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王陽明|石棺中悟出的心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2000年來的中國,並沒有保持「國教」式的統一宗教信仰,卻有著一個從上至下無處不在的 「儒家式思維」體系。它不僅滲透到日常道德觀、行為準則以及儀軌禮數方方面面,也關注人的內心世界,所以有時亦被成為「儒教」。儒教中的理學,是千百年來中國讀書人孜孜以求打磨身心的礪石——他們試圖在儒式的思維框架內,窮盡關於形而上(無形)與形而下(有形)世界的一切機理。一眼望去,「晤言一室之內」的書生們,讓人感覺遙遠。這也更使得明代集理學大成的「心學」第一人王陽明更為凸顯——因為在儒士之前,他更是一個有多方面趣味的人,生命中充滿豪情、傳奇、智勇和血淚故事。錢穆先生說陽明:他(入世時)愛認真、愛執著;要出世,便也認真地求出世。他所倡導的「良知」、「知行合一」、「誠意」、「慎獨」、「立志」,以及最為可貴的「事上磨練」,既非某種現成的套路,也不是空疏無著落的文字遊戲。而是他從豪情萬丈的生死較量的戰場、抑塞沉鬱的荒野,甚至向死而生的境地中熔煉出的風骨。註:本期配圖來自王明陽手書《太極圖說》。陽明書法造詣常被其哲學成就之音掩蓋,仔細觀賞字裡行間,能感受到特有氣息,令人閱之動容。——客家新故事

王陽明心學的現世意義客家新故事-

王陽明先生(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浙江餘姚人,曾築室會稽陽明洞,故世稱陽明先生。如果說,理學是中國哲學思想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那麼,王陽明的心學則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群峰中的最後一座高峰,一座後人迄今懷著崇仰心境的思想高峰。王陽明的「心學」是在前人理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它跳出舊有窠臼,使「心學」升華為由三個互為輝映的主要部分所構成:「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嚴密又是去偽存真的思想體系。王陽明的「心即理」把「心」當作本原,倡導以自己的「心」來判斷「理」, 一切從「吾心」出發,萬事萬物皆由我心判斷,以「吾心」為判斷是非的標準;這個命題直接產生的積極意義便是崇尚個人意識、獨立思考和個性解放,因為王陽明的論述,使被壓抑了數千年的中國人良知被喚醒,人性開始復甦。

1509年,針對朱熹「知先行後」之說,王陽明又系統地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哲學思想。這一在中國思想史上引起軒然大波的認識論命題,第一次提出「知」和「行」是統一的。王陽明認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因而他提倡必須「知行並進」,既要反對「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也要反對「茫茫蕩蕩懸空去思索」。 一掃當時坐而論道、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的頹糜世風。「知行合一」成為王陽明哲學思想中最精闢的論斷,並成為無數後人激勵自己教悔他人的座右銘,其要旨是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的統一。王陽明的「良知」是指與天地萬物相通的心本體,也就是「天理」,它是判別是非的標準:「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這裡的「致」,是推極、恢復和實踐之意,人的認識和修養只有達到一定程度,通過「致」,則能使良知明白,使「心本體」得於復明。王陽明「致良知」學說最後精凝為四句話:「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被史稱為王門四句教的意思就是,良知是心之本體先天固有的,因後天接觸世事發生了變化,能夠辨別善惡是良知的標準,能夠隱惡揚善才是真正的良知。

王陽明是「心學」大家,屬於唯心主義範疇,雖然他的理論有時代局限性,但其學說中所具有的深邃思想仍閃爍著真理的光輝,如今溫習王陽明的思想,相信對我們的廉政文化建設有著特殊而重要的現實意義。王陽明認為:人都有良知,這種良知與生俱來,到了後來卻會被私慾蒙蔽,人心也就一天天壞下去。他主張在生活中,對心靈作不斷的凈化,通過知行合一的功夫達到「致良知」的境界——良知的恢復與重光。

在市場經濟的大潮洶湧而至時,每個人都有著各種各樣的需求,因此面臨不同的誘惑,一旦禁不起誘惑,就會以手中的並不屬於自己的權力或其他資源與之交換,用權力尋租,從而走上犯罪道路。領導幹部要能夠控制慾望、節制慾望,防止私慾膨脹。否則,讓膨脹的私慾纏身,就會像雪球滾到半山腰,剎也剎不住,擋也擋不住了,只有滾至澗底摔成粉末。安徽省委政法委原副書記李和中在自我剖析犯罪因素時說:「一開始,我也注意嚴格要求自己。這種思想和做法如果能夠堅持下去,該有多好啊!然而,天長日久,權力大了,有求於我的人多了,警鐘不能長鳴,私心越來越重,以至於發展到麻木不仁、習以為常、見怪不怪的地步,直至後來不能自拔,隨波逐流。這是多麼慘痛的教訓啊!」這就是對王陽明先生勤掃心靈垃圾說法的最好註腳。

王陽明認為:一個人要立志,要「收放心」。「致良知」是崇高的心境,高遠的志向,同時也是一個立志的思想里程,而立志就要「收放心」。一個人持志不動,這是人心向上的最好狀態。很多時候,人心是浮蕩與浮躁的,受聲色犬馬的誘惑,東追西逐,不知所至。變成發狂的「牲口」,放逐於名疆利場。所以,王陽明說:雞鴨放出去了還要收回來,更何況是自己的心!「收放心」也就是需要心靈的回歸,要堅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讓這顆心回到它本來的位置,一旦偏倚,應立刻糾偏。李真大肆貪污受賄,首先源於個人理想信念的淪喪,正如他在懺悔中所說到的,「為什麼自己從一個年輕有為的領導幹部而淪為階下囚呢?我認為首先是忽視了世界觀、人生觀的改造,使理想和信念產生了動搖,靈魂受到了腐蝕。」遲到的懺悔,已不能挽救腐朽透頂的李真,但卻值得每一個共產黨員及公職人員深思。

王陽明認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王陽明先生還從道德的高度提出「知易行難」的問題。湯一介先生指出:「從總體上看,『知行合一』思想實貫穿於中國傳統哲學之始終。古代賢哲們把『知』和『行』能否統一看作是關係到做人的根本態度問題,知行統一是他們所追求的理想之一。……中國傳統哲學注意了倫理道德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意義,特彆強調『知』和『行』必須統一,這有其可取的一面。」「知行合一」,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據報載餘姚目前在學生的教育中貫穿著這樣的思想,對教師的要求也是如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廉政文化的建設中,「知行合一」也應該成為重要的內容。王陽明的「心即理」的學說在國內一直受到批判,認為是唯心主義的代表。但歷史地看,這挑戰了當時封建統治階級把自己所建立的一套學說神聖化,以之為不可違的「天理」的做法,其時代進步意義不容忽視。從現實來看,這就是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桿秤,如果不重視別人的內心感受,不從人民的實際需要出發,最終不能得到人民的擁護。


推薦閱讀:

王陽明
王陽明與心學的基本解讀
聖賢之路《知行合一王陽明》
王陽明:世間的事,不動私心,才能做到不煩惱
董平| :全能大儒王陽明

TAG:王陽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