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聰明的猶太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家庭教育
世界的錢在美國人的口袋裡,而美國人的錢卻在猶太人的口袋裡。
眾所周知,猶太人的智商碾壓各個人種和民族。有多聰明,了解一下:
猶太人人口雖僅有1600萬人, 佔比全球人口不到0.25%, 但是卻獲得了全球22%的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獲得概率遠高於其他各個民族, 概率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08倍。 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猶太人共拿走了 19%的化學獎、26%的物理獎、28%的生理與醫學獎、41%的經濟學獎。
在非科學領域,猶太人還拿走了13%的諾貝爾文學獎,1/3 以上的普利策獎,1/3以上的奧斯卡獎,近 1/3的國際象棋冠軍。全球最有錢的企業家,猶太人佔一半,《福布斯》富豪榜前40名中,猶太人佔18名。
換句話說,你能叫出多少世界名人的名字,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都是猶太人。愛因斯坦,弗洛伊德,馬克思,馮諾依曼、畢加索、卡夫卡、海涅、肖邦、雷曼兄弟、華納兄弟、迪士尼、比爾蓋茨等閃耀的天才都出自這人數不多的民族。
為什麼猶太人這麼聰明?1、猶太人研究《塔木德》對智商有啟發的作用;
2、中世紀反猶的歐洲,禁止猶太人從事農業及在政府部門中任職,迫使猶太人從事高智商的商業和金融業,加上猶太人都在從事高智商的猶太人內部通婚加速了後代智商的提升;
3、猶太人在普遍反猶的環境中生存必須依靠智力,所以形成了猶太人對知識和智慧的重視;
4、進化出來的高智商,猶他大學的兩位學者格里高列·科克倫和亨利·哈本丁在 2005 年提出了一個頗為驚人的觀點:猶太人的智力優勢是近一千多年中猶太民族在嚴酷選擇壓力之下進化的結果。他們認為,猶太人中表現出顯著智力優勢的,是阿什肯納茲人的一個分支,其祖先是 9-11 世紀陸續從南歐和中東翻越阿爾卑斯山進入中歐的猶太移民。和留在地中海世界的族人相比,他們遭受的排擠和限制更加嚴厲,職業選擇更狹窄,這些限制對族群的智力水平構成了強大的選擇壓力。如此特殊的社會處境,更容易生存的自然是那些聰明好學、頭腦精明的個體,他們能留下更多後代。經過近千年三四十代的高強度選擇,與高智商有關的遺傳特性在種群中的頻率顯著提高。據保守估算,阿什肯納茲人的平均智商約 110,比美國同期平均水平高出 10 個點,相當於 2/3 個標準差。
10個點代表什麼?簡單來說,對個人來講10 個點的智商優勢並不大,但對於一個上千萬人的大群體,這一差距卻含義驚人。假如智商確實在群體內正態分布,那麼均值高出 2/3 個標準差便意味著該群體內智商高於 140 的個體比例,也就是說他們的智商是美國人口的 6 倍。
5、疾病與高智商:德系猶太人被一大堆退行性疾病所折磨,那些疾病反而提升他們整體的智商。家族黑蒙性白痴,高雪氏症,尼曼匹克病,腦苷脂沉積病都是鞘脂儲存類疾病,有著雙份致病基因的會引起嚴重的疾病或致死。然而,僅有單份致病基因的人會加強了的突起生長,有助於加強腦細胞之間的連接。第二類德系猶太人的脂類儲存疾病很可能會刺激神經元在DNA修復基因的擴張。
猶太人是怎麼教育孩子的?重視教育恐怕是猶太人身上最顯著的文化特徵了。一個有悠久重視教育傳統的民族,對傑出人才的誕生當然有很大幫助。猶太人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是天才,他們想方設法用一種非常有趣的方法激發孩子的天才,所以,猶太人的家庭關係的四大基礎就是:第一,每一個孩子都是天才;第二,給孩子提供多元化選擇,不一定要讓他學奧數、學鋼琴、拉小提琴,也許他不適合,也許他更適合去練長跑或者短跑;第三,制定家庭協議;第四,召開家庭會議。
「吻甜書」儀式——孩子愛書,才能體驗閱讀的美好
在猶太人家裡,孩子稍微懂事時,母親就會翻開聖經,滴一點蜂蜜在上面,然後叫孩子去吻聖經上的蜂蜜。這個儀式的用意是,告訴孩子書本是甜的,讓孩子在最初接觸書時,就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從而一生都喜歡書。猶太人家庭還有一個世代相傳的習慣,那就是書櫥要放在床頭。如果放在床尾,就會被認為是對書的不敬。這些民族習慣都使得他們成為一個愛書的民族。
閱讀興趣是培養而來的,並非與生俱來
在猶太家庭中,有一個世代相傳的習慣:書或書櫃必須放在床頭的位置,如果放在床尾,就是對書的褻瀆、不敬。這是他們敬書、愛書最直接的表達方式。
尊重孩子的興趣和選擇
孩子對某些事物有濃厚的興趣和熱愛,那是孩子的天性,說明這個孩子在某些方面有著天賦。父母當然可以適當地對孩子進行引導,但是也應當仔細查看上帝給孩子們的恩賜。猶太人在這一點上給我們做了非常好的榜樣。
例如,著名畫家畢加索小時候,在課堂上不僅不好好上課,還故意給老師畫畫,最後被懲罰叫家長到學校溝通。父親看他喜歡畫畫,不僅沒有批評他,反而把他送到專業的繪畫學校進行深造。在那裡,畢加索的專註到遠遠超過普通的學生,後來更是成為舉世著名的畫家。
從小形成的時間觀念
猶太人非常強調時間觀念,不會把時間浪費在一些無關的小事上。曾有一個非常優秀的猶太人,他每天都會計算,今天是自己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第多少多少天。
猶太人特別惜時。比如,當孩子問現在是幾點鐘時,大人總是以幾點幾分幾秒來精確地回答,而不說「幾點多了」等模糊概念。正因為如此,猶太人從小就有極強的時間觀念。
公曆的一天開始於午夜,這是世界多數民族的計時習慣。而猶太人的一天,則是從太陽落山時開始的。當孩子問為什麼時,大人會回答說:「將黑夜作為開始的人,他們的最後才是光明。」以此讓孩子懂得要先吃苦,後享受。
注重記憶訓練
這個民族非常重視知識,從孩子一歲半開始就對他們進行記憶訓練。猶太人在孩子剛會說話時就開始教他們讀《舊約》。猶太教育的目的是為未來所用。猶太教育要培養的是能夠創造猶太人的未來、實現猶太人的夢想的下一代。在猶太人看來,由於擔心孩子不明白而錯過教育機會,只是父母一種過分保護而已。
為了在孩子身上種下好種子,猶太人讓小孩子學習記憶。因此可以說,猶太兒童從一歲半就開始有意識地接受記憶訓練了。到了三四歲時,他們開始在私塾裡面學習。每個孩子剛走進教室都會受到大家熱烈鼓掌歡迎,以讓他覺得學習是快樂的.
猶太人認為教育開始得越早越好,所以孩子四歲時就開始完全的思考行為。那時候,大人會告訴孩子們世界上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不要拘泥於一個想法,因為還有很多的其他的思考方法。與此同時,記憶訓練也在繼續。孩子到了五歲時就要記住全部《舊約》。《舊約》是一本大部頭經典,能全部記住水平就是非常高了。
鼓勵獨立
在一般家庭中,父母相信如果孩子可以做任何事情(放縱),才能教出成功的孩子。但是在猶太家庭中,父母認為更重要的是孩子們認為自己可以做到任何事情。
在以色列的餐廳里,可以看到許多一、兩歲的小孩在自己在一旁吃東西。孩子們只要能夠自己做得到的事情,就讓他們自己完成。
在猶太法典上有這麼一段話:「孩子5歲時就是你的主人;10歲時是你的奴隸;到了15歲,父子平等,也就不再有孩子之說了。」
在五旬節內,只要年滿13歲的人都要參加隆重的成人儀式,從此他們就是真正的猶太人了,就要開始承擔宗教義務。從小,家長就會教導孩子不要相信任何人,哪怕是自己的父母,這樣重複灌輸,孩子漸漸就不敢依賴家人了,更不會有依賴心理。
大多數猶太人18歲就開始獨立生活,自己賺錢養活自己,而且因為善於謀算和小心謹慎,也很少上當受騙。
引導孩子提出疑問,探索與創新
諾貝爾獎獲得者赫伯特 布郎是一個美籍猶太人,他曾經說過:「我的祖父經常會問我,為什麼今天與其他日子不同呢?他也總讓我自己提出問題,自己找出理由,然後讓我自己知道為什麼。我的整個童年時代,父母都鼓勵我提出疑問,從不教育我依靠信仰去接受一件事物,而是一切都求之於理。可能就是這一點是猶太人的教育比其他人略勝一籌的地方吧。」
永恆探求心境的猶太家庭不但重視知識,還特別重視才能。他們把只有知識卻沒有才能的人喻為「背者很多書本的驢子」。他們崇尚創新,認為沒有創新的學習只是一種模仿,學習應該以思考為基礎,要敢於懷疑,隨時發問。懷疑是開啟智慧大門的鑰匙,知道越多,就越會發生懷疑,而問題也就隨之增加。因此在猶太人家庭里碰到放學的孩子,第一句話就是:「你又提問題了嗎?」
樹立遠大的目標
愛因斯坦出生在德國一個貧窮的猶太家庭,家裡經濟條件不好,加上自己小學和中學的學習成績並不是很好。他小時候常常提出一些奇怪的問題。經常惹得別人對他的父母說,「你們家的孩子,是不是有病呀?你看,他總是與別的小孩子不一樣,老發獃。我看呀,你們最好把他帶到醫院看看吧。」想不到的是愛因斯坦有一位與眾不同的母親,每當別人對她說她孩子的這些時,她總是面帶微笑的說,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就幫他確定了一個人生目標,我也相信我的孩子將來會有讓人想不到的奇蹟發生在他的身上。
不僅猶太巨人愛因斯坦能夠樹立符合自身實際的遠大目標,並為之進行艱苦卓絕的奮鬥。猶太人因其民族的特性和所處的環境有關,普遍都能從小懷志,確立自己人生的奮鬥目標。正因為這樣,猶太人都教育孩子要集中人生有限的時間和力量去攻克一個目標,而且從頭到尾,決不氣餒,在逆境中做到自強自大,只有這樣成功率才能比別人高。
成功絕不是偶然的,猶太人超群的智慧不僅來自種族基因,更來自於家庭教育。我們可以在教育孩子時借鑒猶太人的智慧。
推薦閱讀:
※梁洛施會成為下一個吳綺莉嗎?
※讓孩子擁有屬於自己的無聊時光,到底有多重要?
※再這麼教孩子,他真的會變成「窮人」
※家庭教育,好心莫要辦錯事
※如果孩子打碎了一個生雞蛋,怎麼處理能讓孩子從中收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