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親子關係對兒童社會性發展的影響

試論親子關係對兒童社會性發展的影響

【論文關鍵詞】親子關係 兒童 社會性發展   【論文摘要】親子關係是人生中形成的第一種人際關係,也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種關係,它對青少年的社會認知、情感和社會行為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本文通過對親子關係的界定分析親子關係對兒童社會性發展的三個方面影響,並提出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方法。  親子關係是兒童社會化發展領域的重要研究課題,人們試圖通過對親子關係的探討,為兒童不同的社會化發展進程及後果提供解釋通,通過對親子關係所特有的行為系統及其內部表徵機制的研究,分析親子關係的不同形態,有利於深入到兒童第一個最親密的人際關係的深層,這有助於人們理解兒童社會關係的發展。  一、親子關係的涵義  親子關係原是遺傳學中的用語,是指親代和子代之間的生物血緣關係。在教育學心理學領域親子關係的內涵有所擴大。台灣學者從生物條件——血緣關係、社會條件——法律或制度關係(如入贅或婚姻)和心理條件——當事人雙方以親子互許,有親子情感交流這三個緯度把親子關係分成七種類型:A型(通常的血緣之親子關係);B型(真實的親子,卻無心理溝通);C型(有血緣關係,也有心理溝通,因某種理由未入籍者);D型(收養的親子關係);E型(只有血緣關係,無社會、心理聯繫);F型(名義上的親子關係);G型(因約諾而成的親子關係)[1]。近來有人將其界定為「以血緣和共同生活為基礎,以撫養、教養、贍養為基本內容的自然關係和社會關係的統一體」[2]。這一界定排除了非血緣關係的養父母、繼父母的親子關係,同時也排除了雖有血緣關係但未共同生活擔負撫養、教養、贍養等義務的親子關係。毫無疑問,這樣來界定親子關係對於親子關係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不過這一解釋對於親子關係中極為重要的親子之間的雙維活動、雙向原則的內涵表現得不夠明顯。「撫養、教養、贍養」等只說明了父母對子女的影響,而子女對父母行為的影響則不夠清楚、突出。劉曉梅、李康將親子關係進一步理解為「以血緣和共同生活為基礎的父母與子女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所構成的、親子雙維行為體系的自然關係和社會關係的統一體」。這樣既可以排除非血緣關係的親子關係,有血緣關係而未共同生活在一起的親子關係,又突出了親子關係中的雙維雙向原則和親子之間的自然關係和社會關係,為親子關係的研究提出了較為明確的研究內容、範圍和方法。  二、親子關係對兒童社會性發展的影響  在社會學中,伊恩羅伯遜指齣兒童社會化(初級社會化)是發生在生命早期的基本的社會化,它主要向兒童傳授語言和其他認知本領,使兒童將文化規範和價值標準內化,建立感情聯繫,並了解他人的角色和觀點。《中國大百科全書(社會學)》編輯委員會則解釋兒童社會化指一個人在兒童階段(通常指0—14歲)通過個人和社會的交互作用,獲得語言、思維、情感等能力和最初行為方式,逐步了解社會,掌握生存能力的過程。  陳幗眉根據《規程》的基本精神以及幼兒心理發展的具體特點,對幼兒社會性發展目標進行了較多研究,概括起來兒童社會化的結構包括如下內容:(1)自我系統的發展,包括: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尊心和自我價值感、成就感與好勝心、自信心、主動性、獨立性、自制力與堅持性等。(2)情緒情感的發展,包括:一般情緒狀態、情緒情感的表達與控制、同情心、責任感、好奇心與興趣等。(3)社會交往的發展,包括:交往態度、交往能力(合作、輪流、分享、遵守規則、解決衝突)、人際關係等。(4)品德發展,包括:愛周圍人、愛集體、愛祖國、禮貌、誠實、愛勞動等。[3]結合以上分析,筆者通過三個方面分析親子關係對兒童社會化發展的影響。  (一)親子關係與同伴交往  兒童是在與周圍人的相互作用和交往中不斷發展的。兒童的交往對象主要有家庭和家庭外兩大系統,其中親子關係、同伴關係是兒童主要的社會關係,對其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與子女形成和諧的親子關係,兒童會獲得安全感,信任感,這對他們的社會性和情感性模式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這反映在他們的同伴交往中。如形成安全型依戀的兒童,老師反映他們的朋友多,自尊、同情、積極性情感較高,更多地以積極性情感來發動、響應、維持與他人的相互作用。同時他們攻擊性低,對新鮮活動表現出較少的消極反應,更具社會競爭能力和社會技能。同伴也反映他們比不安全依戀的兒童更容易接近。安全依戀的2-3歲兒童,在玩伴中有更強的人際吸引力,積極、利他行為比較多,而焦慮、反抗型依戀的兒童常對同伴做出消極、攻擊的行為,因此人際吸引力差。對4歲兒童配對遊戲的研究發現,雖然衝突在所有兒童之間都是普遍存在的,所不同的是,安全-安全型組隊的兒童能夠很好地解決分歧,慎重地對待朋友的不同意見,協商出公平的解決辦法;而安全--不安全型對子的兒童更傾向於相互挑戰,靠武力解決衝突,往往最終以生氣或賭氣而結束遊戲,顯示出兩組兒童友誼質量的差別,安全依戀的兒童之間更協調,更善於合作。[4]   所以親子關係對兒童同伴交往有重要的作用,有利於其形成和諧人際關係,更好的適應社會。  (二)親子關係與社會認知  親子關係不僅與兒童的情緒、情感及行為表現有顯著聯繫,與社會認知模式也關係密切,而且以認知模式來解釋親子關係的作用機制,這就是「內部工作模型」假設。許多學者同意,親子關係對兒童後期適應性發展的持續影響,是通過自我認知提供的一種機制來完成的,工作模型的假設得到了實證研究的支持,至少母子親子關係質量和兒童對自我的知覺之間有顯著的聯繫。有研究比較了父子關係、母子關係各自與幼兒自尊、自我認識之間的關係。自尊、自我認識的評定分為三部分:教師評定的兒童自尊性行為表現量表、以玩具為道具的訪談、幼兒對自己社會接納性與社會性能力的知覺繪圖量表,後兩者均為投射技術。結果發現,母子關係質量可以預測兒童的自我肯定水平,父子關係對兒童自尊性行為表現及社會性能力的預測性更強[5]。驗證了Bowlby的思想:安全性水平高的兒童,更自信、更主動,自我效能高。由於兒童認知發展平的局限,親子關係與社會性認知的研究大量來自成人及大學生。從社會性認知角度對依戀的研究表明,工作模型對個體日後的人際相互作用有強有力的影響。安全被試對積極關係結果的辨別反應更快,也就是說他們更敏感,而不安全被試對消極關係更敏感。除反應速度的比較外,對反應頻數的比較也顯示了類似的結果:不安全依戀的大學生更多地回憶起日常生活中的消極人際關係結果,並與安全依戀的大學生之間的差別達到了顯著程度,這些發現表明過去的人際關係經驗以一定的方式為人們提供了進一步知覺人際關係的認知準備。  (三)親子關係與心理健康  Bowlby認為,「兒童心理健康的關鍵是嬰幼兒與母親(或穩定的代理母親)之間建立一種溫暖、親密、穩定的關係,在這種關係中嬰幼兒既獲得了滿足,也感到愉悅。」相反,早期主要親子關係的破壞會導致兒童情感上的危機,並將在其後的生活中以突然的抑鬱或焦慮形式表現出來,而這些抑鬱焦慮似乎與當前的生活壓力無關,因此兒童早期生活中親子關係的形成與否會影響整個人生的順利發展。因此早期親子關係成為兒童精神健康研究的一個突破口。親子關係與心理健康之間的聯繫不僅表現在嬰幼兒期,也會在成人期表現出來。那些回憶其早期親子關係為穩定、安全的大學生,同伴反映他們焦慮水平和攻擊性低,他們自己也報告了較低水平的孤獨和壓抑。與母親形成安全依戀,有良好親子關係的小學五年級兒童,報告了較低的孤獨感。父母婚姻質量對兒童社會化有重要的影響,有關離異家庭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證據,比如抑鬱、焦慮、孤獨、孤僻等一些內部行為問題,是父母離異兒童的常見癥狀。這主要是因為父母婚姻質量差,互相爭吵,對兒童關注較少或經常指責兒童,缺乏溝通,親子關係差,兒童沒有安全感,進而通過影響兒童的情感影響其社會性的形成。

研究表明,(1)母親在與子女交往中,給予最多的是撫育、照料和豐富的情感反應以及言語教導、具體示範、行為榜樣、平時鼓勵與錯誤糾正等等。其中,母親對嬰幼兒的交往態度和豐富而又積極的情感交流,對子女未來一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和健康的情感具有奠基性的影響。(2)父親與子女的交往具有母親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父子交往內容偏重於遊戲、遊玩和學習指導活動,具有更多的認知性和活動性交往內容。方式上偏重於身體運動、戶外活動和科技工藝性活動等,它具有更大的活動量和更強的刺激性。父親在與子女交往中,常常成為子女遊戲的夥伴、學習的指導者和品行的榜樣。孩子在與父母的親密交往中,獲得安全感,學會獨立和與人合作,並在未來的生活中為發展其完美的人格和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奠定基礎。[6]   三、培養良好親子關係的途徑與方法  第一,開展親子教育,傳播科學育兒方法,提高家長的自我教育能力。在家庭教育中,往往親子關係不當的家長其本身的願望都是好的,但由於他們不懂得正確的育兒方法,不了解子女的真正需要與真實水平,從而使教育與實際相脫離;這樣既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又使親子之間的關係僵化,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因此要改善親子關係,首先要使家長提高自身的素質,掌握一定的科學育兒方法,真正從子女發展的需要出發,學會做一名可親可敬的稱職的家長。第二,利用親子遊戲進行親情教育,改善親子關係。遊戲是嬰幼兒日常生活的主要活動,他們通過遊戲學習並發展自己各方面的知識與技能。所謂親子遊戲是指父母鼓勵性參與嬰幼兒的遊戲活動,與孩子一起動手完成任務並在這一過程中激發兒童的積極情感,增進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使孩子樂於學習,願意接受父母的教育。同時也使父母對子女更關心,更真切地感受和了解子女的內心需要,為家庭教育指引正確的方向。第三,提倡「三親、三和、四自」教育,改善家庭教育模式,實行親情教育。三親是:距離要親近、教育要親切、關心要親熱;三和是:態度要和氣、方式要和順、交往要和諧;四自是:要讓嬰幼兒在自由自在中玩得開心,在自說自話中鼓勵開口,在自作主張中逐漸開竊,在自由活動中給予開胃。通過這種教育模式的實踐使人們感悟到,只有研究嬰幼兒的心理需要,給予適當的滿足,就能建立起親密、親愛、親熱的親子關係,在教育上也能得到超常性的教育效果。為此,我們概括出這樣一些體會:「親子教育以親為主;親而不教,也有成效;親而又教,效果更好;不親而教,等於無效。」隨著年輕父母學歷的不斷提高,他們對子女的教育也逐漸趨於合理化。良好的親子關係的培養與發展,正越來越受到家長與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其相關的理論和實踐也在不斷的湧現和發展,親子關係作為家庭教育的核心內容,必將對子女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推薦閱讀:

人民日報 以改革創新精神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更好的科學的可持續地發展
教師真的不需要發展了嗎?朱永新
現代新儒學發展的軌跡 | 劉述先
讀《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有感

TAG:社會 | 兒童 | 親子關係 | 親子 | 發展 | 影響 | 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