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農夫種地種出千萬富翁 一人可種數千畝地(組圖) - 新聞 - 加拿大華人網 - 加拿大華...
在我國,一個人種植100畝地已屬罕見;但在美國,一個人種植五六千甚至上萬畝土地的情況比比皆是。最近,本報記者飛赴美國實地探訪發現,美國的農夫一年只有2個多月的時間花在土地上,不僅如此,他們同時也是機械師、會計、投資者,有的甚至已是「千萬富翁」。
美國的農業模式適合移植中國嗎?美國農民的今天,是否中國農民的明天?美國農夫一人種數千畝地 3月的佛羅里達州溫暖如夏,美國一年一度的農產品經典年會在海濱城市坦帕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農場主和各大糧食協會的頭頭們會聚,交流著對市場的看法,農場主們敏銳地捕捉市場信息,試圖從中尋找任何能幫助預測糧價走勢的蛛絲馬跡。 在會場,記者隨機發放問卷,調查了近10位農場主,發現他們的農場規模大約在3500畝~2.5萬畝之間。據會議新聞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與會農場主們的農場平均規模約為1.4萬畝。來自美國奈伯拉斯卡州的女農場主黛比的農場只有3600多畝,不過與她同行的格雷格則表示,自己的農場規模比較大,達到2.4萬畝,一半是買來的,一半是租來的。土地採取輪作的方式,1.2萬畝種玉米,1.2萬畝種大豆,全靠自己和兩個兒子耕種,只在農忙季節雇一個工人。 鮑爾?傑斯基是伊利諾伊州格蘭迪縣的一個農場主,農場規模在2.2萬畝左右。他表示,自己的兩個兒子在芝加哥上班,土地全靠自己夫婦和妻弟夫婦四人種植,只在收割時節請兩個工人幫忙。 美國農業部首席經濟學家格勞伯對記者表示,目前美國大約有200萬的農場主,其中大約只有15%的農民是專職的,他們生產85%的農產品,其他農民是兼職的,大部分收入來自其他工作。 收入堪比中產階級 在美國,農民家庭年收入十幾萬美元,可與城市中產階級媲美,而生活卻比城市上班族更加自在。鮑爾說,去年秋天產量不是很理想,但談起自己的收入,他仍一臉驕傲:「由於農產品價格大漲,去年我們的收入翻了倍。」2.2萬畝土地給他們兩家人帶來了50多萬美元的收入。如果將機器維修、折舊費等全部花銷去除,鮑爾和唐納夫妻兩人去年的凈收入是11.5萬美元。 唐納?傑斯基告訴記者,就去年的收入而言,即使在美國中產階級中,他們的收入也不算少。事實上,經過多年的積累,鮑爾夫婦買了2200畝土地,如今,這些土地價值160萬美元左右。 而格雷格顯然已經依靠種地成為「千萬富翁」。在過去30多年裡,他會將自己的積蓄用來買地,目前自己擁有的1.2萬畝土地,都是自己分批買入的。如今,土地的租金每年可以高達每畝33美元~50美元。如果賣的話,這些土地的價格在每畝660~800美元。記者算了一下,他擁有的1.2萬畝土地,價值高達900萬美元左右,顯然已成為千萬富翁。
直擊:播種機裝GPS
無須人工駕駛
美國農民何以一人能種植數千甚至上萬畝地呢?在美國穀物協會的安排下,記者從坦帕市飛往鮑爾位於芝加哥西南部的農場一探究竟。
下飛機乘坐汽車大約行駛了一個小時,來到一棟矗立在田野中央的獨立別墅前。進入別墅,只見一樓的客廳裝修不凡,在地下室,則整齊擺放著一排厚重皮靴,這是他們下地時穿的鞋子。原來美國農民是根本不用赤腳下地的。
在距離別墅幾十米遠的地方有一個大倉庫,倉庫門一打開,只見地面停放著十幾台的大型機械,巨型的聯合機輪胎足有一人高,噴葯機的摺疊長臂伸展開來有30米長,還有收割機、翻土機、播種機、大型拖拉機、農用軌道拖車等,應有盡有,儼然一個小型工廠。鮑爾告訴記者,單是購買這些機械,就花了一百多萬美元。這些「大傢伙」大多安裝了GPS定位系統,只要第一次通過人工駕駛將路線設定好,以後這部機器就能自動操作,無須人工駕駛。
而在離家幾分鐘車程的田野中央,矗立著9個圓錐形頂的鋁合金大型穀倉,其中一個帶有烘乾裝置,當玉米和大豆收割回來後,拖拉機直接將其拉過來,卸在地洞里,傳輸管道會將其傳送至烘乾機內,去除水分,然後自動輸送到穀倉內儲存。
正是這些高科技機械,把鮑爾一家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鮑爾告訴記者:「我們一年只有20%左右的時間花在土地上,20%的時間進行機械的保養維護,20%的時間是在辦公室里研究市場,20%的時間是參加各種社團活動和旅遊。」鮑爾自豪地表示,美國的農民是個多面手,不但會種地,還會修理和操縱各種機械,同是也懂會計和投資。
利用期貨市場鎖定價格
鮑爾農場的生產機械和穀倉的投資,需要約150萬美元,而每年生產經營所需的日常花費,一年需要200多萬元的經營投入。他們如何獲得如此大的投資資金呢?
鮑爾介紹,他們種地需要的大部分資金是從銀行貸的,幾乎所有農場主都會和兩類銀行合作,一類是小型的私有商業銀行,另一種是叫做農業信貸體系的合作銀行。日常的營業貸款一般會向小型私有商業銀行借,購買機器、建倉庫和土地所需的一次性投入,則會向農業信貸體系借長期貸款。
「我們會花很多時間學習了解市場,還會到處參加協會組織的活動,以了解最新的信息,盡量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銷售價格。」鮑爾說。他介紹,該地區活躍著五大糧商,他們每天都會進行三次報價,出售糧食時他會和糧商們討價還價,比較價格。
為了盡量提高出售價格,鮑爾表示,他每天都會看期貨價格,並在價格較高時通過期貨市場提前賣出尚未收穫的產品,鎖定價格。
他介紹,因為價格好,目前美國70%的農民已經賣掉了存貨,不過他去年收穫的大豆玉米,有80%被儲存起來還未進行交易。「我看好中國還會購進玉米,價格還會上漲。」
事實上,幾乎所有的農場主都和鮑爾一樣,會利用期貨市場鎖定價格,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農場主們是一支活躍的力量。美國玉米種植協會行政總裁理查德·托爾曼告訴記者,美國農民每季度都出售農作物,以便平均價格。同時,農場主也投資期貨以對衝風險。
爭論:
美國農業模式適合我國嗎?
那麼中國是否適合推廣這種模式?美國農業部首席經濟學家格勞伯認為,兩國有很大區別,中國不一定最後只有1%的人口種植糧食,不過這個比例會隨時間推移下降,這是逐步的過程,快速改變並非好主意。而且,這是在農民有機會離開土地的條件下發生的,而非被迫離開農場。
中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在接受專訪時表示,機械化是目前國內農業發展的一個方向,不過美國地多人少,平均每個農場面積達六七千畝,我國平均每戶耕地的面積僅為六七畝地,中國的農業要達到類似美國的水平,是不可能的。目前東北地區85%的水稻種植也在實行現代化機械操作,但是由於土地有限,最大的種植者的種植面積也僅有300多畝。而南方由於地勢不平,人更多地更少,難以實現機械化生產。
李國祥指出,我國的耕地實行集體所有制,農民不能買賣耕地。去年開始,國家鼓勵土地流轉,目前,全國有13%的地是流轉的。但由於人多地少,一戶農戶難以租下大面積的耕地,而且耕地租金很高,有些農民一畝地的租金要價700元,比美國還貴,租地種糧很難賺錢。國內的平均水平是一畝地賺500元。「我們的發展目標比較接近日本目前的情況。日本一戶平均種植面積為幾十畝地。」他說。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認為,美國這種大規模的農業工業化種植模式並不是中國農業發展的方向。「因為土地除了承擔農產品生產的功能,還起著給農民提供保障的作用。由於大量農民轉移出去是個大問題,很多農民是不會輕易將土地轉租出去的。因此,在中國,大規模生產的農場難以普及。」他說,「在中國,將大部分土地集中在小部分人手裡,將引起社會問題。」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全球零距離》今年的2月12日那期?
※移動資訊行業2016年終報告:新聞荒漠化之下,專業內容仍是閱讀剛需
※六環邊彈弓打車 男子獲刑3年半
※2017國際十大財經新聞,2017年國內十大經濟新聞
※喬遷新居灑凈儀規 - 家居裝修 - 千島湖論壇 - 千島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