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作品除了精緻也有情懷,太空電影越來越火了
為什麼太空電影近幾年越來越火?
知乎用戶,我只是一個機器人
中心思想:
1、太空題材的電影在美帝流行有一段時間了,並不是近年突然走紅的,並且有好幾個長盛不衰的知名系列一直生存到了現在。
2、普羅米修斯是異形系列的續作,千呼萬喚使出來,得成也需有契機。地心是名導們「一年一部精緻 3D」的精神傳人,星際是諾蘭還願之作,差不多只有火星是真正的看題材下飯的商業片。電影市場之外的因素,影響其實不大,主要還是連續兩年有優質太空題材大片熱映,給了好萊塢片商繼續製作相似題材電影的聯想空間,以及觀眾對此類題材電影的期待。
另外,13-15 年這個「太空三年三部曲」確實與 星球大戰 / 星際迷航 等「深空幻想」系列不同,科技相比現在沒有太大進步,太空場景看起來比較低調、更接近真實。不過 2001 和阿波羅 13 號也是這種質感的,所以還是不要輕易斷言新世代的來臨。
當然,作為科幻迷,答主還是希望這股太空電影熱潮能保持下去的。
太空題材的科幻電影一直是老美的心頭好,畢竟人家登陸過月球,航天技術在這個星球上還是居於領先地位的。
2001 太空漫遊是最早的開拓者之一,這片子可是 1968 年北美年度票房亞軍,不是什麼沒人看的裝逼片。阿瑟·克拉克的同名小說與電影是同時進行的。1984 年好萊塢改編了克拉克小說的第二本《2010》,但知名度與影響力均與庫布里克的那部不可同日而語。
其實福斯出品的《人猿星球》系列也開始於 1968 年,這個系列一直是有太空探險的前提的,人類主角都是宇航員。因為賣得不錯,福斯一口氣拍了 5 部,上映年度分別為:
《人猿星球》(Planet of the Apes) 1968 年
《失陷猩球》(Beneath the Planet of the Apes) 1970 年
《逃離猩球》(Escape from the Planet of the Apes) 1971 年
《猩球征服》(Conquest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1972 年
《決戰猩球》(Battle for the Planet of the Apes) 1973 年
到了 2001 年,蒂姆·伯頓執導的顛覆版《決戰猩球》(Planet of the apes)上映了,口碑不算很好,票房還過得去。不過這部片子有比較多的太空場景,還是值得一看的。
2011 年福斯又坐不住了,推出了該系列的前傳,但目前兩部曲的劇情跟太空航行沒什麼關係。
美劇方面,偉大的《星際迷航:原初系列》(Star Trek: The Original Series,即TOS)首播於 1966 年 9 月 8 號,一共播出了 3 季 79 集,後來又陸續推出了 5 個衍生劇集,分別為
《星際迷航:動畫系列》(The Animated Series,即 TAS)1973-74。該動畫劇集曾計劃推出第二階段(Phase II),但不幸被砍。
《星際迷航:下一代》(Star Trek: The Next Generation,即TNG),1987-94,一共播出了 7 季 176 集。
《星際迷航:深空九號》(Star Trek: Deep Space Nine,即DS9),1993-99, 一共播出了 7 季 176 集,與「下一代」系列同壽。不過這套劇集的故事固定在科考站「深空九號」上,而不是像以往那樣跟著企業號到處飛。
《星際迷航:航海家號》(Star Trek: Voyager ),1995-2001,一共播出了 7 季 172 集。
《星際迷航:企業號》(Star Trek: Enterprise,即ENT),2001-05,一共播出了 4 季 98 集。
星際迷航系列的大銀幕之旅始於 1979 年,後來保持著 2-3 年一部的節奏,一直拍到了第十集(2002 年)。在沉寂了 7 年之久後,2009 年 5 月,由一代坑神 J.J.艾勃拉姆斯領航的全新《星際迷航》大電影重返地球銀幕,ST 系列濃郁的 Geek 氛圍被 JJ 擅長的快節奏商業動作大片格調清掃一空,票房倒是提升了一大步,但未知是福是禍=-= 2012 年第二部 JJ Trek 也已經上映。更可氣的是這傢伙還接手了星球大戰系列,這下 ST 粉絲和 SW 粉絲終於可以站到同一條戰線上了。
太空題材的科幻美劇還有很多,如《星際之門》《太空堡壘》《巴比倫 5 號》等,而這些美劇也有大電影或者電視電影推出,就不一一列舉了(因為答主也沒怎麼看過這些=-=)。
70 年代誕生的太空科幻作品也很多,其中首推劃時代的《星球大戰》,好萊塢特效工業的起點,美帝最大的科幻情懷 IP,迄今為止一共推出了六部真人電影,分別為
《星球大戰》1977
《星球大戰: 帝國反擊戰》 1980
《星球大戰:絕地回歸 》 1983
《星球大戰:魅影危機》 1999
《星球大戰:克隆人進攻》 2002
《星球大戰:西斯的復仇》 2005
六部曲一共 5 次拿下當年北美票房冠軍,唯一一次大權旁落是 2002 年《克隆人進攻》被《蜘蛛俠》和《指環王 2:雙塔奇兵》壓在身下,僅獲年度第三。
2012 年底迪士尼以 40 億美元收購盧卡斯影業之後,就一直積極運作星戰系列的回歸。作為常年關注北美電影動向的票房發燒友,答主還記得當年迪士尼找了一圈業內知名導演,但最終大家都婉拒了執導 EP7 的機會。最後「勇擔重任」的是剛拍完《星際迷航 12》的 J.J.艾勃拉姆斯。願光暈與你同在!
星戰系列重新起航之作《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將於今年 12 月 18 日上映(北美),內地檔期應該是 2016.1.10 了。
說到火,今年情懷燃燒的《侏羅紀世界》一舉刷新了北美首映開畫記錄,而即將上映的這部星戰電影極有可能破掉侏羅紀世界的超火爆首映記錄。 我覺得到時候肯定會有問題問星戰票房為什麼這麼火爆的。
星戰系列第八部已經定下了 2017 年上映,目前處於前期準備階段。與此同時,星戰外傳《俠盜一號》(Star Wars Anthology: Rogue One)已經開拍,定於 2016 年 12 月上映。內地明星姜文和甄子丹加盟此片,第一張劇照已經放出:
宇宙文和宇宙丹。帥帥的=-=
該片導演為加里斯·愛德華斯,此前導演作品有小成本科幻片《怪獸》和華納商業巨制《哥斯拉》(2014)。
同樣始於 70 年代的太空題材系列科幻片還有「異形」系列,
《異形》1979,雷德利·斯科特執導。老雷的新作《火星救援》本月 25 號就要登陸內地啦,這部片子也是題主提出這個問題的原因之一吧。
《異形 2》 1986,詹姆斯·卡梅隆執導
《異形 3》1992,大衛·芬奇執導
《異形 4》1997,讓 - 皮埃爾 - 熱內執導。
「異形」系列還跟同一個東家的「鐵血戰士」系列雜交生出個小怪物《異形大戰鐵血戰士》,一共拍了 2 部,第一部 AVP 上映於 2004 年,票房還不錯。第二部《異形大戰鐵血戰士:安魂曲》(2007 年)是由施特勞斯兄弟執導的,這哥倆沒撈到過什麼好機會,AVP2 拍得奇爛無比,深得作坊片精髓。後來哥倆還鼓搗出一個《天際線》(Skyline),內地上映過的。=-=
異形系列的正統續作則是由老雷親自執導的《普羅米修斯》,2012 年上映。該片定位為異形系列的前傳。在本片之後雷導拍了《黑金殺機》(2013)和《出埃及記》(2014》,期間還一直在籌備《普羅米修斯 2》,真是越老越勤奮。
不過雷導在籌備《普羅米修斯 2》的時候看到了《火星救援》的劇本,立即對其表示出極大的興趣,中斷了前者的工作,開始著手《火星救援》的製作。
《火星救援》的優良口碑讓雷導職業生涯第一次拿到了北美 2 億 + 的票房。同時該片作為 2015 年內地最後一部好萊塢分賬大片,在內地也有望收穫票房佳績。
《火星救援》的成功讓雷德利·斯科特有了更多的資源來進行《普羅米修斯 2》的工作。但福斯公司的兩個項目卻相互撞車,顯的有些自亂手腳。早些時候,曾執導過《第九區》《極樂空間》和《超能查派》的尼爾·布羅坎普成功爭取到了《異形 5》的項目,甚至連概念圖都做出來了:
(雷普利女王回歸!)
但就在本月,福斯宣布普羅米修斯 2 的正式片名為《異形:契約》(Alien:Covenant),拋棄了此前採用的名稱《異形:失樂園》(Alien:Paradise Lost)。該片將於 2017 年上映,並且會推出第三部形成一個完整的三部曲。老雷在宣傳火星救援的時候也對媒體表示,這套三部曲會在結尾跟異形 1 聯繫上,成為一個完整的前傳系列。
但既然普羅米修斯 2 採用了 Alien 作為主標題,異形 5 項目就被迫延後了。尼爾·布羅坎普也暫時擱置了所有異形 5 的相關工作。至於他不會不完全退出,還要看事情的進展了。總覺得有點惋惜哎。
據說 Covenant 這個副標題是布羅坎普打算拿來給異形 5 定名的,而且和微軟的遊戲《光暈》有點淵源(布羅坎普同時也是光暈系列的超級粉絲)。
如果布羅坎普的異形 5 項目還能繼續推進的話,該片的故事情節將緊接著《異形 2》展開,也就是說官方設定洗掉了不大成功的異形 3 和異形 4,這個也是挺殘酷的=-=
星戰的成功帶動了好萊塢太空科幻片的熱潮,但成功者寥寥。1979 年迪士尼有部《黑洞》,當年也是大投資電影了,可惜最後不是很賣座。裡面的機器人現在看到倒是萌點滿滿:
70 年代還有一部不得不提的太空科幻片,恐怖類型片大師卡朋特的《黯淡的星》,1974 年。
影片結尾這一幕,宇航員踩著飛船碎片當滑板,這簡直是我最喜歡的邪典趣味鏡頭了。
8090 年代誕生的經典太空科幻系列不多,保羅·范霍文執導的《星河戰隊》(1997)大家應該都記得。這個系列後來的續作都是小成本電影,沒什麼好說的。
1983 年的故事片《太空先鋒》不是科幻,講述的是美國第一批進入太空的宇航員的故事。去年星際穿越熱映的時候這部電影被不少人提起,值得一看,不過很長。
1989 年的紀錄片《為了全人類》非常推薦,講述的是阿波羅 11 號的登月之旅,珍貴鏡頭超級多。裡面提到宇航員們升空後在船艙里放《2001 太空漫遊》的電影音樂,側面說明了庫布里克的這部作品是多麼深入人心。
1995 年的《阿波羅 13 號》是非科幻類型的太空題材故事片,真實事件改編,湯姆·漢克斯主演。《地心引力》和《火星救援》其實都不是那種技術比現在高很多的科幻片,很像這部電影。
新世紀的太空題材科幻片其實很多很多的,題主提到的這幾部就是知名度比較大而已。2007 年的《太陽浩劫》知名度也還可以。2009 年的《月球》在知乎科幻板塊的曝光率也很不錯。經評論提醒還有《火星任務》我忘了說了。皮克斯的《機器人瓦力》傳播度也很廣。
給迪士尼帶來巨額虧損的羅伯特·澤米斯基動作捕捉動畫片《火星救母記》和嚴重過時的科幻小說改編電影《異星戰場》,讓影迷們戲稱迪士尼開發出了「火星檔」。
2013 年有兩部小成本科幻電影,《火星上最後的日子》和《歐羅巴報告》,都是太空題材。後者卡司中有吳彥祖,而且口碑還挺不錯,值得一看。(主要是這部電影描述了太空探索的艱辛與犧牲,贏得了觀眾的好感)。
而當年最熱門的太空題材科幻片當屬《地心引力》。阿方索·卡隆此前最知名的作品包括《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和科幻片《人類之子》。前者在 HP 系列中口碑呈上升趨勢,因為確實有趣啊。後者的長鏡頭也為人所稱道。
其實《地心引力》在上映前更多是被當作「一年一部精緻 3D」的精神傳人而廣受期待的,2011 年的《雨果》,2012 年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2013 年就輪到卡隆拿太空場景大秀長鏡頭和精緻畫面了。不過上映後,《地心》的劇本受到的讚揚也很大。——也許這點很違反諸位的直覺。
這三部片子在奧斯卡上也都是收穫頗豐的,其中少年派和地心都為導演掙到了最佳導演獎。
到了 2014 年,「年度精緻 3D」的傳承就中斷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名單里沒有一部是 3D 電影)。不過諾蘭的大作《星際穿越》適時補進,引發了一條新的敘事鏈,也就是題主注意到的,「一年一部太空科幻」。
諾蘭最推崇兩部科幻片,《2001》和《銀翼殺手》。他用《盜夢空間》還了《銀翼殺手》的願(雖然盜夢也傳承了很多來自 2001 的肅穆感),然後又用《星際穿越》還了《2001》的願。我這麼說可不是黑他啊。
得益於諾蘭的人氣,《星際穿越》在影迷群體中討論熱度不亞於任何一部商業大片。於是連續兩年有熱門太空科幻片的印象就形成了。到了第三年,老雷的《火星救援》應聲而出,一條完整的傳承線就成型了。
《火星救援》現在是奧斯卡攝影和最佳導演兩個部門的二號種子,票房也很不錯(北美目前 2.1 億出頭,雷導職業生涯最高)。
《星際穿越》有吉普·索恩領銜的團隊做科學顧問,而《火星救援》則得到了 NASA 的大力支持,並且安迪·威爾的原著也寫得很棒。應該說這兩部科幻片都是很有誠意的。
Ps:雷導是最先知道火星上有水的導演!!軼事一則,鏈接如下
I knew there was water on Mars months ago, says Ridley Scott
查看知乎原文(99 條討論)
推薦閱讀:
※夏日美衣 精緻連衣裙
※美貌與美裙共存,精緻與優雅齊飛
※帝王們爐火純青的精緻花鳥畫
※精緻典雅 西洋靚女
※那些精緻的經典卷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