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崢資本大鱷之路:人脈很重要 手握電影收益控制權

公司報道南方都市報[微博]2015-10-09 15:42

電影《港囧》還未下架,導演徐崢就把1.5億裝進了自己的口袋,還間接獲得了13億收入。這一切都源於徐崢跌宕騰挪的一系列資本運作:他先是把47 .5%的凈票房收入收益權攥在自己手裡;接著入股香港上市公司21控股,成為第二大股東;最後他再把47 .5%的凈票房收入收益權以1.5億元價格賣給了21控股。

徐崢用一部《港囧》完成了從「屌絲導演」到「資本大鱷」的角色逆轉,同時開了「上市公司提前買斷票房凈收入收益權」的先例。「這是電影資本市場運作上的創新,這種做法會對電影創作起到促進作用」,資深影視從業者王正倫認為,這一手法很可能會被圈內電影行業所效仿。那麼,誰將有幸成為下一個「徐崢」?如何才能成為下一個「徐崢」?

角色逆轉:手握電影收益的控制權

2012年,徐崢作為導演推出的第一部電影《泰囧》,最終以12.67億元創下當時華語片票房紀錄。頂著《泰囧》的光環,《港囧》一路以來都是高舉高打,各家公司擠破頭地想加入《港囧》的投資行列。不過,徐崢當然不會把嘴邊的肥肉拱手讓人。

最終,徐崢、陶虹夫婦成立的全資公司真樂道成為《港囧》第一出品方,另外兩個投資方則是全資出品過《泰囧》的光線影業,以及《港囧》女主角趙薇的經紀公司。業內人士透露,徐崢通過知識產權及個人服務(劇本寫作、導演及演出工作),以非現金形式投資《港囧》,並獲得47.5%的票房凈收入收益權。

「徐崢在製作電影時不僅僅是導演,還擔任了投資人和出品方的角色,真正對這部電影的操盤和控制都是徐崢」,王正倫向南都分析指出,光這一點就攔截了大部分的普通導演。一般的導演只能像2012年拍《泰囧》時拚死累活的徐崢,最終拿到手的僅是為數不多的導演費,以及光線傳媒老闆王長田「賞賜」的10%利潤分成。

提前套現:回籠資金推後續項目

自此,資本遊戲開始。9月23日晚,香港上市公司21控股宣布,與《港囧》投資方、由徐崢控股的北京真樂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簽訂協議,以1 .5億元的價格向北京真樂道購買即將上映的《港囧》47.5%的票房凈收入(扣除發行成本)。

這意味著,無論最終《港囧》的票房是高是低,徐崢都已經拿到了落袋為安的1 .5億元現金。這筆1 .5億的資金到位之後,真樂道將有機會快速推進接下來的項目。根據此前廣電總局的公示內容,真樂道在《港囧》之後,即將拍攝《印囧》。

基於這一成功案例,王正倫認為,未來可能會有上市公司想要去嘗試買斷電影的部分票房收益權。但只有確保整個交易過程是透明、正規的,並對國內電影市場產生促進作用,才有可能完全作為正面案例被圈內人士所效仿。

此外,高價賣出票房凈收入收益權,也並非想賣就能賣的。「圈內導演想要效仿徐崢的做法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王正倫指出,《港囧》很大程度上是頂著《泰囧》的光環誕生的,所以說,這種做法的「前提是要有一部口碑好的電影,如果《泰囧》票房不佳,那麼上市公司也不會去冒風險買入票房凈收入收益權(即投資電影),電影票房還是存在許多未知性。」

入股上市公司:分享資本市場多重收益

以47.5%的票房凈收入換得1.5億元收入推算,在徐崢心中,《港囧》的保守票房應該在9億元左右。這意味著,根據目前票房分成規則,如果票房低於9億,21控股將獲得低於1 .5億的票房凈收入,投資失敗;如果票房高於9億,他們則獲得超過1.5億收入,投資成功。不過,票房無論高低,對於徐崢而言都是「賺」的。

而且如果票房大賣,他還能獲得「雙重收益」。因為,在賣出票房收益權之前,徐崢入股了21控股。5月14日,在香港上市的21控股宣布,徐崢出資1 .75億元,以0 .4港元的價格買下21控股4 .38億股,成為21控股第二大股東。

上市公司股價受所投資電影票房影響的先例比比皆是。2012年底《泰囧》上映前後光線股價一度飆升逾75%。2010年周星馳借殼比高集團,《西遊降魔篇》在上映前就促使其股價暴漲近50%。而《港囧》自上映以來票房十分傲人,首日破2億,公映第六天破10億。藝恩票房智庫數據顯示,截至昨日下午3點,《港囧》票房接近15億。

昨日,21控股報收3.42港元,徐崢手握的21控股股票市值接近15億港元,除去1.75億入股資金,徐崢還凈賺了超過13億港元,補上當初「賤賣」票房收益權的缺口還綽綽有餘。

資本市場:人脈也很重要

「徐崢現今和許多電影圈內的資本機構關係很好,也是能夠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這也能算是徐崢成功的一個偶然因素。」王正倫分析指出。

這一偶然因素,也意味著,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並非人人可玩。21控股公告顯示,與徐崢一同入股21控股的還有資本大佬董平,而且董平是第一大股東,持股24%。據悉,董平是圈內知名的資本大佬,熟悉買殼、注入資產、高價拋售公司的「資本遊戲」。2009年,董平將自己的影視業務裝入香港的另一家上市公司上聯水泥,隨後改名為文化中國,2014年,他把文化中國按104億港元的估值賣給了馬雲。

跟著董平「有肉吃」,這一次因「港囧」而產生的10多億直接或間接收入,僅僅是一個「前菜」。寧浩也與徐崢、董平一同入股21控股,寧浩持股與徐崢持平。根據入股協議,21控股將獲得寧浩和徐崢6年的排他性合作。當6年的合約期滿,21控股還將獲得下一個6年的優先磋商權。具體來說,未來的6年中,寧浩和徐崢將每3年導演1- 2部電影作品(以作品正式上映為準),21控股將獲得電影作品排他性投資權、製作權及在中國大陸,以及港澳台地區的優先發行權。坐擁「優質內容」的21控股被業內視為下一個阿里影業。而阿里影業借殼文化中國上市後,阿里影業的市值從53億港元一度飆升至最高800億港元。昨日收盤後,阿里影業市值為464億港元,相比之下,21控股市值僅僅是79億港元。
推薦閱讀:

網下打新收益分析
收益百分百的金箍棒探尋
餘額寶「快來晒晒,今天你收益多少?」
陳俊:共享製造收益和創新模式
活期寶7日年化收益為活期11

TAG:電影 | 控制 | 徐崢 | 人脈 | 收益 | 資本 | 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