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養生】豆類等口感粗黏食品促進腸道益生菌生長
豆類的營養及其資源1、營養價值分析 豆類包括大豆和食用豆(蠶豆、豌豆、綠豆、小豆等)。其中大豆約佔我國豆類總產量的75%—80%。比較而言,大豆是現有農作物中蛋白質含量最高、質量最好、開發潛力最大的作物。東北主產區的蛋白質含量一般為37%—40%,黃淮地區為39%—42%,而一些優良品種可達45%,甚至48%以上。食用豆類的蛋白質含量大多在20%—30%之間,高者可達34%以上。從氨基酸組成看,大豆蛋白質也是較為理想的。人體不能合成而必須從食物中攝取的8種氨基酸,稱為「必需氨基酸」,包括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蘇氨酸、蛋氨酸、纈氨酸。大豆除蛋氨酸較少外,其餘均較多,特別是賴氨酸含量較高,每克蛋白質中為63.4毫克,比小麥粉高1.4倍,略低於蛋清(69.8毫克)、牛肉(79.4毫克)。這種氨基酸含量較充足、組成又較全面的蛋白質,叫做優質蛋白質。大家知道,蛋白質是組成人體細胞、組織的十分重要的物質,是生命的「存在方式」。與生命有關的許多活性物質,如酶、抗體、激素等,主要是由蛋白質構成的。人體的代謝活動、生理功能、抗病能力、酸鹼度調節、體液平衡以及遺傳信息傳遞等,均同蛋白質密切相關。從這個意義上講,大豆是人們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食品。衡量蛋白質營養價值,可以採用若干數值來對比:一是氨基酸分數,以全蛋、人奶、牛肉、魚為100,而大豆為74,高於大米(66.5)、小米(63)、全麥(53)、玉米(49.1)等穀物。這表明大豆蛋白質的效價同動物蛋白質較為接近。二是蛋白質的生物價,以完全蛋白質為100,則普通干大豆為57,熟大豆為64,雖然低於雞蛋(94)、牛奶(85)、大米(76)、豬肉(74)和小麥(67),但經過加工,其生物價明顯提高,如豆腐為65—69,脫脂豆粉為60—75,豆乳為79,分離蛋白可達81。三是蛋白質的消化率,蛋類為98%,肉類為92%—94%,米飯為82%,麵包為79%,大豆乳86.3%,豆腐高達92%—96%,分離蛋白可達97%。這些都說明大豆特別是經過加工後的豆製品營養價值是十分突出的。大豆不僅蛋白質豐富,而且其油脂質量優良,不飽和脂肪酸佔80%以上,人體所必需的亞油酸平均含量達50.8%。大豆油在人體內的消化率高達97.5%,而且具有防止膽固醇在血管中沉積、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尤其是大豆脂肪中含有1.8%—3.2%的磷脂,可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血液粘度,促進脂肪吸收,有助於防止脂肪肝和控制體重,並具有溶解「脂褐素」(老年斑)、促進腺體分泌等多種功能,因而日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被譽為「劃時代的營養補助食品」。大豆中礦物質含量也較為豐富,據中國農業科學院分析測試中心分析,磷、鉀、鈣、鐵、錳、鋅、銅、硼等9種元素共占籽粒乾重的2.7%,尤其是鈣的含量較高,為0.23%,是鈣的一個重要來源。需要指出的是,近年來對大豆的一些抗營養因子研究取得了新進展。如大豆皂甙對高血壓、肥胖病患者具有明顯療效,同時還可抗炎、抗潰瘍、抗過敏,提高人體免疫力。目前,各國正在開展應用皂甙預防和治療艾滋病的試驗研究。此外,對大豆異黃酮、胰蛋白酶抑制素的功效研究也正在深入開展之中。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大豆在醫學中應用的前景。食用豆類的營養價值也與大豆相類似。綜合以上所述,我們完全有理由把豆類與豆製品視為「人類的健康之友」。2、豆類資源分析 大豆原產中國,因此,不論是農家品種、野生種,還是栽培品種,我國擁有的大豆品種資源是最為豐富的,受到全世界的關注和仰慕。從飼料蛋白轉變為動物蛋白的轉化率看,奶類為25%—38%,蛋類為25%—31%,肉用雛雞為31%,而豬肉和牛肉僅分別為12%—15%和6%—10%。種1畝大豆所產的蛋白質可供1個人用370天,而1畝玉米只有120天,生產豬肉僅21天。因此,人們直接利用豆類優質蛋白質,要比轉換成動物蛋白質更為經濟有效。這對人口眾多、耕地等資源緊缺的我國來說,綜合開發利用豆類資源是必由之路。但是,目前我國大豆生產起伏不定,發展滯後,1994年是大豆豐收年,我國人均大豆產量僅13.4公斤,如摺合蛋白質產量,我國人均僅4.8公斤,比世界平均低3.8公斤,只相當於巴西的16%、美國的11%、阿根廷的9%。據1992年全國營養調查,全國平均每個標準人的干豆年消費量僅為1.20公斤,豆製品2.88公斤,來自豆類的蛋白質比重只有5.1%。全國人均每日蛋白質攝入量為68克,相當於「推薦的營養素供給量」(RDA)的90.3%,而農村居民僅分別為64.3克和85.9%。要解決蛋白質攝入量不足、質量不高的問題,迫切需要大力發展豆製品加工,一方面改進我國居民喜愛的各種傳統豆製品,如豆腐、豆皮、豆漿、豆豉、腐乳等;另一方面要積極發展大豆粉、組織蛋白、濃縮蛋白、分離蛋白等新興製品以及各種大豆油脂製品。豆製品的利用據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的研究,現簡要介紹等值大豆食品換算方法及幾種豆製品菜肴的製備。1、等值大豆食品換算利用大豆可加工和調製成數以千計的食品,能適合不同人群的需要,且風味各異,食而不厭。如果每天吃50克豆類或相應的豆製品,就可顯著提高優質蛋白質攝入水平。為便於換算,這裡列出最常見的8種大豆及其製品的數量:1、大豆25克;2北豆腐100克;3南(嫩)豆腐150克;4、豆腐絲、豆腐乾50克;5、油豆腐30克;6、腐竹20克;7、大豆粉25克;8、豆漿(豆:水=1:8)400克。上述食品雖數量不同,但每種均可提供蛋白質9克、脂肪4克、熱能90千卡,居民可根據各自的需要進行換算,變換食用。2、幾種常見豆製品菜肴製備所選用原料、數量與營養成分(1)家常豆腐原料:豆腐150克、瘦豬肉片25克、黃花菜2克、木耳、干辣椒、蔥薑末少許,醬油5克,食鹽適量,味精少許,烹調油10克。營養成分(粗略值):熱能257千卡、蛋白質17克、脂肪18克、鈣430毫克。(2)砂鍋豆腐原料:豆腐100克、瘦豬肉或雞肉50克、火腿10克、海米5克、玉蘭片10克、香菇1個、食鹽2克、味精少許。營養成分:熱能208千卡、蛋白質20克、脂肪11克、鈣305毫克、膽固醇45毫克。(3)燴雞絲乾絲原料:熟雞脯肉40克、白豆腐乾80克、食鹽1.2克,料酒、團粉、雞湯適量,雞油2克。營養成分:熱能205千卡、蛋白質26克、脂肪9克、鈣99毫克、膽固醇60毫克。(4)豬骨大豆湯原料:豬骨頭500克、大豆50克,蔥少許,食鹽適量,味精少許。營養成分:熱能52千卡、蛋白質5克、脂肪3克、鈣45毫克。中國是大豆的故鄉,是豆腐等製品的原產地。豆類在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我們要更加廣泛地開展大豆行動計劃,以推進現代化大豆產業的發展。同時,建議實施「奶類行動計劃」,以便使奶豆二者緊密地配合,加快綜合開發利用優質蛋白質資源,增進人民的健康。
推薦閱讀:
※過度飲酒的危害大!補充益生菌為保肝、護胃、調理腸道!
※腸道是有感情的器官,人之腸情你知多少?
※健康丨一直減肥瘦不下來?問問你的腸道菌群在搞什麼
※腸道里的清潔工
※腸道菌群與大腸癌發病風險的相關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