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醫五言論的初識:
關於中醫五言論的初識:
1】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運);
2】 五臟:心肝脾肺腎(附心包)。
3】五腑:小腸、膽、胃、大腸、膀胱。(若加三焦為六腑)。
4】五藏:指五臟所藏,有兩種解:
1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素問。宣明五氣篇」。
2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與智,腎藏精與志。
《難經。三十四難》:若五臟為病,那麼五色應有反映,五聲應有變化,五味會有偏好,十二經脈會有異常搏動。
《素問集注》:五液中:
心主血,汗為血所化生,故汗為心液;
腎經一絡,上挾舌本,通舌下廉泉、玉英二穴,而為唾,故唾為腎液;
肝開竅於目,淚出於目,故淚為肝液;
脾開竅於口,涎出於口,涎為脾液;
肺開竅於鼻,涕出於鼻,涕為肺液。
5】五官:眼耳鼻舌唇;
6】五體:筋、脈、肉、皮毛、骨;
7】五志:指五種情志,其變動與五臟相關:
肝志為怒,心志為喜,脾志為思,肺志為憂(悲),腎志為怒,統稱五志。
8】五主:是五臟所主的簡稱。即心主脈,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腎主骨。
9】五入:指五味所入簡稱五入。五味入胃後,各有他所喜的臟腑與臨床用藥有關:
根據古人的經驗,以五臟來說,肺主五聲;肝主五色;心主五臭;脾主五味;腎主五液;
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
10】五聲。又指呼、笑、歌、哭、呻。即肝呼,心笑,脾歌,肺哭,腎呻;
11】五色:青、赤、黃、白、黑,五種不同面色。即肝青,心赤,脾黃,肺白,腎黑;
12】五臭:(心主五臭:焦,臊,香,腥,腐)凡病人喜臭或惡臭,統歸於心。其中又分為,焦臭入心;臊臭入肝;香臭入脾;腥臭入肺;腐臭入腎;
13】五味:酸、苦、甘、辛、咸。脾主五味,凡人喜味惡味,統歸於脾。其中苦味入心;酸味入肝;甘味入脾;辛味入肺;鹹味入腎;如病人喜甜,適度有助於脾,過則脾必傷,脾運化受影響,致生痰濁。如五臭,焦臭入心。如病人喜焦臭,或有好感,說明有心病。如五液,如病人經常流淚,哭泣,多為鬱抑難解,自宜從肝論斷;臭,味,液互有牽制影響,應四診合參;
酸:收斂,固澀,斂汗;
苦:清熱瀉火,燥濕解毒;
甘(淡)補益和中,緩急,調和藥味;
辛:發散表邪,行氣活血化瘀;
咸:軟堅瀉下;
淡:滲濕利竅;
註:味厚則泄,味薄則通,氣搏則發泄,氣厚則發熱。辛甘淡為陽,酸苦咸為陰。
14】五禁:指五味所禁,簡稱五禁:
15】五液:指五臟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為五液。據排出情況作診斷參考;
16】五節:宮、商、角、徵、羽,五聲之節奏。
17】五聲:根據語言聲音的清濁,而分成宮商角徵羽,
18】五禁:指五味所禁,簡稱五禁:
辛味善走氣分,性主散,多食則能耗氣。故氣病不宜多食辛味;
鹹味善走血分,多食則血行凝澀,故血病不宜多食鹹味;
苦味善走骨,能助心火,多食火盛,使腎水耗損,腎主骨,腎生骨髓,故骨病不宜多食苦味;
甘味善走肌肉,但甘味性滯,多食則肌肉壅滿,故肉病不宜多食甘味;
酸味善走筋,但酸味收斂,多食則筋易拘急,故筋病不宜多食酸味。
19】五決:《素問。五臟生成論》:「所謂五決者,五脈也。」指診病結合五臟脈象變化,判
病情輕重和預後凶吉。
20】五實:指脈盛、皮熱、腹脹,前後不通,悶瞀(指看不清楚,精神昏亂)。
21】五虛:指脈細,皮寒、氣少、泄利前後、飲食不入。
22】五遲:指嬰兒站立、行走、長發,生齒、說話都比正常嬰幼兒要晚得多。
23】五軟:指頭、項、口、手、足、肌肉均痿軟無力。
24】五並:《素問。宣明五氣篇》:精氣並於心則喜,並於肺則悲,並於肝則憂,並於脾則畏,並於腎則恐。是為五並,虛而相併者也。內臟活動異常,可引起精神情緒與意志的變化。是五臟精氣乘一臟之虛,而相併後,引起的情志變化。
根據古人經驗,以五臟來言,肺主五聲;肝主五色;心主五臭;脾主五味;腎主五液;
25】五氣:指五臟所出之氣,肺氣熱,心氣次之,肝氣涼,脾氣溫,腎氣寒。
26】五氣:風、暑、濕、燥、寒;
27】五經:指《詩經》《書經》《易經》《周禮》《春秋》。
28】五勞:心勞、肝勞、脾勞、肺勞、腎勞。五臟勞損疾病,或五類因勞逸不當,而引起的損傷。
29】五疳: 疳證:即「心疳」、「肝疳」、「脾疳」、「肺疳」、「腎疳」。 五撞類型。
30】五勝:用五臟之氣相勝作為治療的方法和原理,例如肺(在五行屬「金」)的病症,用
補脾胃(在五行屬「土」)的方法治療,所謂「培土生金」。指五行相剋。
31】五輪: 眠睛由外周向中心可分作「肉輪」,「血輪」,「氣輪」,「風輪」,「水輪」,
肉輪位於上胞(瞼)和下胞(瞼),胞瞼在臟屬脾,脾主肌肉,故其疾患多與脾胃有關;
血輪位於兩眥血絡,在臟屬心,心主血,故其疾患多與心,小腸有關;
氣輪即白睛,在臟屬肺,肺主氣,故其疾患多與肺,大腸有關;
風輪即黑睛,在臟屬肝,肝屬風木,故其疾患多與肝,膽有關;
水輪即瞳神(仁),在臟屬腎,腎主水,故其病患多與腎,膀胱有關。
31】五傷:指五勞所傷,「素問。宣明五氣篇」:「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骨,久行傷筋,是五勞所傷。
32】五邪:五種病邪的合稱。1虛邪,實邪,賊邪,微邪,正邪五種。指五行生剋關係:凡病從生我(母)方面傳來,稱虛邪;凡病從我生(子)傳來,稱實邪;凡病邪克我傳來,稱賊邪;凡病邪從我克傳來,稱微邪。
33】五常:指五行所代表的五類事物的正常運動。《傷寒論》序:「人稟五常,以有五臟」。
34】五兆:五種徵兆。
35】五季:春、夏、長夏、秋、冬;
36】五葯:指草、木、蟲、石、谷等五類藥物。五毒:用礬、丹砂,雄黃,礜yu石,磁石,煉製的外用藥。
37】五運:即土運,金運,水運,火運的統稱。運:是輪轉運動,往來不息之意。以五行配合天干來運用,分析和說明每年和各季節中,氣候變化的正常與異常,故名五運。五運中,又分為大運,主運,客運三種。另,五運即五行,即五行理論。
38】五風內障:為「青風」,「綠風」,「黑風」,「烏風」,「黃風」五種內障。
39】五禽戲:模仿虎、鹿、熊、猿、鳥的動作姿態進行鍛煉,因為是模仿五種禽獸的動作,故名。
40】五俞穴:也稱「五輸穴」,這是一些位於四肢遠端(上肢在肘部以下,下肢在膝部以下)常用穴位的總稱。
一陽:是少陽;二陽是陽明;三陽是太陽;
一陰:是厥陰;二陰是少陰;三陰是太陰;
一陽:是足少陽膽經。與手少陽三焦經。
二陽:是陽明:足陽明胃經與手陽明大腸經;
三陽:是太陽:是足太陽膀胱經與手太陽小腸經;
一陰:是厥陰(足厥陰肝經,手厥陰心包經);
二陰:是少陰(足少陰腎經,手少陰心經),
三陰:是太陰(手太陰肺經,足太陰脾經)。是為六經的別名。
三陽病:多熱證實證;
三陰病:多寒證虛證;
內經曰:二陽之病發心脾。意思是勞心憂思過度,則胃腸受傷。消化不良,營養障礙,以致引起氣血不足的虛損病症。三史:指《史記》《漢書》《後漢書》。
三墳:指伏羲,神農,黃帝的書,稱之為三墳。
三才肇基:天,地,人謂之三才。肇基,開始奠定。
三焦:主決瀆。決瀆,即流通水道。三焦有調通水道,運行水液作用,又稱決瀆之官,其決瀆作用能聯合許多臟器,而發揮作用。與腎脾肺更蜜切。這些功能障礙,可使三焦不通利,氣化失常,腫脹,小便不利。
三奪:形體無肉,消瘦已極,是一奪。大出血後,虛弱不堪,是二奪。大汗亡陽,是三奪。大泄之後,津液虧乏,是四奪。新產的產婦,或大失血後,是五奪。均為元氣嚴重虧損,不能瀉法。應視氣虛,血虛,傷津之不同,分別補宜之。
四氣:溫、熱、寒、涼;
四科:即醫科、針科、按摩科和咒禁科:
四時陰陽:四時為春夏秋冬。陰陽為少陽,太陽,少陰,太陰,春為少陽,夏為太陽,秋為少陰,冬為太陰,春夏溫熱為陽,秋冬寒涼為陰。
六氣:這裡指陰陽風雨晦明,六種氣象;
六氣:一般指風寒濕暑燥火,六種氣候變化。為外感病的主要因素;
六氣:這裡指風熱火濕燥寒的統稱。(有的叫六元:查孫思邈傳)。六氣又常以三陰三陽來代表,結合地支,用以說明一年中的正常氣候變化和各年氣候的異常變化。註:干:是天干,支:是地支,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簡稱。天干有十個: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又稱十干。地支有十二個,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又稱十二支。
六淫:風寒濕暑燥火,六種病邪的合稱,是指四時不正之氣而言,外感病的致病因素;
六邪:一般稱六氣,當致人為病時為六淫,常二三種同時出現。
六膳:用牛馬羊雞犬豕shi豬。
六飲:指周代:水、漿(酸味的飲料,亦指清酒),醴(甜酒),諒(淡酒),醫(酒駺),酏yi(薄粥)。
六食:周代指六穀(黍麥梁苽餘謖)所做的食物。
六郁:指氣血痰濕火食,六種郁證的合稱。
郁是壅不通暢,或鬱結不舒。
元代朱丹溪認為:「氣血沖和百病不生,一有悱郁,諸病生焉。」
七曜: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
七傷:
1七種勞傷病因「諸病源候論。虛勞候」:
「大飽傷脾,大怒氣逆傷肝,強力舉重,久坐濕地傷腎,形寒、寒飲傷肺,憂愁思慮傷心,風雨寒暑傷形,大怒恐怖不節傷志。
2腎氣虧損的七個癥狀:一陰寒,二陰萎,三里急,四精連連(精易滑出),五精少,陰下濕,六精清(精氣清冷,精液稀薄,七小便苦數,臨事不卒(小便頻數,淋瀝不清,或尿中斷)。
七情:指喜、怒、憂、思、悲、恐、驚,精神情志的七種變化。
七損八益:七指女子,八指男子,也是古代紀數,指女子月經為正常生理現象,應按月來潮,不來潮便是病,稱為損。男子精氣溢洩,是一種生殖能力,應該充實,不充實便是病,稱為益,益字含不虧乏意義,損字含不積聚意義,七損者陽消也,八益者陰長也。能察其消長,用其扶抑之術。
七方: 方劑分類,稱為七方。即:大方、小方、緩方、急方、奇方、偶方、復方(註:方劑分類,最早見《素問.至真要大論》:「治有緩急,方有大小。」「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奇之不去則偶之,是謂重方。」至金.成無已《傷寒明理論》定為大、小、緩、急、奇、偶、復七方)。
八卦:《周易》中的八種基本圖形。
九竅:指頭面部的耳目鼻口七陽竅,和下部的前後陰,二陰竅。五官九竅為:舌目口鼻耳及前後陰。
九臟:心肝脾肺腎,和六腑中的胃大腸小腸膀胱。
十宣穴:位於十個手指尖端的正中,左右手共十個穴。常用於中風、中暑出現昏迷時的急救。
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商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來六,二十一,下半年是八,二十三。
江天成寫於中國河南信陽;2011年1月5日星期3。
E-mail:x889912@sohu.com. 1402866422@qq.com.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