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廣東茶藝師職業技能大賽理論考試複習要點

2009廣東茶藝師職業技能大賽理論考試複習要點1.職業道德的概念:職業道德是指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們,在工作和勞動過程中,所遵循的與其職業活動緊密聯繫的道德原則和規範的總和。   2.遵守職業道德的作用: 遵守職業道德有利於提高茶藝人員的道德素質、修養;有利於形成茶藝行業良好的職業道德風尚;有利於促進茶藝事業的發展。   3.茶藝師職業道德的基本準則: 遵守職業道德原則,熱愛茶藝工作,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是茶藝師職業道德的基本準則。   4.文明用語是通過外在形式表現出來的,如說話的語氣、表情、聲調等。因此,茶藝人員在與品茶客人交流時要語氣平和、態度和藹、熱情友好。   5.明代以後,制茶工藝革新,團茶、餅茶被散茶代替,用沸水沖泡散茶的飲茶方式走進了人們的生活。   6.清代時,無論是茶葉、茶具還是茶的沖泡方法大多已和現代相似,六大茶類品類齊全。   7.世界上第一部茶書《茶經》的作者是唐代的陸羽。   8.唐代茶葉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四種。   9.宋代制茶工藝有了新的突破,福建建安北苑出產的龍鳳茶名冠天下。   10.茶樹性喜溫暖、濕潤,在南緯45℃至北緯38℃間都可以種植。   11.紅茶、綠茶、烏龍茶三大茶類的香氣特點:綠茶香氣一般為綠豆香、板栗香、烘烤香或清香。 紅茶香氣呈甜香型。 烏龍茶香氣有花果香。   12.元代,青花瓷茶具聲名鵲起,白瓷上綴以青色文飾,既典雅又豐富,和茶文化內涵的清麗恬靜很一致,深受飲茶人士的推崇。   13.明代茶具的代表是景瓷宜陶,即景德鎮瓷器和宜興紫砂陶。   14.蓋碗一式三件,下有托,中有碗,上置蓋,又稱「三才碗」。三才者,天、地、人也,蘊含「天蓋之,地載之,人育之」的哲理。

  15.紫砂壺的優點:其一,用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蘊」,使「茶葉越發醇郁芳沁」;其二,壺經久用,即使空壺沸水注入,也有茶味;其三,茶葉不易霉餿變質;其四,耐熱性能好;其五,傳熱緩慢,使用提攜不燙手;其六,壺經久用,反而光澤美觀;其七,紫砂泥色多變,耐人尋味。

  16.瓷器茶具可分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   17.景德鎮所產的瓷器素有「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美譽。   18.用具組,又稱茶道組,最先由台灣創興,多用於工夫茶,主要用具有:   ①茶則:匙狀,木製成、造型別緻、柄較長、利於執拿,取茶用具,常用於取出茶葉罐中茶葉。  ②茶夾:夾狀,竹或木製成,也有少量不鏽鋼質,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也常用來夾取和湯洗茶杯,避免用手直接接觸茶杯。   ③茶漏:用於導茶入壺,防止茶葉外掉,木製成,漏斗狀。   ④茶簽(針):用於伸入壺嘴內疏通壺嘴解除茶渣堵塞,使茶湯暢流,竹木製成或角質製成,一頭尖針狀。   ⑤茶刮:用於清挖茶渣,竹木製成,有些與茶簽連成一體,一頭為茶簽,一頭為茶刮。   19.古人將沸騰過久的水稱為「水老」。此時,溶於水中的二氧化碳揮發殆盡,泡茶鮮爽味大為遜色,未沸騰的水,古人稱為「水嫩」,也不適於泡茶,因水溫低,茶中有效成分不易泡出,使香味低淡,而且茶浮水面,不便飲用。   20.沖泡綠茶一般用80℃左右的水為宜,名優綠茶用75℃左右的水沖泡即可。   21.陸羽《茶經》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22.溫壺的目的:將開水注入茶壺、茶杯中,以提高壺、杯的溫度,同時使茶具得到再次清潔。   23.奉茶的禮節:一般應雙手將盛有香茗的茶杯奉到品茗人面前,以示敬意。   24、泡茶三要素:在各種茶葉的沖泡程序中,茶葉的用量、水溫、茶葉浸泡時間是沖泡技巧中的三個基本要素。   25.茶葉中的主要藥用成分有咖啡鹼、茶多酚、維生素類、礦物質、氨基酸等。   26.咖啡鹼的藥理作用有:使神經中樞興奮,消除疲勞;抵抗酒精、煙鹼的毒害作用;對中樞和末梢血管系統及心波有興奮作用;有利尿作用;有調節體溫作用;直接刺激呼吸中樞興奮。   27.茶多酚由兒茶素、黃酮類物質、花青素和酚酸等四大類物質組成。其中兒茶素含量比例最大,約佔多酚類物質的70%。   28.茶葉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可分兩類:水溶性維生素、脂溶性維生素。   29.不同茶葉中維生素含量的差別:一般綠茶多於紅茶,優質茶多於劣質茶,春茶多於夏、秋茶。   30.茶氨酸的藥理作用:①抑制咖啡因引起的興奮;②能增進腦中α波的強度;③降血壓作用;④提高學習能力和記憶力;⑤預防血管性老年痴呆症;⑥増強抗腫瘤藥物的效果等。   31.茶葉中維生素含量,一般是綠茶多於烏龍茶,紅茶較少,常飲綠茶等可有效地為體內補充維生素,防治維生素缺乏症,還可延緩衰老。   32.茶多酚的藥理作用有:降低血脂;抑制動脈硬化;增強毛細血管功能;降低血糖;抗氧化、抗衰老;抗輻射;殺菌、消炎;抗癌、抗突變等。   33.名茶品質鑒賞:一是觀外形;二是聞香氣;三是看湯色;四是嘗滋味鮮爽度、醇和度;五是察葉底。   34. 扁平形名優綠茶有代表性的有:龍井茶(扁平光滑,長短大小整齊,芽峰顯露,無毫)、大方茶,旗槍茶等。 條形茶名優綠茶有代表性的有:黃山毛峰(外形條索緊卷,稍彎曲,白毫顯露,芽葉完整,肥壯勻齊)  捲曲形名優綠茶有代表性的有:碧螺春(條索纖細,捲曲如螺,白毫顯露)、都勻毛尖,蟠毫茶等。 球形茶名優綠茶有代表性的有:涌溪火青(外形渾圓緊結,形如圓珠,灰綠起霜,光滑勻凈)等   針形名優綠茶有代表性的有:南京雨花茶(外形緊細圓直,峰苗挺秀,條索勻整)、廬山雲霧,信陽毛尖,安化松針等。 其他形狀:菊花形的綠牡丹等,這類茶的最大特點是他是由幾根甚至幾十根芽葉組合而成,而不是以上名優綠茶由單一芽葉做形而成。  37.西湖龍井產於浙江杭州市西湖地區,素以「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著稱。   38.洞庭碧螺春產於江蘇吳縣洞庭東、西山。   39.各類名茶品質特點: 黃山毛峰(安徽黃山):形似雀舌,肥壯勻齊,色如象牙,魚葉金黃,香氣清香高長帶花香,滋味鮮醇甘厚,湯色嫩綠明亮,葉底肥壯成朵,嫩黃明亮。 洞庭碧螺春(江蘇吳縣洞庭東、西山):條索纖細、捲曲成螺、白毫顯露、銀綠隱翠、清香淡雅、鮮醇甘厚、回味綿長,其湯色碧綠清澈,葉底嫩綠明亮。 西湖龍井(浙江杭州市西湖地區):形似碗釘扁平光滑,色略黃似糙米色,滋味甘鮮醇和,香氣清高,湯色碧綠,葉底細嫩成朵。 信陽毛尖(河南信陽地區):外形條索緊細且直,白毫顯露。色澤翠綠,湯色鮮綠明亮,有熱栗子香,味濃厚回甜,葉底嫩綠。 鐵觀音(福建安溪):鐵觀音是閩南烏龍茶的代表之一。外形緊結捲曲重實,色澤砂綠油潤,內質香氣馥郁幽長,滋味醇厚鮮爽回甘,音韻顯,湯色金黃清澈明亮,葉底肥厚軟亮,紅邊明顯。 台灣凍頂烏龍(台灣南投鹿谷鄉鳳凰山一帶):外形色澤油潤,帶青蛙皮般的灰白點,成半球形緊結顆粒狀,身骨重實;湯色略呈橙黃色,有類似桂花的清香,滋味醇厚甘潤,喉韻回甘強;葉底邊緣有紅邊,葉中部淡綠。 鳳凰單叢(廣東潮州市鳳凰山一帶): 外形條索緊結壯直,茶色褐潤,勻整,凈;香氣花香清高;湯色金黃清澈;滋味濃醇回甘;顯「山韻」;葉底柔軟,淡黃紅邊。 單叢有「八泡有餘香,隔夜不餿」的特點。 滇紅(雲南高原——雲南省的勐海、鳳慶等縣):外形肥壯重實,色澤烏潤顯毫,含特多金黃色茸毫的壯芽;香氣有特殊的地域香,類似桂圓香或焦糖香,滋味鮮濃醇,收斂性強,湯色紅艷,葉底肥厚紅亮。 白毫銀針(福建省福鼎縣和鄭和縣):外形針狀,由頂芽製成,滿披白毫,具銀色光澤;湯淺黃清澈晶亮,香氣清新,毫香濃,味鮮爽微甜。因產地不同稍有差異(主要是製作方式不同,前面已有介紹):福鼎——外觀銀白,味鮮爽,鄭和——外觀銀灰,毫顯芽壯。 君山銀針(湖南洞庭湖君山):屬於黃茶類。外形芽頭肥壯,芽身金黃,滿披淡黃色茸毛,;內質香氣清鮮,湯色淺黃,滋味甜爽。葉底黃嫩明亮。 普洱(雲南思芽、西雙版納、昆南等):生茶——色墨綠;湯黃綠明亮,香氣清醇持久,味濃強;葉底肥厚,黃綠勻整。 熟茶——色紅褐;湯紅濃明亮,有獨特陳香,味醇厚回甘;葉底紅褐勻整。六堡茶(散茶):廣西蒼梧縣六堡鄉:條索長整尚緊,色黑褐光潤;湯紅濃,香醇陳,並有松煙味和檳榔味,味甘醇爽口;葉底呈銅褐色。 茉莉花茶(浙江金華、福建、廣西橫縣):條索緊細勻整,色綠潤顯毫;湯黃綠明亮,香氣鮮靈持久,味醇厚鮮爽;葉底嫩黃柔軟。 茉莉龍珠:為茉莉花茶中的上品,外形條索緊細勻整成球,色澤油潤;湯色黃綠明亮,香氣鮮靈持久,味醇厚鮮爽,口感絕滑;葉底嫩黃柔軟。 祁紅(安徽省祁門縣):外形條索細緊挺秀,色澤烏潤有毫,香氣帶蜜糖香,滋味鮮醇嫩甜,湯色紅艷,葉底紅勻明亮。   44.武夷岩茶是武夷山優茗的總稱,典型代表有大紅袍、白雞冠、水金龜、鐵羅漢,又稱四大名樅。具「岩骨花香」,顯「岩韻」。  45.白茶的品質特徵:外形毫心肥壯,葉張肥嫩,葉態伸展,葉緣垂卷,芽葉連枝,毫色銀白,葉色灰綠或鐵青色。內質湯色黃亮明凈,毫香顯,滋味鮮醇,葉底嫩勻。    47.普洱茶的品質特徵:外形條索肥壯緊結,色澤烏褐或褐紅,香氣有獨特的陳香,滋味陳醇,湯色紅濃深厚,葉底肥嫩,黑褐或紅褐。   48.第一位紫砂壺名家是明代的供春,他創作的「供春款樹癭壺」色幽暗呈栗色,好似古金鐵鑄就,造型敦厚周至。   49.時大彬製作的「六合一家」壺,可分為底、蓋、前、後、左、右六片,合作一起後注入茶水,茶水絲毫不漏。   50.陳鳴遠創作的瓜果壺,傳世款式有「梅干壺」、「梨皮方壺」、「南瓜壺」等。 51.惠孟臣,明末小壺製作名家,所造小壺容量僅60—100亳升,壺身高約6厘米,壺藝最精,有「孟臣罐」之稱。   52.中國工夫茶茶藝按照地區民俗可分為潮汕、台灣、閩南和武夷山四大流派。   53.潮汕工夫茶堪稱中國茶道的「活化石」。   54.潮汕工夫茶「四寶」:玉書煨、潮汕爐、孟臣罐、若琛杯。   55「刮頂淋眉」的作用:進一步加溫,充分逼出茶香。   56.潮汕工夫茶泡茶以三泡為止,其要求三泡茶湯濃淡必須一致。   57.台灣人把斟茶稱為「投湯」。   58.擂茶習俗主要流行於我國南方客家人聚集地。   59.擂茶以茶葉、生薑、生米仁為主要原料研磨配製後,加水烹煮而成,所以又名「三生湯」。   60.「白族三道茶」是生活在美麗的蒼山洱海的白族的飲茶習俗。   61.蒙古族咸奶茶採用青磚茶,主要的配料是鮮奶和少量食鹽。   62.「龍虎鬥」是指將煮好的茶水趁熱倒入盛有白酒的茶盅中,這是納西族人治療感冒的秘方。   63.打油茶:是侗族的飲茶習俗。   64.冰茶用茶,以茶汁易快速浸出的為好,常用的有紅碎茶、綠碎茶或袋泡茶。   65.製作冰茶的主要茶具有玻璃杯、冰塊缸、帶匙的糖缸、冷卻壺、有膽濾壺、開水壺等。   66.調飲紅茶根據調料的不同主要有牛奶紅茶、檸檬紅茶、蜂蜜紅茶、白蘭地紅茶等。   67.沖泡調飲紅茶多採用壺泡法,選用的茶具除了燒水壺、泡茶壺外,盛茶杯多用帶柄帶托的瓷杯。   68.唐代宮廷茶藝通過清明節敬神祭祖、皇帝款待群臣以及喜慶宴等宮廷禮儀活動時的飲茶活動來表現。   69.文人茶藝一般選用湯味淡雅、制工精良之陽羨茶、顧渚茶等。    70.文人茶藝喜用宜興紫砂壺、景德鎮甌、惠山竹爐和汴梁錫銚等茶器。   71.文人茶藝在室內品茗以書、花、香、石、文具為擺設。   72.文人茶藝對茶友的選擇極為講究,要求人品高雅,有較好的修養。   73.文人茶藝活動的主要內容是: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清言漫談。   74.唐代代宗年間高僧趙州從諗禪師是「以茶悟道」的提倡者。   75.禪師茶藝講求僧侶們身體力行,自己種茶、制茶、煮茶、以茶供佛,以茶待客,以茶修行,即物求道,不離物言道   76.禪師茶藝要求茶室如禪室,力求簡樸,有祖師真容、茶、花、香、畫即可。   77.宗教茶藝是佛教、道教與茶結合的結果,可分為禪茶茶藝、三清茶藝、觀音茶藝、太極茶藝等。   78.宗教茶藝的特點:氣氛莊嚴肅穆,禮儀特殊,茶具古樸典雅。以「天人合一」「茶禪一味」為宗旨,並講究修養心性,以茶釋道。   79.茶藝表演中,掛畫、插花、焚香、點茶並稱「四藝」。   80.民族茶藝表演的文化特色是:指有獨特的泡茶方式、民族風俗、民族服飾。   81.茶的應用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藥用、食用和飲用。   82.《大觀茶論》的作者是宋徽宗趙佶。   83.沖泡茶的操作程序:備器、煮水、備茶、溫壺(杯)、置茶、沖泡、奉茶、收具。   84.茶藝表演的美學特徵:1.執拿茶具的姿態美2.茶藝操作的靜態美3.茶藝操作的動態美。   85.茶藝表演中,表情美學的表演要求:   ①以表情傳播友好      ②把握好最初的表情   ③善於恰到好處地運用眼神  ④充分發揮微笑的魅力   86.茶藝表演中,解說美學的特點及要求:1.聲調細柔2.節奏適度3.內容充實精闢4.要盡情投入 。   87.日本茶道分為抹茶道和煎茶道兩種。   88.韓國茶道分為煮茶法和點茶法兩種。   89.日本人忌諱綠色,認為綠色不吉祥;忌荷花圖案。   90.新加坡人視紫色、黑色為不吉祥。與他們談話時忌談宗教與政治方面的問題,不能向他們講「恭喜發財」的話。   91.馬來西亞人忌諱黃色。   92.在茶藝的接待服務中,遇到賓客提出的無理要求時,茶藝服務人員應耐心加以解釋,婉轉地轉移話題,絕不能窮追不放,把賓客逼至窘境,否則會使對方產生逆反心理,不僅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反而會導致對抗,引起更大的糾紛。   93.日本茶道精神內涵:「和、敬、清、寂」四個字。   94.中國茶德為「廉、美、和、敬」四個字,由庄晚芳教授提出。   95.1977年,台灣一批茶的愛好者倡議弘揚茶文化,提出「茶藝」這個專用詞,並在1978成立了「茶藝協會」。   96.鬥茶的熱衷推動,使點茶技藝提升成為富有藝術情趣的「茶百戲」和「分茶術」。   97.點茶的技藝特點: 1.注重藝術形式 2.強調技藝水平。   98.唐代詩人盧仝在《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中,深刻地描述了飲七碗茶的七個不同層次感受。   99.「茶道」一詞的出現,最早見於陸羽的好友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詩中:「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100.日本人引入中國唐宋飲茶法,結合其本土禮儀習俗形成規定程式「茶道」。其內容包含飲茶程式和禮節兩方面。
推薦閱讀:

[轉載]紫薇斗數論學業、考試
ACCA F4怎麼學?需要準備多長時間?
考教師編製普通話必須二級甲等嗎?
2012版醫學高級職稱考試寶典骨外科 綜合複習題 單選題12
怎樣增強考試運氣?

TAG:職業 | 技能 | 理論 | 職業技能 | 考試 | 複習 | 茶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