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時代記者的媒介素養研究
轉載▼
標籤: 雜談 | 分類: 學生作業展示 |
——2010級網路新聞及新媒體方向碩士研究生 欒絮潔
摘要:本文以記者的媒介素養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媒介融合時代新聞傳播的巨大變化對記者提出的新挑戰,以及對媒介融合時代記者媒介素養出現的問題的思考,提出了加強記者媒介素養的幾點建議,認為記者必須提高多媒體傳播的能力、選擇與整合信息的能力、批判的認知能力,具備新聞專業主義精神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
關鍵詞:媒介素養,記者媒介素養,媒介融合,新聞專業主義,職業道德
引 言
隨著媒介技術的飛速發展,傳統的媒介分界被打破,報紙、廣播、電視、網路及新媒體的不斷進步,各類媒體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媒介融合的趨勢。這種媒介融合對傳媒人特別是新聞記者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更高的要求,亟需通過媒介素養教育,提高自身的業務素養和職業道德素養,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高素質的新聞人才,為公眾和社會服務。
一、媒介素養
(一) 內涵及外延
媒介素養,按照美國媒介素養研究中心的定義,是指人們面對媒介各種信息時的選擇能力(ability to choose)、理解能力(ability to understand)、質疑能力(ability to question)、評估能力(ability to evaluate)、創造和生產能力(ability to create and produce)以及思辨的反應能力(ability to respond thoughtfully)」。[1]
國內對媒介素養的研究已有十幾年的經驗,不少學者從中國社會的現實語境出發,對媒介素養的內涵及外延進行了界定。上海交通大學謝金文教授認為:人們的媒介素養,是指人們對大眾傳媒的認識、利用和參與方面的素養。[2]上海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博士張志安、沈國麟在《媒介素養:一個亟待重視的全民教育課題》中指出:「媒介素養是指人們對各種媒介信息的解讀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為個人生活、社會發展所用的能力。」[3]中國傳媒大學的張開教授在《媒體素養教育在信息時代》一文中,對媒介素養的概念進行了梳理和總結,認為媒介素養是傳統素養(聽、說、讀、寫)能力的延伸,它包括對各種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讀能力,除了現在的聽、說、讀、寫能力以外,還有批判地觀看、收聽並解讀影視、廣播、網路、報紙、雜誌、廣告等媒介所傳輸的各種信息的能力,當然還包括使用寬泛的信息技術來製作各種媒體信息的能力。
中國人民大學陳力丹教授將媒介素養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公眾對於媒介的認識和對關於媒介的知識的了解,另一個是傳媒工作者對自己職業的認識,對傳媒工作規範的了解以及職業精神。[4]因此,媒介素養的外延可以從傳者和受者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方面是指公眾通過學習和實踐,認識、選擇、理解、評估媒介及信息,並用來為自己服務;另一方面也指媒體及媒體從業人員對自己所從事的媒介能夠充分理解,熟練掌握各種媒介傳播方式與技能,正確認識傳媒的社會職能,利用傳媒的影響力履行好社會和公眾賦予傳媒的社會責任。
(二)記者的媒介素養
目前,我國學術界對媒介素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受眾的媒介素養、特定人群(例如大學生、農民、政府官員、中小學生等)的媒介素養、媒介素養教育等方面,特別是對受眾的媒介素養的相關研究較多,但是對於傳播者的媒介素養研究尚沒有深入。
其實,記者作為新聞信息的傳播者,在整個信息的傳播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他們對信息進行選擇和過濾,擔當著信息「把關人」的重要角色,其價值觀和媒介素養水平成為直接影響大眾傳播效果的關鍵因素。同時,新聞記者肩負著重要的社會責任,他們的報道日益成為人們認識世界、辨別真偽、表達觀點的主渠道,記者的傳播活動對受眾有重要作用,在傳媒人媒介素養缺失的情況下,受眾通過媒介所感受到的就是被記者所歪曲和異化的價值觀。因此,提高記者的媒介素養具有重要意義,對記者的媒介素養進行研究也具有很強的必要性。
根據記者的職業特性和所承擔的社會角色,筆者認為記者的媒介素養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業務素養,包括媒體記者對自己所從事的媒體有充分的認識,並且能夠熟練掌握各種媒介傳播方式與技能,在傳播內容的選擇、傳播價值的判斷、傳播動機的確定等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專業精神和能力。另一方面是品德素養,記者應堅守職業道德和專業主義精神,客觀報道事實,尊重公眾知情權及其他公民權利,具有自律意識,體現客觀公正性,對新聞事業有崇高的理想和不懈追求等。
目前,隨著媒介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在Web2.0的媒介環境下,媒介融合已經成為大勢所趨,這對新聞記者的媒介素養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更高的要求。
二、媒介融合對記者提出的新挑戰
在數字技術和網路傳播的推動下,媒介融合已成為傳媒的發展趨勢。「媒介融合」這一概念最早由美國馬薩諸塞州理工大學的浦爾教授提出,1983年,他提出了「傳播形態融合」的概念,其本意是指各種媒介呈現出多功能一體化的趨勢。美國新聞學會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魯·納奇森首次對「媒介融合」的概念進行了界定:印刷的、音頻的、視頻的、互動數字媒體組織之間的戰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聯盟。[5]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蔡雯教授在對相關文獻進行梳理分析後,提出了「媒介融合」的核心內容,認為媒介融合大致包含三個方面的融合,即傳播內容的融合、傳播渠道的融合以及媒介終端的融合。[6]因此,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新聞傳播內容、形式、載體及傳播觀念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呈現出諸多全新特質,對新聞記者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
1、信息傳播環境改變:
媒介融合帶來了信息傳播環境的巨大改變,特別是互聯網及新媒體的發展,使不同媒介之間進行整合與重組、交融與互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交互性越來越強,形成了新的信息傳播環境。
傳統媒體藉助新媒體進行業務拓展,開發了與新媒體相融合的新的媒介形式,例如與網路媒體相結合出現了網路報紙、網路電視台、網路廣播、電子雜誌等,隨著3G技術的發展又出現了與手機媒體相結合的新媒體,例如手機報紙、手機電視、手機廣播等等。
基於媒體形態的這些變化,近年來傳統媒體在自身組織結構和發展戰略上做出了相應調整,提出了「全媒體」的發展策略,即運用所有媒體手段和平台來構建大的報道體系。例如解放日報報業集團實施了「4i」的全媒體發展戰略,即在原有媒體平台基礎上開發手機報(i-news)、數碼雜誌(i-mook)、電子報紙(i-paper)和公共視頻(i-street)業務,目的是在無線、寬頻、戶外、新介質等主要領域中佔據優勢地位。2009年,南方報業集團提出構建「南都全媒體集群」,向全媒體集團轉型。目前已形成了原有報刊集群、以奧一網為首的網路集群、「南都視點?直播廣東(FM91?4)」、南方365電子商務網,還有戶外LED聯播網、手機報、基於蘋果iPhone、iPad終端的電子閱讀器,並將向網路電視進軍。[7]
「全媒體」發展戰略的提出適應了新的新聞信息傳播環境的需要,是未來傳媒業競爭和發展的主要手段,因此,對傳媒人特別是新聞記者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新聞傳播模式改變:
傳統的新聞傳播模式是這樣一種流程:新聞事實由傳播者通過新聞媒介傳向受眾。在這個傳播過程中,傳播者起著積極主動的作用,受眾更多的是出於被動的地位。但是,在新的媒介環境下,單一的傳播流程已被改變,傳者和受眾的界限變得模糊,受眾在傳播中的主動性加強,新聞傳播的主體由職業新聞記者獨家壟斷轉變為記者與受眾共同分享,新聞傳播模式由單向線性轉變為雙向互動性傳播,由媒介組織對大眾的傳播轉向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傳播。傳者受眾一體化成為新的新聞傳播模式的主要特徵。
媒介融合帶來的新聞傳播模式的變化,影響著新聞業務形態的全部過程,改變了傳統媒體信息採集與製作的流程,即不同的媒體集中在一個信息操作平台上,統一策劃,資源共享,根據各自媒體和受眾特點對信息進行分類加工,製成不同的新聞產品,最後通過不同的傳播渠道傳播給特定受眾。這種新聞業務流程是對新聞信息和資源的整合與重構,體現了一種新的態勢:對受眾需求的重視、全媒體的操作理念及規範的新聞生產過程。
全媒體報道「不再是單落點、單形態、單平台的,而是在多平台上進行多落點、多形態的傳播」[8]。這種新的新聞傳播模式促進了新聞采寫方式的變化,記者要熟練掌握各種媒體技術,運用多種媒體進行新聞報道。
3、新聞產品形態改變
媒介融合還帶來了新聞產品形態的改變,具體表現在兩個層面,即基於受眾層面,出現了「公民新聞」;基於新聞媒體層面,出現了「融合新聞」。
隨著Web2.0應用的不斷普及和社會化媒體的迅速發展,受眾選擇、使用媒介的能力逐漸提高,從單純的接收者向傳者和受眾的雙重角色轉變。在新聞事件現場,「公民記者」利用手機、個人博客、微博、SNS等在第一時間發出消息、表達觀點,成為傳統媒體報道的重要來源。這種「公民新聞」形式顛覆了傳統媒體在新聞傳播中的壟斷,並影響了傳統媒體對新聞信息的「議程設置」功能,這在突發新聞實踐報道中表現尤為突出。[9]例如在「華南虎事件」、「躲貓貓事件」等的傳播過程中,來自民眾的信息和觀點產生了強大的輿論威力及社會影響,說明受眾對新聞信息的判斷能力在增強,他們的新聞行動對傳統媒體產生影響。
媒介融合使新聞媒介的工作流程和新聞傳播模式發生變化,產生了「融合新聞」這種新的新聞產品形態。「融合新聞」突破了傳統媒體間的限制,整合所有的媒介,集中力量採集新聞素材,再根據各自受眾的特點進行加工,將文字、聲音、圖片、圖像和Flash集於一體,最後通過不同的渠道發布出來。「融合新聞」體現了這樣一種理念:媒體對事件的處理更加多角度,對信息的加工處理更注重原創性和多媒體化,更倡導受眾參與和注重與受眾互動。這種新的理念也是基於媒介融合的實現而逐漸形成的,在很大程度上對新聞記者的職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媒介融合時代記者媒介素養出現的問題
媒介融合改變了信息傳播環境、新聞傳播模式,產生了新的新聞產品形態,這對新聞記者的新聞傳播活動帶來了有利的方面,但是縱觀近幾年媒介融合下的新聞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記者的媒介素養亟待提升。
1、 新聞信息駁雜,缺乏把關
媒介融合環境下,媒介形態的多樣化給人們帶來了多方面的信息,但信息的龐雜和無序使人們選擇有用信息的難度增大,不得不忍受「信息爆炸」的困擾。同時,媒介的多樣化也使人們接觸媒介的頻率增加,影響人們的生活,使各方面都打上了媒介的烙印。特別是在Web2.0時代,受眾可以自己提供信息內容並通過各種渠道進行複雜的交流溝通,媒介化社會正在形成。
在媒介化社會,媒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媒介在日益替代現實,媒介在構建真實方面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重要,以至於人們會感覺到凡是沒有經過媒體報道的事情就根本沒有發生或是出於謠傳。傳媒構建的「擬態環境」進而影響到人們對真實世界的感受和預設,進而影響到人們的行動,使得擬態環境社會化。」[10]
正是基於這種媒介構建的現實,使得人們對信息真假的分辨能力弱化,媒體並沒有扮演好「把關人」的角色,沒有很好地對信息進行有效的區分,甚至出現了虛假新聞、媚俗新聞、炒作新聞、新聞娛樂化傾向等不良現象。在網路媒體上這些現象更加嚴重,還出現了網路推手、網路打手的炒作、刪帖等行為,破壞了正常的網路生態環境,對人們獲知真實信息的權利造成侵害。
2、新聞質量不高,同質化嚴重
在新媒體時代,雖然媒介形式推陳出新,但是「內容為王」依然是媒體競爭的關鍵,而且對內容的質量要求更高。媒介融合背景下,技術的融合帶來信息發布速度的增快,但是在新聞內容方面出現了不少問題,例如新聞質量不高、忽視新聞客觀性、新聞報道缺乏深度、新聞同質化現象嚴重。
如今,媒體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各大媒體都把搶時效、發獨家新聞作為宗旨,也是對記者的要求。但是,為了追求信息發布的時效性和獨家性,新聞記者在新聞現場幾乎不假思索地快速采編新聞,又要兼顧多種采編技巧,追求速度的後果往往導致了對新聞客觀性的忽視,更缺乏報道的深度,新聞報道質量不高。同時,一些媒體為了追逐經濟利益,一味地迎合受眾,節目內容表現出強烈的娛樂化、煽情化、低俗化傾向。
媒介融合要求記者同時為不同類型的媒體提供內容,在一個全媒體的媒體機構工作的記者,在採訪一個事件後,要完成報紙文字稿、電視和廣播報道稿、網路文字稿、視頻、圖片、手機報道稿等多種媒體報道工作。但是,在有限的時間範圍內為多種媒體服務,記者難免在報道中出現內容重複、觀點雷同的現象,加上各媒體新聞報道流程和報道框架的相似性,及媒體內部的內容可共享性,導致了嚴重的新聞同質化現象。新聞同質化主要表現為信息報道角度單一、報道流於表面、內容雷同等,這種現象不僅會影響新聞報道和觀點的多樣化,也不利於各媒體把握各自的目標受眾,最終會導致受眾群的流失。
3、忽視社會責任,道德素養薄弱
隨著媒介化社會的形成,媒體的大眾化、商業化、市場化程度加深,一些媒體為了追逐經濟利益,在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忽視了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媒體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意識薄弱,在媒介融合的新環境下,媒體間競爭將更為激烈,這種負面現象對媒體的長遠發展將造成影響,也不利於記者素質的提高。
記者職業道德素養薄弱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通過濫用媒體權利來謀取私利或者進行權利尋租;為增加點擊量、發行量和收視率進行惡意新聞炒作;報道不當形成對司法的干預,造成「媒介審判」;媒體報道干涉私人領域,造成「人肉搜索」等侵犯公民隱私權的情況;製造「假新聞」、「有償新聞」或者「有償不聞」等等。
而根據2004年5月《新聞記者》雜誌上發表的《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調查報告》,當前我國新聞記者的職業道德素質狀況確實很不樂觀。在報告中對於記者拉廣告,16.8%同意,26.8%不同意,53.5%態度曖昧;對於接受被採訪方免費旅遊,10.7%同意,34.2%不同意,55.1%態度曖昧;對於接受被採訪方現金饋贈,6.3%同意,53.2%不同意,40.5%態度曖昧。[11]幾組數據表明很多記者對有償新聞的態度不明確,對其危害認識不清,這正反映了當前記者的媒介素養狀況較差,職業道德意識較為薄弱。
四、媒介融合時代如何提高記者的媒介素養
媒介融合使新聞傳媒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改變了傳統的新聞傳播理念,同時也出現了一些變革中的問題,對新聞傳媒業及從業者提出了新的挑戰。在媒介融合的時代,新聞記者亟需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發展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成為符合新的媒體環境的新聞人才。從記者媒介素養的內涵出發,新聞記者應該努力加強自身的業務素養和品德素養,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多媒體傳播的能力
媒介融合背景下,記者將不再是為一個單一的媒體服務,而是為媒體集團內的多個媒體平台服務。記者採集回的信息,要既能為報紙供稿,又能為廣播電視製作節目,還能為網站、手機媒體提供稿件和圖片等。因此,新聞記者必須熟悉報紙、廣播、電視、網路、手機及其他新媒體的運行和操作技能,掌握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媒體操作能力,成為「全媒體型記者」。
成為「全媒體型記者」也是「融合新聞」這種新的新聞形態的要求,記者要培養多媒體報道的思維和理念,懂得不同媒介的傳播效果,將信息資源轉化成不同的媒介產品,更要加強「融合新聞」報道的技能水平。因此,要想成為「全媒體型記者」,就必須對新的媒介產品和未來的媒介形態保持一定的敏感,通過學習新媒體知識和技術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從而提高多媒體傳播的能力。
2、選擇與整合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受眾接收到的信息越來越龐雜,分辨有用信息的能力還較弱,而記者在信息傳播過程中應承擔其選擇信息、整合信息的責任,減少受眾接收有用信息的費力程度,做好「把關人」。
媒介融合之下,職業記者的核心價值已不再是簡單的採集信息並將其報道出去,而是在複雜的信息環境中,合理篩選、鑒別、評價真正有價值的重要信息,將這些雜亂的信息進行有邏輯地整合和梳理,在此基礎上向受眾提供有價值的解釋和觀點,幫助受眾更加真實、系統、深刻地了解和把握社會動態。同時,記者有整合傳播的思維能力,還表現在通過組合新聞產品、整合傳播媒介,重新聚合分散的受眾,為所屬媒體培養良好的受眾群。
3、批判的認知能力
新的媒介技術在幫助記者提高報道時效性、豐富報道方式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技術的提高卻讓記者對新聞內容的質量有所忽視,新聞報道缺乏深度、新聞真實性難保障、新聞同質化嚴重等現象都要求記者應該具備理性的批判思維,增強對事物的認知能力。
批判性思維意味著記者要有準確的新聞敏感和新聞判斷,在進行新聞報道時必須掌握充分的資料,深入事件做調查研究,對信息進行考核取證,保證新聞真實性。同時,要保持理性思考和批判精神,提高做深度報道的能力,這樣才能保證所報道的新聞有深度、有特色,從而克服新聞同質化的問題。
目前,在網路輿論不斷發展壯大,新聞記者應善於透過現象來洞察網路民意形成的動因,總結網路輿論觀點,從中辨別哪些是真正的民意,並通過新聞報道對網路輿論進行合理引導。
4、新聞專業主義精神。
新聞專業主義是西方新聞學的重要概念,它所主張的客觀、公正和平衡的報道原則成為所有新聞記者崇尚的職業規範和理想。在媒介融合時代背景下,新聞業的變革對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堅持新聞專業主義精神越來越成為新聞記者的信念和目標。
在新的媒介環境下,記者堅持新聞專業主義精神的內涵應該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首先,記者應有客觀的立場和態度,不帶個人偏見地報道真實信息;其次,「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堅持新聞真實性是記者必須永遠堅持的信條;第三,記者應成為社會的「瞭望者」,以獨立的立場而不受任何利益的控制進行新聞報道;最後,記者應該培養自己的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合理運用新聞報道的權利,為受眾服務,為社會進步服務。
5、新聞職業道德素養
記者的媒介素養不僅體現在業務素養方面,還應包含新聞職業道德素養。基於目前我國新聞記者在從業時所出現的問題,筆者認為加強新聞記者的職業道德素養應著重於強調記者的自律意識、法制觀念、社會責任意識和公民意識。
記者在從事新聞工作時,首先應具備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不利用自己的參訪權、報道權謀取私利,不搞「有償新聞」或「有償不聞」,不採用非法手段獲取採訪材料,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新聞記者加強自律意識,堅持新聞記者應有的道德底線,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其次,新聞記者應樹立社會責任意識和公民意識,一方面把握好報道的方向,關注民生話題,進行正確的輿論引導;另一方面記者應關注社會弱勢群體,成為公民利益的「代言人」。同時,記者在新聞報道中還應注意避免報道不當造成「媒介審判」等干預司法的行為,尊重公民隱私權,報道受害者時應堅持「減少傷害」原則等等。
結 語
媒介融合時代,記者的工作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記者必須適應環境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培養多媒體傳播能力、選擇與整合信息能力、批判性思維、新聞專業主義和高尚的職業道德品質,成為媒介融合時代的「全媒體型記者」。提升記者的媒介素養,對新聞記者來說是個人實現自己職業理想、不斷自我發展的需要;對於新聞媒體來說,是壯大人才隊伍、增強媒體實力的需要;對於整個社會來說,記者媒介素養的提高能夠使新聞報道更好地引導輿論、服務社會。因此,提高記者的媒介素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1]張開:《媒介素養概論》,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94頁。
[2]謝金文:《傳媒人的媒介素養淺談》,《新聞記者》,2004年9月。
[3]張志安、沈國麟:《媒介素養:一個亟待重視的全民教育課題》,《新聞記者》,2004年5月。
[4]陳力丹:《關於媒介素養與新聞教育的網上對話》,《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第2期。
[5]約翰·V·帕夫利克著,張軍芳譯:《新聞業與新媒介》,新華出版社,2005年,第3頁。
[6]蔡雯,王學文:《角度·視野·軌跡——試析有關「媒介融合」的研究》,《國際新聞界》2009年第11期。
[7]曹軻,庄慎之,陳雨:《南都全媒體集群構想》,《青年記者》,2010年7月上。
[8]彭蘭:《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個關鍵變革》,《青年記者》,2009年2月下。
[9]蔡雯:《試論媒介融合趨勢下的新聞創新》,《今傳媒》,2008年第10期。
[10]張開:《媒介融合時代新聞人的專業素養》,《2010中國媒介素養研究報告》,2010年5月。
[11]鄭保衛、陳絢:《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調查報告》,《新聞記者》,2004年5月。
推薦閱讀:
※做媒介是怎樣的一種體驗?什麼樣的人才適合做媒介?媒介的發展前景?
※《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 增訂評註本[加拿大]馬歇爾·麥克盧漢著 何道寬 譯 譯林出版社 2011版
※訂閱 vs 關注 —— 互聯網下辭彙語境的變遷
※九、文化內容投資手札之新想法:媒介到底是什麼?怎麼找到新媒介
※我的媒介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