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不打孩子,孩子為何遍體鱗傷?

從來不打孩子,孩子為何遍體鱗傷?

你丟人,我還嫌丟人呢。

看別人家孩子怎麼做的?

你真沒用!豬腦子。

你是個壞孩子!

······

這些語言,對孩子心理的傷害遠比體罰更嚴重。

據心理學家調查顯示:

平均每20人就有1個曾經遭受過語言暴力,每50人中就有一個因語言暴力導致心理疾病,輕者患有社交障礙,重者有殺人和自殺的行為。

停止用語言傷害孩子,父母義不容辭。

美國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在給某大學心理學系的學生們講課時,他們向學生介紹了一位從外校請來的德語教師,並吹捧這位德語老師是德高望重的化學家。

這位「化學家」,煞有介事地拿出了一個裝有蒸餾水的瓶子,並告知在座學生,這是他新發現的一種化學物質,有氣味。

他邀請學生聞,要求聞到氣味就舉手,結果多數學生都舉起了手。

這瓶無色無味的蒸餾水,經過「權威人士」的暗示,就讓多數學生認為它有氣味了。心理學把這現象定義為「權威暗示效應」

所謂權威暗示效應,是人們都有一種「安全心理」,認為權威人物的思想、行為和語言往往是正確的,服從他們會使自己有種安全感,增加不會出錯的「保險係數」。

同時,還有一種「認可心理」,認為權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會要求相一致,按照權威人物的要求去做,就會得到各方面的認可。

在年幼不知事的孩童心裡,父母就是「權威」,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的性格塑造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就如蘇珊·福沃德在《中毒的父母》中說:

「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父母長期對孩子進行語言打壓,造成自卑是必然,但比造成自卑更嚴重的是,形成負面人格,孩子變得抑鬱或出現反社會行為。


心理學家庫利在關於「自我」的定義時說:「對每個人來說,他人都是一面鏡子,個人通過社會交往了解到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從而形成自己的自我。」

要改變孩子,父母得先改變自己。

把「警告」變成「直接鼓勵」

5歲的孩子要幫忙做家務,很多父母嫌麻煩會直接阻止說:「不可以」「你放著」「別搗亂」。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換一個方式,溫和地告訴孩子:「謝謝你,寶貝!你可以慢慢來。」然後告訴孩子步驟。

剛開始做一件事,孩子可能不及格,但反反覆復學做一件事,到最後可能就是滿分。

生活中還可以用「保持安靜」代替「不要吵鬧」,用「慢慢走」代替「不要跑」,用「離開那裡」代替「不要靠近」。

以「怎麼做」代替「為什麼」

  • 「為什麼做這種事!」
  • 「為什麼連這種小事也做不到?」

動不動就問孩子為什麼,通常會引起孩子煩躁不安,因為很多時候,他根本沒有去考慮原因。

被追問過多,孩子就只好絞盡腦汁去想一個合理的理由。

很多父母常常和孩子做無效溝通,認為孩子知錯不改,而孩子認為父母固執己見,油鹽不進。

孩子犯錯,問孩子「該怎麼辦才好呢?」孩子就有機會反思自己,然後改過自新。

讚美是對孩子最高級的認可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孩子和成人一樣,對認可有多嚮往,對責罵就有多恐懼。適當的「讚美」其實是很棒的有效溝通。

如果孩子在自家牆上作畫,有的爸媽會說:「看你又做了什麼壞事」;有的爸媽則會說:「孩子,你畫得不錯,但我們應該畫在紙上,這樣可以保存下來留作紀念哦。」

父母說過的話對孩子的認知,真的具有極大的影響力。

語氣輕蔑的父母,很可能養出迴避型的孩子;常常忽視孩子的父母,可能養出矛盾型的孩子;邏輯混亂的父母可能養出沒有判斷力的孩子。

所有的謾罵、詆毀、蔑視與嘲笑,統統都會融入潛意識,任何時候想起來,都會害怕。

教育的目的,最基本的是讓孩子擁有健康的內心、健全的人格,最好的,莫過於鼓勵他做更優秀的自己。

願所有的孩子都能——優點被承認,缺點被包容。

孩子是一顆樹,請多給他一點陽光雨露;孩子是一朵雲,請多給他一點溫柔。

孩子需要愛的供養,而不是愛的馴養。「好父母」只會給予孩子更多的愛與包容。

作者:若桃,89年出生的一個二胎媽媽,目前最美的收穫就是一兒一女。有溫暖的故事,寫走心的文字,一起把字言歡。公號:聽若桃講故事。部分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處理,郵箱tougao@ksjgs.com。


推薦閱讀:

【楊樾】孩子如何學外語?
孩子,你有教養的樣子,真美!家長必須培養孩子這14條教養 [一點資訊]
男人永遠是孩子
兩個人在一起,有愛就夠了!
家長必看:代替懲罰的8個技巧,如何不打不罵管教「熊孩子」!

TAG:孩子 | 兒童教育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