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軍隊圖冊(1)商
標籤: 秦始皇 商人 巴蜀 昆明 東周 分類: 古代軍事圖冊 2012-01-04 07:11
Osprey出版公司軍事書Men-at-Arms(MAA)系列第218號:古代中國軍隊(公元前1500-公元前200年)-Ancient Chinese Armies 1500-200BC。原作者C J Peers,繪圖Angus McBride,以下是該書的封面:
譯者的話:新的一年將繼續我的軍事書漢化工程,首先推出的是一套關於中國古代史的,之後是二戰系列幾本書,有朋友感興趣的話題可以給我留言,我會設法優先翻譯。
A:商朝武士,公元前1500年至1000年
A1:步兵
這是名蜀國的士兵或皇家的戟兵,其形象根據碑刻上文字中關於武士的描繪來重建。他攜帶一隻原始的匕首式斧頭和刷漆的皮盾,身穿粗鄙的麻布長袍。他的盾牌上的裝飾表現了另一種匕首式斧頭的形象。
A2:夷人
《尚書》描繪了經常作為商朝作戰時犧牲的野蠻人所穿著的皮制服裝的情況。圖中這名來自淮河流域的俘虜大約將被作為在新城牆建立時敬神的犧牲被處死。他的武器會是一支矛或一支弓箭,當然他也可能顯示為是一名商朝或早期周朝的同盟者。他的褲子的樣式也是這一時期中原民族所沒有的,一些資料則顯示這些人最初穿的是商朝祖先所穿的那種服裝。上古時期中國人的服裝的三大風貌分別:代替褲子作用的長袍、左襟壓右襟的奢華服裝以及頭頂挽起的髮髻。
A3:商朝貴族
以眾多今天得以發現的盔甲文物為依據復原的這名男子展現了精銳的殷商戰車武士的形象。他的袍子是絲綢的,複合弓也用同樣的材料包裹。一整塊青銅製作的單體胸甲也是可供選擇的防身裝備。護頸的樣式讓人想起起源自中東的早期的貫身鎧甲,但事實證明兩者沒有直接聯繫。
A4:斧兵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保存這樣一隻沉重的青銅斧頭,它可能並不用於實戰,而是用於斬首作為犧牲的活人的。同樣類型但體量小些的斧頭則被用於實戰。步兵弓箭手是陸軍中人數最多的兵種,他們的穿著也和圖中人物的類似。
B:戰車,西周。約公元前800年
根據考古發現重建的這幅圖,它表現了周代早期主要的衝擊武器——戰車的情況,而人物的盔甲和馬匹身上的飾物則依據《周禮》和《左傳》上的描述來繪製。車手們的鎧甲是上過漆的7層犀牛皮組成的,而類似的鎧甲也披在馬匹身上。事實上,至少在公元前500年時,今天已經非常稀有的蘇門答臘犀在當時的中國仍然很常見。按照標準弓箭手站在左側,矛兵或戟兵站在右側,而有時候車上還會站第4個人。這些戰士都是高級貴族,而車輛的指揮官可以是處於車上包括御手在內任意位置的一個人。一支部隊指揮官的軍旗被裝飾上了鈴鐺和羽毛。盾牌上的圖案設計是臆測出來的,但它們在商周時期使用的最普遍的主題是饕餮或者妖怪的面部形象。
C:東周武士,公元前700-400年
C1:諸侯王的衛兵
這是一名王室統治者的精銳部隊或突擊部隊中的一員,人物形象取材自公元前5世紀曾侯乙墓中出土的一尊雕像。他穿著絲綢,攜帶一把裝飾華麗的寶劍;最好的寶劍在當時價格極其昂貴,劍柄上纏著絲綢並裝飾著玉石。他的袍子上的裝飾跟據今天保存下拉的織物碎片來描繪;其他的圖案主題還可能包括方格、龍、鳳凰或像圖D2盾牌上畫的那樣的混合圖案。
C2:步兵弓箭手
公元前5世紀的一尊青銅容器上的圖案成為我們描繪這名人物形象的來源依據,而這些圖案是表現周代軍隊等級和隊列情況的有限資料之一。圖中顯示箭袋固定在腰間,但不清楚的是,它是通過圖中顯示的這種通過繩帶懸於腰間還是依附於腰帶之上。他的帽子的式樣被設置成硬板帽子的外觀,但實際上也許並非如此,其他的帽具樣式則包括在一些浮雕和繪畫中出現的圖H2人物的那種帽子或至少是在南方使用的圖F2人物的那種帽子。
D:南方的武士,公元前600-300年
D1:巫師
楚國保留了許多在其他地方已經消失了的古代習俗,詩歌中就描繪了對軍隊的精神上起鼓舞作用的身著熊皮的「巫」的這一職業。戰鼓和旗幟的圖案設計都依據的是這一地區的出土文物,它們很可能具有宗教上的特殊意義。
D2:楚國矛兵
楚民相對貧窮,裝備也往往比北方的簡陋,雖然6世紀的精銳部隊被描繪為在鎧甲外面穿著富麗的絲綢外套。圖中男子手持長沙墓葬中出土過的一種盾牌,帶刃片的長矛頭是銅製的,但在公元前300年時已經有「狀如蜂針」的鐵矛出現了。蓄鬍子是楚國士兵的標誌性特徵,這一做法繼承自吳國,因為吳人面部毛髮非常發達。
D3:吳國罪犯
公元前518年時受僱傭的這其中一名「自殺武士」穿著囚徒的紅袍,攜帶一隻木製盾牌,而楚人手中較高級的那一隻盾牌則應該是皮革製作的。
E:公元前4-3世紀
E1:將軍
根據秦兵馬俑出土的一副將軍鎧甲和一隻銅製頭盔重建了這名人物的形象,他攜帶的象徵權力的兵符被製成老虎的形狀。一把小的斧子有時也作為類似的象徵物來使用。
E2:弩兵
注意這支弩的尺寸,它基本按照在襄陽發現的一具實物來複原,如圖所示它的拉弓方法在《戰國策》中得到描述並出現在了漢代的浮雕畫中。青銅腰帶扣公元前5世紀末開始代替早期型的帶扣,它的起源源自游牧民族的風俗。
E3:劍士
約公元前350年鐵制長劍開始使用。圖中人物穿戴皮製盔甲,攜帶漢代浮雕畫中所描繪過的一種盾牌。早期鎧甲上使用的紅黑兩色漆料這時已經增添了新的顏色,吳起描繪說皮甲被塗上了硃紅色和藍色並裝飾上犀牛角和象牙之類的飾物。公元前3世紀趙國的宮廷衛士穿著的則是黑色制服。
F:西方的武士,公元前300-200年
F1:趙國騎兵
一隻公元前3世紀繪有圖像的瓦片上顯示了一名穿圖中這種深受游牧民族影響的服裝的騎士的形象,這種服裝的採用是伴隨著騎馬作戰技術的發展而出現的。中國人從公元前5世紀開始與大草原的游牧民族有了聯繫,但最初兩個世紀,雙方並未彼此進入對方的領地。在3世紀,趙國已經成為與大草原接壤的一個諸侯國,他們需要依賴強大的馬上弓箭手去對付游牧民族的襲擾和秦國的進攻。3世紀初,類似的軍隊在北方列國中建立起來,比如地處遠東的燕。中國弓騎兵因他們的「婁煩」而著名,後來他們成為游牧民族的一支。
F2:滇國武士
以來自雲南的一尊銅像為依據描繪的這名斧兵來自於半野蠻的滇地,那是一個和巴國與蜀國一樣,較少具備典型中原民族元素的地區。注意青銅製的「圓盤斧」,那是一種西南地區常見的古老武器。滇國騎兵的穿著與步兵類似,可能使用的武器包括劍和矛,雖然草原游牧民族的影響強烈滲透到這一偏遠地區,但馬弓手仍然被排除在他們的軍隊序列中。昆明部落作為滇的敵人以他們著名的長尾辮而聞名,作為巴國人的一支,他們擁有特色武器「樹葉型劍」,並在紋身和盾牌上表現老虎主題的圖案。
G:秦代的皇家衛隊,公元前221-206年
G1:弩兵
和本圖中的其他人物一樣,這名弩兵也是根據秦始皇陵中的兵馬俑來描繪的。秦的弓箭部隊很可能以前衛隊列展開以屏蔽近戰部隊的進攻。秦兵馬俑中至少出土了7種式樣不同的鎧甲,這和他們的髮式一樣,並非是每支部隊標準化的象徵。缺乏佐證的一種說法是,這些髮式代表了士兵們來自於帝國的不同地區。
G2:戟兵
這名選擇攜帶長矛的肉搏戰武士在實戰中也可能使用一隻盾牌。一些陶俑提示我們青銅鎧甲可能被塗成棕色;制服的顏色也是基於同樣的殘存的色彩證據來描繪的。秦帝國之前時期精銳的秦國士兵裝備可能相對簡單,另一些人的形象則可能和圖E所表現的相近。在華夏地區,圖中褲子的樣式則是最早由趙國騎兵在公元前307年使用的。
G3:散兵
兵馬俑中出土的不穿鎧甲和不持武器的陶俑據推測是用來表現依附於重裝部隊的散兵的,他們很可能是來保護指揮戰車或攻擊敵人同樣的戰車的。長矛是用來戳刺而不是用來投擲,而他們還會額外持有的盾牌其樣式很可能與圖E3所表現的那種相像。另外其他類似陶俑的姿態顯示他們是弓箭手。
H:秦代騎兵部隊
H1:騎兵
兵馬俑的另一種人物題材是這種重裝騎兵;大多數秦代騎士的形象可能更類似於圖F1。輪番作戰中的白刃戰顯然讓劍的使用最為普遍,但長矛、弓箭和戟同樣出現。公元前202年,在不騎馬作戰時,騎兵們還攜帶上了盾牌。
H2:車夫
圖中表現的這種鎧甲連同應該使用它的戰車御守佣一起出土於秦陵2號坑;其他戰車部隊也穿著附加的鎧甲保護。秦軍的旗幟是黑色的,其顏色代表了水,這出自星象學對王朝運勢的解釋。秦人的典型鎧甲樣式至少保留使用至公元前1世紀,這讓劉邦和項羽的軍隊以及後來的早期漢朝軍隊看起來很相像,特別是他們的裝備最早掠奪自那些被劉項所擊敗的秦朝軍隊。然而,早自公元前209年,那些起義軍就為了區分彼此作出了努力:楚國的軍隊戴藍色帽子,劉邦的軍隊採用紅色旗幟(建立漢朝之後被黃色旗幟所取代),當然,大量旗幟的出現也能起到誇大真實軍隊規模的效果。
推薦閱讀:
※古代小學教育
※古代君王為何自稱「孤」「寡」?
※古代稱謂三則
※古代另類防盜手段 在墓碑上留下詛咒
※不能戰死沙場,卻含冤而死的古代名將排名,第二名爭議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