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閱讀與不愛閱讀的孩子長大後有差別么

愛閱讀與不愛閱讀的孩子長大後有差別么

現在閱讀的重要性普及得很好,繪本閱讀推廣更是欣欣向榮之勢。大部分家長都已經達成共識:閱讀很重要。

但是在實踐中,發現家長的心態和方式有需要調整的地方。

先說我在這十年一線教學裡的看到的和感受到的。我的教學方式比較特殊,親自帶的學生里,有很多是從小學一直跟我學到高三,所以可以更直觀地看到他們中小學階段的成長軌跡,都被記錄在我的教學觀察里。

好書者與不愛閱讀的孩子有差別么

小學前保持閱讀習慣的孩子,會明顯看到他們在上了中學以後的發力,後勁很足。也許他們從小學到高中都不是第一名,可能是千年老二,可能只是全級前十,但是他們的理解力,接受力,遷移力、情商等都非常出色。這種學生,考上好大學完全沒問題。

最大區別是,這些孩子有著較大的人生格局,凡事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對多元文化的包容性較強,既融得進人群,亦有自己的堅持與原則。這樣的孩子,能讓家長多操心么?

小時候對書無感的孩子,或者喜歡看書,不過看的多是漫畫或所謂階段性的暢銷書,很少接觸有深度的經典作品。這群孩子,小學的成績不會太差,等到中學,特別是高中,成績如過山車下坡般迅速跌落。

圖/來源站酷 yupianyi

不愛讀書,只是語文差,理科好就行

不要以為只有語文才和閱讀相關。閱讀中最重要的習得,是閱讀者在經典名章的字裡行間,受到精神力量的鼓舞,漸漸在內心植下遠大的抱負。

曾國藩說:「謀大事者首重格局。」

《財富》雜誌的主編吉夫科文說:「格局決定結局,態度決定高度。」

在閱讀中,看進的那些字,不止是知識的累積,更是思想的滋養。

《我們怎樣學語文》一書中,裡面有當代七十多位知名科學家、學者、作家等撰寫了自己早年語文學習的經歷。凡五十年代以前的學界泰斗們,他們對自己當年的語文學習全都充滿溫情的回憶。他們的語文學習內容,基本上都是中華文化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經典名章;他們幾乎都遇到一個或幾個學養豐富的語文教師,從最初的語文學習中獲得了完善的語言和思想的滋養。例如,有人問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叔子先生,為什麼能成為院士,有什麼個人因素。他回答說:「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人文文化,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起了重要的、直接或間接的作用。」

——摘自《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當孩子在書中獲得成長的力量、積極向上的力量時,閱讀輻射的,絕不僅僅是語文一門學科。

圖/來源站酷 yupianyi

孩子上作文班、愛看書,為啥成績還是差

我的部分學生也選擇上作文班。你開始就告訴他們「不要去」,作用甚微。有些壁,要碰了,別人再給建議,這時才能聽得進。和學生常有的對話:

「上了作文班怎麼樣,有幫助嗎?」

「就是給個模板,告訴你該怎麼寫,有點頭緒,但得不到更高分。」

「知道為什麼么?」

孩子搖搖頭。

「模板,是最容易上手的工具,但也是最不需要思考的。沒有經過思考寫出來的東西,你覺得能有感情么?會有深度么?連八股文都比不上。模板里的格式,給你的一些成語和好詞好句,都是形式而已。當你沒有足夠的知識底蘊,沒有自己的思考,得不出個人的見解,怎麼可能寫出有深度的文字,那是一定肯定確定不可能有高分的。

這就像都是那些建築工具,普通工人就只會聽指令扛磚和泥,而有想法的建築師,就把這些轉頭水泥變成了工藝品。這是一樣的道理。」

不要企圖學個模板就能寫出一手好文,通過閱讀增加孩子涵養,有一肚子墨水的孩子,你還用擔心孩子寫不出有深度的文字么?

在給予家長閱讀建議時,有的家長會說,「我孩子也愛看書啊,家裡的書不少,放假也喜歡去書店。但就是整個人懈怠厭學……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了。明明他很愛看書啊。」

嗯,那就請你到孩子的書架上,看看孩子喜歡的書的書名是什麼?陪孩子去書店時,看看孩子捧在手裡,看得痴迷的是什麼類目?

不是每本書,都能帶來精神享受,給予孩子正能量。對於一些糟粕之書,不但沒有幫助,反倒會荼毒。不是說看書多就行,關鍵是看什麼書?

下一篇,我們接著聊聊那應該如何引導孩子。


推薦閱讀:

暮江吟原文以及描寫的景物有什麼?
讀書|為什麼不能溫柔對待我們的孩子
你的錢是橋還是牆 | 木木文摘在線閱讀
(精)文言文閱讀滿分專訓-120個常見文言實詞解析(111-120)

TAG:育兒 | 育兒經驗 | 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