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辯論萌新的非技術指導(三)
來自專欄紅雙喜老園丁之家
【15】所謂學黃必死,只是失敗者的借口而已。
黃執中從傳播學的角度改變了辯論的原有面貌,與前面的辯手更注重詮釋、價值,重視「敘事典範」,且毫無保留的將各項技術傳遞給普通辯手,這一點,無論如何都是開山祖師級別的功績。
但所有這些光環背後,各位別忘了,黃執中所在的台灣,辯論風格是以邏輯紮實、論據詳實著稱的。黃執中不是僅會價值辯論。事實上,他的各項基本功都非常紮實。但辯論圈小朋友往往搞不清楚這個現實,只是盲目模仿了價值辯論的皮毛。一旦學不好,教不好,搞得辯手除了會在結辯說兩句起高調的所謂的「價值倡導」外,核心內涵全部沒有吸收。
在這種情況下,學黃必死,就成了常能被聽到的一句話。
很奇怪吧,你學的不深刻不全面,然後覺得這個東西不能學,學了就會死——小朋友們乃至某些不入流的教練們,傲慢且充滿偏見的說辭。
事實上,黃執中的那套東西,是市面上辯論理論里最淺白、對新人最友好的了。不信的話,各位萌新去研究下政策辯論的需根解損好了。
至於學黃的什麼,這是技術問題,本帖子不贅述。我這裡只能勸戒小朋友,想學黃,一定從他的辯論觀開始學起,再到技術,而不是反過來,這個彎繞不明白,都是白學。還有很多,如知識儲備、個人經歷,是你看多少遍黃執中的視頻都學不到的。
【16】慎重加所謂的辯論群。
辯論群大部分都是水群,沒有一點門檻的基本都是閑聊為主,聊著聊著大家也就覺得無聊了。有新手覺得加個群就能學到點東西了,也是痴心妄想。你加個工行管理的群,再加個電商的群,你就能學到馬雲那一套了?想多了。辯論雖然理論內容還不算高深,但不經過系統訓練只聽隻言片語,基本就是浪費時間。
更何況,有的群教的東西完全不靠譜。比如之前加個一個群,辯題分類這種東西都能教錯。好,我是一個老鳥,能分辨的出來,很多萌新能分得出來?加了這種群,你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你還覺得自己收穫超多。沒準在學校還能贏得各種崇拜的小眼神,到了更高的層次里,只能貽笑大方。
其實現在說的事情,和看比賽、看視頻、看公眾號都是一個意思——萌新的判斷水平還不足以分辨言論的好與壞。說真的,這才是我圈對萌新最殘酷的事情。
當然你換個角度理解,這也是一種自然淘汰的篩選機制吧。
【17】別把奇葩說當辯論節目。
坦白講,奇葩說第一季開始,我對這個節目就一直持謹慎、保留的態度。因為他們從開始目標玩的就不是辯論推廣,而是做綜藝。
很多人會覺得我這是偏見,但咱們慢慢分析。
首先,辯論的核心是論證和攻防,但奇葩說受制於節目的時間和表現形式,很多攻防和論證根本就無法展開充分。不信自己看節目可以做記錄,看看論點論據論證有幾個能完整展示的。其次,辯論永遠都應該講究實證,脫離了調研、實驗這些對社會的認知基礎,僅訴諸自身經歷是不夠的,是缺乏反思的,但奇葩說為了收視率,恰恰不鼓勵這個行為,因為太嚴謹一定會損失觀眾。陳銘曾經做過資料準備方面的嘗試,被馬東叫停過,非常能體現節目是綜藝而非辯論活動的屬性。第三,辯手素質方面,我從不覺得滿地撒潑打滾的人有資格被叫做辯手的,奇葩說雖然是奇葩說,但本意應該是說的內容奇葩而不是人的行為奇葩。當然最後為了追求節目效果,奇裝異服、大放厥詞這些都屬於賣點了。第四,為了搜集奇葩抓大家的眼球,感覺越到後來你越找不到正常人,性取向這個就不說了,寬容點說沒什麼好黑的,但一堆同性戀放一起多少也會審美疲勞吧?特殊性向的也有點太多了吧?特殊人群太多,造成觀點的普世意義下降,整個節目用力過猛,結果就是綜藝都不再是好綜藝,遑論辯論觀點?
不可否認,通過奇葩說,很多人接觸到了曾經辯論圈裡的高手,但坦白講,鋪開了受眾面,只是硬幣的一面。硬幣的另一面,是這裡展示的「辯論」,和真正意義上的辯論賽、辯論訓練、辯論思維,不說南轅北轍,也是大相徑庭。這些人認為的辯論,很可能和彰顯個性、扯淡撕逼差距不大。
所以我不會拉著新手說千萬不能看這種東西,畢竟作為綜藝節目,你去看一集圖一個放鬆,還是可以的。這就跟你看個跑男看個好聲音一樣,你爽了就行了。但你要說新手拿這種東西去學辯論,就很危險。
【18】辯論可以自學,要花功夫就是了。
新手最怕的是沒處可學,或者面對一大堆東西不知所措。但其實沒有良好環境下也不是就一定會死——只是說死的概率比較大而已。
那如果想學,怎麼學?
我個人建議,讀《辯論與論辯》和《認識辯論》這兩本書。怎麼學呢?先看目錄。任何一個學科,我們都要先理清概念和價值觀——嗯,這兩本書前面序言部分講的都是這些。然後是專業術語,什麼叫論點,什麼叫定義,等等。就這樣,一段一段學,不要貪多不要貪快,慢慢消化,在生活中舉一反三,不斷內化。
大概都學完了,就可以實戰了。也可以把實戰穿插進學習的每一個環節中去。比如學完質詢,就可以去練習了。
如果沒有辯手小夥伴,那就看比賽,還是,一個一個點進行分析,不要走馬觀花。爭取看門道而不是看熱鬧。看看高手的好比賽,質詢起手怎麼發問,合於什麼理論解釋,為什麼在場上這麼選擇,等等。
然後,有機會請教辯論方面的高手,或結合理論文章,把剩下的疑問搞清楚。就這樣不斷推進。
同時,提升自己的人文和科研素質,學術功力和知識儲備一旦上來了,起碼底子就不空了。再練習就只剩下表達了。而表達,但凡不蠢的人,每10場比賽就能帶來明顯進步。
不過新手有這個耐力有這個勤奮的勁頭?
這就是為啥新手死的多的原因。
【19】請教別人要學會問正確的問題。
很多小朋友問問題,都會問些奇奇怪怪的東西。錯別字病句這種我們就不說了,但凡初高中畢業都能自己發現,發現不了就先不要學辯論,先去學好語文……
很多小朋友不會問正確的問題,首先,是不知道自己到底在糾結什麼。反正就覺得自己迷惑,但不知道咋迷惑,也不介紹前因後果,不交代背景,就讓大家猜。
第二,是小朋友老師錯用、亂用辭彙。比如,動不動就是什麼的本質,什麼真正的,等等。要麼就是故意讓人覺得自己有深度,然後拿高大上的辭彙硬上弓。
第三,小朋友問辯題的時候不查背景資料,經常搞錯學術定義啊,推理啊,用錯資料等等。
所以,小朋友問問題的時候,一定先想明白自己到底哪裡沒搞清楚,是措辭沒理解?是某種現象和自己的認知不符合?
然後就是力爭讓別人懂。不要不懂裝懂。同時,也要對要聊的話題做點準備,別一張嘴就是外行話。
辯論場上,問問題的時候,其實也要注意下這些問題。
【20】看重輸贏。
很多人上來就對新人說,要看破,看淡,不要執著於輸贏。
新人記住,這種人要麼就是贏比賽贏得太多了,贏膩了,要麼就是沒咋贏過比賽,絕望了。
所謂辯論賽,落腳點還是在一個賽字。沒有輸贏,就會喪失動力與樂趣。雖然我們總是說,大學生打辯論要多讀書,多漲漲口才,給自己留下除了證書以外的東西再多一點,但其實,對於想在辯論上有所精進的新手來講,全力爭勝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全力爭勝,你才能更有動力的閱讀背景材料,磨合練習,即便水平不足,也不會輕易懈怠。
只有全力爭勝,你才能更注意辯論賽的規則、裁判等相關知識。
只有全力爭勝,你才能帶著問題去思考自己的問題,而不是隨波逐流,開心就好。
所以,對萌新而言,除了第一次開心就好之外,其他場次,還是要儘可能看重比賽結果。畢竟辯手生命很短暫,你總是不認真把握機會,就不可能在外在、內在都獲得成就。
【21】辯論和生活聯繫比你想的還緊密。
很多人玩的辯論,就只好在講台上,到了生活里,沒有任何借用了。但事實上,辯論源於生活,在生活工作里大大小小的決策中,都可以看到辯論的影子。
事實上,辯論的方法論基本就來源於哲學(包含政治學)、科學研究的方法論。所以,與大學生最近的,比如學術研究,事實上,和辯論的關係極為密切。統計方法的運用、對照比較的設計、詞義的發展脈絡,無一例外,你既可以在辯論賽中見得到,也可以在學術論文里用得到。
而生活中很多糾結、矛盾,其實就是辯題。本科結束後要不要考研?畢業了要去A單位工作還是B單位工作?早結婚好還是晚結婚好?……
我們對於這些問題的思考方式,其本質都是辯論教給我們的思考方式。這也就是為什麼,反過來說,一個人的閱歷越多,比賽往往越精彩的原因——因為場上的表現,很可能都是他在生活中思考過的,場上來了一次思維碰撞的重現,其內容的連貫和深刻程度自然是沒有這種經歷的人難以表達出來的。
所以,生活里很多人常說:你們是打辯論的,我吵不過你;或者:我們這不是在辯論——這種人,很可能就壓根沒有辯證思維和良好的學術思考習慣。而當真具有辯證思維和學術習慣的,即便不是辯手,你們也照樣能友好快樂的交流下去。
【22】新人第一場比賽,開心就好。
其實新生打比賽,如果不是提前一個月做準備,實際上不需要問其他人該怎麼做。別人想什麼也都不重要,因為,第一,你不知道別人說得對不對,萬一坑你你也聽么?第二,就算人家說的是對的,你也學不來。
畢竟,理論學習,是一個要堅持長久的工作。一般我帶隊的時候,第一學期都要講理論。辯論是什麼啊,術語什麼意思啊,辯題分型和思路啊,數據查找啊,戰術安排啊,這些東西你不接觸,然後指望一周時間內靠別人隻言片語,就能讓你勝人一籌,這實在是想當然。
所以與其緊張兮兮的問東問西,不如放平心態,開心去玩。無法做到脫稿就去寫稿子,但讀稿子要順溜吧。場上好歹別一緊張就失禮總可以的吧。多查資料多看文獻這是分內的事情吧。
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剩下的交給命運好了——畢竟,好多學校里,評委質量之低,輸贏根本難以判斷。
推薦閱讀:
※辯論賽技巧有哪些?
※辯論,我們都中毒太深...
※路上星辰辯論隊七年發展報告
※怎樣當好辯論賽的裁判?
※辯論賽應遵循哪些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