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練習生》中的傳播學原理 | 熱點分析09
來自專欄北大胡師姐新聞傳播考研指南
《偶像練習生》是愛奇藝重點打造的中國首檔偶像男團競演養成類真人秀,張藝興將擔任「全民製作人代表」。2018年1月16日,《偶像練習生》首次發布了主題曲《Ei Ei》的MV,上線3小時視頻播放量便突破11萬。1月19日,《偶像練習生》正式開播,上線僅1個小時播放量便突破1億人次。
《偶像練習生》節目從國內外87家經紀公司、練習生公司的1908位練習生中推薦選拔100位練習生,在四個月中進行封閉式訓練及錄製,最終由全民票選出優勝9人,組成全新偶像男團出道。雖然節目與《Produce 101》相似度高達88%,涉嫌抄襲,但這絲毫不妨礙《偶像練習生》的火爆熱度。
不過,對《偶像練習生》的評價我們不能局限於單一的經濟學視角,單純的以播放量與利潤率來衡量。我們需要以更寬泛的學術視角來重新審視以《偶像練習生》為代表的網路新綜藝。
光與影的轉換:新媒體語境下的造星計劃
在以電視機為代表的傳統媒體時代,明星站在聚光燈下佔據了所有光芒,只要獲得媒體的加持,便可充分利用媒介的社會地位賦予功能,獲得巨量的關注度,從而一夜成名。在這種情況下,單單是每年的春晚就可以創造出形形色色的明星大腕。所以,在傳統媒體時代,明星是光,受眾是影子,有光才會出現影子。正常的情況都是先有明星,再有粉絲。
新媒體與互聯網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明星與粉絲之間的關係。詹金斯提出的參與式文化的概念,繼續強調了粉絲參與的重要社會意義,認可他們的能量、活動,甚至是能動性。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網紅還是明星,其成長和擴大影響里的過程都是依賴網民或粉絲用腳投票參與其中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TFboys,就是依靠於網民和粉絲的不斷反饋從而不斷調整節目的製作。在這個過程中,實際上明星與粉絲相互建構,共同成長。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情況下的明星養成會使粉絲的忠誠度更高。因為,在新的明星崛起的過程中粉絲是不斷參與其中為其發力的。粉絲參與越多、付出越多,也就凝聚了更多心血,因而也不會輕易的斷舍離。
網綜男子圖鑑:中性偶像的風靡背後
你有沒有想過,相比20年前甚至10年前,為什麼男性偶像形象會出現如此大的差異,為什麼中性的外形會越來越風靡?
20世紀90年代團體偶像:小虎隊
2001年男子偶像組合F4
梅羅維茨在《消失的地域——電子情境對社會行為的影響》中指出,電子媒介帶來了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的融合,中性氣質由此誕生。從這種媒介情景論的視角來看,大量男性情景與女性情景相互交叉,也會帶來傳統對男性與女性審美判斷的改變——這或許是《偶像練習生》中選手們「濃妝艷抹」的一種解釋。
審美的變遷是一個漫長且複雜的過程,是無數種力量及選擇的綜合作用結果。潮流的「風向」開始改變之後,不可忽視的一個推手就是資本的力量——在韓式偶像風靡的當下,資本在塑造文化符號方面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這可能是消費社會的必然。
《偶像練習生》是我們的「社會水泥」嗎?
你怎麼看待《偶像練習生》?
不同的人當然有不同的判斷——需求不同,視角則不同。
它可以成為一種社交貨幣,或者提供「飯圈」內部社群提供強大的凝聚力,當然也可能成為批判學派筆下的「文化工業產品」。比如阿多諾認為,文化工業把一切藝術作品變成商品,用交換價值取代使用價值,同時也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商品化了。
文化工業的特徵是同質性、可預見性、偽個性化和標準化。文化工業在人們忘乎所以地享受文化快感時,隱蔽地操縱了人們的身心乃至潛意識活動。文化工業成為整個現代化制度的粘合劑,是一種使控制變得更密不透風,使統治秩序變得更堅固的「社會水泥」——正如《偶像練習生》的作用就是為粉絲提供快感。
馬爾庫塞進一步延伸了阿多諾對文化工業的分析。他認為文化工業培養了受眾的虛假需求,通過不斷滿足受眾的虛假需求讓受眾獲得滿足感,在這個過程中受眾逐漸喪失了自身的真實需求。受眾由於感受到自身的需求不斷被滿足,因此逐漸只剩下肯定的一面,慢慢喪失否定的一面,最終成為單向度的人。
從這一理論出發來看,如果《偶像練習生》為代表的文化工業被過度追捧和發展,那社會就存在馬爾庫塞所說的那種隱憂。
另外,法蘭克福學派中也存在對「偶像」進行研究的學者,即洛文塔爾,其代表作是《大眾偶像的勝利》。洛文塔爾考察了美國1940——1941年間書籍和雜誌上刊登的各類人物傳記,同時對1901——1941年這40年間的人物傳記主題進行了分析。
在洛文塔爾看來,過去的英雄大多是早已不復存在的「生產模範」,而如今的人們崇拜的卻是與休閑領域密切相關的「消費偶像」。 過去的英雄人物為我們指明了社會流動的正確道路;而當下的娛樂英雄卻通過將自己變成一件消費品而取得「成功」,最終結果是令我們背離真正的社會目標,在歧途上漸行漸遠。按照洛文塔爾的觀點,《偶像練習生》所養成的偶像恰恰是休閑領域密切相關的「消費偶像」,是不值得被提倡的。
當然,我們要避免成為文化工業控制下「單向度的人」,就必須學會批判和質疑——包括不接受問題的唯一答案。
那麼,你從《偶像練習生》中獲得了什麼?對於你來說它意味著什麼?
歡迎在留言區留言。
推薦閱讀:
※全球遊戲收入百強國家出爐 中國高居榜首
※不低俗,毋寧死?
※電影滿是青春的面紗,遮掩著原著的人性——《芳華》
※中國為何出不了阿米爾汗
※一心想退出協議的一定不是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