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時代的媒介素養教育

前沿問題網路時代的媒介素養教育佘紹敏 《 光明日報 》( 2013年04月22日 16 版)

今年三月,香港連續發生兩起子女殘殺父母的極端個案。多家香港媒體在報道中援引犯罪學專家的分析,認為是因為青少年沉迷於網路,加之香港生活節奏快使得親子關係疏離,才導致了這樣的人倫慘劇。

人們習慣於將暴力行為歸咎於媒體過度表現或虛構暴力內容,儘管許多研究顯示,社會環境和個人成長過程中的方方面面與暴力行為有更穩定的相關關係。在上述個案中,沉迷網路與親子關係疏離或有互為因果的關係,但簡單斷言為網路造成犯罪顯然過於武斷。

理性看待傳媒的影響力是現代人媒介素養的重要構成部分

基於對受眾、傳媒本質屬性、傳媒生產過程等方面的深入了解,我們才有可能形成對傳媒效果的正確認識,並以之為預設前提對媒介內容進行分析、闡釋和批評。也只有如此,媒介素養教育方能更上層樓,從「識讀」階段進入「賦權」階段,幫助人們近用、善用傳媒,成為積极參与社會事務、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公民。

依然以上述個案為例。在「識讀」層面,我們首先需要了解,在媒體究竟能否造成暴力傾向或暴力行為方面,至今並沒有明確的令人信服的答案。萊切斯特大學傳媒學者巴里·甘特總結了各種關於媒體暴力的研究,發現這些研究呈現了宣洩、喚起、反抑制、模仿、脫敏、培植和恐懼等七種主要影響。這其中,「宣洩」與「反抑制」的觀點傾向於認為媒體暴力有助於減少社會暴力行為,而「模仿」和「培植」則傾向於認為媒體暴力助長了現實暴力行為。各種觀點皆有實證研究佐證,恰恰說明了傳媒效果評估的複雜性與多樣性。

事實上,犯罪行為是由許多因素造成的複雜行為,正如威斯敏斯特大學傳媒學者大衛·貢特萊特所指出的,「實際上暴力和犯罪的成因並不是存在於電視節目當中的,而是源於貧窮、失業、虐待、沮喪、人格品性和心理狀態。」因此,如果我們將傳媒看做是犯罪行為的唯一或最主要原因,這難免會模糊全社會的視覺焦點,形成社會對犯罪原因的錯誤認識,誤導規範性決策的形成。但是,傳媒自身卻常常在許多犯罪個案報道中扮演自證其罪的角色,輕易假定媒介內容引發暴力或犯罪行為。這樣的片面化報道或許符合受眾的心理預期,卻未必能正確體現傳媒的社會影響力。

高估傳媒的影響力易於使我們將問題簡單化,忽視傳媒影響力的發揮受制於社會環境、傳媒自身的特質以及受眾的多樣性等多種因素。傳媒影響力的發揮是各種因素協同作用的結果。傳媒研究認為,傳媒作為社會和文化語境的一部分,其不當內容確會對受眾產生消極影響。這種消極影響更多地體現在媒體在呈現包括暴力犯罪在內的諸種社會現象時有可能出現偏差,而這種偏差許多時候也是社會力量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中,經濟利益是最大的驅動力。

傳媒對煽動色腥內容有過度呈現的傾向,這與傳媒逐利的動機密不可分,因為「拳頭加枕頭」往往是吸引受眾眼球的不二法門。大眾傳媒從事的是二次售賣活動:先將其內容銷售給受眾,再將被內容吸引到的受眾銷售給廣告主。為了吸引更多的受眾進而獲取更多的廣告投入,傳媒中的三俗內容屢禁不止,而「客觀」和「公正」這樣的新聞報道圭臬也一再面臨挑戰。

以去年12月掀起新聞倫理大討論的紐約地鐵撞人事件為例,一些著名大報在官方微博中斷章取義地援引甚至杜撰攝影師聲明內容,製造攝影師蓄意見死不救的語境,究其原因,「見死不救」的譴責相比於「無力施救」的無奈具有更多的衝突性,更能吸引不辨真相的粉絲,增加微博賬號的商業價值。作為普通受眾,我們既需要了解媒體具有力圖吸引眼球的本能,同時也有理由期待媒體在面對利益誘惑時能堅守底線,畢竟,它們扮演著瞭望塔與守衛者的角色,被賦予了維護社會公義的天然使命。

媒介素養教育至關重要

媒介傳播的信息與娛樂內容構築了一個我們置身其中的「虛擬世界」,新聞以外,電影、電視劇、網路遊戲、網路小說等虛構性內容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我們對世界的觀感。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今年初發布的報告,2012年中國網民人均每周上網時長達到20.5小時,也就是說,網民平均每天有近3個小時沉迷於網路世界。未必具備專業訓練背景的各種「自媒體」在互聯網信息傳播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不僅直接挑戰專業新聞媒體的調查和求證能力、對全社會的媒介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呼喚相關部門採取適度監管的措施。

中國青少年網路協會今年3月發布的《中國遊戲綠色度測評統計年報(2012)》顯示,測評的423款遊戲中,沒有安裝防沉迷系統的遊戲169款,佔總量的40%,安裝不完善的遊戲87款,佔總量的21%。不適合未成年人的網路遊戲達78.5%,而存在各種花錢設置、消費陷阱,誤導未成年人消費的遊戲佔58%。許多中小學生喜歡玩的《穿越火線》在韓國被列為僅適合18歲以上的人。當網遊公司急於牟利而致企業社會責任於不顧時,網路監管的重要性就愈見突出。

香港的一項研究發現,沉迷於網路的青少年情緒管理能力和辦事集中能力較差,他們往往缺乏家人的關注,家庭聯繫較薄弱,因此傾向於在網路遊戲上尋求刺激和朋輩之間的認同感。回到本文開頭提到的暴力犯罪問題,網路顯然不是唯一原因,但卻很可能是一個誘因。正如電視時代聚焦於「兒童與暴力」議題的研究結論認為年輕人的社會化過程越來越遠離家庭和學校,如今,網路遊戲繼電視之後也成為青少年社會化的一股重要力量。一味的「堵」往往適得其反,防止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既需要政府對互聯網產業的規制,也需要網遊公司開發綠色遊戲軟體來疏導青少年的遊戲需求,還需要社會、學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在倡導媒介素養教育的同時進一步豐富青少年的課餘文化生活。

雖然媒介素養教育的理念多年來被反覆提及,全社會依然缺乏對其的足夠重視。國際上許多國家已將媒介素養教育納入正規教育體系中,我國的香港和台灣地區也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台灣地區教育部門在2002年10月頒布「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將媒介素養教育融入學校中的各個學科,使媒介素養教育從專業化教育轉變為公民素養教育的一個部分。

顯然,媒介素養教育不是萬能的,但一定是有益於個人身心培養和社會和諧發展的。推廣媒介素養教育,幫助受眾適應變化莫測的媒介環境,變被動為主動,進而成為積極的參與者和傳播者,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應該是滲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不僅僅是一次講座、一門課程、一本書。網路的發展更是加劇了媒介素養教育的急迫性——如何識別網路謠言、如何透過表象看真相、如何形成正確判斷並作出理性決策、如何確保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這些問題,不僅需要相關的研究者一再呼籲,也需要政府部門、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作者單位: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推薦閱讀:

教育孩子的格言精選100條
什麼是正念?
和孩子溝通的方式,是家庭教育的根基
TED 演講:填鴨式的教育要不得,追求無知又如何?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紅臉是不是非常必要?

TAG:教育 | 素養 | 時代 | 媒介 | 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