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謊時的體態秘語
07-06
撒謊時的體態秘語作者:[英]彼得·卡雷特身體中的體態秘語 手的動作往往能被置於意識的控制之下,這就是為什麼手不能作為關於謊言的可靠信息來源的原因。但是身體的其他部分,雖然同樣受意識控制,但不被注意,容易被忽視,它們常常能提供關於謊言的有效的線索資源。關於撒謊行為的研究表明,人在撒謊時,身體的下部會比身體的上部提供更多的信號。當把關於某些人的錄像放給其他人看,讓他們判斷誰在撒謊、誰說實話的時候,如果被拍攝的是身體的下部,那麼判斷往往是準確的。顯然,雙腿或雙腳對撒謊者來說是被低估了的判斷謊言的信息。看來似乎撒謊者都把努力集中在他們的手、胳膊和臉部的隱秘處,因為他們知道其他人會觀察這些部分。由於腳很隱蔽,所以撒慌者不去注意。但是往往腳或者腿的一個細微的動作調整,就能出賣他們。 鼻子上的體態秘語 有一個暴露謊言的姿勢是「捂嘴」。發生這種情形時,看起來好像是撒謊者非常警惕地捂住了欺詐的源泉。他假定,如果人們看不到他的嘴,就無法知道謊言來自何處。「捂嘴」的動作很多,包括從用手完全掩住嘴巴,用手支住下巴,到一根手指悄悄摸一下嘴角。通過把手放在嘴上或靠近嘴巴,撒謊者表現得像個罪犯,他無法抵擋回到犯罪現場的誘惑。而這正好和罪犯一樣,因為手的動作把自己暴露給了觀察者。在任何時候,別人都能知道,摸嘴是企圖掩蓋謊言。 不過,有一個摸嘴的替代行為,就是摸鼻子。通過摸鼻子,撒謊者體會到了掩嘴的瞬間安慰,又不用冒險把人們的注意力引向自己的所作所為。在這個動作中,摸鼻子是掩嘴的替代行為。這是一個鬼鬼祟祟的體態秘語,看起來好像某人在撓他的鼻子,但他真正的目的是掩住嘴。 偽裝出來的體態秘語 有些人在心照不宣地撒謊時,不得不隱瞞兩件事——第一是真相,第二是任何可能暴露自己在隱藏實情方面所花力氣的情緒。撒謊者體驗的情緒往往是負面的,比如感到內疚,或者害怕被發現;但撒謊者在瞞天過海時,也會體驗到興奮,保羅·艾克曼稱之為「愚弄別人的喜悅」。人們在撒一個很小的無傷大雅的謊時,通常感覺不到什麼負面情緒。然而,如果要撒彌天大謊,下了很高的賭注,他們通常會體驗到強烈的負面情緒;如果需要維持這個謊言,就必須把這些情緒隱藏起來。負面情緒可以通過轉過頭、以手捂臉,或者用一種中立或積極的情緒來偽裝。轉頭和捂臉的策略並不總是有效,因為它們往往把注意力引向撒謊者努力隱藏的東西。另一方面,偽裝使得撒謊者流露出未必與撒謊有關的表情。 最常見的偽裝是「面無表情」和微笑。「面無表情」只需要一點點努力就能做到。為了偽裝自己的負面情緒,所有的撒謊者都需要讓臉部保持鎮靜。而以微笑作為偽裝就需要更多的努力,因為這意味著一個人感到快樂和心安,換句話說,體驗通常與謊言無關的情緒。 微笑中的體態秘語 冒牌微笑有幾個可供識別的特徵: ◆持久。與真誠的、發自內心的微笑相比,冒牌微笑往往能維持更長的時間。 ◆組裝。與真誠的微笑相比,冒牌微笑「組裝」得更快,「拆除」得也更迅速。 ◆方位。冒牌微笑往往局限於面部的下半部分,而真誠的微笑既涉及抬起嘴角的肌肉,也涉及在眼睛周圍繃緊並把眼眉輕輕下拉的肌肉。冒牌微笑和真誠微笑受制於大腦的不同部位:自覺的中樞製造冒牌微笑,而真誠微笑是自發流露出來的。 ◆對稱。真誠的微笑均衡地浮現在臉的兩邊,而冒牌微笑有時會更強烈地出現在臉的一邊(通常是右邊)。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與自覺的面部表情相聯繫的神經通路,不同於與自發的面部表情相聯繫的神經通路。如果你看到一個對稱的微笑,它可能是真誠的,也可能是虛假的。但是,如果你看到的是不對稱的微笑,那麼它很有可能是假的。儘管對稱的微笑和不對稱的微笑大相徑庭,但人們往往在回應不對稱的微笑時,把它當成真誠的微笑。這也是我們對微笑的本真性漠不關心的原因:倘若別人向我們微笑,我們就不會太在意自己獲得的是哪一種微笑。 微觀體態秘語 當人們試圖掩飾自己的情感時,他們的臉會接受到兩套截然相反的指示:大腦中自發的程序要求面部展示真實情感,而自覺的程序則要求面部呈現出偽裝起來的表情。為了使偽裝有效,自覺的程序必須佔有優勢。於是人的真實情緒就被隱藏起來了。成功的掩飾取決於幾個因素,包括掩飾自己情緒的能力、被壓抑的情緒的強度。某種情緒太強烈時,有可能會壓倒用來壓制它的努力,於是偽裝的情緒就會讓位於真實的情緒。 不過,也有這樣的時候,真實情緒瞬間崩潰,偽裝的情緒瞬間恢復。人們顯示真實情緒的片刻被稱作「瞬間表情」或微觀體態秘語。它們是極快的,也是極短的。它通常是迅速而短暫的,一般不會超過一秒,有時候只有二十五分之一秒。人們並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發出了微觀體態秘語。絕大多數人即使看到了,也不會在意。 人在撒謊時,有時會發出暴露自己真實情感的微觀體態秘語。比如說,有個人在講述一個故事,關於他如何從一棟著火的房子中突圍的故事。給人的印象是:在這場事故中,他完全控制了局面。他在講述這個故事時,臉部一直很鎮定。但是突然間,他的表情變了,變得害怕,緊接著又恢復了先前的鎮定。如果你觀察到了這些,又對微觀體態秘語一無所知,可能不會注意到剛才發生的事情,而且幾乎可以肯定,你覺察不到那短暫流露出的恐懼。對於訓練有素的觀察者來說,這個微觀體態秘語是非常有用的信息資源,可以據此判斷那個人講述的故事的真假。它將表明,他試圖給人這樣的印象——他一直控制局面,但是在那次事故中,他感到了巨大的恐懼。 因為微觀體態秘語完全是自發的,所以它們就像叛徒,在我們一無所知時,就出賣了我們的想法,但只向這樣的人出賣——他們知道這些微觀體態秘語意味著什麼。儘管不是很普遍,微觀體態秘語中依然包含著極其豐富的信息。比如說,在馬島之戰後,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出現在一個電視節目中,很多觀眾都問她,為什麼命令英國潛水艇用魚雷攻擊阿根廷的「貝爾格拉諾號」戰艦。撒切爾夫人回答說,因為「貝爾格拉諾號」進入了英國禁止進入的水域,所以打它合情合理。其實這不是真的,「貝爾格拉諾號」處于禁止進入的水域之外,實際上,在被攻擊時,它航行在遠離馬島的地方,當撒切爾夫人給出這個不誠實的答案時,她顯得很平靜,甚至露出了一個虛假的微笑。不過,在某一個時刻,她的假面被揭開,一個極其短暫的憤怒表情浮現在她的臉上,眼睛外突,下巴前仰。撒切爾夫人想要隱藏的憤怒閃現出來。但是這個表情稍縱即逝,她虛假的表情又恢復過來。 當人們不再需要去說服別人,讓別人相信他們說的是實話時,他們的行為方式也能提供微妙的線索,供人識別騙局。比如說,多數旅客在通過海關時一點都不害怕,因為他們沒有攜帶任何違禁品。不過,走私犯則要裝出很正常的樣子,設法把違禁品帶出。走私犯在走過海關時,使他與眾不同的,通常是他那一身緊張的肌肉。因為沒人注意到他平時是如何走路的,緊張的肌肉也很難發現。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走私犯在通過海關官員檢查之後的表現。正是這個時候,他沒什麼好擔心的了,因而很可能會使身體放鬆,發送「緊張釋放的體態秘語」。這個變化並不劇烈,通常它採取的形式是輕微放鬆肩膀,但這是可以被察覺的。一個人在通過海關之後就會放鬆,這個事實暗示出他把海關官員當成威脅,他有什麼東西要隱瞞。然而不可避免的是,有些人即使什麼也沒藏,過海關時也會緊張。和那些走私犯一樣,他們也可能發送「緊張釋放的體態秘語」。這僅僅是要表明,雖然體態秘語包含著極其豐富的信息,它們並不總能提供完美的嚮導,告訴我們別人的腦子在想什麼。 交談中的體態秘語 交談有幾個特徵,給識別謊言提供了線索。有些特徵涉及他們說話的內容,有些特徵涉及他們說話的方式。 ◆迂迴陳述。撒謊者往往拐彎抹角地說話。他們常常離題萬里,提供冗長的解釋。但是當被提問的時候,他們可能提供簡短的回答。 ◆泛泛而論。撒謊者的解釋往往是粗枝大葉,很少注意到細節。他們幾乎不提時間、地點和人們的感受。比如說,一個撒謊者會告訴你,他去吃過比薩,但是他不會告訴你,他去哪兒吃,或者他要了什麼品種的比薩。即使撒謊者提供了細節,他們也幾乎不能詳細地說明這些細節。所以,如果你要求一個撒謊者做詳細說明,他很可能只是重複剛說過的話。一個說真話的人被問到同樣的問題時,通常能夠提供很多新的信息。 ◆施放煙幕。撒謊者提供的答案往往故意把水攪混:它們聽起來好像一清二楚,實際上一塌糊塗。說到沒有意義的言論,比爾·柯林頓在保拉·瓊斯性騷擾一案中的著名回應就是一例。當被問及他和莫妮卡·萊溫斯基是什麼關係時,他回答說:「這取決於『是』是什麼意思。」另一個例子是被控逃稅的紐約市前市長大衛·丁金斯的辯護詞:「我沒有犯法,我只是沒能按照法律要求的去做。」 ◆矢口否認。政治謊言往往以矢口否認的形式表現出來。想想比爾·柯林頓那著名的矢口否認:「我沒有和那位女士——萊溫斯基小姐——發生性關係。」當政客否認他要推出新措施(比如稅收)時,你通常會把這當成他就要推出新措施的信號。正如奧托·馮·俾斯麥所言:「不要相信政治中任何事情,直到被正式否定。」撒謊者更可能使用否定性的陳述。比如說,在水門事件期間,尼克松總統說:「我不是個騙子。」他並沒說:「我是個誠實的人。」 ◆斟詞酌句。撒謊者很少提及自己。與講真話的人相比,他們使用諸如「I」(我)、「me」(我)、「mine」(我的)之類詞語的頻率低得多。撒謊者往往泛化,頻繁使用諸如「always」(總是)、「never」(從不)、「nobody」(沒人)、「everyone」(人人)等詞,藉此在精神上使自己遠離謊言。 ◆免責聲明。撒謊者更有可能使用諸如「你肯定不會相信這個」,「我知道這聽起來很怪異,但是」,「我向你保證」之類的免責聲明。類似於這樣的免責聲明,是專門用來認可別人的疑心的,目的在於減少別人的疑心。 ◆措辭拘謹。當人們在非正式的場合說真話的時候,他們更可能使用省略方式。比如,他們不說「do not」而說「don』t」。在同樣的場合,撒謊的人卻可能說「do not」而不是「don』t」。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人在撒謊時,變得更緊張也更正式。 ◆語速。撒謊需要做大量的智力工作,因為除了評估自己謊言的可信程度外,撒謊者還要將真相和謊言分開。這對撒謊者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使得他把說話速度放慢了。人們之所以在撒謊前要停頓一下,之所以撒謊的語速往往比講真話的語速慢,原因就在這裡。當然,如果謊言被小心翼翼地排演過,情形自然不同。在這種情形下,撒謊的語速與講真話的語速是沒有區別的。 ◆停頓。撒謊者撒謊時多有停頓,某些停頓充滿了「嗯嗯啊啊」的語言頓字元(speech disfluency)。編織自發的謊言時涉及的認知工作也會導致更多的語誤、口誤和開口錯。在「開口錯」中,人們剛說出一句話,然後再用另一句話取而代之。 ◆音高。某人聲音的高低,通常是他們情緒狀態的指標,因為,一旦人們心煩意亂的時候,音高就會增加。情緒與音高緊密相關。當人變得情緒化的時候,音高就會改變。音高的改變是很難掩飾和隱藏的。儘管音高的增加相當穩定,有時候增加很少,但通常有必要在聽過某人在其他場合的發言後,再來確定他的音高是否增加了。 如今人們大量談及某些據說與撒謊相關的行動。人們會告訴你,如果某人摸鼻子,或者某人在回答問題時向左看,那就證明他們在撒謊。這都不是真的,並不存在能夠表明某人撒謊的特定行為。它們可能表明,某人處於衝突的狀態,受到了強烈情緒的影響,或努力掩蓋自己的難堪,但不能由此得出結論說,他們在撒謊。研究撒謊的權威貝拉·德保羅指出,行為標誌、語言標誌與欺詐之間的關係是很難成立的。它們可能與欺詐相關,但並不完全相關。 雖然沒有絕對可靠的識別謊言的方法,但你還是可以做些事情,以增加識破撒謊者的可能: ◆要成功地識別一個謊言,你需要把你的標準定得既不高也不低。這樣你可以避免得出這樣的結論:要麼從來沒人撒謊,要麼人人始終撒謊。 ◆只要有可能,就要把下列兩者加以對比:其一是某人被認為是在撒謊時的行動,其二是他在說真話時的行為。 ◆為了成為一個優秀的謊言識破者,你還應該關注意識控制之外的行為,或者人們容易忽略的行為。 ◆如果有機會,把你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他人說了什麼以及如何說上面,而不是他們做了什麼。 ◆搞清楚那個謊言可能是自發的還是經過預演的,是低賭注的還是高賭注的,這一點很重要。在賭注很低或那個謊言經過了預演時,完成識別謊言的任務要困難得多。 ◆要想識破一個謊言,你應該始終注意更廣泛的行為線索和言論線索。如果你認為依靠單一線索就識破了一個撒謊者,那你是在自欺欺人。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幽默笑話]某老公撒謊的最高境界(轉載)
※男人撒謊的時候,心裡都在想什麼?
※5歲的孩子開始重視名譽感,父母教育別亂來
※我的孩子會撒謊了,怎麼辦?
※男人真有味,撒謊不慚愧
TAG:撒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