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陰三陽究竟指什麼?※ 醫理研討 ※

「三陰、三陽」何謂也?金 棟 河北省河間市人民醫院1.經文:《素問?陰陽離合論》、《陰陽別論》、《陰陽類論》及運氣七篇等篇中之「三陰、三陽」是如何劃分和命名的呢?2.解釋:2.1 三者 何謂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陽者,天地之道也。」《天元紀大論》:「夫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內經》之言陰陽,實則與當時《易》及道家之思想有深厚之淵源,或本源於此等。如《易?繫辭上》:「一陰一陽之謂道。……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其與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相吻合。由上可見,「一」為萬物之始,天地自然界「太虛寥廓,肇基化元」之宇宙也。《易》始於一,太極者也;分於二,「陰陽者,一分為二也」,分而為二以象兩,兩儀者也;通變於三也,掛一以象三,「三者一之用也」。道家思想,一為虛無之氣,二為陰陽,一二合而為三,從而生出了萬物。傅景華主編《黃帝內經素問譯註》:「其氣三:《易?繫辭》:『三五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下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三為通變之數。易始於一,分於二,通於三。《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凡有形質者,莫不資生於三。此論陰陽與天、地、人關係,應指《易》所謂天、地、人三才。在人則指形、氣、神三元。《六節藏象論》:『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而為九。』楊雄《太玄經》揭示了三元、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等數的三元序列規律。正象二進位制是陰陽序列演進的數學表達一樣,三進位制是三元序列演進的數學表達。」三者,三陰三陽也,或本源於《易》及道家之思想。2.2 三陰三陽《內經》六氣(風、君火、相火、濕、燥、寒)配三陰三陽,是以氣的多少分陰陽,即一陰指厥陰,二陰指少陰,三陰指太陰;一陽指少陽,二陽指陽明,三陽指太陽。如《素問?天元紀大論》:「鬼臾區曰:陰陽之氣各有多少,故曰三陰三陽也……鬼臾區曰:寒暑燥濕風火,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陰陽也,生長化收藏下應之。」《至真要大論》:「帝曰:善!願聞陰陽之三也,何謂?岐伯曰:氣有多少,異用也。」先哲對自然界氣候變化的測算方法及其原理 ,亦即運氣的測算,主要是以六氣、干支和陰陽五行來進行運算。在測算時以天之風、火、熱、濕、燥、寒六氣配以三陰三陽,亦即以厥陰(一陰)配風,以少陰(二陰)配熱(火),以太陰(三陰)配濕,以少陽(一陽)配火(暑),以陽明(二陽)配燥,以太陽(三陽)配寒。由於熱和火系屬一類,又把火分為君火和相火。中醫經典《內經》認為「天人相應」,故天之六氣則與人體六經(手足三陰三陽經脈)相互配屬,其具體的配屬關係,前賢已有明述,如黃元御《四聖心源?卷二?六氣解》:「[六氣名目] ⑴ 厥陰風木:足厥陰肝(乙木)、手厥陰心主(相火);⑵ 少陰君火:手少陰心(丁火)、足少陰腎(癸水);⑶ 少陽相火:手少陽三焦(相火)、足少陽膽(甲木);⑷ 太陰濕土:足太陰脾(己土)、手太陰肺(辛金);⑸ 陽明燥金:手陽明大腸(庚金)、足陽明胃(戊土);⑹ 太陽寒水:足太陽膀胱(壬水)、手太陽小腸(丙火)。」 表裡兩經的配屬關係,《內經》有明示,如《素問?血氣形志篇》云:「足太陽與少陰為表裡,少陽與厥陰為表裡,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是為足陰陽也。手太陽與少陰為表裡,少陽與心主為表裡,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是為手之陰陽也。」《陰陽別論篇》中 「三陰、三陽」,是指手足三陰三陽經脈,即十二經脈,與「四時陰陽分太少」不同。如胡天雄《素問補識》說道:「考四時陰陽,本指四時寒熱而言(《靈?刺節真邪》:『陰陽者,寒暑也。』),熱是由溫發展而來,寒是由涼發展而來的。《至真要大論》所謂『陽之動,始於溫,盛於暑;陰之動,始於清,盛於寒。』說明四時寒熱,有始和盛的程度之分,因而四時陰陽,即有少和太的程度之分。冬至一陽生,所以立春以後,天氣溫和為少陽;立夏以後,天氣炎熱為太陽。夏至一陰生,所以立秋以後,天氣涼爽為少陰;立冬以後,天氣嚴寒為太陰。古人以四藏配四季,肝主春,故以肝為少陽;心主夏,故以心為太陽;肺主秋,故以肺為少陰;腎主冬,故以腎為太陰。四時陰陽分太少,和經脈的三陰三陽配藏府不同。前者是以寒暑分陰陽,後者以藏府分陰陽……《漢書?律曆志》云:『太陰者北方。北,伏也,陰氣伏於下,於時為冬。』『太陽者南方。南,任也,陽氣任養物,於時為夏。』『少陰者西方。西,遷也,陰氣遷落物,於時為秋。』『少陽者東方。東,動也,陽氣動物,於時為春。』是對《內經》太少陰陽的最好說明。」以上是太、少陰陽名稱之由來,而「陽明、厥陰」者何謂也?《內經》亦有明示。如《素問?至真要大論》云:「帝曰:陽明何謂也?岐伯曰:兩陽合明也。帝曰:厥陰何謂也?岐伯曰:兩陰交盡也……岐伯曰:兩陰交盡故曰幽,兩陽合明故曰明。」王冰次註:「陰交則幽,陽合則明。」《靈樞?陰陽系日月篇》云:「兩陽合於前,故曰陽明……兩陰交盡,故曰厥陰……兩火併合,故為陽明。」又,《素問?陰陽類論》云:「所謂三陽者,太陽為經。(按:據下文例,「為經」二字無義,當從《甲乙經》作「太陽也」三字。)……所謂二陽者,陽明也……一陽者,少陽也。」王冰次註:「陽氣盛大,故曰太陽。……兩陽合明,故曰二陽者陽明也。……陽氣未大,故曰少陽。」《類經十三卷?疾病類七》:「按六經之分太少者,以微盛言,故謂厥陰為盡陰。其分一二三者,以六氣之次言耳。如三陰之序,首厥陰一也,次少陰二也,又次太陰三也。三陽之序,首少陽,次陽明,又次太陽,是三陽之次也。」三陰者,太陰,少陰,厥陰,三陽者,太陽,少陽,陽明。人之上身,三陰主降而三陽主升,人之下身,三陰主升而三陽主降,手三陰接手三陽,手三陽接足三陽,足三陽接足三陰,足三陰接手三陰,行成一大循環。陽者,氣也,陰者,血也。氣中含血而性降,血中含氣而性升,故周而復始,流行不窮。陰陽者,物之類歸,非是「什麼」,方法取用耳。可概萬類,物莫外乎陰陽。三陰三陽者,言陰陽之太少與極。不同於太少四象之分者,此三分也。醫家比用,加以手足,十二分陰陽,法地十二月也。故,三陰三陽非物,然可類物之陰陽多少。言經絡、皮部、經筋、臟腑、手足,皆可以之取用。此題開的甚妙!正是中醫陰陽亂象之關鍵。粗略歸納一下,大約有以下觀點:觀點一:太陽(三陽),陽明(二陽),少陽(一陽) 太陰(三陰),少陰(二陰),厥陰(一陰)觀點二:太陽(二陽),陽明(三陽),少陽(一陽) 太陰(三陰),少陰(二陰),厥陰(一陰)觀點三:太陽(二陽),陽明(三陽),少陽(一陽) 太陰(二陰),少陰(一陰),厥陰(三陰)大約持這三種觀點的人數最多,每種觀點都有很多依據。我們應該怎樣判定哪種觀點正確呢?我認為,應該找出幾條判定的原則。1,師古而不泥古。2,陽極而衰,陽極生陰。陰極而衰,陰極生陽。3,只論陰陽關係,不涉及五行關係。4,合理解釋「兩陰交盡故曰幽,兩陽合明故曰明。」
推薦閱讀:

百會 ---三陽五會 ,昇陽舉陷
《三陽水法秘訣》及《三陽水法》
從自然的三陰三陽類推人體臟腑
子午流注從側面解釋了三陰三陽之間的相互聯繫性
讀喻繼高工筆花鳥畫:筆底長駐三陽春

TAG:三陽 | 三陰三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