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講:蔣述卓《古典詩詞的生命精神與哲學智慧》

  主持人:大家下午好!歡迎光臨格力電器珠海文化講堂第209講,由暨南大學蔣述卓教授主講的"古典詩詞的生命精神與哲學智慧"。蔣述卓教授是廣西師範大學中文系文學學士、文學碩士,華東師範大學文學博士,師從著名的文藝理論家王元化教授。現在是暨南大學的黨委書記兼副校長,他享受國務院政府的特殊津貼,是專家級的人物。蔣教授在城市文化、宗教與文藝理論關係、宗教藝術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也得到了學術界同行的一致公認。他治學嚴謹,主張用寬闊的文化視野,綜合的研究方法去關照研究對象。要求體現高度的理論水平和紮實的學術基礎,要具備對待學術如同對待生命一般的敬畏意識。出版的專著非常多,代表性的有《佛經傳譯與中古文學思潮》、《佛教與中國文藝美學》、《在文化的觀照下》等17種。另外在非常多的高端學術刊物上也發表過多篇論文。主持並且完成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還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項目和廣東省社科規劃項目等多項。目前他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有"流行文藝與主流價值觀的研究等等。下面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請出我們今天的主講嘉賓蔣述卓教授。有請!他今天給我們帶來的題目是"古典詩詞的生命精神與哲學智慧",讓我們一起來聆聽。

  蔣述卓:各位女士、同事們、同學們,還有我的學生,各位朋友,今天下午受珠海市委宣傳部,珠海大講堂的邀請,來給大家交流一下學習研究古典詩詞的一些心得體會。今天為什麼講這個題目呢,主要是07年左右,我一直在《羊城晚報》開專欄,專欄就叫《詩詞小札》,開了兩年多,每個星期有一篇,一千多字,連載,後來出版了,也很受觀眾讀者的喜歡。最近這本書《詩詞小札》我又準備在羊城晚報出版社再版,因為羊城晚報出版社他們說,以前都在這裡登了,你現在再拿過來在我們這裡出一次,所以我又進行了一些修訂,增加了一些內容,應該在6月份之後再出版。

  中國的古典詩詞浩如煙海,優秀的作家作品非常多,對我們的影響巨大。我們在古典詩詞裡頭吸收到了很多營養,得到很多啟發,我們可以從多個角度去領會理解古典詩詞。我今天只是從生命精神和哲學智慧的角度去理解它。也就是說其他人可能會從其他角度理解,從自然的角度,或者是從生態的角度都有。但我想從生命精神和哲學智慧這兩個角度去理解。

  其實我們跟古人是心靈相通的,儘管古人在1000多年前、2000多年前就已經在寫詩詞了,但是我們讀到的時候能夠跟古人產生共鳴,主要就是跟他們在心靈上、在精神上能跟他們相通,能夠對接才能夠產生詩詞的共鳴,尤其是從他的詩歌裡面你感覺到生命激情的衝動,感覺到一種生命精神的迸發,你會感覺到一種振奮。像李白、杜甫的詩等等。另外你也可以從他的詩歌里體會到他所體現出來的人類的智慧,尤其是一些哲學方面的啟發,他對待人生的態度,為人處事的方法,乃至於怎麼看待生死,怎麼看待進退,怎麼看待出世與入世的關係,他們都有一定的見解,在這些方面他都給我們有新的啟發,所以我想從這樣兩個角度去理解。因為角度很多,只能從一兩個方面去談,我們這樣跟古人更接近。所以今天從這兩個角度去談。

  第一,詩的悲情體現生命精神。我們知道詩歌可以在歡樂的時候創造出來,但是在悲觀的時候可以說會更容易出詩歌,更打動人。馬克思曾經說過"痛苦出詩人",往往是在比較悲痛的時候詩情會大發。當然歡樂的時候,比如說朋友宴會的時候,其他的時候也有詩歌,也有唱和等等,照樣也可以看出當中的一些歡喜、高興的情感,但是更多的時候詩歌是來自於現實和理想的衝突,來自於生命悲情的抗爭。比如說古代的《詩經》有風、雅、頌,"風"是民歌,往往是老百姓的聲音,"小雅"是貴族階層的詩歌,當然也有一部分小雅的作品在民間;"頌"就是妙談詩歌,分成這三部分,但是最有衝擊力和價值的往往在風和雅。在詩經里經常可以看到"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那就是說為了自己的生存而去歌唱,這是最多的。孔子也提出了詩可以"興、觀、群、怨",根據看到某些事物而抒發了自己的一些感想,"觀"是可以通過詩歌可以觀察到民情、民風,這個傳統一直到漢代,漢樂府專門設置了一個機構,專門去收集民歌,專門從民歌裡頭去看老百姓的情緒,就像我們現在民間有很多段子一樣,反映了民間的很多情緒,這也是上面可以關注的。"群"有團結、凝聚的作用;"怨"包括揭露、諷刺、批判的作用,就是說"興、觀、群、怨"構成了詩經的傳統。這種傳統一直延續下來,到了梁朝的時候,鍾嶸寫了《詩品》,把以前的詩歌分成上中下三品,他談到了詩歌是怎麼產生的,"嘉會寄詩以親",大家在團聚、會友、高興的時候,可以把詩寄給自己的親朋好友,這時候產生詩。但是也有"離群託詩以怨",離開這個群體有怨氣,這也會從詩歌表達出來。"至於楚臣去境,漢妾辭宮",都是很悲傷的事,要出詩歌。"骨橫朔野,或魂逐飛蓬;或負戈外戍,殺氣雄邊;塞客衣單,孀閨淚盡",這都是有悲情的時候出詩歌。還有像屈原這樣的人,被逐出朝廷,也會有詩歌,比如說"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不能再歸回來了。還有"女有揚蛾入寵,再盼傾國",就是說被打入冷宮。"凡斯種種,感盪心靈,非陳詩何以展期義,非長歌何以騁其情?"都會產生出詩歌。這就談到了關於詩歌產生的原因。

  到了唐代,像白居易,白居易可以說是民間的詩人,寫了很多歌頌勞動人民的詩歌,但是他用口語來寫,他更多講到詩來自於哪裡。"觀其所自。多因含冤遣逐,征戍行旅,凍餒病老,存歿別離,情發於中,文形於外"。從它的來源,多因為有怨氣、被放逐、出去打仗、旅行,包括進京趕考,旅行往往是很孤寂的,都是生死別離,都有痛苦的。中國古典詩詞就形成了這麼一種悲情的傳統。從"詩可以怨"到"騷言志",就是屈原的《離騷》,再到歐陽修提出"詩窮而後工",詩人到了窮途末路的時候,他寫的詩可能更加工整、更加優秀、更加出精品。古人講"國家不興詩人興",詩人在國家不興的時候往往感觸很多,寫出來的詩更好,這就構成了一種悲情傳統。

  有多種悲情,悲情之一就是"傷時",面對時間觸發生命感慨,孔子有理想,但是他的理想無法實現,經常隨著時間過去,自己的理想無法得到圓滿,所以他在很多場合感嘆時間過得很快,站在水邊的時候就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就是說過去的時間就像水一樣,無法挽回,孔子就感嘆他自己的理想無法在有限的時間裡實現,他其實是有才能的,但是最後因為各諸侯國都不用他,所以他非常感慨,面對時間他就發出悲嘆。所以《論語》裡面也講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未來還是可以追的,但是過去的你想挽留它已經挽留不來了,所以這種時間的感慨古人經常會有的。到了漢代,那時候是動亂的時期,經常發生戰爭,那時候人的生命大約能活到40歲-50歲就算長壽了,所以經常戰爭就死了很多人,然後就產生瘟疫,瘟疫又死不少人,所以漢代的人口大量減少,漢初的時候還是很好的,但是後來因為戰爭,老百姓有受苦。那時候人生的感嘆就非常多,比如《古詩十九首》,說"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一個人一生都不滿一百歲,但是我們經常會想到青年之後怎麼樣。"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為了延續白晝的時間,晚上拿著燈籠、蠟燭也要去游一游,看起來好象是消極的,實際上我理解是積極的,就是為了多爭取時間,多做些事。後來李白也用到了"何不秉燭夜遊"這樣的句子,在朋友寫信的時候也這麼說到,實際上他是一種積極追求。曹操為了統一北方進行了很多戰爭,他是一個梟雄,進行改革的時候花費了很多力氣,他最後統一了北方。他也在感嘆,為什麼?他還不到四十歲,就在感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比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就像早上的朝露一樣,一曬就沒了,過去的日子是好的日子少,苦的日子多,他感嘆在他這個年紀,本應建功立業,本應作出更大的事業,但是時間不饒人,他感嘆應該招納更多的人才來,所以他寫了《短歌行》這首詩,"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好象只有喝酒才能夠解除憂愁,但是這個憂愁從哪裡來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是因為你的緣故我才有這樣的沉吟,是誰呢?是那些年輕的人,是那些有才的人,希望他們能來我的手下工作。所以"明明如月,何時可掇?"你就像天上的月亮一樣,我什麼時候才把你摘下來呢?所以憂愁就從這裡來的,不可斷絕。所以他希望像"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哪個粱子可以依靠呢?說我這裡可以依靠,他希望更多的人來依靠他,來跟他一起打天下。他說"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山是不滿足於高的,越高越好,海也是越深越好,所以他要像周公一樣,周公為了接待人才吃一頓飯三次停下來而去接待人,要像周公學習,才能夠天下歸心。曹操寫這樣的詩,實際上也是對時間的感慨,但是更多的是自己對生命的感嘆,就是感嘆時間太少了,你看起來好象是消極的詩歌,其實不是,在這裡頭他是以這個做引子,引出他內心的焦慮。

  屈原也在感嘆"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秋天已經來了,但是美人遲暮,以前是一種比喻,比喻大臣有美好的名聲,但是恰恰不受到君王的重用,所以經常有"美人遲暮"之感,這個"美人"代表了大臣。陶淵明也說得很白,但是很及時,他說"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這就是講要惜時進取。後來也有"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像大學生一樣,能夠在大學裡頭安安靜靜讀四年書,那是最好的季節,到了工作崗位想再讀書就找不到這麼好的時間了。包括宋祁的《玉樓春》也講到"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一生很惋惜的就是歡愉的時間太少,有時候快樂的時候還放過了,其實不應該,不應該為了金錢而煩惱。"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在斜陽來的時候我們共同把酒,還要共同留住夕陽,這實際上是一種進取精神,也是珍惜當下的精神。古人對於時間的感嘆,對於時間的重視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從時間裡頭也有從時間到空間的打通。比如說《春江花月夜》,一開始就是寫一種空間感,"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這都是寫江上的空間感,有很多的物,但是又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這都是寫的當時的空間建設,但是就從這個空間裡頭,馬上進入到了對於時間的追問,"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就追問了在江畔的時候什麼人第一次見到月亮,江上的月亮什麼時候第一次照到人?這是一個天問,沒有回答的。就從這裡他可以看到"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這時候就從空間進入到了時間,在空間轉為時間的時候他再超越了空間,超越了歷史,而看到了人生共同的普遍的一種哲理,那就是說我們不知道這個江月要帶著何人,我們在一種時間點上,一種空間點上是很渺小的,人雖然渺小,但是在浩瀚的時間裡面,人要立足世上,必須要有自己的建樹,要有自己的創造才行。所以聞一多曾經評價,說這首詩有了一種宏覺的宇宙意識。按照宇宙的黑洞理論來講,時間確實是沒有起點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要尊重人存在世上的價值。

  古代的詩歌有了當代現在的存在主義存在的價值。李白也在問:《把酒問月》:"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今人古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還有蘇軾《前赤壁賦》:"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歐陽修《浪淘沙》:"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游遍芳叢。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這是寫過去我們在這個地方攜手相處,游遍了這些花叢,但是人生苦短,留下的遺憾很多。更加遺憾的是"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今年的花很好,明年的花可能還會更好,但是知道有誰來看它呢,所以林黛玉的《葬花吟》也是這樣,面對開得這麼好的花,林黛玉在感嘆"明年葬花的是誰啊?"這時候就有了一種對於時間的憂慮。

  生命是重要的,包括對自己健康的重視,這是古人對我們的啟發,當然有一種生命的節點就更加升華,時間雖然是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但是在每一年、每個月、每個季節它是有節點的,所以傷春和悲秋就在古人的詩歌裡頭提出來了。春天、秋天、和夏天都是一個生命的節點,跟我們人的生命是相對的,所以有各種各樣的節日,它就是為了來紀念神的節日,實際上也跟每個人生命的生長掛在一起。人生在每一個生命節點的時候都要做一些建樹。比如說人出生的時候有三朝,過一歲,在成年的時候要舉行一個節日,到他結婚的時候又是一個節日,哪怕是去世的時候也要舉行一個葬禮。這都是什麼?這都是人對於每一個生命節點的關注和重視,而且每一個生命節點都應該慶賀,在每一個生命節點慶賀的時候,又隱蓋著未來的悲傷,尤其是進入中年之後,所以傷春悲秋在古人的詩歌裡頭經常出現。包括李清照寫的,從一個簡短的一場春雨裡頭,她就能夠看到生命在消逝,"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喝了酒,還沒完全醒,但是知道下了雨,風很大,問問丫鬟,你捲起帘子看看,捲簾人回答,沒有什麼變化,外面的海棠花沒有什麼問題啊!但是李清照不一樣,作為一個詩人她很傷感,她知道風刮來,雨下了,肯定對於花是有摧殘的,所以她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你知道嗎,肯定是葉子長得更肥了,但是花肯定凋謝了,她就從這裡看到了自然生命的轉換,其實對應的就是人對時間的感想。還有辛棄疾,他在感嘆春天的時候,實際上跟他個人的志向無法實現,一種憂國憂民的情懷結合在一起,他說"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殘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這是他的開頭,但是他後來再寫的時候,由傷春引起了他一種個體生命情懷的感傷,他有良策都是往往被棄之不用,他的志向難以滿足,所以在這時候他有了一種社會政治的憂患意識。時間是抽象的,我們無法把握,但是時間往往可以具像化。蔣捷就寫了"流光容易把人拋"時間是最容易把人拋棄的,為什麼呢,你從季節里就可以看到"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畫面感非常強,櫻桃慢慢紅了,芭蕉葉慢慢綠了,在這種轉換當中實際上時間已經流逝而去,古人就是從這種具像的時間生命節點裡頭把握了時間的哲學。白居易也有,包括過去唐代還專門有送春的節日,把春天送走,"送春曲江上,眷眷東西顧。但見撲水花,紛紛不知數"看到花掉到水裡去,"未有老到來,人間無避處"你想逃避老的時間到來是不可能的,"感時良為已。獨倚池南樹。今日送春心,心如別親故。"今天送春的心就好象送自己的親人一樣,人和春天有這種親密之感。

  晏殊也在感嘆"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是你挽留不住的,好象你看到燕子回來,但是這個燕子早已經不是去年的燕子。赫拉克利特講到,人不可能踏入同一條河流,你站在河流當中,其實水已經流走了,你在前一刻站入的水已經流走了,你現在站入的水已經不是那個水,又流走了,時間從大的時候來講,一個小時就是一個小時,但從一秒鐘來講,一秒鐘就是一秒鐘,永遠沒有一樣的一秒鐘,就是告訴我們要珍惜每一刻時間。所以悲秋也出來了,冬天要到來了,秋天一來就感到悲傷,宋玉是悲秋之主,是他最早感嘆秋天的悲傷,在這種感嘆當中,寫秋天的詩很多。像柳永經常寫到秋天的離別,"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在秋天的時候離別就更加感傷。一年時間又要過,所以就引起了時間的感嘆。趙翼說"最是秋風管閑事,紅他楓葉白人頭",本來楓葉紅了跟人沒有什麼關係,但是人看到楓葉紅了,時間在流走,一個人的頭髮又白了,就把楓葉跟人的白頭結合在一起了,這個更有感慨。還有馬致遠寫的《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在天涯。"秋天的思念更加讓人感傷,引起人斷腸。

  還有一些詩歌,像杜甫的,他的詩歌不僅僅是個體的悲秋,更多的是跟國家的命運結合在一起,他是很孤獨的,很多感情、志向人家無法理解,所以他到處顛沛流離,他的《秋興八首》之一"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他是記惦著國家的安危,人民的顛沛流離,他自己當時在四川,也深受顛沛流離之苦,所以在杜甫那裡,他這種孤獨,他這種悲秋,帶有生命光輝的大放射,是對於國家命運的憂慮,這個時候我們體會到他的悲秋不僅僅是個人的悲秋,而是一種群體意識。當然還有辛棄疾的悲秋,也是對人生的感慨,不被重用,就只有說一些風涼話了,"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天涼好啊,實際上他無可言說,因為時間一天天過去,他自己的壯志難酬,雄才大略難以施展,所以在秋天的時候他更加知道愁是什麼滋味。這種詩都非常打動人,年輕人可能還沒有愁滋味,不理解,到了中年以後,受了一定挫折以後,就更知道愁滋味是什麼。

  一年當中是春秋更容易引起人的傷感,一天之中是黃昏會引起人的惆悵。從人一生的節律來講,黃昏的時候是生命比較降低的時候,早上的時候最有活力,中午的時候也有旺盛之力,但是到了晚上一天下來總是累了,所以這時候生命要追尋一種歸屬感、延續感。古代有一種神話,寫英雄人物出現的時候,往往是跟太陽的起和落相聯繫的,英雄出生的時候往往是早晨,太陽到了創事業的時候往往是中午,所以現在有個詞叫"如日中天",表示事業很輝煌,往往到了黃昏時節,就是他事業沒落的時期,經常會經受不住各種誘惑,而使自己的事業衰敗了,這都是神話裡頭經常寫的。《詩經》裡面就說"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看到牛羊下山了,歸回到自己欄圈裡面去的時候,戰士們還在外面服勞役,你說怎麼能不引起人去懷念他呢,希望他們早點歸家,所以在黃昏的時候是最容易懷念親人的時候,我們看到很多人在黃昏時候心裡都有一種慌張感,巴不得早點回家,這就是要尋找歸宿感,所以在夕陽西下的時候,最容易引起人惆悵。"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鳥都往回飛了,人怎麼會不著急回家呢。"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不知道哪兒是歸程,一個長亭接著一個短亭,以前都有亭子,供人休息,同時亭子裡面也有很多驛站,劉邦就曾經當過庭長,也是相當於現在的流出所所長,往往都表示難以割捨,這些都引起惆悵。清代人就說"已啟唐人閨怨句,最難消遣是昏黃",唐代人的歸怨就在詩經裡頭誕生了,宋詞里也有很多。"人生最難消遣是黃昏",因為愁就引出來了,所以在黃昏的時候也有一個生命的節點,這是很重要的。我最喜歡的是張惠言的《水調歌頭》,我最喜歡的是"一夜庭前綠遍,三月雨中紅透,天地入吾廬",這三句寫得太好了,我寫書法的時候就經常寫這三句。古人的氣派也很大,對於時間既有感傷,也有積極進取。所以他說"容易眾芳歇,莫聽子規呼",他說不要聽子規,還是要積極進取,做好自己的事業,他跟古人的長春悲秋稍微有一點不同,但是他對時間的珍惜是很值得我們重視的,所以這裡頭我覺得也是很有精神的,體現了古人的生命精神。不管是悲傷,還是他對時間的積極心態都是值得汲取的。古人正是從草木生長與凋零的時間轉換中、從天地自然的流轉中感受到生命的可貴與成功創業的迫切,也是從時間流逝的單向性中去追問自身生命的難以挽留,"遲暮之悲"也就有了人生的焦慮、無奈與恐慌感,要戰勝它,就要靠進取,不能在時間面前毫無作為,要有所作為,就得靠你自己把時間抓緊。這是悲情之一"傷時"。

  悲情之二就是傷史。面對歷史的生命探索,傷春悲秋往往是跟歷史的滄桑感結合在一起的。像劉禹錫寫的詩都是有歷史感的,這個歷史感往往又跟秋天結合在一起,比如說他的《西塞山懷古》,"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就有一種歷史的縱深感。包括《赤壁》也是寫"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就是一種歷史推斷,是假設,如果當時草船借箭如果沒有東風,不給周瑜方便的話,恐怕他的妻子都會被人掠走,歷史的追問是在歷史的懷古當中去感傷的。包括項羽的詩情也得到很多人的感嘆,杜牧也寫過,寫到了對歷史的多種假設,但是這些都是對歷史的一種縱深感。

  悲情之三是傷離別。離別在古詩裡頭最多,漢代就講"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人生是個旅程,是從漢代就開始講了,我們現在動不動就講人生旅程,就像往遠處走的客人一樣,所以你就要好好的對待這一段旅行之程,這就經常看到對於離別的感嘆。黃庭堅的感嘆非常深"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黃庭堅在他考上進士的時候,和朋友一塊喝酒,大家都滿面春風,那時候非常意氣風發,但是後來被貶,回來的時候一晃就十年了,這十年讓人說不盡,這就有離別的感傷。馬戴講"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在外面旅行,葉子落下來,不是自己故鄉的樹也引起感嘆,古人的旅行確實有時候也很孤寂,有很多感傷。像李煜的"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這個時候他的國家已經滅亡了,他成為了階下囚,他在異國他鄉懷念故國的時候,這種愁、這種離別就是一種家國之痛。我們還可以看到有很多家鄉的意象,在詩經裡頭我們看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實際上是寫了一種離別之感,楊柳似乎還拖著我的衣襟,不讓我走,今我來的時候,雨雪已經紛飛了。李白寫"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文學意象就從這裡出來了,都是一種感嘆。這種意象一直延續到當代的歌曲裡頭,當代喬羽寫過一首詞叫《我的祖國》,古典詩詞的意象影響到我們現在所有的文學創作,你可以看出很多的,包括最近聽到的春節晚會唱過的"中國美",這也是古典意象,都會在當代的作品裡體現出來。在外旅遊思念家鄉的時候,實際上是對生命的歸宿在哪裡的一種追問。戴叔倫說"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在旅館裡住著誰來問呢?沒有,只有寒燈陪著我,與回家還相隔萬里之遠,自己的前世很悲傷,自己的一生,也可以說自己的成就是破破碎碎的,沒有整體感,在這個時候是一種無奈之感,儘管明年又來了,但是只好一年一年度吧,對到底自己的生命在何處有了一種感嘆。

  悲情之四是傷生悲世。這是對自己、對生命的一種悲嘆,對於人在世上有自己的追求,但是無法實現,又經常受到各種挫折的感嘆,或者是對自己的朋友,對他表示同情也是一種感嘆,都在傷生悲世裡面產生。漢代的《古詩十九首》就開始看到了,"出郭門直視,但見丘與墳",那時候死的人特別多,出門一看,看到的都是墳墓,所以古人就感嘆"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過去的古墓已經因為戰爭,因為沒人管早就變成田地了,松柏很精粹的,但早就把它砍成柴火來燒了,表示很大的變化。王羲之叫了一班好朋友,大家吟詩寫字,《蘭亭序》本來是雅集,叫了很多人來,王羲之寫了一個序,前面寫得很好的,大家歡歡樂樂在一塊喝酒多愉快的事,但是寫到中間的時候,他突然冒出一句"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死和生都是大事,都是值得痛惜的事,所以"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有歷史穿透感,後來的人看我們今天,就像我們今天的人看過去一樣,這不是很悲嗎?《蘭亭序》裡面有這種生命感嘆,所以《蘭亭序》不僅僅是書法精品,現在找不到真跡,但是不僅僅是他字寫的好,更重要的是它裡面的內容也好,能夠打動人。我相信人們喜歡它,除了字以外,內容確實也是為後人所稱頌。魏晉南北朝的生命感慨是最多的,因為當時說人活到40歲或50歲就算高壽了,短短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所以對生命是極其感嘆。古人對日常事務的重視,你可以看到他對生命是重視的。遊山玩水從魏晉南北朝開始,主要是因為山水能夠帶給人快樂以外,還可以講一些道理,因為山川只理預示著天地之道理,所以時間的問題也從生命來感嘆,蔣捷這首詞就講了"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因為人生的際遇有了很多的感嘆,年輕的時候揮霍青春,晚年時候就更加重視,當然揮霍青春有時候也是需要的,現在年輕人的概念很多就是這樣,確實應該重視,但是更多的是要好好作出一番事業。劉希夷《代悲白頭翁》也是感嘆,"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就是對生命的一種感慨。後來好多人都從這裡頭演變出很多很多意象來講,這就是一種生命的感慨。

  還有一種貶謫之悲,孤絕之境的生命抗爭。就是被貶官了,受挫折了,這時候他們寫的詩就更有生命的抗爭力。像韓愈,其實韓愈不是說完全反對佛教,他只是說從國計民生講不應該這麼揮霍,但是他就被貶了,"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實際上他對於時間、生命還是有抗爭的。"欲為聖明除弊事"我是想為聖上來除掉那些腐敗的事情,但是我不被重用,被貶了,但是我仍然不屈服。"肯將衰朽惜殘年",雖然是衰朽之年,但是我還得要珍惜,殘年歲月我還得作出貢獻。這裡頭就有了一種生命的抗爭,儘管陷入了孤絕之際,但是仍然充滿希望,你讀這種詩,就不僅僅是悲觀,它在悲裡頭有一種抗爭之意,有一種伸展之意,我們讀它的時候就不僅僅只是簡單同情它的命運,而是從它裡頭學到了它的不屈不撓的精神。感士不遇也是古詩詞里經常出現的題材,感嘆自己的朋友,他們懷才不遇,不被重視,有才能而不被重用,而白白浪費了他對他們的同情,實際上也是生存境遇的吶喊。比如說杜甫寫了一首詩,是感嘆他的朋友李白的,"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其他人都說李白是瘋狂之人,但是我愛惜他的才。

  另外一種就是愛情。愛情有一種痛苦,在愛情的痛苦當中也是一種生命激情的奔放。漢樂府是在拿生命發誓,"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陣陣,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那是在發誓,非常感人肺腑。李商隱寫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還有蘇東坡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對他妻子的追悼,實際上也跟悲情相通,都是非常感人的。元好問《摸魚兒》"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這都是對於愛情的描寫。

  這是第一部分。談的是詩的悲情和體現生命精神問題。

  第二就談談詩的思索怎麼樣體現哲學智慧,就是在智慧上給我們有什麼啟發。

  智慧之一叫"化悲為健",就是說有悲情,我們剛才講了,有很多方面的悲情,但是古人不是說一悲到底,也不是一籌莫展,而經常是要抗爭的,抗爭就是怎麼樣把它化為自己的力量,而去戰勝這種悲情,而去勵志,而改變自己的心態。這就叫"化悲為健"。像鮑照,儘管他的妹妹嫁到皇宮裡頭,他是皇親國戚,但是仍然不受重用,因為那時候還很講門第,所以也經常被晾在一邊。他說"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蝶躞垂羽翼",本來是一個大鵬,為什麼非得要我把雙翅垂下來,而不能展翅高飛,既然如此,那我沒辦法了,只好"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朝出與親辭。暮還在親側。"我就在家裡多待著,只能做這個事了,是一種反諷,實際上他是要施展自己才能的。但是"自古聖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自古聖賢歷來都是貧賤的,何況我輩很孤奮,又怎麼正直,哪裡能受重用呢?這裡頭還是有一種"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在裡面,我怎麼能夠垂下這翅膀不能夠展翅高飛呢,一旦有機會我還是要走的,"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人生是有命,但是怎麼能夠只是坐著嘆愁了,要有自己努力的。李白的《將進酒》也是這種感嘆,是他生命痛苦之後的一種精神發泄,充滿著無窮的生命活力,是一曲悲壯而深沉的醉歌、雄放而高亢的壯歌。"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充滿對人生自信的感情抒發。他也寫了《行路難》這樣的詩,"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也有這種茫然,不知道往哪兒走。"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忽然夢到自己劃著船,到了皇帝身邊,他還是想為皇帝做點事。所以"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這麼多岔路,我往哪兒走?但是他相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未來肯定是有我的日子的,李白老是這麼盼望著,如果李白當了官,可能就不會寫這麼好的詩,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折磨,所以才有這麼偉大的詩人。歐陽修也是被貶,他也寫了一首詩"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雷驚筍欲抽芽。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也是有一種生命的自信,這是智慧化悲為健。

  第二,化困為通。在困境當中怎麼化為通,這就是一種生存哲學。要使生存的艱辛困厄化為通達,不老是糾纏在困境里,這就要有很高超的哲學智慧。王維一邊做官,一邊歸隱,他在終南山有自己的"別墅",他就看得比較開,他的《終南別業》寫到"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劃著船走到沒地方走了,他不會哭著回去,他反而在那兒靜靜的等著,坐著看雲霧又起來了,看到另一番風景,有了新的啟發,不再是過去的那種心態了,這時候就要有一種高超的智慧去看待它。像蘇東坡被貶,在那個地方很苦,有一天出去,突然碰到雨了,就寫了這首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雨打在林子上,不斷有聲音,本來人家都在躲雨,他說慢慢走,一邊吟詩一邊嘯,慢慢徐行,誰也不怕,因為"一蓑煙雨任平生。"一生都是陰雨,我都這樣渡過,所以不怕。"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酒醒過來了,有點微冷,但是太陽出來了,有希望,再看看剛才走過去的地方,歸去,心態就是根本沒這麼回事,哪裡下過雨?沒有雨,也沒有晴天,他的心態就是非常淡定,從容,所以他才能度過他坎坷的一生。可以說蘇東坡一生是最坎坷的,但是林語堂講他是"快樂的天才",他的詩歌裡面從來沒有悲傷的,他都是在一種快樂的心態中度過,正是這種心態,能夠化困為通,能夠平淡的對待這些事情,就有了自己人生的價值。黃庭堅被貶到四川以後回來了,就寫了這首詩"投荒萬死鬢毛斑,生入瞿塘灧澦關。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陽樓上對君山。"實際上是寫他自己被貶到那個地方是九死一生才回來的,但是過去的事情都過去了,那種悲傷不值一提。所以所羅門講"一切皆會過去",不會再在記憶里把它當一回事,正是因為這樣他才能夠面對這種挫折、坎坷,他才有頑強的毅力生存下去,這也是很值得我們重視的。

  第三,天人合一。就是怎麼對待自然?在自然中安頓生命,體驗自然生命的律動,其實這也是一種生存哲學,也是一種哲學智慧。像陶淵明,他面對被辭官,回到自己家,他也能夠"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就是他對自然的熱愛,他才回到自己家裡。雖然他的詩歌裡面經常寫到沒有吃的了,要問人家討飯吃,但是他一生還是很愉快的。所以他經常寫到"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圓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雖然設了個門,但是經常關著的,不經常接待人,他有自己的處理方式。所以我們看到古人對於自然是很親切的,陶淵明是真正的歸隱至之人。在魏晉南北朝有很多是談歸隱的,但是很多是"山中宰相",雖然在山裡住著,但是皇帝還是要經常去拜訪他,還要問他國策,那不是真正的隱士,真正的隱士只有陶淵明一個。還有劉方平所寫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你想想古人為什麼在季節轉換的時候會聽到"暖",感覺到"暖",過去古人聽到蟲聲從窗紗里輕輕透進來,就知道季節在轉換,古人有對於生命的體驗,他才會體會到,只有古人靜靜的去傾聽,他才能聽到這些蟲聲,你只有在這種蟲聲當中,睡覺可能會更安穩,但是聽不到蟲聲的時候,那就是大自然被破壞了。現在禽流感也好,可能都是人類對自然的破壞,使得飛鳥等等這些感染了病再傳染給人,這是對人類的懲罰。美國有一個女生態學家在60年代就提出來,她寫了一本著名的書《寂靜的春天》,就是說聽不到鳥叫,聽不到青蛙叫了,她感嘆出來,這是人的生命有威脅了,所以她提出來要終止使用殺蟲劑,她抗爭了十幾二十年,最後使得殺蟲劑終止了,就是農藥雖然能夠殺蟲,但是也帶來很多危害,也破壞了生態。還有在自然當中去尋找哲理的,像白居易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裡頭就比喻著所有的人,不管他怎麼被壓制,但是生命是不會停止的。當然還有韓愈的詩"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草在春天的時候遠遠看有一片,走進看卻沒有,但就是這個時候生命力是最頑強的。他說"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這個景色絕對勝過後來煙柳飄灑的季節,這種小小的草還沒有冒出來,所以我們現在經常會把"草色遙看近卻無"比喻某些新生事物,它的生命力是最旺盛的,它的前途是最美妙的。

  智慧之四:日常生活的審美體驗與審美升華,這就談到自然與人的融合問題。像辛棄疾所講「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李白也講"相看兩不厭,惟有敬亭山"。好象我在看青山,青山也在看我,就把我跟自然互相看,當成擬人化,山跟我是一樣的,就是講自然跟人的融合,要善待自然,自然也是有生命的,所以經常有人會用人的姿態去衡量自然。當然還有一種是對於日常生活的審美體驗,在日常生活中怎麼去對待,其實古人是很尊重日常生活,尊重自己的起居,每天日常的生活。你像白居易寫的"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怎麼體會它呢?古人對於一杯酒你看多重視?我要好好的對待這一缸酒,不僅要與我的朋友共享,還要乘興而喝,更多的是對自己和日常生活的重視。以前是喝酒,到了宋代,就慢慢開始喝茶了,茶葉慢慢成為日常生活的重要內容。像杜耒的《寒夜》,"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不喝酒,喝茶,火一樣紅,更重要的是在窗前賞梅。明代人的小品文把生活情趣寫得很好,有很多對日常生活的重視,包括想盡辦法消遣這些食物和日子。到了《紅樓夢》就更看到了各種食物的精緻做法,這也是古人對審美的體驗,實際上是對生命的重視,不要讓生命浪費了。有人說喝茶是浪費時間,不對,喝茶也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你要這麼去看待,不要說喝酒就是貪圖享受,喝酒就是浪費人生,這也不對,喝酒也是享受人生,當然你不能天天都喝得酩酊大醉。如果我們每天都很珍惜每一餐的美食,那我們的心情是很愉快的,就怕每天都是對付,人生就過得沒有意義。陳師道的《絕句》"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世事相違每如此,好懷百歲幾回開?"可以看出宋人對生活確實很看得開,都是智慧。

  智慧之五:以事說理,以物求理。朱熹寫過"勝日尋芳泗水邊,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都是比喻,以事物來求理。還有蘇東坡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也是哲理詩,觀察事物要多角度,甚至於碰上有爭議事情的時候,要設身處地多從幾個角度去看看,碰到有分歧的時候,可能就不能固執己見,你還得在別人的角度想想,所以有時候當局者迷,因為身在此山中就被局限了,還得跳出來去看。蘇東坡還寫了《琴詩》,「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手上聽?」彈琴琴上有琴聲,那為什麼放在盒子里它不叫做?你如果說聲音在指頭上,那你就在指頭上聽琴聲行不行?不行,你必須手指去撥琴弦,才有琴聲,這是佛教的「因緣和合」之理,就是說有因有緣才有事物的構成。比如水就是一個氧原子兩個氫原子,這就叫因緣和合,一旦離開這個就沒有。其實人就是一個碳水化合物,人生無常,沒有恆久不變的,從這裡頭就看出來。「人生看得幾清明」,這些都是說理的。

  智慧之六:淡泊名利,看輕生死。這在古人的詩歌裡面有很多,其實也要有這樣的心態去看待事物才行。像慧開的《無門關》「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要做到這樣是很難的,實際上和尚也有憂愁,當然這是追求的最好境界,但是不可能完全達到的,但是一定要有進退自如的感覺,對富貴、對平靜要平等的看待。像程顥所寫的「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按照這個境界就是把這個看平了,富貴也好,平靜也有樂事,不要把富貴追求看作你唯一的目標,那是不對的。包括楊慎《臨江仙》寫到「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英雄都過去了。「青山依舊在,季度夕陽紅」,那確實是一種歷史滄桑感。「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你過去的四季最後只不過化作了漁夫和樵夫的談資而已。你要看成這樣的話,肯定是不要太過執著。從這個角度來講,當然你說人生在世要不要創世,也肯定要有,但是進是好事,退也未必不是好事。其實從孔子時代就講「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其實老祖宗很早就說過,進退、窮和達都能處理好,這個心態才能做到淡薄名利。蘇東坡從海南島回到大陸以後,人家問他,他這樣寫的"萬里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老了,時間越來越少,有的人問他,嶺南到底好不好?不好吧,他回答,我的心安處這個就是我的家鄉,正是因為有了這個心態,蘇東坡才能夠渡過許多許多的難關,就怕心不平靜,不平靜就煩燥了,煩燥以後就會崩潰,所以我們一定要有這種安靜的心態。

  我今天就講這麼多,謝謝大家。留點時間可以互動,謝謝!大家有什麼問題也可以提。

  主持人:短短兩個小時,蔣教授給我們送上了一頓豐盛的大餐,給我們起到了啟示的作用,大家領會到了多少生命的精神和哲學的智慧,接下來的半個小時,在這裡都可以和我們蔣教授做一個互動。在這裡我想先利用一下"近水樓台先得月"的便利,我想先問蔣教授一個問題。其實我們國家的詩歌一直都是盛產的,可以說是詩歌大國,但是現在有人說我們中國"詩歌已死",一方面是說詩歌的水平急劇下降,一方面說我們詩歌這方面的人才已經減少,不知道蔣教授您怎麼看?

  蔣述卓:為什麼到了現在,大家感覺到讀詩的人比寫詩的人少,這是兩個問題。一個就是詩歌和生活比較遠,尤其是現在新生派寫的詩,變成了一種小眾文藝,沒有跟大眾相通,所以大眾讀起來的時候沒有共鳴感,很難讓老百姓記住,有些短章好記,但是現在有些太長就難記,創造或者閱讀的心態都比較浮躁,所以大家不太容易進入到詩歌的境界,因為詩歌確實要去體會也是要花費精神的。但是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自文學,現在古典詩詞是一個小群體,中華詩詞學會也有上萬的會員,也還有很多創造,只是大家不太了解,只有一個小群體在看。但是真正流行的歌,都是從古詩詞流傳起來的。真正的詩歌我這樣看,可能將來還是在流行歌曲當中。為什麼是這個觀點?唐詩宋詞也是當時的流行歌曲,當時是可以唱的,在唐代時候,其實那時候就是當時的流行歌曲,老百姓才喜歡,太深了老百姓也不看。現在有些流行歌曲也真的不錯,真正能留得下去的還是在這裡面。歌曲有時候是可以成為詩的,寫得好的也是不錯的,而且最精采。我也不這麼看,現代人欣賞的文學藝術的題材越來越多,現在是一個視聽時代,閱讀的時候太少,因為都在電腦上看,看電影、電視,聽音樂,閱讀只是一部分,進入視聽時代的時候,必然有視聽時代的文本,包括現在的大片,電影大片越來越多,上了年紀的人可能看電影少,但是年輕人是經常看電影的。

  從這個角度講,一首詩歌要得到大家的共鳴,恐怕就不是像過去那樣。以前唯一的通道就是這一個,知識面這麼廣,人的閱讀習慣在改變,我們說文學不會消亡,詩歌不會消亡,但是它會改變一種方式流傳下去,但是現在說我要詩歌繁榮,要詩歌振興,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還是抱著與時俱進的思想去看待,也不要去哀嘆詩歌從此就會消亡,不會,你要相信還有一批人在勤勤懇懇的做詩歌,包括古典詩歌創作,包括我們也在做普及大家欣賞詩歌的事情,文化傳統是不會消亡的,它總是會留存在我們的文化當中,積澱在我們的文化當中。我之所以做這個講座,講這個東西也是盡我的力量。

  提問:關於珍惜時間,及時行樂這個問題。謝謝。

  蔣述卓:其實對於時間應該是兩方面看,第一,時間是珍貴的,一定要珍惜。因為不珍惜就過去了,為什麼人會後悔,為什麼老是惋惜,就是因為當時沒有認真抓住機會,所以為什麼叫「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我贊成按西方人的看法,工作的時候就工作,休息的時候就及時享樂。我覺得現在的小孩子太辛苦,他們沒有太多玩的時候,他們沒有我們小時候快樂,我們小時候哪裡有這麼多作業,那時候是很舒服的,我很懷念,反而到了工作的時候,你沒有那麼多時間行樂。從人生來講,從佛教講也好,其他裡面講也好,享受當下是應該的。該正常享受的,正常對待的你要抓住。有些人老想著我未來的日子,老為未來擔憂,其實未來對我們來講,還是很遙遠的,只要你留住了一定的錢,你該享受的還是享受。你不能老想著等到以後再去,包括旅遊,我現在不去,我等到以後才去,其實你都要正確處理好。如果我們讀書的時候天天享樂,那就"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當然,適當玩樂是可以,就是關係的處理,因為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包括及時行樂,有它正確的一面,也有頹廢的一面,正像這樣講的,如果個個都看破名利,淡泊名利,也不行,這就有多元的構成,不是每個人都會這樣去做的,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追求,有自己人生價值的取向,你不要把自己的東西強加於人。孔子早就說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且這是現在全世界都要學的,美國現在就是經常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人。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這八個字,社會就和諧了。

  提問:我聽了您的講座之後,我班門弄斧寫了一首詩,請您點評一下。

  蔣述卓:"自古悲傷出佳作…",我很贊成你的勇氣,但是還是要好好學習一下古典詩詞,有些用詞也要更加雅一些,這一點是需要花點工夫的,我們大學裡有這樣一些課程,也有老師在教,但是真正做得好的比較少。畢竟我們跟過去不太一樣,不能一下子冒出來很多東西。

  主持人:說到這個,蔣教授您說曹植的七步成詩是真的嗎?

  蔣述卓:那是有的,那是急才。

  提問:蔣先生您好,從我開始接觸詩歌的時候,我是挺喜歡詩歌琅琅上口的感覺,但是到了後來,學習詩歌主要都是為了考試,我就開始慢慢麻木了,拿到一篇詩歌我是想著怎麼去背誦,我想請問一下您平時是怎麼學習和研究詩歌的?

  蔣述卓:主要還是感興趣,有興趣你就會經常去看,而且會除了研究之外,你會去讀。日常生活當中肯定也要有詩,有很多人出去旅遊的時候會詩興大發,其實這個是少不了的,不用古典詩就用現代詩。但是現在有攝影了,大家就是到處去照相,其實更主要就是你可以去做文學表達,表達好了之後你會覺得是才能的表現,這樣才會有興趣。如果說我讀詩是為了考試,那肯定是很鬱悶,但是你如果把它看成是我人生當中快樂的事情,那你就會享受它。就是要當做快樂的事情來對待它,要有興趣才可以。

  你讀到好的文學作品,經常讀一讀,肯定是好的。我忙得累了,我經常會讀一讀《讀者》雜誌。你不要把它當成一種功課。如果忙得連睡覺前半小時都沒有,那還有什麼意義?人生不完全是工作。

  主持人:今天兩個半小時的講座時間很快過去了,我這裡也特別說明一下,蔣教授今天的行程非常匆忙,今天早上從廣州出發到珠海已經11點多了,匆匆忙忙吃完午飯就趕來這個講座,現在又要趕回廣州處理學校的事情,讓我們以海浪般的掌聲感謝蔣教授。感謝大家,再見。

推薦閱讀:

16歲武亦姝獲「中國詩詞大會」冠軍!這就是阿拉上海姑娘的腔調!
小六綜合測|跳出校外考試的「坑」(四)——古詩詞
【明】高啟詩詞集(詩) 《缶鳴集》 卷五
心湖詩家 | 邱才揚詩詞精選
欣賞詩詞2

TAG:生命 | 詩詞 | 哲學 | 智慧 | 精神 | 古典 | 古典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