象的、一般的論證,他是運用歷史唯物主義這把「鑰匙」,從具體分析一個特定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細胞即商品入手的。 馬克思指出,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統一的體現。商品中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不反映任何生產關係,必須將其撇開,只集中分析價值。因為只有價值才是一定的社會關係的體現,要證明社會關係的物質性,必須確定價值是一個具有物質規定性的概念。於是,馬克思對價值的物質性進行了論證。 其一,他從唯物主義自然觀和社會觀的統一上,指出商品是一個存在於人之外的客觀對象,不依賴我們任何個人而存在。這是其客觀實在性的重要表現。 其二,他從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上,指出價值的載體是使用價值,即可感覺的物。價值是以使用價值這種物質承擔者的形式而存在的。 其三,他指出,價值是抽象勞動的產物,而抽象勞動則是通過具體勞動表現出來的,是「客體化」了的一定量的勞動時間。這裡,進入勞動過程的勞動力是一種自然物質,只不過是轉化為人的肌體的自然物質。沒有這種「自然物質」的消耗,就不能創造出作為「物的社會存在」的價值實體來。只不過這種物質實體不是自然實體,而是「社會實體」。 其四,價值形成過程即勞動過程是物。雖然這是一個抽象勞動過程,然而如前所說,抽象勞動是通過人類勞動的「物的形式」或「物的社會存在」、通過具體勞動表現出來的。 馬克思進一步分析了價值物質性的特點: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突出特點是具有拜物教的迷人性質,從商品拜物教發展到貨幣拜物教,直到資本拜物教。作為一定的社會物質關係的體現的價值,是在物的後面「隱藏得很深的」人和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關係的表現形式。它是通過物來表現一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物質關係。因此,認識它,不能用望遠鏡,也不能用顯微鏡,還不能用化學試劑,只能運用分析、抽象的方法。否則不能得到真理性的認識。俄國的「合法馬克思主義者」司徒盧威荒謬地視科學的價值規律為「神學家的『倫理』規律」。把馬克思的價值學說歪曲為純粹抽象的思辨的「形而上學的假設」。他之所以會如此,自然主要是出自他反馬克思主義的本性,但從方法論上說,正是他用經驗主義眼光看問題,不懂得馬克思的科學抽象所致。 在資本主義生產中,價值及其規律「最終支配著一切經濟過程」。因此,馬克思確立價值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的客觀性,對於從理論上論證其他範疇的「社會的生理形式」具有前提和基礎的意義。正是由於價值的物質性的確立,進而確立了一系列範疇的社會物質性。這些範疇反映的是更為發展、更為複雜的社會關係。如:貨幣這種一般的等價物,是以價值為前提並表現價值的,是完成形態的價值;資本是用於剝削僱傭工人而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剩餘價值是由僱傭工人的剩餘勞動所創造而被資本家無償佔有的價值;資本積累是由剩餘價值的一部分轉化來的。 馬克思依次論證了價值、資本、剩餘價值等範疇的起源、本質,所反映內容的物質性。還進一步論證了利潤、利息、地租的性質、起源,它們所反映內容的物質性。一般利潤是剩餘價值的形式,本質上同剩餘價值是一回事,同樣是來自資本對工人所創造的剩餘價值的無償佔有。利息是一般利潤被分割的形式,即被分割為利息和企業主收入所採取的形式。它是一般利潤向具體的利潤形式的轉化。它是剩餘價值以利潤形式佔有後在不同的人之間的進一步分配;地租反映著更為複雜的生產關係,較之產業利潤、商業利潤、利息範疇更為繁雜,但它仍然是價值的一種形態,即超額利潤向地租的轉化。概括起來說,以價值為基礎而產生的一系列資本主義的經濟範疇都是「從生產本身的自然必然性產生的,不以意志、政策等等為轉移的形式。這是物質規律」。 這樣,馬克思就科學地證明了,從商品及其價值範疇開始直到地租範疇,反映整個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經濟範疇的總體系,都是具有社會物質規定性的價值在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中的發展的不同梯級的形態。體現商品生產內部必然聯繫的價值規律,是一般規律和政治經濟學的基礎。這樣,通過對「一個在價值上建立起自己的生產方式」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全面剖析,就為唯物主義歷史觀關於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原理,提供了一個完整的體系的證明。這個範疇體系不過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過程和對這個過程的內部聯繫加以說明的思想表現。 二、階級社會中,生產關係總要體現為一定的階級關係 《資本論》對歷史唯物主義的論證,不僅要科學論證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的原理,而且必須科學論證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原理。這就必須通過一個中介進行過渡。這個中介在階級社會中就是體現生產關係的階級關係。而要對階級關係作科學分析,首先需要科學解決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出發點問題。 政治經濟學研究,是從人出發,還是從人的關係即一定的生產關係(在階級社會表現為一定的階級關係)出發,有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兩條不同路線。兩條不同的認識路線會產生兩種不同的結果。一些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學家總是從人出發,把經濟學視為研究「人類」,而不是研究生產關係的「科學」。如庸俗經濟學家威?羅雪爾等稱:「國民經濟並非單純的貨殖學或單純的致富術,而歸根到底是一種認識人類、支配人類的政治科學」。德國庸俗經濟學家瓦格納、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者蒲魯東也是如此。顯然,這是一條唯心主義路線。與此相反,《資本論》堅持了徹底的唯物主義路線。馬克思指出:《資本論》一貫到底的「不是從人出發,而是從一定的社會經濟時期出發的分析方法」。馬克思強調,如果不從資本主義時期的商品生產分析出發,而從人出發,絕不能理解和揭示它的生產關係、階級關係及其本質,自然也不能真正理解人的本質。馬克思指出,整個商業和整個生產表明,單個人的生產和交換總是以一定的生產關係為前提的。「單個人本身的交換和他們本身的生產是作為獨立於他們之外的物的關係而與他們相對立。在世界市場上,單個人與一切人發生聯繫,但同時這種聯繫又不是以單個人為轉移」。他還進一步指出,唯心史觀論者忘記了,「交換價值這個前提決不是從個人的意志產生,也不是從個人的直接自然產生,它是一個歷史的前提,它已經把個人當作是由社會決定的人了。」 馬克思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科學論證經濟學研究的出發點的重要意義之一在於,以此為理論鋪墊,論證歷史唯物主義又一個基本原理。即一個社會的生產關係所包含的生產資料所有制關係和分配關係,前者是決定的、基礎的方面,是原生的生產關係,其內部結構是這個社會「基本的階級的依據」。後者則是派生的生產關係,是前者的結果。尋找一個社會基本的階級關係的出發點只能是前者,而不能是後者。馬克思正是從原生的生產關係出發,進而找到了社會中基本的階級關係。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集中考察了資產階級的生產資料所有制關係,注意分析了土地所有者、資本家和工人這三個階級,在這個前提下,也考察了同一個階級內部因收入不同而產生的階級差別。如由於利潤分成了兩種特殊的收入形式,才形成了兩個特殊階級:貨幣資本家與產業資本家。這清楚地表明,與庸俗經濟學家從分配關係去尋找階級實體的理論路線根本相反,馬克思認為,一定的生產關係首先是基本的生產關係,是關於階級和階級關係的出發點。 《資本論》第1卷,從考察直接的生產過程中分析了資本和勞動這一最基本的生產關係以及由此決定的最基本的階級關係;《資本論》第3卷沒有孤立地、而是緊密結合生產分析分配問題,從而有力地證明了必須到生產關係、首先是最基本的生產關係中去尋找階級的分野。正是因為在階級社會中,基本的生產關係是各個不同階級存在及其相互之間各種內在聯繫的根據,所以當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以後,一定歷史類型的生產關係總是要體現為一定的階級關係,或者社會集團的關係。而分析每個階級所處的地位、發展條件,揭示社會的階級關係,也就是分析人格化的生產關係。因此,在階級社會和有階級存在的條件下,要做到用客觀態度去分析現代社會中整個階級所處的地位,並且同對整個階級的發展條件的分析結合起來。首先就必須弄清其賴於依存的生產關係。具體到資本主義社會,占統治地位的、起決定作用的生產關係是資本。與此相應,作為這個社會佔統治地位的人格化的生產關係和階級利益的承擔者,就是占統治地位的資本家階級。 三、社會的上層建築根源並反作用於物質的經濟基礎 《資本論》揭示了一個社會的生產關係以及人格化的生產關係——階級關係的特點、性質,就為從經濟基礎的物質性論證、說明,過渡對上層建築依賴於物質的論證和說明提供了前提。 《資本論》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其基本邏輯結構中並不包括上層建築。但是,它在考察經濟基礎必要的範疇內對上層建築進行一定考察是必要的。第一,只有這樣,才能從整體上理解一個社會的發展。因為任何一個社會形態都是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的內在統一。否則不能把唯物主義一元論歷史觀貫徹到底。第二,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反駁對歷史唯物主義的庸俗化和歪曲。如俄國自由主義民粹派首腦米海洛夫斯基曾把歷史唯物主義歪曲為「經濟唯物主義」,攻擊歷史唯物主義不顧及社會生活的全部總和;而讓?饒勒斯則把歷史唯物主義歪曲為相對主義、折中主義,說什麼「唯物主義歷史觀並不妨礙作歷史唯心主義的理解」。可見,只有科學地闡明了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的內在聯繫,才能抵制並戰勝這些反馬克思主義的奇談怪論。 如前所述,馬克思從對經濟基礎的考察轉到對上層建築的考察,是通過階級這個範疇作為過渡環節的。《資本論》第3卷第6篇主要考察地租,從對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考察說,這是最後一個經濟範疇;而《資本論》第3卷第7篇第52章即最後一章卻是階級,階級又成為全書最後一個範疇。《資本論》這種結構安排並非隨意而為,而是體現了一個歷史唯物主義的重要原理:在階級社會中,一定的生產關係總是要體現為一定的階級關係。按照這個原理,把階級及其關係的考察作為全部著作的總結和完成就是理所當然了。 馬克思對上層建築的考察,包括政治上層建築和意識形態兩大部分。政治上層建築部分又包括國家和法律。 首先,從最接近經濟基礎的環節——國家考察起。依次考察了國家起源、本質、職能和在政治上層建築中地位問題。馬克思明確指出,國家是生產關係自身的統治表現。它是資本的發展(從對勞動的指揮權發展成為對政治的統治權、精神的指導權)的結果。它是生產關係本身適應一定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又「產生出新的統治和從屬關係(它又生產出自己本身的統治表現等)」。國家的性質是一個階級壓迫另一個階級的工具。就其職能說,它是執行經濟必然性的工具。資本主義國家履行著從資本的原始積累到生產的管理等職能,在這個意義上,國家是一種經濟力。 其次,馬克思強調,法律也是適應階級統治的需要,從一定的生產關係、階級關係中產生的。階級性是法律的本質特徵。諸如僱傭勞動的立法,就是適應資本家剝削工人的需要而產生的,又始終以工人為敵的。同樣,「作為法律的、政治的和社會的關係上發展了的東西,自由和平等不過是另一次方上的再生產物而已」。 再次,馬克思考察了上層建築中的意識形態。這是離經濟基礎更遠的部分。但是,人們的各種認識、思想、意識等「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並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己」。事實上,《資本論》中從商品及其價值範疇開始直到地租這個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最後的一個範疇,反映整個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經濟範疇及其體系,都是先有了這個範疇鏈反映的客觀對象本身及其形成的過程,然後才可能在人的頭腦中產生這個範疇體系。它們不是觀念的產物,而是一定的社會物質過程的產物。 綜合上述,《資本論》就證明了,包括社會意識、政治上層建築在內的全部上層建築,其根源都深藏在物質基礎之中。 《資本論》對一個特定的社會即資本主義社會,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所作的唯物主義一元論的全面論證,是要說明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歸根到底都是物質運動的形態或者物質的反映。人們的「物質關係形成他們的一切關係的基礎」。但是如何使這種對一種特定社會的論證適合整個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呢?這是需要在理論上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解決這個問題,馬克思在方法論上,運用了「人體解剖是猴體解剖的鑰匙」的方法。馬克思說:「人體解剖對於猴體解剖是一把鑰匙。反過來說,低等動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動物的徵兆,只有在高等動物本身已被認識之後才能理解。因此,資產階級經濟為古代經濟等等提供了鑰匙。」這說明,一類現象在低級階段上所有的本質特徵,只有在充分成熟的高級階段上,才能表現得特別明顯。或者說,以鐵的必然性發生作用的自然法則,在不發達的階段上只透露出一種暗示,而在充分發展的階段上,則是深入貫徹下去的法則本身。這種考察,雖然是從後面、從發展過程的完成的結果開始的,與人類生活形態的現實發展道路相反。然而,在這樣最豐富的具體的發展點上,「一種東西為許多東西所共有,為一切所共有。」在這裡進行考察,就容易得到最一般的規律。 在《資本論》中,馬克思為了從完全成熟而具有典範形式的發展點上考察問題,他採取了雙重抽象的方法,一是從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縱向中抽取一個當時最發達、最複雜的社會——資本主義社會進行解剖;二是從當時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橫向中,又抽取英國作為理論闡述的典型地點。因為「到現在為止,這種生產方式的典型地點是英國」。通過這二重抽象,使得每一個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型形式的發展點上加以考察。這樣,從前者的解剖,不僅顯示出未來社會的某些徵兆,而且提供了解剖以往社會的鑰匙。從而導出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辯證法;從後者的解剖,就突破了「辯證法的局部情況」,導出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一般辯證法」。這樣,就解決了這裡的一般與個別的矛盾,揭示出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關係的重複性和常規性。從而馬克思使一定社會經濟形態發展的自然史過程的性質,一個社會的經濟形態為另一個社會經濟形態所代替的必然性得到了科學論證。 《資本論》就這樣全面地、完整地實現了「對唯物主義歷史觀的論證」。 (《環球視野globalview.cn》第387期,摘自2011年第5期《馬克思主義研究》)關鍵字: 資本論 唯物史觀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 烏有之鄉 http://www.wyzxsx.com 分享到: 烏有之鄉新浪微博地址:http://weibo.com/wyzxwyzx 手機便捷瀏覽烏有之鄉:http://wap.wyzxsx.com http://3g.wyzxsx.com
推薦閱讀:

史蒂芬·霍金:最愛往娛樂圈跑的毒舌科學家
異形病毒載體的正確生活方式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對嗎?
在遙遠的東方,有一個國家的自然規律不太一樣
【每日一練】醫學高級職稱西醫外科-骨外科學 5.4

TAG:歷史 | 科學 | 歷史觀 | 資本 | 論證 | 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