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設備解構第一篇:能力層解構
自2014年 Amazon發布Echo以來,其預估銷量已經超過1000萬台;兩年後 Google Home 發布;今年6月 Amazon Echo Show 即將推出;年底 HomePod 也將加入跑道… 智能音箱這個品類格外熱鬧,而之前 AirPod 的熱銷及眾多無線耳機的面市,也早已點燃了耳機戰場...國內的智能設備創業市場也分外熱鬧。
這條賽道上的選手們,面對的將不僅僅是在同品類上的競爭,而是跨品類,跨平台,跨場景,跨軟硬的競爭。而智能設備分析的切入點,需要從兩個重要維度開始:能力 + 場景
第一篇我們會著力於能力維度,解析這些相對穩定的變數,追溯智能設備的進化趨勢,競爭分布,再看到品牌品類的發展路線,為智能設備可能的路徑做出參考。
智能設備的技術面本質是:元器件與軟體技術的場景化合集。
我們將元器件的合集能力逐層進行拆解,發現「智能化」設備六個層次的能力條件:1)通信;2)變數感知;3)多元化輸入;4)多元化呈現;5)位移;6)理解。
第1層能力:通信
這是所有設備智能化的基礎或起點,能夠將自身與更大的信息平台進行數據交換,也就是俗稱的聯網能力(單項或雙向,區域聯網或與公網通信)。智能設備賣的如果只是一個通信能力(如智能門鎖)或通信能力+(比如智能路由器),那他很可能在未來僅僅成為別人的一個組成部分或通道。
第2層能力:變數感知
最早的智能家居的代表:智能燈泡,恆溫器,家庭安保裝置,產品的核心價值是對場景的變數感知能力,變數感知+數據主動推送,完成了智能化的初級狀態。區別於傳統設備需要被動訪問,這類設備最佳的存在狀態,就是物理(感知)上的徹底消失,數據的主動推送呈現能力被手機等移動設備接管,如果不具備規模效應,很容易就淪落為售賣變數探頭,比如OBD車載自動診斷設備。
第3層能力:多元化呈現
多元化輸入能力+多元化呈現能力的組合,是一項極為重要的「中樞化」能力。
輸入+呈現能力代表了信號輸出-輸入-再輸出…循環的可能:人類通過具備信息吞吐能力的設備,才可以完成對更多設備集中管理的可能。而信息吞吐通道永遠是趨向聚焦,而非分散(更少的能量消耗),這也是為什麼 Amazon Echo, AirPod 這類產品的戰略意義所在。
雖然意識到這種組合的價值,但對場景既有訴求的理解,才是核心。市場上眾多家電一股腦的加了觸屏,揚聲器…但場景是無法被創造的,市場上冰箱、洗衣機、抽油煙機等家電利用加入屏幕而變的「智能化」,很難從場景層面「創造需求「。即使電視這種本身已經具備屏幕輸入+輸出能力的家電,也要回到場景層面看既有需求,傳統電視硬體是售賣呈現能力的最大化,而電視「智能化」如果只體現在通信能力的話,中樞化幾率很低,而遙控器和音響反而是電視智能化的發力點(分體化趨勢)。
第4層能力:多元化輸入
- 高成本輸入(動機驅動為主):通常具備輸入能力的設備,都會自身擁有呈現能力,如HMI車載終端,手錶以及眾多B端生產力機具。所以智能音箱,智能耳機的「智能」價值在於,可以創造高成本輸入(語音口令)的場景(也就是入口)。
- 低成本輸入(變數驅動為主):例如手環,電子秤,空氣凈化器等更多是硬體具備低成本輸入能力,手機應用接管信息呈現,接著手機OS或超級入口(微信)再慢慢吞噬掉這些數據的獨立性(孤立數據的只有長尾價值,串聯才有機會獲得高頻場景),這也是 Apple HomeKit 協議既方便,但也讓不少有野心的玩家難受的原因。
第5層能力:位移
這是一項之前只在特定的產品中存在的能力,但智能設備的終極目標,就是幫助人類突破物理世界「時間和空間枷鎖」。
與使用者同步位移:可以看到很多具備移動能力設備的智能化趨勢,如耳機,手錶,汽車。
與使用者的非同步位移:C端如掃地機器人,寵物或兒童手錶(使用者為主人,家長)。B端如物流自動化,農業植保自動化,行李分揀運輸領域也有巨大的想像空間。
具備同步位移的能力的設備都是在試圖剝離移動設備的場景;而非同步位移設備要與移動設備合作,完成場景閉環。
讓設備在物理空間中移動,是相對複雜的技術問題。設備小型化,隨身化是移動趨勢下的第一種進化:如相機小型化/移動POS機/無人機小型化/AR小型化;第二種進化是局部位移:比如小魚/智能攝像頭的自動或手動控制,因為設備越接近人體的時空同步移動,才有機會與人進行實時的信息吞吐。
第6層能力:理解
如果說以上所有能力都是智能設備的「軀體」,理解力就是智能設備的「靈魂」 ,HomePod中那個虛化的 Siri,無比精準的表現了軀體和靈魂的關係。
這也是類似 Bragi Dash,Jibo 等優秀的硬體產品,雖然擁有幾乎所有的硬體能力,但也終將受困於「靈魂」層面的天花板,而Siri,Google Assistant 及 Alexa 這些巨頭的「靈魂」,每秒都在升級信息的理解能力。理解力對數據的有效咀嚼與吞吐,才是智能化設備的終極目標:呈現人性化的信息服務,而非結構化的數據表現。
進化路徑:
以上能力條件的技術門檻不同,每個團隊的技術強項也不同,最重要的是滿足的用戶場景的不同。智能化設備發展過程中,起點和路徑差異極大,用以上的條件分析品類與特定品牌,觀察設備智能化的能力路徑:
傳統音箱
* 聽覺呈現
Amazon Echo:
+ 數據通信
+ 音源輸入
+ 理解能力
Amazon Echo Show:
+ 視覺呈現
+ 多元化輸入(+ 觸屏輸入)
DJI 系列無人機:
* 移動能力
* 變數感知
* 操作輸入
DJI Osmo+:
+ 多元化輸入(鏡頭的視覺捕獲)
DJI GOGGLES:
+ 更強的音視頻呈現
大疆以上累加後路徑清晰,GoPro 的局限性對比就可以看到。
傳統汽車:
* 移動能力
* 有限輸入能力(盤控車,觸屏)
* 多元呈現(有限的視覺呈現)
* 簡單變數感知(自動大燈/空調)
智能汽車:
+ 數據通信
+ 更強的多元呈現(HUD/更大屏幕)
+ 多元化輸入能力(語音,手勢)
+ 更強的感知能力(車體/路況/環境/服務感知)
+理解能力
VR:
* 數據通信
* 多元化呈現
* 受限的輸入能力
AR / MR:
+ 更強音視覺呈現能力(與現實疊加)
+ 環境感知能力
+ 更自然的多元輸入(物理疊加操作/語音)
+ 移動能力(小型隨身)
+ 理解能力
即使擁有以上條件絕對不是成功的保障,如文章開頭提到,比如智能手錶,在不同程度上幾乎滿足了所有的條件,但依然不能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成功。
通過以上,設備的智能化在技術能力維度有幾個明確的進化方向:
1/ 設備單一能力層的提升,對競爭力幫助不大,綜合能力疊加是趨勢。
2/ 設備與人感知器官(手,視網膜,耳膜等)的物理距離縮小。(小型化)
3/ 設備與人在空間中的同步位移能力增強。
4/ 設備從數據採集/理解/呈現實現閉環的價值最高。(軟硬結合)
5/ 設備在用戶時間與空間上的均勻的布局,和與之伴隨的理解能力,即可替代實現設備自主的移動能力。(例如:iPhone + AirPod + HomePod + Carplay + Siri)
下一篇,我們將帶著元器件能力,回到最重要的場景解構,發現智能設備向品類金字塔上游移動的天然邊界。
EICO:EICO智能設備解構第二篇:能力與場景模型(深度)
推薦閱讀:
※眾籌排行榜:一個可以控制你睡眠時間、調整生物鐘的手錶!
※眾米童心--這個理工男老爸有點酷
※幾種不同秦安KVM切換器簡介
※智能硬體產品如何從 0 到開賣(2)
※深智雲關於網路惡意誹謗言論的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