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中國經濟已過劉易斯拐點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對於判斷未來中國經濟驅動力異常重要。目前的數據,確認了中國已經越過劉易斯拐點,同時,人口紅利窗口期也即將關閉。 劉易斯拐點和人口紅利拐點的越過為中國經濟從要素驅動向生產力驅動的轉型提出了迫切要求。因為正是在生產要素驅動到生產力驅動的轉折點上,國家之間出現了分化,許多中等收入國家未能實現這一轉變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至今成功擺脫這一陷阱躋身高收入國家的也僅有日本和東亞四小龍。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上世紀70年代前期躋身發達國家行列,韓國在上世紀90年代完成這一轉變,彼時日本和韓國仍在享受人口紅利帶來的好處,這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資本報酬的遞減速度,為實現經濟騰飛爭取了充分時間。但是對於中國而言,這樣的機會顯然不存在了。中國經濟的轉型迫在眉睫。 庫茲涅茨曲線是指在一國收入分配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倒U型關係。隨著一國收入水平的上升,收入分配差距將趨於擴大,當經濟水平達到較高程度時,收入差距將開始縮小。庫茲涅茨拐點就是倒U型曲線的頂點。這顯示經濟發展的關注點從注重效率到注重公平的轉化。能否成功改善收入分配差距,越過庫茲涅茨拐點,是一國能否擺脫中等收入陷阱,躋身高收入國家的關鍵。2004年以後出現的民工荒是農村勞動力有限供給的拐點。一些觀點認為,這一現象的出現更多的是周期性結構性的調整。但是,通過與日本人口與經濟發展規律的演變對照可以看出,中國2004年以來的失業率下降、農村居民工資增幅上升、中西部農村居民收入和消費增速雙升與60年代日本劉易斯拐點之後的情況如出一轍。2004年以來的民工荒並非一時之事,而是大拐點即將到來的標誌,是趨勢性的改變。
同時,中國進入人口紅利窗口關閉期。這次人口調查數據確認,中國少兒撫養比的下降速度大大快於此前的預測,中國勞動人口存量將於2015年前後開始下降,即確認人口紅利的消失。探尋日本、韓國規律,高勞動人口佔比、低撫養比的人口結構優勢都在劉易斯拐點出現後繼續支撐經濟發展,這一過程大約是30年。但是中國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是:這一期限可能只有10年,即2004年開始進入劉易斯拐點時期,2015年人口紅利窗口就要關閉。 兩大拐點的接踵而至,將直接導致如下後果:一是,勞動者工資上漲將推動價格中樞的上升,勞動力供給充分條件下的低通脹態勢將不可持續。二是,越過拐點後經濟增長中樞將出現系統性下降。三是,勞動力供給約束將改善國民收入的分配形式,勞動報酬佔比上升,從而帶動消費興起。四是,消費上升將導致儲蓄下降,投資增速將出現下降,經濟增長的動力將由投資轉向消費。五是,收入分配將更趨合理,為順利越過庫茲涅茨拐點提供動力。 由此看來,中國未來經濟的持續增長驅動力取決於庫茲涅茨拐點能否如期到來。如果兩大拐點的越過改善了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狀況,加速了收入分配差距臨界點的提前到來,那麼在到達這一臨界點後,能否成功跨越則不僅取決於市場力量,更取決於政府政策。如果此時中國能夠順利改善收入分配狀況,越過庫茲涅茨拐點,將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前兩大拐點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來源:新華網) |
推薦閱讀:
※印度學習中國經濟模式踏空,而這幾個國家卻成功,為什麼?
※高柏:全球化與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結構性風險
※中國這6大不道德的行為 給國家帶來了不少經濟損失 偷井蓋上榜
※多元化到專業化:乳製品行業
※2017年中國十件經濟大事,哪些改變了你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