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故事如何飄洋過海 趙氏孤兒海外傳播之路

春秋故事如何飄洋過海 趙氏孤兒海外傳播之路

http://www.sznews.com 2010-12-10 16:42深圳新聞網【字型大小:大中小】

  說《趙氏孤兒》,蓋因它的早成名與大影響,自 《左傳》、《春秋》、《史記》直至元雜劇,甚至在法國乃至歐洲一些國家引起的轟動,而這,與法國文豪伏爾泰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那麼,在信息通聯尚不發達的時代,一部《趙氏孤兒》是如何漂洋過海展現在以浪漫著稱的法國人面前的呢?讓我們一探究竟。

  馬若瑟的翻譯

  1752年,義大利劇作家梅塔斯塔齊奧以元曲《趙氏孤兒》為藍本,創作了《中國英雄》,使之成為歐洲最早改編中國戲曲的作品之一,在義大利和歐洲流傳甚廣。

  17世紀的法國,漢學的領先程度已經讓其他歐洲國家望塵莫及,《中華帝國志》等一批著作的面世為法國乃至整個歐洲塑造了一個「理想的中國」,成為18世紀中國文化熱的主要源頭之一。馬若瑟是久居中國的法國傳教士,為了讓歐洲學者知道中國古代經典的價值,1731年年底,他用了七八天的時間,完成了對《趙氏孤兒》的翻譯。馬若瑟托兩個送信人把包裹先交給了杜哈德——他當時正在編輯《中華帝國志》,就把《趙氏孤兒》的譯文用上了,然後又把包裹還給了傅爾蒙——當時法國皇家銘文美文學院的院士、法國的中文權威。傅爾蒙見到此劇本發表後很是吃驚,公開指責杜哈德,因為馬若瑟在給他的親筆信中明確地把稿件的發表權交給了他。這場筆墨官司打了很多年,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傅爾蒙有理。

  馬若瑟為什麼在百種元劇中選擇了《趙氏孤兒》?有學者說,因為這齣劇在元劇中最符合當時法國文學界對悲劇的理解:時間、地點和情節的一致;主題來自古代歷史,是涉及國家民族大事的重大題材;主人公屬於王公貴人;文體高雅,用語不俗;悲劇也必須用詩體。中國戲劇從來都不講究時間和地點一致,但除此而外,《趙氏孤兒》在其他方面都嚴格合乎法國悲劇的要求。另一方面,劇中人物高貴的英雄氣概也是吸引馬若瑟的原因之一。

  馬若瑟雖在中國生活長達30餘年,但對中國戲劇藝術和中國詩詞似乎還缺乏深入研究,他在譯介過程中,認為:「這種唱詞不易理解,對歐人來說更是晦澀難懂,因為其中富含我們所陌生的隱喻,其修辭法也是我們難以領會的。」故將佔全劇一半篇幅的詩歌唱段全部刪去,僅以「他唱」二字代之。他的譯本僅保留了原作故事梗概的節譯本,中國原劇藝術形式上的特點已蕩然無存。馬若瑟節譯的《趙氏孤兒》進入法國之時,正值法國和歐洲「中國熱」方興未艾之際,它一傳入法國便引起了一些作家、批評家的關注,促進了中國文化熱潮的高漲。

  馬若瑟簡介

  馬若瑟出生在法國北部城鎮歇爾堡。1698年來華後,在中國語言文學、哲學等方面付出了30多年的心血,直到去世。他在漢學方面造詣極深,被後世學者公認為是西人漢語文學專家和易學專家中的佼佼者。馬若瑟有許多重要的著述或譯著。在涉及中國語言文字的著作中,他的拉丁文手稿《漢語札記》堪稱傳世力作。

  伏爾泰的改編

  在杜哈德編的集子中讀到馬若瑟翻譯的中國悲劇時,伏爾泰產生了構思一部悲劇的想法。他對《趙氏孤兒》的藝術水平心存質疑,但認為這個中國戲「使人了解中國精神,有甚於人們對這個大帝國所曾作和所將作的一切陳述」。他以此為素材,創作出《中國孤兒》。他把故事從公元前五世紀的春秋時期向後移動了一千七八百年,又把一個諸侯國家內部「文武不和」的故事改為兩個民族之爭。他還遵照歐洲新古典主義的戲劇規則,把故事時間從20多年(據伏爾泰說是25年)縮短到一個晝夜,劇情也被簡化了;更有趣的是,他還根據當時「英雄劇」的寫法,加進了一個戀愛的故事。他承認,從紀君祥、梅塔斯塔齊奧、馬若瑟的作品中汲取了完全不同的劇情作為他自己悲劇的主題,他的《中國孤兒》與上述兩個劇只是「名稱相同」而已,但作品頌揚中國道德和儒家文化,在歐洲國家的文化界和文學界產生了很大反響,東方題材風靡一時。

  《中國孤兒》首先在瑞士日內瓦附近的德利斯寓所演出,但是傳說這次演出反應平平,特別是扮演成吉思汗的演員單調的朗誦使觀眾大失所望,傳說,伏爾泰一個勁兒地低聲呼喚:「成吉思汗兄弟!成吉思汗兄弟!」觀看演出的孟德斯鳩在席間打盹,而且那麼沉,使伏爾泰很生氣,向他扔去帽子說:「他還以為是在法庭呢!」到了1755年8月20日,伏爾泰版本《中國孤兒》才由巴黎喜劇演員在巴黎正式公演,該劇獲得了成功。演出16場之後,該劇得以在宮廷演出,宮廷對這部完全表現中國主題的戲劇表示歡迎。

  《中國孤兒》產生了巨大反響。1755年,《就〈中國孤兒〉致一位舊時代人物的信》發表;1756年,《奇怪可笑的瓷像:1756年3月19日由國王的喜劇演員演出的一幕詩劇〈中國孤兒〉的模仿劇》面世;1756年,《中國孤兒》由一個叫拉奧的人製成搪瓷像;宗·德·烏爾克西尼衷的作品《論〈中國孤兒〉》出版,1760年再版。1775年,《悲劇〈中國孤兒〉的分析》、《就〈中國孤兒〉致某夫人的信》陸續問世。

  而文學家盧梭對此卻有著自己的看法。1755年9月,他這樣寫道:「我從來沒有看到過這麼多的傻瓜,劇場里擠得滿滿的,咖啡間里迴響著他們的警句,塞納河畔的書攤上放滿了人們的小冊子,人們對《孤兒》是一片歡迎之詞,可我卻要說幾句批評的話,這樣一個蹩腳的作家,很少能看到其中的缺陷,也幾乎感覺不到其中的美。」拋開盧梭的見解,從中是可以折射出當時的演出盛況的。

  伏爾泰簡介

  伏爾泰原名弗朗索瓦-馬利·阿魯埃,伏爾泰是他的筆名。法國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他是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旗手,被譽為「法蘭西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歐洲的良心」。伏爾泰的評價

  伏爾泰評論:「(《趙氏孤兒》)是了解中國精神的里程碑式的作品,是過去和將來有關這一幅員遼闊的帝國的任何一部遊記都無法比擬的……這個劇本如果跟我們14世紀戲劇相比,是一部傑作。」

  在英國的改編

  伏爾泰的《中國孤兒》在巴黎上演後,英國劇作家阿瑟·墨菲也對之產生了興趣。他花了兩年的時間,幾經修改,最後終於完成了加進許多人修改意見的《中國孤兒》的改編本,於1759年4月在倫敦德如瑞蘭劇院上演,並取得成功。墨菲的《中國孤兒》改編本同樣使原作大為變樣。他認為,中國的《趙氏孤兒》題材是好的,可惜作者對救孤一節沒有處理好,他覺得,犧牲一個嬰孩來拯救另一個嬰孩,遠不如犧牲一個青年來救另一個青年,因為這樣更可以表達為父母者心理上的矛盾和衝突。

  《趙氏孤兒》還被英國著名劇作家威廉·哈切特改編成 《中國孤兒》,改編後風格大變。首先,劇中人物都被換成了一些古怪的名字,卷首還特意加了一張劇中人物表;其次,劇情也有所改變:元劇《趙氏孤兒》的情節是從「文武不和」談起的,而且是武臣陷害文臣,而哈切特的《中國孤兒》則將它改成了「首相」陷害將軍。這已是非常明顯地影射18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英國歷史上的第一個首相瓦爾帕爾——他當初曾弄權嫉才,陷害有功的元帥和將軍。另外,改編的劇本還加了一個情節,在哈切特看來,既然要犧牲自己的孩子來代替孤兒,就須先和自己的太太商量商量才是,所以就加了一個醫生與太太商量的場面。他還在劇本里插上了歌曲,說是仿照中國的格式,但實際上與中國的說唱相去甚遠。

  在德國的傳播

  1774年,在德國出現了由一位匿名者改編的 《中國人或公正的命運》,改編本不是採取傳統的五幕劇形式,而是由六步抑揚格詩句組成,意在展現古老中國的特點和習俗。1781年,德國大文豪哥德也根據《趙氏孤兒》和《今古奇觀》中的小說情節改編成一個全新的劇本,取名為 《埃爾彭羅》,但是由於多種原因,這本改編劇最後沒有完成。文化的深情

  《趙氏孤兒》一劇迄今在歐洲已有7種主要譯本和5種改本。18世紀後半葉,在歐洲先後出現的《趙氏孤兒》的5種改編本都是以馬若瑟的譯本為主要參考的。馬若瑟的譯本收入杜哈德編著的 《中國通志》一書,1735年在巴黎出版,1755年,又由巴黎阿帕京出版社出版了單行本。《中國通志》有英文轉譯本、德文轉譯本、俄文轉譯本。1762年,英國漢學家托馬斯·帕西又翻譯了 《趙氏孤兒》新的英譯本,收入其編著的《中國詩文雜著》一書。1834年,巴黎出版了由法國著名漢學家斯坦尼斯拉斯·朱利安翻譯的新的法譯本《趙氏孤兒》,此譯本在歐洲頗負盛名,被中外學者推崇為第一流譯作。20世紀以來,《趙氏孤兒》在歐洲的編演熱潮雖然已經過去了,但這個劇本的新譯本以及評論著作仍不斷出版。1973年,倫敦出版了艾倫翻譯的《趙氏孤兒:五幕戲劇》。由此可見《趙氏孤兒》在西方的長盛不衰。值得一提的是,1990年,伏爾泰的改編本《中國孤兒》由孟華博士譯為中文,在天津舞台上與京劇《趙氏孤兒》同台演出,這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不能不說是一樁盛事。2001年,李嵐清訪問法國時贈送的《趙氏孤兒》禮品書打動了當時的法國總統、「中國通」希拉克。新世紀,越劇、豫劇版的「趙氏孤兒」都曾在法國、芬蘭、義大利亮相,吸引了歐洲無數觀眾前往觀看。

  一部《趙氏孤兒》,一個驚世傳奇,演繹了中外文化交流的不了情。(李曉勤)

來源: 太原晚報編輯: 潘東


推薦閱讀:

??【慶國慶 聽老歌】電影《海外赤子》插曲《我愛你,中國》葉佩英原唱
美國仍是海外置業首選投資學區房更有增值空間·每日商報
海外凈資產難獲益之謎
海外專欄 | 商家們準備好迎接吳亦凡的Freestyle了嗎?

TAG:故事 | 傳播 | 海外 | 孤兒 | 趙氏孤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