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華嚴經講述菁華(第11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請掀開經本,第八頁第一行:

「教主難思」,這是第五大段。在前面,前一次我們說到李長者在這一大段給我們做了一個結論,末後有幾句話很重要,他告訴我們,菩薩六度萬行,理只有一個,都是從自性流露出來,隨其法身、萬行、大悲、大智,果報有差別。從圓初住菩薩就明心見性,一直到如來究竟的果地,《華嚴》裡面跟我們講了四十一個階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還不包括如來究竟的果地,他們見性的圓滿不相同,所以果報就不一樣。雖然有差別,我們一定要曉得,他的大願、大悲、大智以及菩薩行,決定都是圓滿的。初住菩薩同時修學等覺的法門,等覺菩薩在日常生活當中也沒有離開初住的法門,乃至於十信位的法門。如果不是這樣的圓修,就決定不能夠圓證。圓證,像本經裡面所說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一修一切修,一證一切證,這從圓融上來說。圓融裡面有差別,差別不礙圓融,圓融也不妨礙差別,這才顯示出微妙。

長者告訴我們,如果我們要想在這一生修學大菩提,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要學習這個法門。圓宗常講「圓人說法,無法不圓」。圓則遍,就稱法界性,所謂是「稱性起修,全修即性」,所以它不是偏。如果偏在一邊,偏修理,就很容易落在寂靜的這個境界上。如果偏在智上,就缺乏慈悲心;要是偏在慈悲上,所謂慈悲多禍害,你偏在一邊,慈悲裡面要圓修才是真正的慈悲。如果偏在願上,有一些法師發願,他不願意往生,他也不願意證果,他發的是什麼願?我生生世世都要到這個世間來當法師,這個好,不錯。諸位要曉得,偏在願上容易生起感情,落在情識裡面,必定隨業流轉。理要清楚、要圓融。任何一個法門都圓滿含攝一切法門,《華嚴》如是,《般若》也如是,《無量壽經》也如是,乃至於小本《阿彌陀經》亦如是。菩薩修學,圓融他才相應,與法性相應,法性是二空真如,也就是說與空性相應,這是宗門裡面常講的「三輪體空」,不著人相,也不著法相,這樣才能相應。

然後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之處,任何一個法門裡面都能保持定慧等學,不偏重在定,也不偏重在慧。向諸佛如來學習,他們是在果地上,我們今天是在因地初學,一定要懂得萬行因果,如佛一樣。佛、菩薩出現在世間,為一切眾生表演成正覺,為一切眾生表演一個高度智慧的人、圓滿覺悟的人是怎樣生活,是怎樣做他的工作,是怎樣於日常生活當中處事、接物、應酬都能得大自在。果地上的,如此經所說心地,這個心地清淨光明,這就是寶地。任何場所當中都與清淨平等覺相應,與廣大群眾接觸沒有畏懼,這個就是「坐師子座」。生活是社會大眾生活的榜樣,這就是典範生活的建樹,寶樹的意思。你在世間無論從事哪個行業,你在這個行業裡面有所建立,也是寶樹的意思,足以為世間人的好榜樣、好模範。無論自己住的是什麼房子,都是平等的大慈悲,念念想到一切眾生,這就是慈悲覆育。我們在經典上看到,或者是在一些道場上看到道場的種種莊嚴,這些莊嚴具有時候還有那麼一點模樣在,甚至於布置得美輪美奐、富麗堂皇,讓人家走進道場像走進一個博物館一樣。可是事事物物表法的意義懂得的人很少,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在佛法修學上得真實受用就少了。

講堂的設施,座席都是寶座,主講的人這個座是寶座,聽眾的座也是寶座。維摩居士講經,你看聽眾,一萬個師子寶座。說者、聽者都不可思議。寶座高廣有沒有大小?在事上講可能有大小,在理上講沒有大小。事上講是階位不相等,譬如我們講十住菩薩、十行菩薩、十迴向菩薩、十地菩薩,地位不一樣,應當是隨他自己的修證這種功夫高下不相等,這是從事相上說。從理上來說,實在講沒有大小,也沒有高下,可是在相上有,相上是諸佛菩薩隨類化身。身相可以隨類化身,當然依報也要隨類,不能說正報隨類,依報不隨類,那個講不通,依報隨著正報轉那就不好講了。所以世尊在我們世間示現在菩提樹下成道,我們凡夫看到釋迦牟尼佛坐在哪裡?鋪的是草座,地下鋪的是草,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鋪一個草座,我們凡夫看的。可是天神、菩薩看的呢?他們看到釋迦牟尼佛坐的金剛寶座。我們看不到金剛寶座,我們只看到草座;菩薩跟這些淨居天神,他們看不到草座,看佛坐的金剛寶座。說老實話,菩薩跟淨居天人看到釋迦牟尼佛的樣子,跟我們凡夫看到釋迦牟尼佛那個樣子不一樣,這裡頭有個道理,相隨心轉。通常我們講相隨心轉,隨自己的心轉,這個諸位好懂,體質,身體健康狀況也隨自己的心轉;更深一層的意思,相貌跟體質可以隨眾生心念轉,如果不隨眾生心念轉,佛怎麼能夠隨類化身?這個道理就深了,可是這是事實。

所以我們自己要發大心,念念為眾生,念念為佛法。為眾生,你這個形相隨眾生的心念轉;念念為佛法,你這個身相就隨諸佛菩薩心念轉,自然是不可思議。於這個意思能體會到個一分、二分,於是我們在事相上逐漸也能夠想通,相貌確實也能隨眾生的心念轉。現代的話說,一切眾生每個人審美的觀念不相同,同樣是一朵花,有的人看到很喜歡,有的人看了很討厭,有的人看到無所謂,這不是一個形相隨著眾生心念轉嗎?一朵花如是,一個人也如是。有些人看到你很喜歡,有些人看到你很討厭,什麼人?從來沒見過面的人。我們常常在路上走,你看有的人看到你,跟你笑笑點點頭,有的人看到瞪你一眼,理都不理你,這不就是我們這個形相隨著眾生心念在轉嗎?我們細心從此地去體會,然後才真正了解《華嚴》上所講的,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念念都跟虛空法界有感應。你要問感應是什麼道理?共同一法身,同一個真如自性,哪有說沒有感應的道理!所以報身能夠隨眾生,眾生有感,佛就有應,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他所現的身一定跟他的依果(就是依報之果)必定相應。因此在事相上講是沒有一定的,有差別;從理上講,是決定沒有差別。

總而言之,如來以圓滿的智慧、圓滿的慈悲德能,隨行普賢行。如來果地上不叫修,行普賢行。一切時、一切處都給眾生做一個好樣子,好的表率,這就叫「示成正覺」。我們能體會到這個意思,修學就有下手之處,否則的話我們學佛,到底從哪裡學起不知道。所以讀了《華嚴經》,不但你的心量拓開了,你也知道在日常生活當中怎樣去學佛,學得跟佛一模一樣。第四大段我們就介紹到此地。

現在看第五大段,「教主難思」。前面四段講的是依報,這一段要給我們講正報。教是教學、是教導;主,主持的人,主持教學的人,主持教導的人,在講堂上主講的人;難思是不可思議,這位主持教學的人實實在在不可思議。請看經文:

【爾時世尊。處於此座。於一切法。成最正覺。】

『爾時』,就是這個時候,『世尊』此地是指毘盧遮那如來。毘盧遮那是法身佛,盧舍那是報身佛,釋迦牟尼是應化身佛(應身佛),一即是三、三即是一。『處於此座』,坐在師子寶座上。『於一切法,成最正覺』,一切法是指世出世間一切法,我們要學。成是成就。正覺,揀別煩惱斷盡了,一切錯誤的思想、見解也都放下了,正知正見,對於宇宙人生的體性、現相、因果、變化都能正確的明白,沒有絲毫差錯,這叫正知正見,這叫正覺,這是真實智慧。心安住在真實智慧裡面,生活哪有不自在的道理?世間眾生有苦有樂、有憂有喜,苦從哪裡來?樂從哪裡來?憂從哪裡來?喜從哪裡來?誰知道?憂苦我們都想離開,怎樣才能離開?為什麼我們想離開而離不開?喜樂我們想得到,為什麼得不到?我們有許許多多個為什麼,千千萬萬個為什麼,這就是迷而不覺。佛這些疑問都斷得乾乾淨淨,沒有一樣不明瞭,沒有一樣不清楚,表現給社會大眾看這叫「示」,示是做出樣子,示是示範。

諸佛如來善於表演,現在講演員,世間一流的演員,跟佛菩薩相比差太遠了。諸佛菩薩個個都是非常精彩的演員;我們學佛,學佛也是學演員。這個世間,三種世間︰眾生世間、器世間、智正覺世間,就是我們的舞台,我們表演的場所。我們的生活是表演,我們的工作是表演,我們處事待人接物,沒有一樣不是表演。你要是能表演成正覺,你是佛菩薩一流人物。古德說此地的佛身,菩提身。《華嚴》裡面佛給我們講十種身,十種身菩提身是根本。這十種身實在講,就是我們這個身具足十種德能,不是說真的有十個身,猶如現在人講的身分,每個人都具足多重身分,佛的十身有什麼稀奇?我們世間人要說出你的身分,對你的父母來說,你是兒子的身分;對你自己子女來說,你是父母的身分;對待你的哥哥,你是弟弟的身分;對你的弟弟,你是兄長的身分。儒家給我們講五倫十義,世間法也講每個人都有十種身分,這個意思我們仔細去思惟,跟佛的這種身分可以能配合。菩提身是總說,菩提是大覺,無量的智慧德能,稱他作菩提身。他有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德能,所以他過的是智慧的生活,他從事於大智慧的工作,與法性本體相應,所以他能夠在一切法中給大家做榜樣、做模範。

這四個字「成最正覺」,什麼叫「成」?你得道叫成,我們通常講你證得,佛法裡也常說契入,你入了這個境界,這叫成。「最」是達到頂點,沒有再比這個高的,這是圓教的佛果。等覺菩薩不錯了,等覺菩薩還沒到頂點,上面還有一層,這是達到頂點才叫最。什麼叫「正」?斷絕邪知邪見,遠離顛倒妄想,這叫正。什麼叫「覺」?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心在哪裡?盡虛空遍法界就是心。這裡頭森羅萬象,佛經裡面講十法界依正莊嚴,這就是自心。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跟識都是一個意思。所以心在哪裡?盡虛空遍法界就是。所謂「全妄即真,全真即妄」,真是講心性,心性是真,妄是講現相,整體的現相就是自己的真心本性,這叫開悟,這叫大覺。

所以佛無論示現什麼身分,像本經末後五十三參,無論現什麼身分,無論示現哪一個行業,都是成最正覺,都是示成最正覺。這個「示」是表演,表演最正覺。生活,最正覺的生活;貧窮人,貧窮人最正覺的生活;富貴人,富貴人最正覺的生活。在這個社會上,你從事於高級的行業,高科技的行業,這個行業裡面的最正覺。你從事很低級的行業,在從前拉黃包車、擦皮鞋的,佛示不示現?也示現。在這個裡面示現成最正覺,然後讓一切眾生見聞覺知,真的一下明白了。生活行業那是相,相上有差別,智正覺沒有差別。果然都成最正覺了,他在差別裡面過平等的生活,這就高明。差別,相裡面差別,性裡面沒有差別,理裡面沒有差別,他受用裡頭沒有差別。絕不是說高尚的行業跟卑賤的行業裡面感受不一樣,那是凡夫,佛菩薩他的感受一樣的,都得大自在,都是無盡的快樂。這個地方我們要學。

怎樣才能夠達到這個境界?也就是說,怎樣才能讓我們現前變成佛菩薩自在安樂的生活?必須具備兩種智慧,根本智與後得智。為什麼?這兩種智慧才真正能幫助我們破迷開悟。我們迷得深,障重,這種迷障,佛在經上給我們說有三大類。一大類是「現行」,現行就是現前這些現象,現象有什麼障礙?在我們自身來說有煩惱,是非人我、貪瞋痴慢。在境界上,無論是人事境界、物質境界,都有很大的誘惑力,它引誘我們什麼?引誘我們的貪瞋痴,把我們心裡面貪瞋痴的種子引起現行。第二種障是「種子」,阿賴耶裡面含藏的種子,雖然它沒有起現行,障礙你證大菩提。第三類是「習氣」,說習氣諸位也許能夠懂得,習氣不好斷。古德為我們形容習氣,讓大家能夠體會到什麼叫習氣。譬如一個酒瓶,酒瓶盛酒的,我們把酒倒乾淨,裡面也擦乾淨,確確實實一點酒都沒有了。那個酒就好比是現行,真的斷掉了,斷根,聞聞還有味道,那個味道就是習氣。所以煩惱好斷,習氣難除。阿羅漢斷了見思煩惱,有見思煩惱的習氣。到什麼時候習氣才斷?辟支佛,證辟支佛果,見思煩惱的習氣也斷了。通常講,斷現行的煩惱有定功就行,忍辱、禪定就能斷,斷習氣是一定要開智慧,沒有高度的智慧,習氣是除不掉的,不用功怎麼行?極其微細的習氣種子,如來在果地上統統斷乾淨了。說實在的話,等覺菩薩還有習氣,極其微細的習氣。他的煩惱障、所知障盡了,在十法界裡頭隨類現身,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佛就有應,於一切法得大自在,在一切法裡頭表演最佳的榜樣。再看底下這段經文:

【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其身充滿一切世間。其音普順十方國土。】

這三句非常明顯,身語意三業。『智入三世』,這是意業,『悉皆平等』。『其身充滿』,身業,佛的身確確實實充滿一切世間。佛身如是,我們的身,給諸位說也如是。我們現在講身,大家想到什麼身?想到我們這個肉身。你怎麼沒有想到菩提身?你怎麼沒有想到智身、法身、願身?後面陸陸續續跟我們講這十種身。既然這麼許多的身都充滿一切世間,再跟諸位說明,我們這個肉身也充滿一切世間,這個很難懂。

我們這個身體是一些細胞、原子、電子組成的,這裡面東西可能也是一切眾生身上的身分,今天到我們這兒來組合;我們這個身,一期身過了四大解散,又到別的身體上組合。實實在在這個身體裡面,這些細胞、原子、粒子充滿一切世間,這哪裡是假的?連肉身都充滿一切世間。成菩提身的時候,得無量的清淨三輪,就是身語意。也就是說你真的是覺悟了,真的成最正覺;我們不要說最,說正覺,真的成正覺了,你的思想見解、你的願行跟毘盧遮那佛、跟釋迦牟尼佛、跟阿彌陀佛都相同。佛佛道同,與一切諸佛如來同心同願、同德同行,你就成正覺,你的身語意也就像佛。

「智入三世」,三世是從豎的方面來說,我們講過去、現在、未來。十方是從橫的方面來講,一般我們現在說的空間;三世是時間。說三世就包含十方,說十方就包含三世。這是在文章裡面的美化,如果這裡說智入三世,後面又普順三世,言語就重複,所以用縱橫兩方面來表達。什麼樣的智慧入三世?清涼告訴我們,以如量智通達世俗,這就叫「入三世」。這是佛學名詞,如量智跟如理智。如理智就是無分別智,也叫做根本智,也叫做實智,就是真實。如量智也叫做後得智,也叫做差別智,能知道宇宙之間一切現象。「以如理智證真」,知道一切法的真相,真相是什麼?相有體空,空有不二,空有無礙,所以悉皆平等。就能覺,我們叫他得道了、證果了;就所覺,用現代的話來說,宇宙人生的真相,他對於這些真相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

第二句講身業,身業通三世間,所以叫一切。成正覺身,這個身是總,說三身、說十身都離不開正覺;離開正覺,三身、十身就沒有意義了。無不充滿。法身普遍,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是從這個身變現出來的。這個身沒有形相,法身沒有形相,法身是理、法身是體,不是相。無相能現一切相,為十法界一切依正莊嚴之所依,都是依據這個理體顯現出來的。什麼叫智身?明白這個理之後這種智慧,人有這個智慧,我們就稱他作智慧之身;人有這個相,我們稱他智慧之相。他所明瞭的理遍虛空法界,他的智也遍虛空法界。色身我們剛才講過,色身實實在在講,也跟理、跟法身一樣遍虛空法界。清涼大師告訴我們,這個遍是圓遍,不是部分遍,不是偏在一邊的遍,圓滿的遍虛空法界。一切世間,一一極其細微的微塵,他說你總看也現、別看也現。此地我們必須要明白,諸佛如來如是,我們現前在座每一位同修人人皆如是。我們為什麼叫凡夫?他為什麼叫佛?他明白,所以叫佛;我們不明白,所以叫凡夫。凡夫跟佛這個名稱,一個是明瞭,一個是不明瞭,建立的稱號,明瞭就叫佛菩薩,不明瞭就叫凡夫;佛經裡面講覺迷不同,覺了叫佛菩薩,迷了叫凡夫。而事實的真相絕對不會因為你覺迷而有差等,覺迷不同而有不一樣,沒這回事情,一樣的。《華嚴經》上所說的字字句句都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說得更親切一點,就是自己跟自己生活環境的真相,然後才曉得這部經與我們關係多麼密切。

佛在其他大乘經上所說的是講的局部的真相,本經裡面所說的是說圓滿的真相,稀有難逢。真正有幾分體會了,對佛的意思懂得一些,能相信、能肯定,而後才知道,不但一切眾生身上有我,有我的身分,山河大地也有我的身分;換句話說,山河大地原來就是我身。這就好比我們在作夢,夢醒來之後想想夢中的境界,你夢中所現的相分,夢中有自己,夢中也有很多人物,也有山河大地、也有虛空,醒來之後自己好好想想,夢裡頭哪一樣不是我?樣樣都是,我豈不是遍虛空法界嗎?你在作夢時,我是遍整個夢境,不會在夢境裡這一部分是我,那一部分不是我,沒這個事情,全夢即心,全心即夢。那時候要是問你,你心是什麼樣子?變成夢境,那個境界就是心在那個時候的樣子。同樣一個道理,我們的真心、我們的本性,現在變成這個現相就是虛空法界,虛空法界是我們自性真心變現出來的夢境,哪一法不是自性?哪一法不是我?離了性沒有相,離了我也就沒有法,這才知道這個身確確實實是充遍虛空法界,這是真說,真實說。

第三句,語業。語業,『其音普順十方國土』。由於古時候居住的環境不相同,交通不方便,所以生活的圈子很小,範圍很小,大多數的人所謂老死不相往來,於是各個地區有它自己的言語、風俗習慣,文化生活不相同。現在科技發達,交通便捷,我們一接觸就有語言上的障礙。語言雖然有障礙,可是心靈沒有障礙。所以語業,「順」的意思也有三種,一種是能「順異類言音」。在古時候,確實有不少人能夠懂鳥獸的語言。鳥在樹梢上在那裡叫,牠們在談話,牠們在討論,我們聽牠說話的聲音很美妙,不曉得牠在說什麼,牠說得很好聽,不懂意思。在我們佛門裡面記載,安世高大師他就有這個能力,他懂得鳥獸的言語。在旅行的時候,他聽到鳥在樹上說話,兩隻鳥在交談︰遠處有人走過來,那個人是什麼樣子,戴什麼帽子、穿什麼衣服,手上拿些什麼,牠們在那裡交談。安世高聽懂了,告訴他的朋友,他的朋友不相信。不相信沒有關係,鳥說他們就來了,等一會兒果然看到有人來了,一點沒錯。他真懂得鳥獸的語言。諸位想想,連鳥獸的語言都能懂,何況我們人間語言?

經上說「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有能力順一切異類眾生的言語,異類是九法界有情眾生,佛有能力隨著眾生言音起變化。這個道理很深、很難懂,一般稱為不思議境界,可是它是事實。聽說現在電腦逐漸能達到這個目標,於是我們對於佛經上這句話就更能夠肯定,電腦能夠做得到,佛哪有做不到的道理!不但是佛,我們現在一般人講有通的人都可以做到,這個通叫神通。神通從哪裡來?從禪定來。確實,禪定功力到相當深度的時候,這些障礙統統都可以突破,彼此心靈能夠溝通,能夠沒有障礙。

說到這個地方我想起,這應該有將近五十年,四十多年前,我在台灣初學佛的時候,朱鏡宙老居士告訴我一個故事。他的岳父章太炎先生,章太炎很多人都知道,民國初年國學大師。他在世的時候曾經有一度兼差,兼什麼差?東嶽大帝請他去做判官。東嶽大帝的判官,判官相當我們現在所講的祕書長,他做過東嶽大帝的祕書長。晚上天黑的時候他就上班去了,第二天早晨天亮他就回來。所以他得不到休息,日夜都忙,白天忙著白天的事情,晚上忙著晚上的事情,沒得休息,那個差事也很累、也很苦。他曾經告訴他的朋友,在陰間,陰間有中國人也有外國人,各種人類都有。就有人問他語言怎麼辦?都通。這很奇怪,都通,各說各的言語,意思都能夠明瞭,都能明白,一點障礙都沒有。我們人間,看起來人間言語有障礙,還要找翻譯,在陰間遇到外國人不需要翻譯,他都通。這個意思慢慢的我們會能夠體會到。我一九七七年在香港講經,那時候在香港住的時間長,好像住了四個多月。前面兩個月講經要翻譯,有個翻譯翻廣東話的,後兩個月他們聽成習慣了不要翻譯,他講廣東話我懂他的意思,我說話他也懂我的意思,我們交談很方便,不需要經過翻譯,大概就是這種情形。這是能夠隨順異類的言音。

第二種是「順所宜說法」。眾生根性不相同,需求不一樣,所以要應機說法,他希望聽到什麼法門,佛就給他說什麼法門。佛也是在一音之中圓滿的表演,不但能表演音聲突破障礙,說法也突破障礙,這個實在是不可思議解脫境界。譬如佛在這裡升座講經,我喜歡聽《華嚴》,聽到佛給我講《華嚴》;隔壁這個他想聽《法華》,他聽的完全是講《法華經》,這叫普順。這種境界我們在往生經裡面看到過,在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說法、六塵說法,實在講同一個音聲,想聽什麼法門,你所聽到就是你理想當中的法門;你不想聽就很清淨,一點聲音都沒有。沒有一樁事情不是隨念而生,隨心所欲,這是真的境界,不是虛幻的故事。佛菩薩的境界這樣稀有、這樣圓滿,我們要是不求證入那就錯了。

第三個意思是「順遍」,遍就是遍虛空法界。不但遍一切空間,還遍一切時間,無量時空裡面,諸佛菩薩演說種種妙法無不見聞。現在我們是不見不聞,不見不聞不是佛的音聲、色相沒在我們現前,不是的,他在,他周遍法界,我們這兒哪能說沒有?我們不見不聞是我們的六根出了毛病,我們眼有障,所以見不到;耳有障,所以聽不到。只要把障礙拔除,佛的形像我們見到,佛的音聲親自聽到。《無量壽經》上世尊明白的告訴我們,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講堂「大音宣布」,盡虛空遍法界都能得聞,我們這個世間沒有說在例外。所以一定要曉得,我們的虧吃得實在是太大太大,什麼虧?妄想分別執著。一直到現在,我們還是貪著妄想分別執著,不肯把它放下。所以十方諸佛如來、諸大菩薩講經演教,周遍法界,我們今天落得一個不見不聞,完全不能夠覺知,這個身體好像失去知覺,麻木不仁。麻木不仁是嚴重的病況,我們今天這個身就是有這麼重的病。有病,如果自己知道自己生病就有救,為什麼?他會求醫。最怕的是有病自己不知道有病,不肯求醫,這個病永遠沒有辦法復原,就同這個情形一樣。所以佛確確實實是法音周遍十方國土。

再看底下這段,第八面倒數第三行:

【譬如虛空具含眾像。於諸境界無所分別。又如虛空普遍一切。於諸國土平等隨入。】

這兩句是佛用比喻來說,譬如前面所講的三業普周。實在說,如來果地上的境界是不可思議,常言說得好,「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沒有辦法用言語來表達,也沒有辦法用心思去思想,為什麼?達不到。比喻怎麼能比?在種種比喻當中,古大德常講,唯有虛空真如可以勉強的做個比喻,如果用其他的來做比喻,沒有一樣能恰當,所以這個地方用虛空來做比喻。虛空就是我們今天講空間,空間裡面包含許許多多的色相,這個我們很清楚,容易理解。你看像太空當中有多少星球,這些星球跟我們這個地球相彷彿。這許許多多星球從哪裡來的?這些星球裡面也有眾生,有我們肉眼能見的,也有我們肉眼不能見的。我們肉眼能見的這個色相大家容易明白,肉眼見不到的色相更多,這個要知道。虛空當中這麼多的物相,會不會顯得擁擠?會不會有一些碰撞?這個事情不會有的。為什麼不會有?心性所變現出來的它有秩序、有層次,真的是有條不紊,而且所變現的這些色相都是幻有,不是真有。經上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是給你講真的,一點都不假。

所以清涼大師在本經給我們做了綜合的結論,本經顯示的無障礙的法界。無障礙法界在哪裡?就在我們現前,確確實實是無障礙,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今天我們在生活當中處處都是障礙,為什麼一個無障礙的法界變成處處都是障礙?佛在大經上告訴我們,所有一切障礙都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頭變現出來的。我們想想也就能明白幾分,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真的是太多太多了,數不盡!換句話說,現在的障礙就太多太多了,比你遭遇的多得多,比你想像的多得多。這些障礙要從根把它拔除,那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所以佛教這些聰明人修行,聰明人從哪裡修?從根本修。根本是什麼?妄想分別執著,只要把這個拔掉就連根都拔掉了。然後星球與星球碰上也沒有障礙,空與空相撞有什麼妨礙?就沒有障礙。這些都是事實的真相。

我們把本來無障礙的環境,法界實在講就是我們生活環境,無障礙的生活環境變成處處都是障礙,過失在我們自己,不在別人。我們今天有緣學佛,學佛最要緊的事情是明白這些道理,明白事相,明白這其中的因緣,然後我們才有能力突破,突破之後恢復我們本來的生活。禪宗裡面講「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就是本來的生活,本來的生活就是諸佛菩薩的生活。諸佛菩薩住三昧之中,三昧就是正受,正常的享受,正常的享受是無障礙的享受。我們今天由於無明不覺,生起這些妄想分別執著,把我們正常的享受變成一個不正常的享受,這個錯了。所以常常觀虛空,《金剛經》上佛教給我們夢幻泡影、如露如電,教我們常作如是觀,這個話很有道理。這個觀就是轉變我們的觀念,現在哲學的名詞叫做宇宙觀、人生觀,你對人生的看法、對宇宙的看法,我們要把過去種種錯誤的看法轉過來。

經文裡面,『於諸境界無所分別』,虛空不分別。虛空確確實實,具是具足,圓滿具足,所有的星球、所有的萬物都在虛空包含之中,虛空於一切境界、一切萬事萬物沒有分別,這個比喻裡面最重要的就是「無所分別」。佛與大菩薩於一切境界當中確實,像虛空一樣,他沒有分別。有分別就不平等。所以人家能夠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道理在此地,他不執著。第二句裡面,『又如虛空普遍一切,於諸國土平等隨入』,著重在「平等隨入」。前面講「於諸境界」,這邊講「於諸國土」,意思是一樣的,於諸國土跟於諸境界是一樁事情。虛空普遍一切真的是平等隨入,無所分別,實在是為我們顯示出《無量壽經》經題上所講的「清淨平等覺」。

佛智廣大猶如虛空,這是總喻,虛空這是總的比喻。佛的根本智,佛的後得智,經上所講的量智、理智。「量智包含而普遍,理智無分別而證入」,理智就是無分別智,量智知差別法,一切法無所不知。《般若經》上講「般若無知,無所不知」,那個無知是什麼意思?無分別。般若無知,無知就是講的無分別,他哪樣不清楚?樣樣都清楚。譬如我們眼見色,當我們沒有起分別,沒有起執著,於一切境界、一切色法裡頭不分別、不執著的時候,這時候是根本智現前。不是說不分別、不執著什麼都不知道,哪有這回事情?樣樣都清楚,樣樣都明瞭,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根本智現前。它起作用的時候,這個作用是別人來問,來向你請教,你隨問隨答,無所不知。不是說來問一下,問到之後,讓我想一想再告訴你,想一想就完了,那就是凡夫,落到意識裡頭。不需要想!你看佛在經典裡面開這麼多的法會,聽眾當中或是啟請的、請法的人向佛提出問題,隨問佛就隨答,佛沒有說讓我想想我再告訴你,沒有。自自然然的隨問隨答,這叫後得智,這就是如量智。如量是什麼?如眾生之量,就是《愣嚴經》上所講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你程度高的,佛解釋的就深、就廣;程度淺的,佛解釋的也淺、也近,讓你聽到都歡喜、都滿意,這種智慧叫如量智,如量智是無所不知。可是你要曉得,無所不知是從無分別智裡面流露出來的。假如你沒有根本智,哪來的後得智?就好像植物一樣、樹木一樣,樹要是沒有根、沒有本,那個枝葉花果怎麼可能有?所以差別智無所不知,依根本智而起的,只要你得根本智,你就會自然得一切智,就是無所不知。

這裡面說智,古人也用相宗的四智來講,因為《華嚴經》也是屬於相宗的根本經典。法相宗六經十一論,《華嚴》也是六經之一,因為這裡面講法相的理跟事也不少。相宗講四智,講大圓鏡智,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轉末那為平等性智,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所以在果地上就不是叫八識,叫四智,稱為四智菩提。

「大圓鏡智,純淨圓德」,圓滿的德能,在迷的時候它含藏種子,覺悟的時候它能夠「現種依持」。它「能現能生」,能現的是什麼?能生的是什麼?能現的是一切依正莊嚴,有情眾生的十法界依正莊嚴,法身大士的一真法界的依正莊嚴,都是大圓鏡變現出來的。能生是什麼?能生一切智。向下經文裡頭有說,「菩提智,普現一切眾生心念根欲等而無所現。無所現言,無有分別」。所以本經,法相宗取它做依據之一不是沒有道理的。菩提智,現行功德之所依、種子功德之所持,所以普現一切眾生心念根欲。所現的這些相,因緣生法,當體即空,像《金剛經》上說「如夢幻泡影」,所以現而無所現,但是無所現的意思就是講無有分別。無有分別這個話就是講無心而現,也可以說無意而現。有心有意就有分別,就有障礙;無心無意沒有障礙。

「平等性智,觀一切法」,觀自觀他,有情無情,法法平等,也沒有分別。諸位要曉得,沒有分別才是真平等,有分別就不是真平等。十法界裡面有情眾生,十法界包括四聖法界,我們知道四聖法界是十法界裡面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四法界沒有執著,他有分別。執著是煩惱障,他斷了;分別是所知障,他沒斷,不過愈是往上面去他的障礙愈薄,愈往下面他的障礙愈重、愈深。不分別才平等,所以十法界裡面講平等都是相似法,不是真的。必須超越十法界,圓教初住菩薩真的轉八識成四智,心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妄想也少,這才是「悉皆平等」,平等就是講沒有分別。

十法界裡面的人,他還沒有忘掉我法,所以分別如來。佛菩薩示現到我們人間來,為我們講經說法還是要用分別,還是要用執著,你看制訂這些戒律,這樣可以做,那樣不可以做,還是要執著,還是要分別。這是教小朋友、教初學,教法身大士沒這個話了。再跟諸位說,佛教法身大士,連言語都沒有。別說是一真法界裡面教學的狀況我們沒法子想像,我們看天界,初禪、梵天裡面還有說法,還有講經說法,二禪就沒有了,二禪人不講話,講話很累。用什麼方法來溝通表達意見?放光,叫光音天。二禪是光天,放光來表達意見、溝通意見,所以佛要在二禪天講經說法是用放光。三禪天光都不要放了,放光還太囉嗦,完全是心靈的交通,就是我們今天講心靈的感應。他心清淨,所以三禪叫淨天,彼此心地都非常清淨,心靈交感,他用這個方法來溝通。連高級的凡夫都入這個境界,何況一真法界?所以一真法界跟極樂世界裡面那些狀況我們真的是無法想像,佛菩薩給我們描繪一點、介紹一點都是些方便說,描繪一個相彷彿的樣子,真實的境界一定要到西方極樂世界,然後哦!原來是這樣的。不是我們思惟想像能達得到,那真是奇妙到極處。我們統統都有分!今天就講到此地。

華嚴經講述菁華  (第十一集)  1998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12-045-0011


推薦閱讀:

儒釋道三家誰真正「以人為本」
雜說之一儒釋道
儒釋道的性論
秒懂 儒釋道 三家的六面不同
惟賢長老《儒釋道三教文化各有特點》

TAG:文化 | 新加坡 | 佛教 | 凈空法師 | 法師 | 多元文化 | 儒釋道 | 凈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