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是如何成為最強捕獵者的?
來自專欄野生動物世界
鱷魚是一類半水生半陸生的爬行動物,目前全世界有23種鱷魚,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其中,中國的揚子鱷和美國的密西西比鱷是現存的鱷魚中棲息地緯度最高的兩種鱷魚,也是短吻鱷屬中僅存的兩種,它們隔著浩瀚的太平洋相互遙望。鱷魚身體多具備的多種特徵,使其能夠穩穩地居於食物鏈的頂端,扮演最強捕食者的角色。
設計精巧巨大骨架
整個鱷魚身體結構的基礎是一副巨大的骨架。它居於一個堅硬的雙窩型頭蓋骨以及一個完美成型的上顎,後者與舌頭(舌頭與下顎連接)連接的胃食管閉合器相互配合,可以使鱷魚在水中進行捕食獵物並避免溺水。鱷魚的牙齒終其一生可以不斷更新,在齒槽所在的頜上,我們可以看到極端強壯肌肉的觸器,可產生巨大的撕咬力,可達1100kg/平方厘米。鱷魚的頭部結構還有一個特徵十分有利於其捕獵,它的眼孔、腦殼和鼻孔所在的吻部,全部位於突出的上顎的水平線上,這便是鱷魚懸浮於水中的時候我們所看到的部分,就像一塊浮於水面的木頭,有利於其悄悄靠近獵物。
強大有力的肌肉
鱷魚脊椎和尾椎上突出的刺狀結構用於固定短而有力的肌肉,這與固定於胸腹肋骨上、連接胸骨和骨盆的肌肉組織共同組成鱷魚堅固的肌肉外套,為鱷魚提供強大的保護作用。此外,肋骨上具有向後突出的骨刺,這些骨刺對肌肉其支撐作用。而固定於尾椎骨刺的肌肉,使揚子鱷的尾巴成為有力的武器,同時為它們在水中靈活迅速的活動提供動力。
堅固柔韌的皮膚
這一套保護性的內在結構還受到鱷魚那堅固而柔韌的皮膚的支持。鱷魚背部盔甲一樣的骨化皮膚,除了保護作用之外,還可以用來積累熱量,因為其內部充滿了細小的血管。
靈敏的感覺器官
鱷魚的感覺能力、聽覺、視覺和嗅覺進化到了幾乎完美的程度。鱷魚的耳孔和鼻孔都具備可移動的皮膚邊緣,在潛水時可以施加保護。它的眼睛有三層眼瞼,最外一層角質化的眼瞼幾乎不可移動,而下面一層皮質的眼瞼在睡眠和攻擊獵物的時候閉合。在潛水的時候,有一層透明的膜保護它的眼睛。
鱷魚最獨特的地方,還在於它們具有皮膚感覺器官(integumentary sense organs,ISO),這些起感覺作用的微小孔隙分布於上下頜和眼睛附近皮膚上的(上頜內部的皮膚上也有發現)。在真鱷亞科和長吻鱷亞科中,皮膚感覺器官還分布在腹部、尾巴根部和泄殖腔附近。雖然它們的功能還沒有完全被搞清楚,不過人們推測它除了感知氣味和觸覺,還可以感受水的振動,所以鱷魚可以在渾濁而不透明的水中進行捕獵。
所有的鱷魚的舌上都有鹽腺。人們從系統進化的角度推測,它們可能起源於海洋動物。這些腺體成對存在並且位於舌根部位。其他鱷魚腺體包括一對下頜腺、泄殖腔麝腺和退化的背腺。
發達的大腦
鱷魚的四肢發達,頭腦也不簡單。鱷魚是非常聰明的動物。它們的大腦在爬行動物中可以算是最大和最完美的了,和鳥類大腦的結構非常相似。一些科學家認為鱷魚的智力可以家鼠相比。它們的社會行為通常伴隨著喉部肌腱和韌帶發出的一系列不同的聲音。雄鱷魚有進化完備的陰莖。
危險的潛伏者
鱷魚是著名的伏擊獵手,它們能夠在水下一動不動地呆上很久,以獲取機會來突襲那些到水邊飲水的動物(如牛、斑馬或者鳥類等)。
為了適應這個目的,鱷魚的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都高度特化,賦予了它們長時間呆在水下的能力。鱷魚的肺很大,並且有高度進化的呼吸道上皮。鱷魚的心臟由靜脈竇、心房和心室構成,心房心室分別被房間隔和室間隔分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左右心房心室均有房室瓣,室間隔完整,左右新房僅在左右動脈弓的基部通過潘尼氏孔相連通。這個結構使得鱷魚的含氧血能夠優先供應身體需氧的地方。當一隻鱷魚潛水以等待獵物的時候,它通過高度發達的,與毛細血管血管交織在一起的肺部呼吸上皮獲取氧氣,並將心率從平時的25次/分鐘降到大約1次/分鐘,心臟則優先將含氧血供應到大腦。這個機制可以讓成年鱷魚在水下呆上足足6個小時。當然,鱷魚通常只會潛水15-45分鐘。然後緩慢地游到水面,只把鼻孔露出來呼吸。當捕獵的時候,鱷魚可通過肋骨肌肉和隔膜移動來,讓重心後移,實現向後下潛。這樣做,可以避免讓水面產生波紋從而引起獵物注意。
推薦閱讀:
※葉導的首部自然紀錄片誕生啦
※他們的光芒,讓大衛科波菲爾都黯淡了
※加拿大藝術家Denis Mayer Jr.野生動物繪畫作品
※男人是野生動物,女人是築巢動物
※含住槍口的狐狸讓爸爸放下獵槍——我的野生動物保護情結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