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膀胱》],膀胱氣化

【摘要】目的:本文從膀胱的概述、氣化的概述、氣化的動力、氣化的物質等四個方面來論述膀胱的氣化。

【關鍵詞】:內經;膀胱;氣化。

【中圖分類號】R2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4)04-0559-01

《素問·靈蘭秘典論》中「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這句中,說明膀胱的功能,依賴於氣化。其中「氣化」二字,歷代注家解釋不一。氣化的動力是什麼,氣化所生為何物?我就膀胱的氣化功能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1膀胱的概述

膀胱號為「水曹」,又名「玉海」。《素問·湯液醪醴論》:「開鬼門,潔凈府。」凈府,指的就是膀胱。《素問·靈蘭秘典論》中「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其中,州都是指水聚之處。張景岳註:「膀胱位居最下,三焦水液所歸,是同都會之地,故曰州都之官。」膀胱位於下焦,其作用為貯存和排泄尿液,形成汗液,化生精氣。《素問·靈蘭秘典論》王冰註:「居下內空,故藏津液。若得氣海之氣施化,則溲便注泄;氣海之氣不及,則閉隱不通。」這裡所說的津液,就是指尿液。《血證論·臟腑病機論》說「所謂氣化則能出者,謂膀胱之氣載津液上行外達,出而為汗,則有雲行雨施之象。」這說明,膀胱氣化,可以化生汗液。另外,膀胱與腎相連,通過經脈相互絡屬,互為表裡。

2氣化的概述

氣化是指氣的運動和變化。在人體中「氣化」的具體表現為精、氣、血、津液的相互轉化。清·王夫之在《尚書引義?太甲二》中提到:「氣化者,化生也。」另外,《內經詞典》解釋氣化為「陽氣運化津液或水液的過程」,而精、血、津液為流動的有形之品,而氣為無形之物。在膀胱中的津液又如何蒸化為氣呢?

《血證論·臟腑病機論》又指出:「經所謂氣化則能出者,謂膀胱之氣載津液上行外達,出而為汗,則有雲行雨施之象。」這句話說明了,膀胱氣化就像大自然的雲雨的循環。另外,《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這句話是說地上的水蒸發上升則形成雲,天上的雲下降就成了雨。雲屬陽,雨屬陰。這句話不僅反映了自然界中陰陽的對立、互根、消長、轉化、升降的規律,也反映了人體共同的運動規律。正是因為如此,自然界才能交合而化生出萬物,人體才能化生精、氣、血、津液。

膀胱為寒水之府,是水液聚集的地方。我們可以想像一下,膀胱就是地上的水,屬陰。而通過吸收熱量後,水變成水蒸汽,而蒸化為雲。這雲,也就是膀胱氣化而出的物質,屬陽。而膀胱沒有這麼大的能力去把水變成雲的,所以它必須要藉助其他臟腑之陽來化氣。《軒岐救正論》中也提到:「膀胱司水,水不自化而化於氣此。陰以陽為用未免少費工夫。」

3氣化的動力

3.1從陽氣的提供

前面說過了,水需要變成雲,是需要吸收熱量的。這就像煮一鍋水,水要沸騰變成水蒸氣,就要在鍋底加一把火一樣。這火的來源是有幾個方面:

首先,氣化的第一把火,命門之火。腎為先天之本,主命門之火。命門之火,就是腎陽。「命門」,即生命之門,含有生命的根本的意思。這說明腎有主管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動力的功能,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動力源泉。命門之火有滋養和推動各臟腑功能,曖脾運化,助肺吸氣,促進生殖機能成熟,促進生長發育,推動水液運行和氣化等作用。《靈樞?本藏》中「腎合膀胱」,《素問?金匱真言論》:「開竅於二陰」,《素問?五常政大論》:「腎主二陰」。這說明腎與膀胱相表裡,二者通過經脈相互絡屬,在生理功能上相互配合。另外,當膀胱氣化不利時,醫生就會用腎氣丸、真武湯等。這說明膀胱氣化是與腎陽相關連的。這就是膀胱氣化的最重要的一把火。

其次,第二把火,三焦相火。清?黃元御在《四聖心源》卷二·六氣解中「暑者,少陽相火之所化也。在天為暑,在地為火,在人為三焦。」這句話,說明三焦主相火。另外,又言「三焦之火,隨太陽膀胱之經下行,以溫水藏」,「少陽之火降,水得此火,而後通調,故三焦獨主水道。」這說明三焦之火可以影響膀胱水液的氣化。另外,在《靈樞·本輸》中「三焦者,入絡膀胱,約下焦,實則閉癃,虛則遺溺。相火下蟄,水藏溫暖而水府清利,則出不至於遺溺,藏不至於閉癃,而水道調矣。水之所以善藏者,三焦之火秘於腎藏也。此火一泄,陷於膀胱,實則下熱而閉癃,虛則下寒而遺溺耳。」也說明了當三焦之火不正常時,使得膀胱的氣化失常,從而引起膀胱的病理變化。

再次,第三把火,少陰君火。足太陽膀胱經主一身之表,屬膀胱絡腎。其與手太陽小腸經同氣相求,而心又與小腸相表裡,心之陽通過經絡助膀胱氣化。火分君相,就是火分為君火和相火。君火一般就時來自心和小腸。相火來自於心包和三焦。

最後,督脈總督諸陽。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並行,在大椎穴和百會穴多次與足太陽膀胱經交匯。所以,督脈之陽,通過足太陽膀胱經,以助膀胱氣化。

3.2從臟腑的關係

膀胱的氣化與肺、脾、腎、三焦的關係最為密切。

首先,肺為水的上源,是指肺通過其宣發肅降作用,對體內的水液發揮著疏通與調節作用。肺主通調水道亦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通過肺宣發作用將津液向上向外布散,將濁液化為汗液排出體外;另一方面,通過肺的肅降作用,向下向內布敷津液,並將濁液下輸膀胱。

其次,脾運化津液。只有「脾氣散精,上歸於肺」,肺才能「通調水道」。如果脾失建運,將會使得體內水液停聚。《血證論·臟腑病機論》說:「小便雖出於膀胱,而實則肺為水之上源,上源清,則下源自清。脾為水之堤防,堤防利,則水道利。」說明脾肺功能影響著膀胱氣化及排尿功能。

再次,腎主水。它對體內水液代謝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在腎對水液代謝的升清降濁的作用。腎將肺的肅降下達於膀胱的濁液,使濁中之清者復上升至肺,並重新分布全身;使濁中之濁者,化為尿液而排出體外。

最後,三焦是水道。「三焦者,中瀆之府,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之府也」以及「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這兩句話說明三焦可以起到溝通全身津液的作用,並與膀胱對水液的疏泄密切相關。三焦既是氣機升降出入的通道,又是氣化的場所,總司全身的氣化,運行水液,疏通水道,並影響著膀胱氣化及水液代謝的協調平衡。

4氣化的物質

首先,唐容川在《醫經精義》中曰:「腎中之陽,蒸動膀胱之水,於是水中之氣,上升為津液,氣著於物,乃化為水,氣出皮膚為汗,氣出口鼻為涕為唾 ,游溢臟腑之外 ,則統名津液,實由腎陽蒸於下。」另外,《諸病源候論》中說:「津液之餘者,入胞則為小便。」這說明,在陽氣的作用下,進入到人體的的津液經過膀胱氣化以後,出於肌表的形成汗,出於前陰則為小便,在體內化為各種精氣滋養全身。所以,張仲景在《傷寒論》里,治太陽病口渴、小便不利,用五苓散。桂枝的作用,就是入膀胱溫陽,以幫助膀胱氣化。所以,汗出正常與否、小便通暢與否,是衡量膀胱氣化功能正常與否的重要標誌之一。

其次,《素問·熱論》中說:「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其脈連於風府,故為諸陽主氣也。」這說明了足太陽膀胱主一身之表。體表有一種氣,叫「衛氣」。《靈樞?營衛生會》中說「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與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這句話說明,衛氣主要來源於飲食水谷,所以被稱為「水谷之悍氣」。那麼,衛氣是出自於中焦,還是下焦呢?在《靈樞?營衛生會》中說:「營出於中焦,衛出於下焦」。《類經·經絡類·二十三》中張介賓註:「營衛皆生於中焦,營本土性資養周身故由中焦而出,衛本水性升天降地故由下焦而出。」這句話說明了,衛氣是由水升天而成。這就類似燒開的沸水變成水蒸氣一樣。膀胱寒水受陽氣的鼓動,蒸化形成了衛氣。《血證論·臟腑病機論》又指出:「經所謂氣化則能出者,謂膀胱之氣載津液上行外達,出而為汗,則有雲行雨施之象。故膀胱稱為太陽經,謂水中之陽,達於外以為衛氣,乃陽之最大者也。」這句話也說明了,衛氣來自於膀胱的氣化。


推薦閱讀:

膀胱炎如何正確對待
留馨雨:腰痛、腰椎間盤突出就找膀胱經
膀胱炎
膀胱損傷
《脈經》 > 卷三 腎膀胱部第五

TAG:膀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