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檯面烤箱選購科學指南
來自專欄割烹有道
= 前言 =
之前寫過了一篇專題的鍋具科學選擇,今天寫一下家庭烤箱的選購,講講烤制的原理、不同烘烤的方式與要求,以及理一理本人多年使用烤箱的過程中,認為的非常重要的小功能與細節。
由於烤箱型號眾多,考慮到每個烤箱大家都要點進去看有沒有這些功能會很麻煩,所以本文也會把一些型號的烤箱功能、目前標價,好價區間、歷史低價梳理成表,供各位參考,希望能幫助你快速選到一個好的,合適的烤箱。
本文主要講的是非嵌入式的,嵌入式實際上從原理上講也是與非嵌入式接近的,只是功率更高、腔體更大、空氣對流更佳、受熱更均勻,所以本篇講到的選擇依據也可以作為嵌入烤箱的參考。
但由於我只幫別人挑過嵌入式的,自己尚未入手過和深入體驗過嵌入式烤箱,所以嚴謹起見,本文在講到具體型號的章節,不會推也不會涉及嵌入式的烤箱選購,有需要的可以按照要點的標準選購即可。
文中共四章,第一章主要講原理,第二章講講使用場景,第三+章講一些重要的功能與選購依據,最後第四節講主流品牌與機型的比較。如果很急著想買,要迅速了解如何選購的,可以從第三章開始看起。
但如果你有時間,我建議還是從頭開始看,畢竟每一章都是根據上一章的結論而來的,也便於你日後的使用。
= 烤箱原理 =
在講烤箱之前,我們先了解下「烤」這種烹飪方式。
烤,其實細分下來有兩種,一種是直接炙烤,例如我們平時講的燒烤:
這種是直接在熱源上進行加熱的烹飪方式,熱傳導方式主要是紅外輻射,由於離熱源非常近,所以食物承受的熱量也非常高,表面很容易就焦了,適合處理比較小型或薄的肉塊之類的,烤大型肉類會比較複雜,需要加旋轉架之類的。
這估計也是最古老的一種烹飪方式了,原始人應該不可能在學會烤之前就學會了燜燉炸煎吧?
而另一種,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姑且稱之為焗烤,是在一個相對密閉的環境下,通過熱源先加熱密閉空間內的空氣,然後通過熱空氣之間的熱傳遞、對流及熱源的紅外輻射一起作用於食物,把食物均勻地烤熟的一種烹飪方式。
關於這三種作用,下面稍微展開來講,因為跟下文講到的選擇要點息息相關。
1.紅外輻射
紅外輻射的作用,會受距離的影響很大。所以一般烤箱越大,放中層烤時紅外輻射的作用會越小,越靠近發熱管紅外輻射會越大。
但如果烤箱太小,紅外輻射作用都會很大,沒辦法通過上下移動烤架位置來調節減弱或加強紅外輻射作用。
而這就是為什麼後文會提到,建議烤箱買大一點的原因。
2.熱傳遞與對流
熱傳遞其實是烹飪里非常基礎也非常核心的東西,因為利用不同介質之間熱傳遞的不同特點,人類發明出了烤、蒸、煮、燉、燜、炸、煎等等繁複多樣的烹飪手法。
我們先來看看常用的幾種熱傳遞介質的導熱係數:
因為介質之間的導熱係數差異非常大,所以也決定了利用這種介質來烹飪的特點。
例如我們常用到的水,導熱係數就非常高,且由於水在100°會沸騰,從而引起水的對流效應,因此用水來加熱東西可以非常高效且均勻,例如你涮火鍋,只要是均勻的肉片,就不會出現很明顯的某個區域不熟,而某個區域又過熟的情況。
再從煮延伸出來,人們用水作為介質,衍生出了燉、燜等等長時間下溫和均勻的加熱方式,來應付更大塊的食材,可以使食物均勻受熱。
但水也有它的缺點,就是標準大氣壓下,它的溫度上限是100°,所以水煮的方式一般都比較溫和,對於一些肉類,是沒辦法發生美拉德反應的,因為美拉德反應一般是在140°以上才會發生,已經超過了水煮的上限(即使高壓鍋,也很難達到),而這就是為什麼烤肉比煮肉更具風味的原因。
#美拉德反應:非酶促褐變,使得還原糖與氨基酸/蛋白質發生反應,實物顏色會變深,併產生迷人可口的風味,例如外焦里嫩的牛排外面的焦殼之所以美味,就是源於牛肉發生了美拉德反應#
之前煎烤的牛排,表面焦化帶來迷人的焦香風味。詳細做法可以回看舊文。
然而,聰明的人類進而發現,油雖然導熱係數不如水,但油的沸點遠遠高於水(一般200°以上),也同樣會有明顯的對流效應,所以同樣的操作方式,用油作為介質,人類發明了炸這種烹飪方式,使得食物的加熱更為高效,而煎也類似,只不過受熱範圍限於一面罷了。
而今天我們講的主機——烤箱,利用的介質是「空氣」。
空氣跟水、油比起來,熱傳導效率差了整整一個數量級。
因此你會發現,同樣是200°的溫度,拿烤箱與油炸對比,以將食物做熟為目的,烤的時間要遠遠久於用油炸的時間。
但效率低會換取另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在高溫的前提下,讓食物緩慢地受熱均勻,這也就使得用烤箱烤熟一隻雞、一隻羊腿等略大型的食材成為可能。
相反,就沒聽過誰拿這麼大的食材直接高溫炸熟的,因為這樣很可能外面已經炸焦了,裡面還是生的,除非把油溫降到比較低進行小火慢炸。
一般家庭油炸食材選擇上,還是會選擇像雞翅、蝦這樣的小型食材。
另外,空氣的溫度上限也非常高,因此不僅可以將食物均勻烤熟,還可以使得食材表面發生美拉德反應,從而做出外焦里嫩的烤雞、牛排等佳肴。
但空氣這種介質有一個缺點,就是它已經氣態了,所以它不會像水、油一樣沸騰而引起對流,因此在不藉助外力的情況下,密閉環境中空氣的流動性是比較差的,這會嚴重影響烤制時能否做到讓食材受熱均勻,所以它需要有個神助手——風扇。
這也是為什麼後面講到選購時,強烈建議買帶熱風循環功能的烤箱的原因。
此外,空氣還有個好基友,叫水蒸氣,兩者都是氣態,構成略有不同,導熱係數差不多,一般利用水蒸氣作為介質的烹飪方式,稱為「蒸」。但水蒸氣與空氣有著不同的特性,這些特性使得蒸與烤這兩種烹飪方式有很大不同。
首先,由於水蒸氣會在100°以下重新液化為水(伴隨著熱量釋放),所以蒸可以在烹飪的過程中對食物表面進行補水,不會像烤制那樣干而脆。
另外,由於蒸會不斷加大空間內的氣壓,所以氣體流動效應優於烤的方式。
但由於蒸的時候,其實加熱是作用於水上,使水受熱變成水蒸氣的,而不是直接加熱水蒸氣,所以蒸制的溫度其實也就是100°多一些而已,加熱溫度上限相對局限,遠不及烤制的溫度,所以美拉德反應也沒有的。
那能不能直接加熱在水蒸氣上呢?
可以,這就是過熱水蒸氣烤箱的原理,也是新興的黑科技烤箱——水波爐。但本篇主要還是講傳統烤箱,所以不展開講水波爐。
而以上講了這麼多,除了會涉及到下文烤箱功能的選擇,也另一方面說明了,烤,是一種難以用其他方式代替的烹飪方式,因為本身加熱的方式與介質決定了它的特殊性。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在看到我寫的烤箱菜菜譜後,會問能不能用微波爐(利用食物內部分子摩擦加熱,由內而外的加熱方式,與傳統烹飪方式都不同)、空氣炸鍋(腔體小,加熱迅速,受熱集中在表面,作用類似於炸而不烤)等來做,我都說不行或不建議的原因。
而就我個人看來,回看過去做的很多的菜,例如叉燒、烤豬頸肉、蜜汁烤雞、孜然烤羊排、蛋撻、椰汁布蕾、蛋糕、西式烤包、老婆餅等等(都已寫過菜譜,有興趣去翻過往文章),也是利用烤箱才能實現的。
所以烤箱還是非常非常值得入手的烹飪工具的,屬於小錢辦大事那種,能帶來的效用早已遠超這幾百塊的烤箱錢了。
而且在火候掌握上也易於爐灶,合適的食材,放到合適的溫度下,烤制固定的時間,出品基本都有保障,所以是非常適合小白初學廚藝,建立烹飪自信的實用工具。
所以,如果你想好好學做菜,烤箱基本上必入的工具。
= 烤箱使用 =
看到這節的標題,估計有些人要開始納悶了,烤箱不就是把東西放進去烤,僅此而已嗎?
當然不是,剛才講到了,烤箱的焗烤,其實是紅外輻射、熱傳遞與對流三種方式疊加在一起的烹飪方式。
而一個烤箱的功能,決定了你能不能很好地調節以上的三種作用,使得你在烤制食物的過程中可以更加靈活、易於操作與得心應手。
而通過調節這三種作用,就會衍生出好幾種烤的方式,除了最常見的直接中層烤制之外,還有以下幾種:
1.炙烤
例如叉燒最後階段的上色,就是放到烤箱最上層,並進行上管單管加熱,最大限度利用紅外輻射作用進行直接炙烤,這樣會使得上表面有非常漂亮的美拉德反應,食物表面色澤更加誘人。
2.水浴烤
在烤制食物的烤架下放再放一層注水的烤盤,這樣可以使得長時間的烤制環境下,食物受熱更均勻,例如你烤個特大的布蕾時,需要用到這種方式。
而另一方面,水浴烤還可以使食材表面不易干化,對於一些烤肉類也會用到這種方法,例如前面講到的叉燒的第一個烤制階段,就是用的水浴法,烤豬頸肉也一樣:
這樣烤制的時候,肉的溫度會更加均勻(因為水的比熱容比較大,起到「定溫作用」,這裡不展開討論),表面也不易干化,雖然這樣的效果用包錫紙也可以辦到,但是對於叉燒、豬頸肉這些需要中途刷醬的烤肉,水浴法明顯更為方便。
3.旋轉烤
就是叉個烤雞那種方式,讓食材在烤箱內不停旋轉,均勻受熱,否則直接上下火烤容易不均勻,有的地方焦了,有的地方沒熟。
這就是旋轉烤烤出來的蜜汁烤雞:
以上烤的方式有時候還會互相結合。此外烤箱還可以拿來輕微加熱。
說這些,對烤箱選擇有什麼幫助?
當然有,最簡單的例子,你想按上面說的這種方式烤全雞,但你買了個十幾升的小烤箱,腔體不夠大,雞都放不進去,你旋轉烤個我看看?
再比如你想單管炙烤,像上面講到的叉燒最後階段已經熟了,不想再過度加熱,只想用上管加熱上上色,但你發現烤箱上下管不能獨立控溫,那是不是就歇菜了?
又比如,你想烤豬頸肉那樣外焦里嫩的烤肉,需要用到水浴法,但你烤箱中層層數不夠,中層沒有辦法同時放下一個烤盤和一個烤架,就很難實現水浴烤了,因為水浴烤盤離烤架太遠,作用就大大減弱了。
所以看一個烤箱是否值得入手,除了最基本的容量、功率等因素外,很多小功能也同樣重要,下節我們一一說明。
= 烤箱的重要考量依據 =
1.腔體大小
上文已經講到了,腔體的大小,決定食物能遠離紅外輻射的最遠距離。例如12升的小烤箱,就只有上層或者下層,根本沒有中層的概念。
而且這種烤箱基本上是沒有獨立控溫的,也就是上下管必須同時加熱,而由於沒有中層,所以食物要麼上層過熱,要麼下層過熱,要均勻加熱基本上是沒法實現的。
所以非常不建議買這種小烤箱,因為這種烤箱的使用用途非常局限,由於受熱不均,出品質量也會受到很大影響。
很久之前因為買電器送過一個這樣的烤箱,用了幾次,真的非常不好用,後丟棄了,周圍也有朋友買過這種的,然後發現菜譜基本都需要放到烤箱中層,所以也幾樣能做的。
那麼多少容量比較合適?個人建議,至少30L以上,在能放得下的前提,盡量買更大的。
30L可以算是非嵌入式烤箱的分水嶺了,在此容量以上,性能比迷你烤箱會有比較大的提升,例如基本都是不鏽鋼加熱管,大部分帶有熱循環風扇,層數也能做到至少4層等等。
而烤全雞,也需要大概30L以上的烤箱才具備可操作性。
2.加熱模式與熱風循環
這裡指的加熱模式,就是指能否有單管加熱、上下雙管加熱、熱風加熱這幾種模式。
選擇也很簡單,一定要選可以單管獨立控制的烤箱!同時要帶熱風循環功能!
原因上文也講了,如果不能獨立控制上下管,那麼很多需要最後階段需要表面上色、焦化的菜,就很難實現,即使雙管同時加熱實現了表面的上色或焦化,一般也會導致過熟。所以,獨立控溫,非常重要!
除了前面講到的叉燒上色,還有羊排表面的焦脆口感,要做到外焦里嫩,可能需要上管獨立加熱:
還有葡撻的表面焦化,也可能需要在最後階段用上管獨立加熱:
所以,如果不能上下管獨立控溫的,不建議買。
另外,就是要買帶有熱風循環功能的。
剛才講到了,密閉環境下,空氣的對流是遠不如水煮時的對流的,所以烤箱設計得不好,最大的問題就是「烤制不均勻」。
那怎麼破?於是有人想到了,那就讓密閉環境內的空氣流動起來,於是,就在烤箱裡面加了個風扇。
而這確實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地解決了烤箱,尤其是台式小烤箱的受熱不均問題,所以這個功能也一定要有。
而風扇的設計,也有好壞的差異。
比較次的方案,是風扇設計在側邊,例如烤箱右側旋鈕一側。
為什麼這種方案比較次?因為其實烤箱內溫差最大的是後方與前方玻璃門之間,開在側方並不是解決這個溫差的較優方案。
而開在烤箱後方的風扇,解決這個問題上會更優一些,這也是大部分嵌入式大烤箱的設計方案。當然由於台式烤箱腔體設計問題,一般比較少30L的烤箱把風扇設計在後方的,需要把烤箱深度做深。
另外,還有一個更優的方案,那就是背部風扇上還自帶熱源:
這也是高級嵌入式大烤箱一般會選用的方案,如果檯面式烤箱有帶這種功能,價格上還是會貴很多的(千元以上),所以各位還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考慮。
例如你只是初入坑,不知道自己買個烤箱會不會吃灰,那麼可以不選這種烤箱,基本上小烤箱帶不帶背熱,也就是80分跟95分的區別,不帶背熱很多基本功能也還是能滿足的。
目前我的家的就不帶背熱,食物不要放得太靠邊的話,也不會出現明顯的受熱不均,還是能滿足日常所需的。
等後續確定自己確實很需要一個好的烤箱時,再看看家裡是否有嵌入式坑位,然後直接入嵌入式烤箱,這樣可能會是一個比較適合的購買路線。
而對於沒坑位,但又想入一個好烤箱的,可以考慮這種,也可以考慮買一個水波爐。
3.層數
這一點,前面也有講到了,其實就是烤箱所能放置的最大層數。
這個倒不是說你要同時烤這麼多層東西,一般來說我都是建議你同時只烤一層的。
因為小烤箱多層同時烤,每一層的溫度會有嚴重的偏差,受熱也會非常不均勻,尤其是不帶背熱的,上管溫度要穿過上層到達第二層都很難,還要同時穿過N層到底最底層?基本上不可能的事情。
那既然只烤一層,還需要多層的烤箱設計呢?
因為層數越多,你就越能靈活調節食物與熱管之間的位置,而且也支持你實現上文講到的水浴烤。
一般來說,30L以上烤箱,基本都是3層以上的,能夠明顯的區分出上、中、下三層。
而就我個人使用體驗來說,至少4層以上才夠用,尤其是需要中層位置細分出兩層出來,才能做前面講到的水浴烤。
即使你不需要水浴烤,中層的細分也是非常必要的,從而可以根據食物大小,調節在中層的位置。
例如烤雞翅,一般放在中上層(如前面示例圖的第二層),而如果烤一根比較大的羊排或羊腿,需要放在中下層(如前面示例圖的第三層),從而使得食物整體可以在烤箱上下位置里居中,受熱更均勻。
4.玻璃門層數及角度
玻璃門至少兩層以上,或者進行特殊加厚隔熱。
兩層以上玻璃門,最內最外兩層之間距離越厚越好,中間隔層也是越多層越好。
另外,要選帶自停頓鉸鏈的。
為什麼玻璃門越厚越好?因為從整個烤箱的結構來看,靠近拉手門的位置,是最不容易受熱的位置,而如果玻璃門太薄,很容易受室溫影響而變冷,就進一步加劇了靠門位置與烤箱內部的溫差,使得整個烤箱受熱不均勻。
而如果厚一點的玻璃門,實際上起到了隔熱與保溫作用,烤箱內的溫度可以更均勻,也更節能。
而從安全形度來說,一般這個位置都是方便別人開關烤箱的,所以小孩也可能會觸碰到,如果玻璃太薄隔熱不好,就有可能造成燙傷。
而對於玻璃門的設計上,有的廠商選擇把兩層玻璃門距離做大:
而有的則是門內加入更多層的隔熱材質:
也有些廠商是兩種結合。但用哪種方案,其實都沒太大關係,能達到保溫和隔熱就可以了,但門太薄的或單層的,就建議別選了。
另外,烤箱門最好能帶自停功能:
自停是個非常實用的功能。烤箱烤制的過程,你難免需要打開門刷醬、翻面等操作,但這種操作最好不要把門完全打開,這樣會造成溫度瞬間下降很多,所以一般就是要開條縫,把刷子或夾子伸進去操作就好了。
而這種情況下,如果門有自停功能就會非常方便,只要稍微打開門就可以固定在這個角度上了,不需要扶住門,雙手得以釋放,可以更好地操作。
6.加熱管
台式加熱管主流有兩種,一種是石英管、一種是不鏽鋼管。
一般石英管常見於迷你烤箱,因為造價相對便宜,但質地比較脆,所以小烤箱有時候快遞送到家,加熱管都碎了就是這個原因,所以盡量不要選石英管的。
而30L以上正常規格的烤箱,很少使用石英管,大部分用的都是不鏽鋼管。
而至於說不鏽鋼管是發藍還是發紅,發藍管是表面做了氧化工藝處理,所以更加耐磨耐腐蝕。
但其實對於烤箱來說區別不算太大,一般發熱管是不會怎麼磨損或受腐蝕的,且發熱管看重的是發熱效率,但發藍發紅管的發熱效率基本沒區別。
所以是不是發藍管,不用太在意。
另外,關於加熱管形狀,主流的分兩種,一種是直線型。
另一種是彎曲型。其實理論上講,彎曲設計得好確實是可以更均勻的,畢竟照顧到了各種邊邊角角,一般嵌入式烤箱都會採用彎曲型的設計。
但對於台式烤箱來說,這麼小的烤箱空間,很難做到合理的彎曲的,所以有時候出現的彎曲是這樣的:
這種彎曲,個人感覺意義就不是很大了,甚至可能還不如管數比較多的直線型設計。
而烤箱如果內腔稍大,並帶熱風循環,管的設計帶來的加熱效果區別會被弱化,畢竟都是靠加熱空氣,再進行對流循環加熱的。
所以結論是,與其在意管的形狀,不如在意烤箱的大小及是否帶熱風循環。
7.機身外殼與內膽
機身方面,一定不要選那些不是全金屬機身的!
這點很重要,有些劣質的小烤箱,可能想著功率不是很高,所以機身外殼會使用塑料等材質。
但其實真的加熱起來,散熱又不太好,結果肉沒烤熱呢,一股燒塑料的味道就出來了,根本不敢再繼續烤。
所以機身外殼,沒有別的建議,就是要選金屬的。
但這個參數沒有明寫,一般看商品介紹有寫金屬機身的就可以了。
個人比較偏好這種,直接就是不鏽鋼外觀的,雖然沒那麼好看,但清晰直觀,一看就是金屬的,也簡單實用,目前家裡用的也是這種機身的。
而內膽方面,就比較多細分了。
一般內膽都是金屬的,不然很難承受這麼高溫度。
但金屬也可以細分的,例如鍍鋅冷軋鋼板、金屬帶不沾塗層、金屬鍍鋁、金屬帶搪瓷塗層等等。
價格較低的烤箱一般使用的是鍍鋅冷軋鋼板,優點是相對便宜,缺點是易腐蝕和生鏽,尤其是平時使用後沒擦乾淨的話,有可能你烤箱用著用著,就發現裡面有銹跡了,畢竟這麼高溫的環境,是會加速氧化生鏽的。
出於這種考慮,很多廠商開始在鋼板外層噴塗不沾塗層,但經常看到的宣傳都是這樣的:
這種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材料,所以我猜可能含有大家都比較擔心的特氟龍。不過還好,塗層沒直接接觸食物,應該問題也不會太大。
而寫明塗層材料的,常見的有鍍鋁和搪瓷(若有其他,歡迎各位補充),鍍鋁的:
搪瓷的:
烤箱不比鍋,四面並不接觸食物,所以不必擔心鋁溶出問題,用鋁材還是相當安全的,也耐腐蝕,但是從不沾和清潔角度會略遜色於搪瓷,除非鍍鋁層外面又加了不沾層。
關於是否有塗層,這個其實不需要太過於糾結,有當然好,比較噴到油污容易清洗,但這種易清洗也是有限的,畢竟小烤箱是做不到像嵌入式烤箱那樣,利用高溫把油污烤成灰燼實現自清潔的。
而且,一般只要使用得當,不太會把烤箱四壁搞得太臟太難清潔的,反而接渣盤更需要反覆清洗,畢竟油污掉下去的情況還是很多的。
8.溫控方式與探頭
一般台式非嵌入烤箱,溫控方式分為機械式和電子式,機械式一般就是旋鈕操作的:
電子式的就直接是顯示面板上進行控制:
一般機械溫控帶的探頭與溫控開關也是機械式的,而電子式的一般就是電子探頭。
機械式溫控精度低,而電子式溫控精度高。其實想想也知道了,用旋鈕調節溫度,能精確到哪裡去?
但!是不是一定要選電子式的呢?個人觀點,量力而行。
首先,電子式在測量精度,控制精度上都優於機械式,這點毫無疑問。
但即使是電子式,在對食材周圍溫度的測量上,其實也准不到哪去。
因為溫度探頭的位置一般是在爐壁上,離食物還是有點距離的,溫度測量的讀數有偏差是在所難免的。
這也是為什麼一些高級的烤箱,為避免這一缺陷會,而自帶更高級的溫度探測功能的原因:
但檯面烤箱沒見過這種,即使是嵌入式的,像西門子帶溫度探針功能的烤箱,也是上萬一台,所以普通家庭看看就好了。
那機械式會不會很不準呢?其實也不會。
30L以上的品牌機,基本也不會說擰個200°但實測只有150°的,要差這麼多,那應該是壞了,可以拿回去返修了。
而如果偏差個10°左右,可以不用太在意。
為什麼呢?
對於老手而言,一般都是大概擰個溫度,然後根據自己的經驗就能判斷能不能出爐了,日常烤箱菜差個5-10°根本不是事,後面覺得上色不滿意自己再擰幾分鐘就是了。
而對於新手呢?新手做菜得看菜譜吧?而本身很多的菜譜,也是在溫控沒那麼準的烤箱里做出來的,菜譜里說200°,可能別人真正的爐溫在210°也不得而知,所以對於絕大部分日常的菜譜來說,溫度少有偏差,不會有太大問題。但如果品控有問題導致溫差太差,則還是要慎重考慮。
當然,如果是對溫度非常敏感的食材,那麼另說,例如你想直接烤熟一塊牛排,溫度差5°,可能就是5成熟與7成熟的區別。
那對於這種怎麼辦?我建議你單買個可以入烤箱的溫度計。
當然,電子式還是有明顯的優勢的,有條件買電子式當然會更好一些,而且電子式一般也帶有溫度顯示功能,這對於很多需要預熱到一定熱度再進烤箱,自己又比較難判斷預熱是否到位的小白來說,還是很實用的。
9.低溫發酵
一般普通烤箱,溫度段都是60°左右到230°左右。也就是說60°以下,是沒辦法操作的。
但目前有一些烤箱已經提供了60°以下的溫度段。有什麼用?
發酵。
對於很多麵包製作來說,發酵的好壞幾乎可以決定麵包出品的好壞了,很多人經常麵包做壞了,就是發酵環境沒控制好。
而很多菜譜都說室溫發酵,廣州的室溫和北京的室溫能一樣嗎?冬天的室溫和夏天的室溫能一樣嗎?溫度的不同會嚴重影響發酵的結果。
所以如果你的烤箱可以提供一個恆溫的低溫發酵環境,對於愛做麵包的人來說,還是非常實用的功能的,你可以根據自己每次發酵用的溫度和效果來慢慢調節,實驗幾次就可以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高成功率麵包菜譜。
而如果對於這方面沒有太大偏好,基本不會在家做麵包的人來說,可以不需要這個功能。畢竟西式麵包揉出手膜,真不是人乾的事情,而又不是每個家庭都有廚師機這玩意的,所以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好好考量下。
10.講講其他
照明。一般來說凸出的燈比平面的燈照射範圍更廣,但可不可拆卸其實不是太重要,我自己用了這麼多年都沒把燈拆出來洗過。
APP。另外有些烤箱說帶APP功能,還有雲菜譜啥的。
這個對我而言,就感覺純屬噱頭,烤箱菜其實還是很需要靠經驗判斷的,每一次放入的食材大小不同,溫度和時間都需要略微調整,而且有時候經常需要翻面和刷醬什麼的。
所以什麼APP遠程控制烤箱烤東西,這種場景基本上就是不怎麼做菜的人YY出來的,所以APP功能,有沒有都無所謂,反正有我也是不會用到的。
送的烘焙套裝。這個也不是很重要,送的東西質量一般都比較堪憂,頭幾次小玩幾把還行,真的做烘焙,各種模具和工具都還是要專門買的,畢竟廠商不可能送你一個六七十塊錢的三能金盤吧?
解凍。上一篇牛排的文章裡面有非常詳細地說過了,一般冷凍要快,解凍要慢,所以烤箱帶解凍?這也是廠商自己搞出來的噱頭,能多寫一個功能是一個,其實解凍功能就是低溫烤的另一個說法而已,解凍還是老老實實放到冷藏室緩慢解凍才是王道。
當然,如果你是解凍個牛油什麼的還是可以的。
= 幾個主流品牌的型號對比 =
我知道前面寫了那麼多,很多人是不會耐心看完的,而且即使看完了,要根據以上要點一一選購,也會很麻煩,畢竟有些功能並不是很直觀一眼就能看出來有沒有的。
所以這一節,我就順帶把這個工作做了,挑一些品牌機里不同的型號作為對比,也對特色功能稍作點評和推薦。當然,這個東西可能本身存在我自己使用經驗上的主觀考量,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加以考量。
需要事先說明一下的是,這裡講的機子,我大部分是沒有用過的,我所做的只不過把前面講到的,認為重要的功能或因素,幫助大家梳理出來而已,這樣大家可以比較方便地,在一些相對一致的維度上,對多個品牌多個型號做橫向對比,對比的內容也是基於廠商報的參數及說明。
如果宣傳的功能與實際情況嚴重不符(例如前面講到了可能品控有問題),我不負責哈。
由於以上已經講到很多功能,有些個人認為是非常必要的,所以這裡已經篩出了帶有以下功能的:
1.上下管獨立控溫; 2.熱風循環; 3.金屬機身; 4.30L以上容量; 5.四層以上烤架設計; 6.多層或加厚玻璃門; 7.玻璃門帶至少一個角度以上的自停功能; 8.不鏽鋼加熱管; 9.帶旋轉烤叉
以上9項必須全部都有,才會出現在下面的推薦清單里,所以默認都是有的,但如果有特殊情況,例如部分烤箱的熱風循環還附加背熱功能,會在特點裡列明。
至於價格,目前售價就是我在天貓查到的價格,歷史好價是在大媽這查到的歷史記錄,僅供參考,畢竟有些神價可能以後也不會再有,不必苦苦等待,合適的價格就可以入手了。
由於烤箱品牌和型號很多,這裡也不可能一一列全,我只是找了些各主流品牌銷量較好的型號,然後做橫向對比。
1.長帝
先講個我目前在用的品牌——長帝。
說台式烤箱,長帝是繞不過去的一個品牌,畢竟人家主業就是做烤箱的,而且銷量還很不錯。長帝各式烤箱都有,各種價位各種檔次各種功能都很多,下面我們把幾款賣的還不錯的擼一擼。
(1)CKTF-32GS
特點:32L基礎款,滿足以上說的9項基本要求,同時帶不沾塗層(但未說明材質),也帶低溫發酵檔位。
目前售價399,歷史好價369。
(2)CRTF-32K
特點:上面那款的增強款,搪瓷不沾塗層,帶加厚中空門,且玻璃門支持多角度自停,帶發酵檔位,以及120分鐘定時(適用長時間發酵)
目前售價499,歷史好價368-439。
(3)CRWF-32PDT
特點:電子式溫控帶溫度顯示的高級款,帶搪瓷不沾塗層,支持120分鐘定時,且帶發酵檔位,發酵檔位定時可至600分鐘。
目前售價499,歷史好價399-439。
(4)CRDF-32A
特點:也是電子式溫控,但不沾塗層材質未標明,設定時間更長,可以從1分鐘-10小時定時,低溫檔比前面的發酵檔更低,最低可至25°,另外玻璃門支持多角度自停。其實跟上面那款的區別在於弱化了塗層材質,但增強了低溫發酵與時間控制。
目前售價499,未有查到歷史好價。
(5)CRWF42NE
特點:42L的高級款,長帝非嵌入式旗艦機,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升級,最大的特點是有背熱管&背熱風,所以整體受熱會更均勻。另外還有加厚中空門、可拆卸掛架,電子式控溫帶發酵檔,烘烤最高2小時定時,發酵可10小時,內部都有搪瓷塗層,連接渣盤都是搪瓷塗層的。
目前售價1299,17年雙十一有過599的好價,個人覺得599性價比非常高,如果再接近這個價,可入。
(6)CKTF-52GS
特點:52L的基礎款,各其實就是在CKTF-32GS的基礎上加大了容量,帶發酵檔位,玻璃門支持多角度自停以及120分鐘定時功能,機械式溫控,不沾塗層材質未明。
目前售價649,歷史好價458-542。
長帝以上型號對比表:
2.美的
這個牌子不用多介紹了,大小家電基本都有做,烤箱,當然也不例外,直接講具體型號吧。
(1)T3-L326B
特點:基礎款,不沾塗層(材質未明),帶常通功能,也就是可以一直烤,不限時。
目前售價319,歷史好價199-230。
(2)T3-L324D
特點:上面那款輕微升級,搪瓷不沾塗層,帶常通功能,也帶低溫發酵功能。
目前售價469,歷史好價294-350。
(3)T7-L325D
特點:主要升級了電子式控溫,無不沾塗層,帶低溫發酵功能,玻璃門支持多角度自停。
目前售價469,歷史好價349-369。
(4)T3-L327E
特點:帶加厚中空門,玻璃門支持多角度自停,M+U加熱管設計(但貌似這樣設計沒多大提升吧?),帶發酵檔位。
目前售價659,沒查到歷史好價。
(5)T7-L328E
特點:32L里的旗艦機,跟上面那款特色一模一樣,帶加厚中空門,玻璃門支持多角度自停,M+U加熱管設計(但貌似這樣設計沒多大提升吧?),帶發酵檔位。但比上一款多了電子式控溫。
目前售價1299,歷史好價988。但個人如果售價988的話,性價比並不高。
(6)T7-L382B
特點:稍大容量款,帶電子式控溫,無塗層,功能偏基礎,帶低溫發酵功能。
目前售價499,歷史好價419-450。
其實美的還有很多款講到了它菱形的反射背板,但個人感覺這種反射紅外輻射的,應該對均勻熱度起到的作用不大。但這是個人猜測,歡迎有使用過的人點評。
美的以上型號對比表:
3.ACA北美電器
很洋氣的名字,但實際是個國產牌子。32L的大部分是3層的烤箱,所以不推,這裡列幾個38L的。
(1)ATO-HB38HT
特點:不沾塗層(材質未明),帶發酵檔位,帶常通功能,6根發熱管。
目前售價529,歷史好價408。
(2)ATO-M38AC
特點:帶背熱風(但沒有背熱管),帶發酵檔位,加厚中空門,鍍鋁不沾塗層。
目前售價799,歷史好價469-499。這個應該是目前500價位以下能買到少數背熱風式的烤箱了,看中這點的可以考慮。
(3)ATO-E38AC
特點:上面的升級款,同樣帶背熱風(但沒有背熱管),加厚中空門,低溫檔可至30°,比發酵檔功能更佳,另外升級為電子式控溫,PTFE水性不沾塗層。
目前售價1299,歷史好價1049。個人覺得這個價位的話優勢不大,如果是我,我會選擇長帝的帶背熱管+背熱風那款。
北美電器以上型號對比表:
4.海氏
也是做了很多廚電的一個牌子,第一次聽說是在了解國內的廚師機時認識的,但在烤箱領域知名度稍弱,同大小款式也沒有很多。
他們家有個特點,就是不同大小基本都有那麼一兩款,從30L到70L都有,同時大烤箱考慮到發熱功率大,都帶有隔熱棉功能。
(1)A30
特點:小容量基礎款,帶不沾塗層(材質未明),帶發酵檔位,120分鐘定時。
目前售價299,貌似歷史好價也是299。
(2)HO-40E
特點:40L款,電子式控溫,鍍鋁不沾內腔,帶6根發熱管,低溫檔可至35°,帶加厚中空門。
目前售價699,歷史好價462-484。
(3)HO-60SF
特點:60L大容量款,跟嵌入式差不多容量了,寫的是電子式控溫,但長得跟機械式似的,帶不沾塗層(材質未明),帶可拆卸掛架,帶發酵檔位,6根發熱管,並帶有隔熱棉隔熱層,加厚中空門。
目前售價1080,歷史好價699-799。買之前還是要先看看尺寸放不放得下。
(4)C75
特點:75L超大容量款,電子式控溫,帶鍍鋁不沾內腔,雙M型發熱管(感覺比美的的M+U設計合理),5層可拆卸掛架,加厚中空門,低溫檔可至35°,同樣有隔熱棉隔熱。坑爹的是,這麼大的容量,居然查不到尺寸!?
目前售價1480,沒查到歷史好價。
海氏以上型號對比表:
5.松下
松下這種如雷貫耳的牌子也不用多說,定價也略高,同等功能要比國產牌子價格高出那麼一截,但勝在品控方面口碑非常不錯。
(1)NB-H3200
特點:32L機械款,帶不沾塗層(材質未明),帶發酵檔位,支持120分鐘定時,帶常通功能。
目前售價599,歷史好價454-499。
(2)NB-H3201
特點:功能跟以上的一模一樣,但內腔塗層變成了鍍鋁的。
目前售價699,歷史好價559-599。
(3)NB-HM3810
特點:功能做了全面升級,容量為38L,電子式控溫,搪瓷塗層,雙M型發熱管,帶發酵檔位,玻璃門支持多角度自停,支持120分鐘定時。
目前售價1499,歷史好價949-1099。
松下以上型號對比表:
當然,烤箱品牌和型號遠不止這些,例如還有格蘭仕、東菱、柏翠等。但格蘭仕主打偏小的烤箱,三層居多,4層性價比方面無明顯優勢,而東菱又基本都不帶熱風功能,柏翠500元以下的低端機型也不帶熱風,高端機型帶熱風感覺性價比也不高,這些就不列出來推了。
總體而言:
長帝中低高檔都有不錯的機型,很多關心的功能也都或多或少有體現,有好價的時候性價比都是不錯的。但缺點是,平時價格水分有點多,好價要等。
美的的話,基礎款好價時候確實非常划算,200出頭就可以入坑,比長帝門檻略低,但到中高價位的烤箱,感覺性價比沒什麼優勢,價格高了但多出的功能並不是很關鍵的功能。
北美電器32L烤箱基本不推薦,因為層數基本都是只有3層。38L烤箱有好價時倒是可以考慮下,主要是有背熱風功能,這個還是不錯的。
海氏基礎款有特價時候性價比也挺高的,至於大容量款,要看你有沒這個需求,還要看放不放得下了,如果要上大容量,個人感覺還是盡量找個坑買嵌入式會好些。
松下確實性價比不算太高,但據說品控方面非常不錯。不過,個人而言,如果買上千的小烤箱,我估計會考慮買水波爐之類的。
= 結語 =
烤箱其實選購併不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基本上就是一些小細節。
但為什麼很多人覺得烤箱難挑,就是因為各個廠商都會把各種功能寫得玄之又玄,要從一大堆型號裡面,去詳細看每一張介紹圖,然後再挑出每一個型號帶有什麼比較值的功能,是一個很大工作量的事情。
我做這個事情也做了差不多一兩天,希望對準備入手烤箱的你有點點幫助吧。
最好還是要強調下,這篇文章的工作,僅限於梳理出重要參數,沒辦法評判每一個型號的實際使用效果,畢竟沒有誰用過這麼多烤箱,我也不例外,所以如果實際使用情況跟廠商描述的功能與參數差別很大,歡迎大家評論補充。
本文首發於什麼值得買。
歡迎關註:識時務者
推薦閱讀:
※家用五孔插座(二三插)如何安裝接線?
※空調選購指南
※德國博世的中國機遇,以三大競爭力順應消費升級
※AEG電器,用高端品質征服中國
※各種家用電器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