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的侄女成就超越姑姑:每個姑娘都可以美得獨一無二
來自專欄筱懿原創
昨天,是林徽因的生日,1904年6月10日她出生在浙江杭州,祖籍福建閩縣。
但更多的香蜜可能並不知道,林家其實還有另外一位充滿才情、在建築學領域取得輝煌成就的女子,她就是林徽因的侄女林瓔,她與林徽因最大的共性就是,雖然活在不同的時代,卻始終敢於做自己。
林瓔1959年出生在美國,父親林桓是林徽因同父異母弟弟,比著名的姐姐小十一歲。在戰亂年代,他和妻子前往美國留學定居,從此一生從事藝術教育工作。
在林瓔關於童年的回憶里,父母非常開明,從不強迫她做任何不喜歡的事,這也養成了她從小自己思考做決定的個性。
她喜歡待在家裡看書學習,哪怕在同學和外人眼裡顯得有點「孤僻不合群」。高中畢業,為了將自己對數學和藝術的興趣充分結合,她以第一名的成績進入耶魯建築學院。
這份選擇與執念,也為此後林瓔成功設計出華盛頓越戰紀念碑的一鳴驚人埋下伏筆。當時,年僅21歲的林瓔還在讀大三,念的是耶魯最冷門的「喪葬建築」專業,正在準備畢業設計。
很難想像這個專業在普通女孩看來多麼不可思議,林瓔卻毫不在意,她喜歡沉浸在肅穆與寧靜,甚至經常在節假日自費去歐洲考察研究各種公墓,研究設計背後的故事。
在將近1500份越戰紀念碑設計稿中,林瓔以最簡單而賦予深意的線條打動了評委脫穎而出。然而因為作品風格太前衛獨特,加上她是華人,引發激烈反對。
林瓔認為:只有先承認痛苦的存在,才能讓傷口癒合。紀念碑最重要的是紀念戰爭中逝去的人,讓人們反思戰爭,珍惜和平。
一些心懷嫉妒的建築師諷刺道:「她真是幸運,只在紙上畫一道黑線,就得到冠軍」。甚至有人強調:「我們美國人的紀念碑,絕對不能讓一條東方狗來設計」。
因為反對聲太大,主辦方只好再投了一次票,結果還是林瓔勝出,為了緩解輿論壓力,他們希望林瓔做出讓步,在設計中加上老兵雕像,可林瓔嚴正拒絕了修改方案,甚至不惜從耶魯休學一年。
好在這份未經修改的設計稿最終落成,林瓔以自己的堅持獲得認可,越戰紀念碑成為美國著名的「哭牆」。
一位越戰老兵甚至感慨:「這是一個能靜靜地弔唁我朋友的地方,它幫助我平靜地接受歷史上的一些痛苦片段。」
奪得第六十七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反映林瓔事迹成就的紀錄片名完全概括了她的人格特質,那就是:「堅定清晰的洞見」。這也也是林瓔人生的關鍵詞。
她從不僅僅為名利去做事,於是也從不被名利束縛。在同行里,她是最不會賺錢的名人,永遠不熱衷於接受那些引人注目的大項目,更看重有個人特點和藝術價值的作品,她說:「我覺得我的一生是因為熱愛自然而存在的。干一行愛一行,能夠做些事情改善人們與生存環境間的關係將是我的一個長遠目標。」
從越戰紀念碑,到蒙哥馬利民權運動紀念碑,再到耶魯婦女之桌,這些令她聞名於世的代表作,卻與金錢名利政治毫無半點關係,有的只是對世界和平的讚頌、對女性獨立的吶喊、以及對環保的倡導。
早在15年前,林瓔就與美國前第一夫人希拉里·柯林頓一同入選全美婦女名人堂。2016年,更作為唯一的華裔女建築師,與比爾·蓋茨夫婦以及物理學家霍金,共同獲得奧巴馬親自頒發的總統自由獎章。
喬布斯更因為與林瓔擁有共同的設計理念,1983年就與她相識相知,成為摯友。《喬布斯傳》中曾提到林瓔還受邀參觀過蘋果公司,並與喬布斯一起工作過。有林瓔這樣的人在身邊時,喬布斯甚至會有些「羞怯」。
一米六的林瓔個子不算高,作為一位名人,她卻在日常生活中低調到普通,衣著簡樸,從不化妝,二十多歲時喜歡扎馬尾辮兒,如今年近六十,留著齊劉海,看起來隨意簡單,有一股純真的孩子氣。
一名美國記者這樣形容她:「平時穿著,就像一個匆匆趕去上課而又害怕遲到的大學生」。但那又怎樣呢?不善社交、專註做自己、精耕自己的事業,反而讓林瓔成為業內頂尖的標籤。
就像名人聽音樂都愛找馬友友拉大提琴,女星婚禮都愛穿王薇薇的婚紗,要設計紀念碑、花園和景觀,就一定會首先想到林瓔,她已經成為這個領域的標誌,像一片鋒利的刀刃,總能夠義無反顧的朝向自己的目標前進。
這也是為什麼她總是能夠創造出質樸,卻又難忘的作品之根本原因。
林瓔的父親曾說「林家的女人,每一位都個性倔犟果敢獨斷,才華橫溢且心想事成」。的確是一語中的。
回憶林徽因當年,一來沒有像她的母親一樣,困於自己的情感世界,成為張愛玲筆下「愛的意思,就是被愛」的大多數女子。二來有自己的人生志向,不因為自己是女人而屈居第二,勤奮而專註。
她一生中很少表現出舊式女性三從四德的溫順,卻不斷追求人格上的獨立與自由。就像她當年與梁思成一同投身建築領域,誰又能想到,她竟是梁思成的引路人呢?
原本想子承父業、鑽研西方政治的梁思成曾這樣對朋友說過:當我第一次去拜訪林徽因時,她剛從英國回來,在交談中,她談到以後要學建築。我當時連建築是什麼還不知道,徽因告訴我,那是包括藝術和工程技術為一體的一門學科。因為我喜愛繪畫,所以我也選擇了這個專業。
林徽因早在16歲少女時期隨父親旅居倫敦時,就深受做建築師的女房東影響,立志要獻身這門學科。她不是光有熱情,她更有冷靜的思考,縝密而有效的執行力。
不然,20歲和梁思成一起前往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留學,她怎麼會因為建築系不招女生的性別歧視,而想到「曲線救國」,先跑到美術系註冊,再選修建築學全部課程,最終以優異成績畢業的點子呢?
在林徽因兒子梁從誡對母親的回憶錄中,還有兩個小事特別體現她與眾不同的自我與堅持。
一則是1928年,林徽因與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華舉行婚禮。當時,林徽因不願意穿西式的白紗禮服,但又沒有中式禮服客串,怎麼辦?她隨即調集自己舞台服裝設計的想像力,給自己設計了一套「東方式」禮服。這套特別的衣服,曾深深吸引加拿大當地的新聞攝影記者。
另一則是教育子女問題。她從不會給孩子們講述小白兔、大灰狼之類的故事,從小就以自己的作品和對文學的理解來代替稚氣的童話,像對成年人一樣來陶冶孩子的心靈。
世上大多數女人都是隨波逐流,容易被別人的意見左右,然而回望林徽因和林瓔的成長經歷,卻發現她們都活成了自己最想要的模樣,是自己人生的「神奇女俠」。
毛姆在他的名作《月亮和六便士》說過一段話: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愛的環境里,淡泊寧靜、與世無爭,這難道是糟蹋自己嗎?與此相反,做一個著名的外科醫生,年薪一萬鎊,娶一位美麗的妻子,就是成功嗎?」
每一個內心真正快樂的女人,其實不是生活中值得高興的事比其他人多,而是她們懂得追隨自己的熱情,從自己熱愛的事情中發現樂趣,活成自己喜愛的模樣。
美麗並沒有標準,所以我們可以讓自己美得獨一無二,美得大氣更自信和堅決,包含著自知、自尊、自愛,更包含著閱歷、堅持與感悟。
因為美只有紮根在土壤深處,才能迎風獨立,不膚淺、不易逝。當別人想隨便拿其他女人和你比美時,才會發現你的美拿不動,對方也毫無可比性。
願我們都能在平凡的生活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顏值與內在,同樣經得起歲月的考驗。
推薦閱讀:
※娥眉善妒:冰心與林徽因的恩怨
※張愛玲擇偶不如林徽因:懂愛情卻不懂男人
※建築方面林徽因有沒有名過其實?
※林徽因:人生不過一場絢爛詩事
※揭秘 | 當沈從文遇見林徽因,好文強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