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拍得模糊 除了跑焦還會是這些原因
照片拍得模糊 除了跑焦還會是這些原因
對焦系統越來越強大,吐槽跑焦的人卻越來越多跑焦指的是儀器本身有問題,導致合焦的焦平面不在使用者指向的位置上。這個和相機的對焦系統有關係,一台對焦系統出問題的相機,的確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不過相機跑焦的問題需要相關檢測機構才能作出準確的裁斷。對於大多數的使用者來說,跑焦只是用來解釋為什麼自己拍的照片比較模糊。原因在於大多數類似跑焦的情況,很多時候還是和操作有關係。1、手持晃動相機跑焦只有在相機與合焦物體都處於靜止狀態時才會發生,但是平時我們拍照片的時候大部分是手持拍攝的,相機本身就存在不穩定的因素,所以所謂的跑焦,更多的是人為移動了相機平面,使得對焦距離在合焦後發生了改變,焦點變得模糊也就在所難免了。除了手持相機會改變對焦距離外,被攝物體處於非靜止狀態也會改變對焦距離,同樣會得到不清晰的照片。2、光圈開太大
光圈越大越好已經成為了共識,不過很多人只知道大光圈更好,卻不知道大光圈拍攝的特性。大光圈下的確可以有效提高快門速度,抓拍更加方便。也更容易拍得背景虛化的效果。但是這些都只是宣傳大光圈鏡頭好處時的賣點。大部分人不會知道你得到背景虛化效果的同時,整張照片的虛化範圍也會大幅度擴大,這會讓你更難拍得焦點清晰的照片。實現強烈背景虛化效果(淺景深)的方法鏡頭焦段越長光圈設置越大對焦距離越近主體和背景距離越遠光圈和景深有必然聯繫,光圈越大景深越淺,意味著合焦平面前後的清晰範圍變小。你只要有少許的焦點偏移,對焦點就會明顯變得模糊起來。這個時候不明真相的新手肯定會來一句:這鏡頭不行,老是跑焦。你手上的大光圈鏡頭又背上了黑鍋。實際上就是因為使用大光圈時景深變淺,如果你手持穩定度不高的話,想要合焦的位置很快會脫出景深(清晰範圍)外,那麼就會產生焦點不清晰,跑焦的錯誤判斷了。3、太過依賴防抖功能如今連手機都有光學防抖功能了,大部分的相機或是鏡頭自然都配上防抖功能了。但是很多人以為有了防抖功能,拍照就不會再有模糊不清的時候了。可以用較慢的快門隨便抓拍。最後還是得到一堆模糊的照片。這時候背鍋俠防抖功能又上線了:拍不清就是防抖不好用。實際上這是大多數人高估了防抖功能的應用範圍才出現了這樣的誤區。
相機防抖功能越來越強大還記得佳能推出EF 16-35mm F4L IS的時候,網上一直在討論這支鏡頭有防抖功能,而且成像比老款超廣角鏡頭出色。即使是F4的光圈,也比老款EF 16-35mm F2.8L II要好,價錢還便宜,可以代替EF 16-35mm F2.8L II使用。事實上無論是機身防抖還是鏡頭防抖,防抖功能解決的是低速快門下使用者手部震動導致模糊的情況,但是卻無法補償慢快門下抓拍運動物體時造成的圖像模糊。所以防抖功能只是防手抖不防被攝物抖。解決拍照模糊的辦法1、用好三腳架手持拍照出現照片模糊,說白了就是手抖以及被攝物移動導致。如果不嫌麻煩,帶上三腳架,可以解決手抖的問題。因為手持相機時無法保證感測器平面的位置不偏移,如果使用大光圈進行拍攝的話,這種脫焦的情況會更容易出現,因此使用三腳架固定機位很重要。2、適當收小鏡頭光圈景深淺可以獲得背景虛化效果,但是淺景深帶來的對焦困難也是不容小覷的,即使使用了三腳架,還是容易出現焦點與期望對焦點偏移的情況。尤其是在進行微距拍攝的時候,輕微的焦點偏移都會造成明顯的脫焦效果。並且我們希望清晰的部分也會因為大光圈景深太淺的原因而減少,最終想要清晰拍攝的物體有部分會出現虛化。收小光圈小於F4後,景深範圍會擴大不少,焦平面前後的清晰範圍也變得更多。3、提高ISO相機防抖功能防手抖不防被攝物抖的問題,根本上來說是快門速度過慢,超過了抓拍被攝物運動的極限。防抖功能僅適合慢快門下手持拍攝靜態畫面,而要抓拍的話,快門速度必須要求高於安全快門速度。因此在光圈一定的情況下,提高ISO可以有效提高快門速度,保證抓拍的成功率。總結:照片拍得不夠好,相機背鍋的時候有很多,怪相機跑焦就是看到照片模糊時相機常背的黑鍋。實際上很多時候拍得模糊照片都是操作上的問題,熟練運用以上幾點,可以有效減少模糊照片的出現幾率。
推薦閱讀:
※我們了解嗎:盤點容易命犯小人的原因?
※武帥岳飛, 慘死風波亭, 十萬岳家軍為何毫無反應? 原因其實很簡單
※它是伊斯蘭強國,卻被90﹪同胞視為「異類」,原因有點詭異
※中國道教與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相比,是什麼原因使他日漸式微,不能成為世界第四大宗教?
※男人年過四十,即使有情也不要亂碰的六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