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是中國人的文化基因

  我接觸和傳播中國語言文化有近半個世紀。上世紀70年代,在距離中國遙遠的法國和歐洲,人們很難看到漢語能給一個人帶來就業的機會。我在法國做了寂寞的漢語知音。

  對一個外國人而言,漢語和漢字也許是永遠學不好的語言文字,而這正是我融入這一文化的根本動機。我一直認為,中國語言文字既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既是交流工具,也是具有很大吸引力的一門語言;既是一個發現的長遠過程,也是挑戰自我的機遇。學習中文的動機是極為豐富的。

  現在漢語已經取得了國際性語言的地位,目前有超過10萬法國人在學習漢語,中國文化正從漢學家的書桌,走向歐洲普通人的生活,從中小學課本走到商業旅遊文化等實用領域。法國人學習漢語的熱情高漲,方塊字的魅力吸引了更多法國人的興趣,他們也會因此而更加了解滋養漢字的獨一無二的中國文化。

  語言文字和思維、思想有著密切的關係。它是公共的,也是雙向的。正因如此,我們不應把漢語教學看成是一種包袱,而要把漢字看成是最具有獨特性的世界文化遺產。我們是用語言分析周圍信息的,每一種語言都有它獨特的分析周圍信息的方法。我喜歡用一個詞就是「文法」。「文法」最早的意思是文章的法規和語法,我冒昧地給「文法」提供一個新意,即它不是語言的法規、法則,而是文化法則,也就是說,一個特定文化的內在邏輯,中國文化當然不例外。

  法國漢學家泰斗萬德爾茨曾對我說:中文和哲學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形而上的好奇,一種高於所有學識之上的好奇。對於哲學,我們不斷提及,因為它是關於知識的知識,而對於中文,西方人認為漢語能使人更高深些,使人對所有文化保持一定距離,包括對自己的文化。所以,中國很早就被視為「他性」,他者語言,他者文化,他者思想,他者思維,等等。為什麼中國象徵著一個他者世界?因為差異,差異意味著互補。世界互相了解的基礎就是互補,我希望中國堅守差異,因為差異是身份認同的基礎,希望中國繼續保留自己的特性,而這個起點就是對自己的文化抱有自信的態度。

  法國向來對古國抱有深深的敬意。自古以來,法語中對中國用得最多的形容詞就是「仁義」。這詞在法語中無疑是褒義的,這表明法國人對中國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而從某一種意義上說,這是對中國人的認同感。同中國一樣,法國過去是一個農業國家,我們都看好本國的歷史和文化,兩國都有悠久的烹飪美食文化,對書面文字都極其重視,例如拉丁文和文言文。文字使這兩個國家互相認同,漢語是中國人文化自信的基礎。

  新年伊始,我願意為更多法國人架設一座通向中華文明的橋樑。

  (作者為法國國民教育部漢學總督學、巴黎東方語言文化學院教授,這是作者在第三屆會林文化獎的獲獎感言,本報記者 任姍姍、陸怡彤整理)


推薦閱讀:

如果只能選擇一個詞來形容中國,你會選擇哪個詞語呢?
500漢語最常用字(有注音)
漢字漢語不會「王天下」-隗仁蓮 | 道德與情感-人文中國-中評網
古漢語詞彙
李光耀:漢語絕對不可能成為新加坡的通用語言

TAG:中國 | 基因 | 文化 | 漢語 | 中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