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流動兒童減少並不一定就是好事?
魏佳羽,「新公民計劃」總幹事
編者按 :高考結束後,又一批孩子畢業了。他們開始面臨新的選擇,不同的城市、學校、專業,或者直接闖入社會,有的甚至早已進入社會。我們想像中的選擇似乎有無窮多個,但真正落到每個人的身上,機會常常又是如此渺小。有的人站在命運的岔口,有的人卻一直在唯一的道路上前進,道路又是那樣曲折。
學者熊易寒出生於農村,當他走出農村,再一次回身去做農民工子女身份的研究時,也看到了命運的身影。他說:「如果說個體的命運帶有太多的偶然性和隨機性,那麼,群體的命運在很大程度上則是由權力結構設定的。」2.47億流動人口,受影響的孩子有1.03億,這些孩子留守在農村,或是流動到城鎮,面臨著比其他同齡人更多的挑戰。他們都留守在何處?或者流向了哪裡?為什麼隨父母離鄉後又要被迫返鄉?是什麼因素真正影響了他們的命運?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移去他們面前的重重阻礙?
魏佳羽來自公益組織「新公民計劃」,一直關注並服務城市流動兒童,他追蹤北京打工子弟學校的規模變化和去向,他熟悉影響著這1.03億孩子的各種因素,看見了他們內部的差異,也看到了對比其他孩子而言更大的差異及原因——
其實不管從全球來講,還是單從中國來講,我們都是在一種流動的狀態中,即使我們自己不是流動人口,流動群體離我們也特別近,其規模數量非常龐大。比如在北京,小學在校生中有87萬,其中流動兒童(非本市戶籍學生)有33萬。但從整個社會的層面來說,流動兒童的問題嵌入到整個社會結構之中,我們通常看到的都是一些片段,難以找到其中的關鍵點。
大概是從1978年開始,中國進入巨大變化的發展階段,一開始,絕大多數人還生活在農村,到現在,已經有過半數的國民在城市裡生活了。中國在2015年的城市化率是56%,但其中有2.47億人的戶籍與居住地分離,成了流動人口。在當下的中國,大概有1/6的人是流動人口,在城市中,則差不多1/3的人是流動人口。
2.47億流動人口,受影響的兒童數量是1.03億。這些流動人口的孩子里,有的是流動兒童,有的是留守兒童,他們其實是一個群體。在所有兒童中,這些孩子大約佔38%,8個孩子里大約有3個是流動或留守狀態。在這1.03億流動留守兒童中,其中流動兒童有3426萬,留守兒童有6877萬,留守兒童中城鎮留守兒童有2826萬,農村留守兒童有4051萬。
流動兒童中的絕大部分在東部沿海地區,廣東、福建、浙江、江蘇等等。四川、河南等地的留守兒童最多。
對於這一億多個孩子來說,他們的父母大都生活在城市裡,有的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有的則是和父母分開的,不管在城鎮還是鄉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毫疑問是應該和父母在一起的,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少了父母的陪伴,他們成年之後相比於由父母親自撫養的孩子,可能在安全感、社會性發展和習慣養成方面都存在一系列的問題。
從1978年至2015年,越來越多的人口從農村進入城市,從中小城市來到大城市,但是因為外部或者家庭自身的原因,他們的孩子卻沒能跟他們在一起。
如果這麼龐大的一個群體都在沒有父母陪伴的情況下長大,就可能出現各種問題。不能為6877萬留守兒童解決父母陪伴這一根本問題,其他的努力都是不過是在緩解疼痛而已。
在我看來,城市的教育政策對於這些孩子能否跟孩子在一起,影響是最大的,不同的政策會決定他們是否有機會在城市進入公辦學校,享受免費的義務教育,然後有機會在父母的身邊長大。但是他們在城市的成長過程中,從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每一個節點都可能成為阻礙。
前段時間北京的一個CEO,他是一個很成功的企業家,把孩子送去私立學校讀書,但他的孩子因為沒有學籍,也遭遇到入學難的問題。其實很多中產家庭的孩子會被卡在中考和高考上,例如北京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對非本地戶籍人口開放高考。
還有一部分孩子,他們在城市裡無法入讀公辦學校,但是父母也不希望讓他們成為留守兒童,只能選擇自己承擔學費,去低收費的民辦學校(我們一般稱為民辦打工子弟學校)就讀,這裡面的學生大多來自中低收入家庭,學校也主要分布在城中村或者城鄉結合部。
這些學校,首先在投入方面與城市公辦學校有著巨大的差距,以北京為例,公辦小學生均成本超過25000元/年,但是對於這些民辦學校來說,學生每年的學費一般只有6000元-8000元/年,最終能夠用在學生身上的可能不到5000元/年。
從我們過去十年與這些學打交道的經驗來看,教育的事情確實沒有捷徑可走,一分投入、一分收穫,一節課也只能解決一節課的問題,哪怕我們花了再多的信息,做了再巧妙地設計。
▲ 2016年6月25日,NBA球星林書豪在北京一所打工子弟學校。圖為林書豪在地圖上畫自己的「流動軌跡」。 ? 新公民計劃
另一方面,從教育的需求來看,無論是留守兒童還是流動兒童,其實都是普通兒童,儘管城市和農村之間的教育可能在細節上有差異,但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好的教育產品,對於普通兒童是教育產品,對於流動、留守兒童也是一樣,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尋找到更多的資源,把這些好的教育帶給這些孩子。
流動人口的子女中,在義務教育階段能進入城市公辦學校的大概有32%,至少在這個階段,他們的教育是有保障的。還有8%的孩子沒有辦法進入城市公辦學校,但還是留在了城市裡,去了所謂的打工子弟學校。全國有3000-4000所打工子弟學校,吸收了200多萬學生。還有將近60%的孩子生活在農村,沒能和父母在一起,只能成為留守兒童。
過去十年,在北京,打工子弟學校的遷移路徑差不多是從三環到四環、再到五環、六環,一層層往外挪動。大概三月份的時候,「新公民計劃」對這些學校做過一個小調查,目前北京大約還剩了107所打工子弟學校,在校學生人數還有約5萬人。看起來流動兒童是減少了,其實這不見得是一件好事,因為他們大多都回農村,成了留守兒童。
這些來自不同地區的孩子,他們的戶籍和居住地不一樣,他們的未來在哪裡?我出生在東北的四平,戶籍上,我是四平人,但我在北京工作。我的女兒在北京出生和長大,她算是北京人嗎?對一個家庭來說,特別是對農村人口來說,要從一個區域流向另一個區域的時候,會面臨非常非常多的挑戰,工作居住環境、學校社區等公共服務……相對城市居民來說,還有很大的差距。
最大的一點就是政策層面的東西。
*本文為魏佳羽在「流動兒童的未來」沙龍上的分享,經魏佳羽確認。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