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並非羞怯:天生內向卻蘊含強大力量
內向的人在社會中並不少見,一則統計數據顯示,約有30%的人天性內向。而這些內向者在謹慎、膽小的外表下,蘊含著強大力量
人們常常認為,內向的人很害羞,不過內向與害羞並不能完全畫上等號。害羞是一種焦慮的情緒,帶有行為上的抑制性。害羞的人往往害怕社會對他們做出負面判斷,因而會盡量避免社交活動,儘管他們也想加入其中。內向的人也會躲避社交活動,但躲起來的理由則是——他們更想一個人呆著。
內向的人在社會中並不少見。一則統計數據顯示,約有30%的人天性內向。而這些內向者在謹慎、膽小的外表下,蘊含著強大力量。
「社交對內向的人來說並不是多麼傷腦筋,內向者只是覺得少參與為妙。」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兒童情感研究室主任路易斯·施密特說。
當今世界,似乎更有利外向者生存。層出不窮的研究指出,社交已同低膽固醇、定期鍛煉一樣,成了擁有良好體魄的先決條件。極其害羞和內向的人更易被疾病壓垮,而且比起外向的人,他們在疾病面前也更易沮喪。在求學時也同樣如此,表現積極的孩子能引起老師更多的關注,而安靜的孩子則呆在教室的角落中任由忽視。
《安靜:內向者在聒噪世界中的力量》的作者蘇珊·凱恩指出:「我們生來是外向還是內向,如同性別一樣,都是我們的身份特徵。社會對內向者的偏見,導致能力、才智的浪費。」
社會上的這類潛規則恰恰低估了內向者的優勢。比如在工作中,內向者很快就利用電話將所有的朋友納入人際網路中,而這種交友方式又常常是深入、有益的。比起外向者來,內向的人顯得更仔細,這就意味著,他們對待問題深思熟慮,自然能做出更為明智的選擇。此外,內向者更擅長傾聽。這一特點代表著,內向者常能當好領導的角色。當安靜地坐著並集中精神時,內向者能在長時間的獨處中發揮他們的特長。
內向是天生的
偽裝是內向者在面對世俗偏見時常用的手段,很多人從小就掌握了這種技能。科學家發現,人們會變得內向還是外向,完全是天性使然。早在母親的子宮中,嬰兒就會因為潛移默化的影響,漸漸形成性格上的傾向性。
哈佛大學發展心理學專家傑羅姆·凱根曾就此發起過一項實驗。1989年,凱根及其團隊對500名4個月大的嬰兒進行研究。他們把這些嬰兒放置在帶有不同刺激的實驗房內,這些房間布滿了氣球、彩色的運動物體,以及蘸過酒精的棉簽。其中約有20%的嬰兒對這些刺激反應強烈;40%的嬰兒相對安靜些;其餘40%的嬰兒則處在平靜、哭鬧這兩個極端的中間。
根據凱根的推測,那些對外界刺激有明顯反應的嬰兒——也就是那組被稱為「高敏感」的嬰兒,在青少年時期會成為內向的孩子,而「低敏感」的嬰兒可能會變成外向的人。當實驗對象長大後,凱根的推測得到了證實。
心理學家伊萊恩·阿隆在《高度敏感的人》一書提到,內向的人對刺激的抵抗性偏低,在一屋子的氣球面前,他們很快便學會用抑制性的行為來保存有限的能量。一場雞尾酒會、一次集體研討,就會讓他們的神經飽受折磨,而外向者卻對這類刺激樂此不疲。
別逼孩子變得外向
謹慎、壓抑,甚至害怕,對受到過度刺激的人來說是更為健康和自然的反應,但這並不是父母想在孩子身上看到的性格特點,因為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是一個偏好膽大、進取的社會。我們常常會看到,內向孩子的父母,特別愛逼迫自己的孩子變得活潑一些。但必須指出,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
事情的真相是,內向者對於外界環境表現得更加敏感,他們知道自己無法滿足周圍人的期待,而且會把別人的評價牢記在心。幾乎每一個內向的成年人,都能回憶起孩提時因為顯得過於安靜而被批評的場景。父母想要幫助孩子更好地融入社會,這並沒有錯,但這也衍生出許多問題。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心理學家傑·貝爾斯基認為,這種打擊會毀了一個孩子,「問題的關鍵在於多加鼓勵。」
這並不意味著內向者就沒有長處,其實他們的優勢體現在很多方面。雖然讓外向者興奮的情形是內向者懼怕的,但在刺激的同時,這類場景往往也蘊含著危險。「外向者更追求結果本身,然而興奮感會讓他們淡忘周圍的警告,內向者反而會比較周到。」凱恩說。
善於躲避風險並不是內向者唯一的優勢。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心理學家安德斯·埃里克森相信,想要掌握一門出色的技藝時,在沒有同伴的前提下,進行有意識的單獨練習是成功的關鍵,這在體育運動、樂器演奏等領域都能成立。在一項研究中,埃里克森讓德國柏林音樂學院小提琴專業的學生按照未來的職業意向分成三組,參考標準是他們想要成為職業演奏者的強烈程度。數據顯示,其中表演水平更高的兩組學生,平時更喜歡獨自一人練習小提琴。
鏈接
內外向的名人
內向者:
比爾·蓋茨(CEO、慈善家):比起與人相處,他更愛鑽研新技術。
沃倫·巴菲特(資本巨頭):巴菲特曾說過做投資最需要具備的品性就是要有對的氣質,他內斂、謹慎的特性正說明了一切。
希拉里·柯林頓(美國國務卿):頻頻出現在外交場合的希拉里,事實上是一個較為內向的人。
外向者:
比爾·柯林頓(美國前總統):白宮的主人總是那些外向的傢伙,但恐怕沒有人會像柯林頓那麼典型。
瑪格麗特·撒切爾(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外向的性格幫助她克服了性別歧視,成為英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首相。
史蒂夫·喬布斯(創新者):喬布斯生來就是個商人,即使面對全世界的矚目他也並不會羞怯。
推薦閱讀:
※楊力易經智慧給我們力量
※腿法基本功力量訓練!腿如鋼筋鐵骨力量大!
※女性的力量:先告別母親 而後成為母親
※大雪節氣|一年中最宜進補的時節,別忘了艾灸的力量!
※專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