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傷寒論》少陰病預後探析

對疾病預後辨析,是中醫辨證論治的重要內容,其不僅對正確辨別疾病的病因病機脈象有重要意義,對遣方用藥更有重要作用。《傷寒論》以六經分證,六經病雖均有預後辨析的內容,但少陰病尤為詳盡,究其原因則正是基於少陰病為《傷寒論》三陰病變的危重病證,其病位主在心腎,系由心腎功能虛損,外邪由表入里、直中、兩感、太陰失治轉屬所致,因心腎功能不同病機脈證有異,其分類治則也有別。具體言之,從心熱化為虛熱證,從腎寒化為虛寒證。熱化陰虛宜養陰,寒化陽虛宜溫陽。是以仲景強調少陰病禁汗、下之治,絕不可誤以治實法治虛證,犯「虛虛」之誡。心屬火主血脈藏神為君主之官,腎屬水主藏精為先天之本陰陽之根,心腎虛損精血衰敗,性命何以得存? 是以此類病證雖有「可治」「不死」「欲愈」「自愈」,但尤多「不治」「難治」「死」,預後不良。縱觀《傷寒論》少陰病篇44條全部內容,涉及預後之條文就有13條之多,約佔全部內容三分之一,故而可知預後辨析不僅為少陰病辨證的重要內容,尤對臨證辨治少陰病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現據《傷寒論》少陰病預後內容分以下兩方面予以辨析。

1 預後良好

1.1 自愈

287條言: 「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為欲解也,雖煩、下利,必自愈。」少陰病里虛寒盛,至七八日下利,脈突然由緊轉微,手足反溫,緊脈反去,是為寒去陽復,故欲解,虛煩下利正氣自復必自愈。

1.2 欲愈

290條言: 「少陰中風,脈陽微陰浮者,為欲愈。」外邪由表入里,由陰入陽,「陽微」,表邪不盛,「陰浮」,里正不虛,邪氣仍可由表而祛,故欲愈。

1.3 可治

288條言: 「少陰病,下利,若利自止,惡寒而踡卧,手足溫者,可治。」少陰下利,脾陽複利自止,雖惡寒但踡卧,陰寒在外,中焦陽復已達四肢,故曰可治。289條言: 「少陰病,惡寒而踡,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惡寒而踡」,里陽虛外寒盛,「自煩,欲去衣被」,系裡陽已復,故曰可治。

1.4 不死

292條言: 「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少陰上吐下利陽虛寒盛,但「手足不逆冷,反發熱」,陽氣自復,陰寒漸退,故不死。

上述可知少陰病雖為心腎危重病變,但其預後也有向良好轉化發展的一面,少陰病從腎寒化里虛寒盛,如自下利手足溫,脈由緊轉微,乃寒去陽復之兆,病可不治而自愈,從而示明「手足溫,脈微」為里虛寒盛少陰病自愈的主要脈證。少陰病「脈陽微陰浮」,表邪不盛,里正不虛,邪氣仍可由表而祛而欲愈,此又繼脈由緊轉微「自愈」,強調「脈微」為少陰病「欲愈」的主要脈象。少陰病「利自止,惡寒踡卧」實為寒在外陽復於里,故曰「可治」。少陰病「惡寒而踡」外寒盛里陽虛,但「自煩,欲去衣被」里陽已復,故曰「可治」,兩條不僅示明利自止、自煩、欲去衣被,為里陽已復之兆,同時也是少陰病「可治」的辨治主要依據。少陰病上吐下利,陰寒里盛,但手足溫反發熱,實乃陽復寒退,故曰「不死」,強調「發熱」實為陽復寒退「不死」主證。

總上「自愈」「欲愈」「可治」「不死」,此四者均為少陰病預後良好的推測,但值得注意的是仲景在具體論述少陰病預後良好時,不僅示明「惡寒踡卧」為少陰寒化的主證,「心煩失眠」為少陰熱化的主證,同時其更側重寒化病變,尤據其病變具體示明手足溫、利自止、自煩、發熱、欲去衣被、脈微等方面為少陰病預後良好的主要辨別脈證,重點強調陽氣在人體的重要作用,是以一般來說,少陰病雖重且危,但臨證寒化病證完全可據上述脈證辨其預後知其良好。

2 預後不良

2.1 難治

294條言: 「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或從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為難治。」少陰病陽虛寒盛,強發其汗重傷氣津而動血,下厥陽虛可溫,但上竭陰虛不可溫,厥竭並見,陰陽俱虛,上下同病,故難治。

2.2 不治

295條言: 「少陰病,惡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少陰病」惡寒身踡而利,陰寒內盛,「手足逆冷」,陽氣已亡,故曰不治。

2.3 死

296條言: 「少陰病,吐、利、躁煩、四逆者,死。」寒盛陽亡則「吐利」,陰陽離絕則「躁煩」,胃氣將絕則「四逆」,故曰死。297條言: 「少陰病,下利止而頭眩,時時自冒者,死。」少陰病雖「下利止」,但已下竭其陰,「頭眩自冒」虛陽上脫,下竭上脫陰陽離絕故曰死。298條言: 「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身踡、脈不至、不煩而躁者,死。」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踡」乃陰盛所致,「脈不至、不煩而躁」,陰證似陽,陽氣將絕故曰死。299條言: 「少陰病六七日,息高者,死。」少陰病「六七日」,下腎虛失納,上「息高」肺氣將脫,下絕上脫故曰死。300條言: 「少陰病,脈微細沉、但欲卧、汗出不煩、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復煩躁不得卧寐者,死。」少陰病同296條陰邪內盛上逆,虛陽欲脫離絕,故曰死。315條言:「少陰病……服湯,脈暴出者死; 微續者生。」少陰病陽虛寒盛,「脈暴出」示無根之陽外脫,陰陽離絕故死,「脈微續」為陽回故生。

由上述可知: 少陰病為心腎危重病變,臨證中其預後雖有向良好轉化的一面,但也有向不良轉化發展的一面,少陰病寒盛陽虛,強發其汗,重傷氣津動血,竭厥並見,上下同病,陰陽俱虛,故「難治」。少陰病從腎寒化,陰寒內盛,陽氣已亡,故「不治」。

綜上「難治」「不治」「死」均為少陰病預後不良的表現,三者雖均示病情危重預後不良,但其仍有輕重程度之別,故仲景據三者預後病變因機相同,具體示明吐利、厥逆、煩躁、頭眩、息高、不寐、無脈暴出等七方面辨別脈證,以供辨其預後知其不良。少陰「六死證」,不論熱化陰虛陽盛,還是寒化陽虛陰盛,均為陽脫陰竭、陰陽離絕,是以不僅可知《傷寒論》少陰病多死證確為危重病證,同時也可知《傷寒論》詳寒略溫,實據於《內經》「得陽則生,失陽則亡」的思想,故對少陰病仲景不僅十分重視回陽救逆,尤重視主以陽氣的有無盛衰,辨析病證的預後。

少陰病為《傷寒論》三陰病變的危重病證,病至少陰,心腎俱虛,寒熱交加,病重急危,其預後雖有向自愈、欲愈、可治、不死良好轉化發展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向難治、不治、死轉化發展的一面。醫者不僅要明了少陰病預後辨析的重要性,更要明了辨析預後脈證的具體內容,以別其輕重知其預後,定其治則,而準確地予以施治。

【本文來源:李旭萍.《傷寒論》少陰病預後探析[J].中醫研究.2013,26(5):9-10.】


推薦閱讀:

術數與《傷寒論》中的脈法
重排傷寒論條文
郝萬山講《傷寒論》第三章 辨少陽病脈證並治
劉渡舟《傷寒論/平脈法》2
傷寒論難字(詞)音義

TAG:傷寒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