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潛意識或無意識認識
論潛意識或無意識認識
潛意識或無意識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一種不可缺少的形式,也是主體對客體的一種特殊的反映形式。潛意識並不是沒有意識,它同意識相互轉化,並在深層次上對人的語言、行為產生影響。
它是人們對認識對象不自覺的、未加註意的、不由自主的、不知不覺的、模糊不清的認識。約言之,潛意識或無意識,是一種未被意識到的認識,或認識閾之下的認識。從這個意義上說,潛意識或無意識不等於無(沒有)意識,它在認識中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現代認識論認為,主體對客體的反映是多重性、多層次的,意識的反映只是一種主要的和本質的反映,但它不能代替其它形式和層次的反映,它對認識對象的反映,並不能包攬無遺。潛意識或無意識反映,在主體對客體的全面認識中,也佔有一席之地,能起到拾遺補缺的作用。實際上,潛意識或無意識反映,也是形成認識和觀念、豐富主體認識結構的重要渠道,它對於意識反映來說,也是一種輔助和補償的反映形式。
心理學家們通常把意識閾以下的意識稱為「無意識」,這就很容易被人們誤解為「無意識」就是沒有意識。其實,無意識並不是沒有意識,它是認識主體客觀存在的一種精神活動、一種潛在的認識過程,是未被主體自覺意識到的意識。原蘇聯心理學家B ·C·列堅別爾格認為,只有高度發展的意識,才能有無意識的心理現象。他說:「無意識心理現象並不只是一個否定性的定義(即在心理反應過程中沒有意識,動物和幼兒即如此) ,而是一種特殊的、人所特有的心理反映形式,它是同意識在一起並同意識不可分割地聯繫著的。」[ 1 ]
一、意識和無意識的區別
意識和無意識的區別在於:意識能被主體所知覺,並能夠用語言思維加以表述;而無意識卻不能被人們所知覺,通常無法用言語來描述它的狀況。意識是明顯的、較為清晰的、自覺的;無意識是潛在的、模糊的、不自覺的。例如邊騎自行車邊思考問題的人,他的注意力在他所思考的問題上,但自行車照樣向前行駛。毫無疑問,騎車人的騎車意識是存在的,但並沒有被他本人察覺。這就是一種習慣性無意識,這種無意識沒有進入意識領域,它是不自覺地進行的。這個例子雖然說明了何謂意識和無意識,但仍很難用簡潔的語言向人們表述「無意識」的確切含義。如果從字面上去理解,往往就會把它誤解為沒有意識,因此,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誤解,我認為還是把「無意識」改稱「潛意識」為好。我國著名心理學家車文博教授也認為,把無意識稱潛意識更貼切[ 2 ] 。其理由何在呢?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從意識及意識系統各層次的關係說起。
我們現有的認識論認為,意識是人腦這個高度發展的物質的特殊機能和屬性,是客觀世界在大腦中的主觀映像。「意識在任何時候都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而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實際生活過程。」[ 3 ]這就是說,意識具有對象性。如說認識主體對某物有意識或意識到某物,即是指對這一事物的理解和把握,對它的實際過程的認識或反映。意識的對象不僅指向外界事物,也包括對人自己的心理活動的理解。人們往往使自己的意識成為意識活動的對象和評價的對象。意識,是對客觀世界自覺地反映,是一種理性認識。這種觀點無疑是正確的,但又是不完全的。因為它只揭示了人的意識中的顯意識部分,而忽略了意識中尚未被意識到的那些潛在的部分。其實,遠在古代,就出現了對無意識的種種猜測,如孟子的「性善論」,荀子的「性惡論」,告子的「性無善惡論」,就包括了對無意識的猜測。又如柏拉圖,就把心靈或靈魂分為理性的和非理性的,非理性的靈魂又有高低級之分。康德早在18世紀就認為無意識乃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半個世界」。
但是,這個問題一直沒有被重視。直到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才由精神分析學派開始對它進行系統的研究。
在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看來,人們所熟悉的意識,只是整個意識結構中的一小部分。他把整個意識比作大海中的一座冰山,而意識彷彿是冰山的尖端,即露出水面的那一小部分,而它的大部分則淹沒在海水之下,那就是潛意識。為了全面地認識意識,精神分析學派的心理學家們深入地探討了認識閾限以下的意識。起初,他們把這部分未被人們意識到的意識稱之為「無意識」,並為後世哲學家和心理學家們所通用。
但對弗洛伊德的意識和無意識理論,各家的解釋又不盡相同。
有學者認為,精神分析學派建立的無意識心理學體系,把人們的心理分為三個層級:「一是無意識(深層) ,指被壓抑的、無從知覺的本能和慾望,即動力性無意識,也稱潛意識;二是前意識(中層) ,指無意識中經過努力可轉變為意識的經驗,即潛在性無意識;三是意識(表層) ,指同外界接觸所能直接覺察到的心理的表面部分。由於無意識暗中支配意識,意識壓抑本能衝動常常是無意識的,前意識又是無意識的一種,因而無意識是三者中最基本的過程,是人的思想和行為的決策者。顯然,這是一種非理性的精神決定論的唯心主義的理論。」[ 4 ]
有的精神分析學者,則主張將心理過程分為意識和無意識兩部分,並主張將無意識改稱「下意識」,亦譯為「潛意識」[ 5 ] 。
劉奎林教授則認為,「人的意識是一個系統,這個意識系統是由三個意識層次構成的,即顯意識層次,潛意識層次和下意識層次。其中,顯意識層次屬於社會意識,具有鮮明的社會屬性;下意識層次屬於生物意識,它是有條件反射與無條件反射,以及屬於第一信號系統的生物性功能意識的有機集合體。除有條件反射的生物性功能意識通向潛意識外,不直接受顯意識控制,因此只有突出的生物屬性;而潛意識作為一種未被人直接察覺,只能是被模糊地意識到的存在,是介於意識層次和下意識層次中間的意識層次。所以,潛意識既具有顯意識的社會屬性,又具有下意識的生物屬性,是一種具有雙重屬性的意識。」[ 6 ]他認為把「下意識」歸於「潛意識」的意見不妥。其理由是:一,不同層次的意識進行信息交流是客觀存在,但不能認為由於「下意識」可與「潛意識」溝通信息,就將「下意識」納入「潛意識」。事實上,無條件反射的「下意識」活動是不能通向「潛意識」的;二,通常那些屬於不知不覺、沒有意識到的或沒有同第二信號系統相聯繫的「下意識」活動,也不能納入「潛意識」。正由於弗洛伊德將「下意識」歸入「潛意識」,誤將診斷實驗及理論泛化,脫離了人們的活動,因而導致精神分析學走向了神秘主義[ 6 ] 。
我認為,劉奎林先生對意識系統的層次及其相互關係的論述是有道理的,他把意識分為顯意識和潛意識,就避免了對「無意識」的誤解。因為潛在的意識,絕對不會是無意識;他把意識中的生物屬性部分歸入「下意識」,就可以避免因有些「下意識」中的生物屬性尚未被認識,而把「潛意識」神秘化,有利於我們進一步對潛意識的認識功能進行深入地探索和研究。
其實,如果我們仔細研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的學說,就會發現,他所說的「無意識」,實際上就是「潛意識」。在他看來,人類心理的基本部分和基本的能源中心,是不為我們的意識所覺察的,潛伏在心理結構之深層的潛意識方面。在這裡,包含著許多有悖於風俗、習慣、道德、法律等等的個人的原始衝動、本能、出生後和本能有關的慾望以及各種創傷事件,由於有悖於社會和文化或會引起個人心靈深處的極度不安,它們被壓抑到意識閾之下,而成為不被意識到的潛意識。但是,不被意識到,並不等於不存在。弗洛伊德認為:「心理結構主要是潛意識。」「潛意識是精神生活的一般基礎。潛意識是個較大的圓圈,它包括了『意識』這個小圓圈;每一個意識都具有一種潛意識的原始階段;而潛意識雖然也許停留在那個原始階段上,但卻具有完全的精神功能,潛意識乃是真正的『精神實質』。」[ 7 ]顯然,在他看來,意識起源於潛意識,並且主要是一種使潛意識適應外部世界的工具。把意識起源歸結於潛意識而不是社會實踐,無疑是片面的。但他也確實說對了一半,即人的意識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先民、他人和自己以往認識的積澱而形成的潛在的意識。
當然,我們說應該把「無意識」這個過去通用的心理學、哲學術語改為「潛意識」,並不是說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用「無意識」來表述特定的學術思想。如果用「無意識」概念,能把所要表達的學術思想明白無誤地傳達給受眾,而又不至於引起誤解,那麼,採用大家通用的術語是完全可以的。改與不改,全在於是否能夠準確地表達所要表達的學術思想,避免不應有的誤解。因此,我們在論述有關學術思想和學術問題時,應根據情況來選用它們。
二、集體或群體無意識
前面,我們著重討論的是潛意識或無意識的一般含義,它主要講的是個體的潛意識或無意識問題,現在,有必要再來說說集體或群體無意識問題。
弗洛伊德的學生、瑞士著名心理學家榮格把無意識分為個體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他認為個體無意識包括一切在個人經歷中曾經被意識到又被壓抑和遺忘,或者在一開始就沒有形成意識印象的那些屬於意識閾下知覺的東西。那麼,何謂集體無意識呢? 榮格說:「集體無意識是人類心理的一部分,它可以依據下述事實而同個體無意識做否定性的區別:它不象個體無意識那樣依賴個人經驗而存在,因而不是一個人的心理財富。個體無意識主要是由那些曾經被意識到但又因遺忘或壓抑而從意識中消失的內容所構成的,而集體無意識的內容卻從不在意識中,因而從來不曾為單個人所獨有,他的存在毫無例外地要經過遺傳。個體無意識的絕大部分由『情結』所組成,而集體無意識主要是由『原型』( archetypes)所組成。」[ 8 ]榮格強調說,集體無意識這個概念既不是推測性的,也不是哲學性的,而是經驗性的。提出集體無意識構成人的深層心理現實這一假說,並不比設想本能的存在更為大膽。不過,要證實集體無意識因素對人的想像、知覺和思維的先天制約作用,就必須求助於原型,即原始意象。因為,集體無意識雖然遺傳在人的大腦組織中,但卻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原型則是集體無意識之內容可以得到具體的外化表現的基本形式。總之,榮格所說的集體無意識,就是指遠古以來歷代祖先經驗的儲存,是對自史前世紀以來直至今日,每一世紀中數不勝數的、有微小變化和差異事件的紀錄。榮格和他的老師一樣,強調無意識對意識的決定作用。認為無意識是心理的深層的基礎和人類活動的內驅力,它決定著人的全部有意識的生活,甚至個人和整個民族的命運。他指出,意識不能自我創造意識本身,它是從未知的深淵中湧出的。這種誇大無意識的地位和作用的觀點,受到了學術界的批評。
榮格的集體無意識學說,比弗洛伊德的無意識論的高明之處,在於他看到了潛意識的社會性和歷史性。
但他又走向了另一極端,認為集體無意識完全與個人的經驗無關,對個人來說,它是先天地存在著的。可是,如果排除了一代代個人的經驗,集體和社會還剩下些什麼呢? 社會和集體不就是由個人、由活動著的個人所組成的嗎? 辯證地看,集體無意識應當包括迄今為止的所有個人的共同經驗,是這些共同經驗的積澱。
我國學者吳寧教授,把集體無意識叫做群體無意識。她認為,「群體無意識是從動物的群體本能發展而來的。由於動物的個體必須依賴於群體的密切配合才能發生和發展,動物的個體不斷地從群體的互助、聯合行動中得到好處,其群體本能就逐漸強化起來。這種動物的群體本能經過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長期發展演變為群體無意識。」[ 9 ]
群體無意識的主體是群體,它是一種自在自發的意識形式,是社會群體不自覺地發揮作用的一種精神現象。由於群體無意識的發展不遵循邏輯程序,缺乏理性的指導,所以它是一種社會的非理性因素。在群體無意識狀態下的群眾,往往極端輕信,目光短淺,不可理喻。如突發事件中的群體恐慌行為、球迷鬧事、種族騷亂以及大型遊樂活動中的擁擠現象等等,均是群體無意識的表現。由群體無意識產生的過激的認識,往往是錯誤的,因此,需要加以正確的引導。
三、意識與潛意識的關係
在人的潛意識現象中,除了先天本能的部分外,絕大部分是後天意識的沉積,即後天潛意識。這就是說,後天潛意識是指通過後天學習而得來的社會和文化的潛意識,如政治、法律、道德、藝術、宗教和各種自然科學知識,以及人們生活中的各種習俗中的潛意識成分。這些後天學來的東西,本來是一種意識的存在狀態,但它經過人們年久日深的踐行和體認,會潛移默化為一種社會心理的沉澱物,而存在於人們意識的深層。這時,這些後天學來的東西,就轉化為一種文化潛意識了。
就意識與潛意識的關係而言,在整個意識領域中的絕大部分信息,是處於潛意識狀態。我們知道,意識和理性思維對外界客體信息的接收總是有限的。它只能接收那些明確的並具有條理和規律的信息,即大量的信息是通過神經閾限下的渠道輸入人的大腦的。不過,神經閾限下所接收到的信息,不能經過大腦的思維加工而上升為意識,而是以潛意識的存在狀態,貯存在大腦的深層。有學者做過統計,人的大腦每秒鐘能接收14 - 15條信息,每天能夠負載8600萬條信息。但實際上,這些信息只有1%能夠經過大腦的思維加工而成為意識;其餘的絕大部分信息,都被大腦的思維篩選掉了,而成為潛意識。這些貯存在大腦深處的潛意識,不容易被思維主體激活與發覺,它們深層地、潛在地和沉睡地存在於大腦之中,而意識則是表層地、現實地和顯象地存在著[ 10 ] 。儘管意識和潛意識在腦中貯存的層面不同,但他們卻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即當潛意識在某種外界的刺激下,就會從沉睡中醒悟過來,不自覺地從大腦的深層,躍進到大腦的表層而轉化為意識。同樣,如果長期不利用和操作某種意識,它就會漸漸被意識主體淡忘,最後會下沉到大腦的深層,而轉化為潛意識。這就是顯意識與潛意識在認識過程中的辯證關係。
四、潛意識是人犯錯誤的認識根源之一
人為什麼會犯錯誤? 這一直是認識論探討的重要問題。傳統認識論在講人為什麼會犯錯誤時,常常談到三種根源,即思想根源、社會根源和認識根源。而在談到認識根源時,往往把人們犯錯誤的原因,簡單地歸結為主觀和客觀、認識和實踐相脫離。這種解釋固然不錯,但是,當主觀沒有脫離現實,認識沒有脫離實踐的時候,往往也會犯某些錯誤。這是為什麼? 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我認為就是潛意識在起作用。
在正常情況下,人們在認識客觀事物時,當掌握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之後,會在意識的支配之下,對其進行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等一系列的理性思維,最後得出正確的結論。但是,在有些情況下則不同。
如當我們在思考甲現象時,卻突然闖進了個乙現象,這是我們始料不及的情況。對我們來說,甲現象是意識到的,而乙現象則是沒有覺察到的潛意識。當意識一旦失控或稍有疏忽,乙現象就會佔據主導地位,於是就發生了錯誤。用弗洛伊德的話來說,就是發生了過失。弗洛伊德從決定論的角度來說,認為這種過失的出現,並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的心理基礎的,這就是潛意識在從中作祟。
錯誤或過失,作為常態心理的表現形式,本質上是某種潛意識慾望的一種滿足,是認識主體潛意識慾望竭力表現自身出現的結果。正如弗洛伊德所說:「在人心深處,有一股潛流存在,從前我們追究夢中隱藏的意義時,觸及到了他們的驚人力量。如今,我們已擁有更多的證據,發現它並不是只在夢中才大肆活動;它在人們清醒的情況下,也不時地表現在過失的行為中。」[ 11 ]這種錯誤或過失;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語言失誤。人們經常會說錯話、讀錯字。例如,本來想說「李老大爺」,但卻說成了「李大老爺」,本來要說「現在開會」,但卻說成了「現在散會」。之所以會出現這種不應有的錯誤,就是因為有能造成語言失誤的潛意識在活動。
(2)筆誤。例如,人們本來想寫「2006年」,但卻寫成了「2060年」;本來想寫「北京市」,但卻不知不覺地寫成了「南京市」。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就是因為在當事人心目中,本來就有「2060年」和「南京市」的潛意識的知識存在。出現筆誤,正是這種潛意識現象的表現。
(3)遺忘現象。人們常常會出現各種遺忘現象,如忘記約會、忘記寄信、忘記還書、忘記還債、忘記地名、失落物品、誤取物件、錯上火車,甚至會山現「騎驢找驢」的可笑事件,等等。所有這些遺忘現象的出現,都根源於潛意識,是潛意識心理的一種表現[ 12 ] 。
總之,人們在認識中會出現各種錯誤,原因是多種多樣的,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們頭腦中的潛意識在起作用。所以弗洛伊德才說:「總而言之,不管是錯誤行為、偶發行為或最輕微的和最嚴重的精神病,他們的共同點就在於我們都可以將之追溯到那些最可厭的和被壓抑了的心理因素。」[ 12 ]他所說的這個「心理因素」,就是潛意識。
五、潛意識對認識和評價的制約作用
人們在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過程中,不僅要認識事物,而且還要評價事物。而進行認識和評價事物的主體的頭腦並不是一塊白板,它必須具有一定的認識模式和評價標準。這種認識模式和評價標準,在具體認識和評價之前,就已經存在於人們的頭腦之中,從這個意義上說,它是一種「先驗框架」,用康德的話來說,就是認識「圖式」。當然,從發生學的意義上說,這種「先驗框架」或認識「圖式」仍然是人們實踐的產物。據心理學家們的實驗證實,這個「先驗框架」或認識「圖式」的形成和發生作用的機制,是潛意識的。
現在,我們先來看看認識過程。在每個具體的認識過程發生之前,人們的頭腦就具有一定的認識模式,如果沒有這個認識模式,認識就無法發生。這就如同康德所說的,如果沒有因果範疇,人們甚至連「太陽曬」和「石頭熱」這兩種簡單的現象都無法聯繫起來。但是,人們究竟會形成什麼樣的認識模式,自己並不知覺,這是一個無意識過程,這種認識模式究竟是個什麼樣式,完全是由認識者當時所處社會的生產力水平、科技水平和實踐水平所決定的。在古代,由於生產力水平很低,科學很不發達,同這種客觀情況相適應,人們便不知不覺地在潛意識中形成了直觀樸素的認識模式。到了近代,經驗自然科學逐漸發展起來,觀察、分析、實驗的方法普遍適用,與這種科學方法相適應,人們便逐步形成了形而上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到了19世紀,由於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的產生,人們逐步形成了辯證唯物主義的思維模式,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就是這種思維認識模式的最高代表。由此可見,人們形成什麼樣的認識模式,並不以自己的主觀意志為轉移,而是由客觀條件決定的。
人類認識史證明,主體認識模式的形成是在實踐中經過長期的潛移默化,逐漸內化而成的,這個過程是潛意識的。認識模式的形成是這樣,認識模式發生作用的過程也是這樣。人們的認識模式形成以後,便成為一種思維定勢來制約認識,它是自發地、自動地在起作用的。這個過程是不以主觀意識為轉移的,是一個無意識的過程。例如,一個只有形而上學認識模式的人,常常不自覺地用形而上學的觀點看問題,儘管他主觀上可能也想辯證地看問題,但是無意中還是要犯形而上學的錯誤。如果想克服形而上學的認識模式的制約,
就必須付出極大的代價,經過長期的努力,使自己在實踐中,形成新的認識模式,即用辯證的認識模式取代形而上學的認識模式。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潛意識對評價過程的影響。所謂評價,是指主體用一定的尺度去衡量或度量對象。
這裡的「尺度」,就是認識主體的價值觀念和價值標準。當人們用明確的尺度去評價對象時,這無疑是一種自覺的有意識的活動,但是,人們對事物的評價,不光是有意識的,還有潛意識的評價。這種潛意識現象,主要表現在人們在認識和評價實踐中,無意識地運用了某種價值尺度。人們常常有這種情況,當某一事物出現在眼前時,會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說它是善還是惡,是好還是壞。此時,評價者根本就不清楚或者根本就沒有理會,自己究竟運用了何種尺度。但實際上,他卻已經運用了某種自己也不明確的尺度,對該事物進行了評價。這種評價尺度就是在不知不覺中自發地、無意之中起作用的。例如,一個有滿腦子封建道德思想的人,一聽說寡婦要改嫁,他就會不假思索地大罵為「大逆不道」。可見,封建的道德標準和價值觀念,在他們的腦子中已經根深蒂固,一事當前,便會自發地起作用[ 12 ] 。
作者簡介:張浩(1934 - ) ,男,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
[參考文獻]
[ 1]趙璧如. 現代心理學發展中的幾個基本理論問題[M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2. 85.
[ 2]東文博. 意識與無意識[M ]. 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1987, 11.
[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0.
[ 4]自然辯證法百科全書[M ]. 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94. 560.
[ 5]彭伯健. 開發創新能力的思維方法學[M ]. 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 2001. 342 - 343.
[ 6]劉奎林. 潛意識在意識中的地位和作用[ J ]. 哲學研究, 1998 (3).
[ 7]夏光明等主編. 弗洛伊德文集·性愛與文明[M ]. 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 1996. 161.
[ 8]葉舒憲. 探索非理性的世界[M ].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8. 52.
[ 9]吳寧. 社會歷史中的非理性[M ]. 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0. 112.
[ 10]參見胡敏中. 非理性:創造認識論解讀[M ]. 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8. 258.
[ 11]高宣揚. 弗洛伊德傳[M ]. 北京:作家出版社, 1986. 173, 173 - 174.
[ 12]楊永德. 論無意識在認識中的地位和作用[ J ]. 人文雜誌, 1989 (5).
推薦閱讀:
※對周易預測算命的錯誤認識!
※認識到錯誤就是進步
※中藥「參氏」家族!快來認識一下!
※我們該怎樣認識傳統的孝道
※【酒具】十大常見杯型 你都認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