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數碼時代拍電影還要使用膠片?

為何數碼時代拍電影還要使用膠片?

在這個數碼大行其道、膠片漸漸淡出市場的時代,這個 4K 開始平民化、更高解析度錄像設備頻頻出現的時代,為何仍有大量導演堅持使用膠片製作電影?僅僅是為了保持所謂格調及作為少數的優越感嗎?

作為一種新媒介,雖然數碼以替代膠片的姿態飛速發展,但事實上它仍不夠成熟。其相關理論學說,其所持有的態度和價值以及其社會意義都尚不完善,與其說它不足以完全替代膠片,更不如說它們是兩種不同的媒介。

雖然數碼的解析度最高已達 8K,但就連 6K 的細節要求也尚無豐富的鏡頭可供選擇,同時 4K 的平民化也說明了數碼發展的根源更傾向於商業。儘管數碼在張牙舞爪地發展,數碼製作的影片也越來越多,但是我們卻發現能夠升華電影藝術的作品比例反而在降低,而這無疑就是大把好萊塢導演在一個如此商業化和數碼化的時代還拚命擁護膠片製作和膠片尊嚴的最主要原因。

《藝術家》,2011

事實上,直到《阿凡達》等 3D/IMAX 等必須用特效的影片出現才真正體現出了數碼的優勢,在之後的 4 年間 3D 電影和數碼放映陡然增加,直到這時數碼才成為了市場的主導。

所以膠片製片的沒落並非很久之前的事,作為傳統的媒介它仍然擁有自己的優勢,也正是這些優勢使得膠片至今尚未被數碼完全取代。

具體說來,膠片主要有以下三點優勢:

1. 拍攝優勢

《點球成金》,2011

首先,用膠片拍攝會有種莊嚴感,對拍攝現場的要求會更為嚴格。

畢竟在導演喊出 "action" 後的每分每秒錄製成本都在增加,因此演員必須演好,錄音必須做好,所有人員都要到位。而用數碼拍攝時,人們不僅會因為低錄製成本而顯得鬆散,更會有部分演員因為相機的即時回放功能而要求觀看自己表演情況,這樣可能會使其跳出角色來評判自己的表演,從而讓演員的自我意識過強。

其次,對剪輯師來說這些因反覆錄製而產生的海量數據也是一場災難。

目前喜歡用膠片的人,除了喜歡膠片的質感外便是喜歡它帶給人的職業感了,一旦換成數碼,不僅這種職業感會消失,整個工業流程以及劇組內的權力分配也會發生變化。

以攝影指導為例,曾經的攝影指導可謂光環加身,因為畫面效果完全由他決定,也只有攝影指導才能知道最終的畫面是如何的。而隨著數碼的出現也誕生了數碼調色,很多本由攝影指導決定的視覺效果改由調色師來決定了,評論電影畫面的人越來越多,片廠的權利制衡關係在逐漸的變化。CG的出現則更是讓攝影指導的角色失去了藝術性,畫面的藝術性從此更依賴數碼數據和後期。

膠片的秩序正在離開,但是數碼的秩序卻尚未建立,因此仍延續使用前者秩序的數碼是無法實現利益最大化的。數碼化後,整個行業都變得匆促了,效率是提高了,質量卻難以跟上。總而言之,數碼讓電影變得平易近人,電影拍得更快了,能拍電影的人也多了,然而好電影的比例卻是越來越低了。這點真的讓人感到遺憾,我們作為一家調色公司,每天面對各種客戶的調色素材,有的時候,看著一些粗燥的製作,只能無奈的搖搖頭~~~

膠片拍攝讓人感到莊嚴,這不僅是關乎面子的問題,更是關乎創作者的重視程度的問題。數碼帶來了便捷,無盡的對快速的追求,也帶來了混亂。人總是貪婪的,這點在數碼的發展上也看的出來的,最初的便捷,彷彿成了罪惡的起源。(請允許小編髮發牢騷,因為見識了太多,不懂數碼流程,不懂數字攝影機,就開始拍拍拍,剪剪剪的團隊)

2. 放映優勢

《碟中諜 4》,2011

有些諷刺的是,不管數碼現在怎麼進步,它在起初追求的卻完全是膠片的感覺,所以儘管現在數碼有了自己獨立的拍攝放映流程、審美特質以及理論系統學說,但是作為同樣服務電影的一種媒介,它勢必會被拿來和膠片比較,甚至會上綱上線到比較它們各自的性格。

所謂膠片的感覺很抽象,但是看完一部用放映機放映的 35mm 膠片電影后,就會感受到那種非常人性化、自然、隨性、舒暢的質感及感動。

膠片放映機放出的是一張張單獨的照片,當這些照片被 24fps 地連貫放映,我們就會在腦海中合成這些畫面,用 Quentin Tarantino 的話說就是:" 我們看到的電影,一直都只是我們腦內製造的幻覺,是一種舒服的感受。"

不管怎樣,作為兩種獨立的媒介,膠片和數碼都擁有其不同的表現手段,也各自擁有作為媒介的一系列符號和內涵。儘管老一代的電影人很執著於膠片,但畢竟數碼的拍攝放映也已獨立,所以應該考慮的不是應該用膠片還是數碼,而是這一部電影更適合哪種表現手段。比如《Sin City》的拍攝就是在膠片時代所不能想像的。

3. 資料庫保存與管理的優勢

《生命之樹》,2011

90 分鐘的劇情片剪輯完畢後差不多需要 15T 至 120T 的空間,可想一部電影有多大。這些數據的保存及格式轉換都是問題。

隨著各種各樣格式的出現,每年電影公司都在給存儲的電影數據轉換格式,先是變成 SD,再轉成 HD,現在又把數據轉換成2K、4K、藍光、mp4、avi、mkv 等等。每年都有新片和需要數碼化的舊片,加上存儲格式本身的不斷更新都給資料庫的文件管理提高了難度。

除此之外,在轉換過程中對影片的篩選也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數據流失,對存儲器的保養也會花去不菲的成本。 但是膠片卻不存在這些問題,膠片本身既是拍攝格式也是儲存格式,一餅 35mm 膠片在正常情況下可以保存 100 年,而且只要有一點光就可以看到畫面。

這就是為什麼縱使數碼是當下趨勢,膠片依舊無法被完全替代的原因。

《戰馬》,2011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2012

《飢餓遊戲》,2012


推薦閱讀:

HSB RGB CMYK LAB顏色模式基本原理
錯過了最佳拍攝時間?不存在的 (正午拍攝技巧,構圖,調色,排版思路)
達芬奇調色知識——底片格式(RAW)認識
為什麼說用達芬奇剪輯是一場災難?
森女風日系小清新調色

TAG:達芬奇14DaVinciResolve14 | 調色後期 | 視頻調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