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皇家寺廟不僅有三宮六院,而且一度還供奉兩尊卧佛
十方普覺寺,位於北京市西山北的壽牛山南麓、香山東側。與一般寺廟有所不同的是該寺位於北京植物園內,是一座公園內的寺廟。所以去十方普覺寺需先購票進入植物園才行。十方普覺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627-649),原名兜率寺,又名壽安寺。以後歷代有廢有建,寺名也隨朝代更迭而有所變化。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後改名為普覺寺。由於寺內有一尊巨大的釋迦牟尼佛涅槃銅像,因此,一般都把這座寺院叫作"卧佛寺」。
卧佛寺前有兩座牌坊,第一個牌坊兩側分別有「智光重朗」和「妙覺橫玄」的匾額。在兩座牌坊之間是一條綠樹遮陰的道路,道路兩側是兩排古樹,這些古樹一眼看去就知道有幾百年的樹齡。第二座牌樓為建於乾隆年間的琉璃牌坊,牌坊上鑲「二龍戲珠」琉璃圖案,栩栩如生,前後兩側分別是「同參密藏」和「具足精嚴」四字,均為乾隆皇帝御書。這座牌坊也是進入卧佛寺的大門。
十方普覺寺坐北朝南,分三路布局。中路有"同參密藏"牌坊、功德池、鐘鼓樓、山門殿、四大天王殿、三世佛殿、卧佛殿、藏經樓,兩側有達摩殿及悉多太子殿等配殿。東路院為寺僧起居處,有大齋堂、大禪堂、霽用軒、清涼館、祖師院等6進院落。西路5進院落,包括3座行宮院。故東西兩路有"三宮六院"之稱。寺院殿堂布局沿襲唐代伽藍七堂的法式,在北京一帶非常少見。
經過第二個牌坊後,中間有一座石橋通往山門殿,石橋兩側是半圓形的放生池。儘管氣溫還略低,但池裡的水卻似乎從來沒有結過冰的樣子,裡面是密密麻麻的錦鯉。
山門殿,取「三門」諧音。三門代表信心門、智慧門、慈悲門。信門者,從佛而入也;慧門者,從法而入也;慈門者,從僧而入也,所謂三寶門中可入道,即此之謂也。殿門匾額原為雍正皇帝所提:十方普覺寺,現為已故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先生所提。殿中供奉守門神——哼哈二將。
與其他寺廟一樣山門殿東西兩側有鍾、鼓樓,據說原來對公眾開放,但現在似乎已不允許上去了。
山門殿後北面是四大天王殿,殿內供奉六尊佛像:彌勒佛、四大天王、韋馱菩薩。彌勒菩薩,佛教八大菩薩之一,大乘佛教經典中又常被稱為阿逸多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常被尊稱為彌勒佛。四大天王是佛教的護法神,又稱護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於娑婆欲界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位於須彌山山腰的四座山峰上。四大天王的塑像,通常分列在佛寺第一重殿的兩側,天王殿因此得名。天王殿前東側,有一叢古蠟梅,相傳植於唐貞觀年間,曾經一度枯萎,而後又發出新芽,長勢茂盛,所以又叫它「二度梅」。近幾年,這株千年古蠟梅年年開花,花密而多,氣味芳香,這也成為卧佛寺的一大特色景觀——京城蠟梅之冠。
天王殿的北面是三佛殿,三佛殿是卧佛寺內最主要的殿堂,因供奉三世佛(即藥師佛,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而得名。在約1米高的須彌座上,三尊2.5米高的泥塑貼金佛像端坐在蓮花座上,殿堂的兩傍是彩塑十八羅漢。三佛殿有東西配殿,東配殿供有「悉多太子」和「波斯匿王」像,西配殿供奉「達摩祖師」和「地藏菩薩」像。三世佛殿也被稱為——大雄寶殿。 居諸殿之最,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綠琉璃瓦黃剪邊單檐山頂。殿前門額上懸有雍正御筆「雙林遂境」木匾,門兩側有乾隆御題楹聯:「翠竹黃花禪林空色相,寶幢珠珞梵宇妙莊嚴」,為愛新覺羅.溥傑所題。
三世佛的北面就是卧佛殿了,卧佛殿面闊3間,綠琉璃筒瓦黃剪邊單據歇山頂,兩側楹聯為慈禧所書,卧佛於元至治元年(1321)鑄。銅佛作睡卧式,頭西面南,左手自然地平放在腿上,右手曲肱托頭。卧佛後面圍坐著12圓覺菩薩,他們面部表情沉重悲哀,構成一幅釋迦牟尼涅盤於婆羅樹下,向12弟子囑咐後事的景象。殿的正面牆上掛一塊「得大自在」的橫匾。殿外左、右各有一碑,居右者是1734年所立,居左者是1749年所立,碑上刻有卧佛寺的簡史。 配殿原有數十個大櫥,皆藏著一卷一卷的經文,平時打封上鎖,每年6月24日晾經時,才啟封開鎖。1966年佛經被毀。
唐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法師取經歸來後不久,「兜率寺」即今天的卧佛寺初建的時候,寺內供奉的是一尊長3米多的香檀木金身卧佛,殿前栽種娑羅樹。然而,現在殿中供奉的已經不是唐代雕塑的香檀木卧佛,而是一尊巨大的銅卧佛。那麼,唐代的香檀木卧佛到哪裡去了?巨大的銅卧佛又是何時鑄造的呢?
自從唐貞觀年間修建兜率寺後,香檀木卧佛就一直安放在此,接受人們的朝拜,雖然朝代更迭,戰亂不斷,但是寺院香火始終不斷。到了元代,忽必烈定都北京,這時的兜率寺已經更名為壽安山寺,成為皇家寺院。公元1321年,元英宗碩德八剌即位,他下旨「給鈔千萬貫」修繕卧佛寺,「冶銅五十萬斤鑄造卧佛像」。經過12年的努力,公元1333年這尊巨大的銅卧佛終於鑄造成功。元朝的統治者鑄造銅卧佛後,並沒有丟棄唐代的香檀木卧佛,於是,卧佛寺就有了兩尊卧佛。前殿,也就是今天的三世佛殿,供奉著唐代的香檀木卧佛;後殿,也就是今天的卧佛殿,供奉著巨大的銅卧佛,形成了「一座寺院,兩尊卧佛」的壯麗奇觀。
唐代香檀木卧佛在明朝時依然保存在卧佛寺,「一座寺院,兩尊卧佛」的奇特景觀延續了300多年,一直到明朝末年。明末清初,社會動蕩,戰火頻繁,卧佛寺內一片殘敗景象。到了清雍正、乾隆時期,皇家才對卧佛寺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然而就在這段時間,唐代的香檀木卧佛從卧佛寺里神秘地消失了。
在寺院的東牆上有釋迦摩尼一生的畫卷展覽。
寺院的最北側是藏經樓,眼下,寺內的上百株蠟梅花正在盛放,遊人爭相在樹下拍照、聞香。寺內東北角處的一簇綠竹在紅牆的映襯下給乍暖還寒的冬日帶來一絲春的氣息。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白居寺
※信佛人,這樣的寺廟您可曾去過???
※中國最憋屈的無價國寶, 重7千斤, 被寺廟和尚用來腌制了300年鹹菜
※中國百大寺廟-85..山西洪洞廣勝寺
※中國百大寺廟-72.泰山岱廟.碧霞宮
TAG:寺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