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自求多福的120急救制度

系統混亂,急救電話不僅只有120

國家嚴禁醫療機構設置除「120」外急救專線,但仍屢禁不止,部分城市急救服務被少數醫院壟斷早在2004年5月,衛生部與國家信息產業部就聯合下發了《關於加強院前急救網路建設及「120」特服號碼管理的通知》(衛醫發[2004]56號),嚴禁為醫療機構設置除「120」以外的其他院前急救特殊服務電話號碼。然而,直到2008年,「5929999」「5285555」「96996」等廣西貴陽各大醫院急診科室的電話號碼,依舊被貴陽老百姓稱為「生命熱線」。據媒體報道,貴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市急救中心」及貴陽醫學院附屬醫院的「省急救中心」佔據了市場80%份額,而其他醫院不甘心坐視收益可觀的急救服務資源被少數醫院所壟斷,競相設立十幾個急救號碼。除此之外,急救中心與醫院急診科室之間的關係,也由於缺乏統一規範而混亂不清。此前各地醫院各自2005年國家衛生部起草了《急救中心管理辦法》,但至今未出台。中國各大城市的急救管理至今均實行自主制定的保准,包括由急救指揮中心負責調度的廣州模式,作為醫院一個科室、與其他醫院急診科並行存在的重慶模式,醫院自主設立院前急救部的北京模式,以及多醫院共同協作的上海模式等等。 [詳細] 紅十字會所屬的999和衛生局所屬的120在北京同時存在,相爭十年才得以建立合作平台2001年9月9日,「999」急救機構作為中國紅十字會主管下的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與「120」並行存在。並同樣開展院前救治服務。由於「999」是中國紅十字會通過信息產業部申請下來的專用急救號碼,即便是在國家衛生部下發「120特殊號碼管理」的文件後,999依舊持續運營。並逐漸佔到北京市場3-4成。對此,2004年,時任北京120急救中心黨委書記湯旗曾回憶稱,1999年120急救過程中經常出現急救擔架沒人抬的現象,只得專門雇民工來抬擔架,每次收取40元的基本費用。然而「999」運行伊始就免費抬擔架的服務,很快終結了「120」的「擔架」創收。直至2011年北京120、999院前醫療急救聯合指揮調度平台啟動,才得以避免了同一報警電話雙方重複派車浪費資的現象。 [詳細]

在社會急救醫療市場化的今天,擁有一個更多人知曉的急救電話,醫院就等於擁有了一個固定的病人客戶源。打不通電話等不來車,資源欠缺滋生「黑救護」

2003年國務院規定中國急救時間標準為15分鐘,如今即便是北京中心城區都尚未達到此標準2011年1月9日凌晨,鄭州市一老人突感身體不適,但家人在近一個小時的時間內撥打了十餘次120電話,均無人接聽,最終老人因為錯過了最佳搶救時機身亡,當事方120救援中心卻出具證明聲稱設備正常無過錯。與德國醫務人員5-20分鐘可抵達現場,20-45分鐘將傷員送到醫院,以及英國國家同意標準要求的「3分鐘內出車,7分鐘內到達出事地點」相比,中國的救援時間不僅與國際發達地區平均的8至12分鐘相差甚遠,甚至往往無法達到2003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助體系建設規劃的通知》中規定中「15分鐘內到達患者駐地」的國家標準。2011年,北京市衛生局局長方來英曾表示稱,到2012年底,北京市急救系統力爭實現在10秒內接聽電話,2分鐘內出車;救護車到達現場時間,中心城區不超過15分鐘,郊區不超過20分鐘,邊遠山區不超過30分鐘。這與國家標準依舊存在一定的距離。 [詳細]北京市若十人需要救護車,至少有兩人無法滿足;武漢市救護車數量離衛生部標準缺少近一半截至2012年4月30日,北京急救中心下屬有421輛救護車,紅十字會下屬有203輛「999」救護車。2008年前後,北京市120急救電話的滿足率一度達99%,即有100人打來叫車電話,99人都能滿足,但如今這一數字已降到80%多。同樣,武漢城區常住人口約500萬人,根據按衛生部「每5萬人配備一輛救護車」的要求,應配備100輛救護車,而實際只有50餘輛。巨大的市場只能通過「黑救護」填補。而面對院前救助車輛兵力不足、捉襟見肘的現狀,以及市場巨大的缺口和利益誘惑,隱藏在醫院周邊的「黑救護車」、各大醫院自行設置的「山寨」救護車頻頻現身,四處散發廣告、坐地起價、與正規急救車爭搶病人。2006年6月19日,北京順義一場車禍中,傷者正規120急救車到達之前,卻被一輛同樣帶有「120」標誌的急救車,送至遠在二十幾公里外的一家治療癲癇的民營醫院接受救治,3小時後死亡。 [詳細]

根據浙江溫州120急救中心數據,溫州市區共有28輛120急救車,而據他們統計,「山寨」急救車已有近40輛,為當地醫院所有。不知救護車要往哪開,多數患者無權選擇醫院

患者撥打120後通常都由制定最近的站點出車急救,直到2010年廣州市才規定患者擁有選擇權雖然醫療急救是公益事業,但通常來說,患者在撥打120之後,指揮中心接報後,一般都是指定最近的站點出車急救,患者想去哪家醫院就送到到哪家醫院的情況極少出現。直到2010年,《廣州市社會急救醫療管理條例》才規定:包括傷病員病情危急,有生命危險的;所選擇的醫療機構與急救現場的路程距離超過10公里;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需要對傷病員進行隔離治療的的以上三種情況,急救人員可以拒絕患者選擇醫院的要求。除此以外,病人有權利在接受急救時選擇醫院。[詳細]患者對所送醫院無選擇權,長沙120急救中心作為寄生在醫院的創收科室,接收量大病人為創收以媒體於2007年曾披露的長沙120為例,按照國家規定120應該是獨立的醫療救護機構,由於國家沒有投入相應的資金,政府只有把120寄生在長沙市中心醫院,政府象徵性的撥一點款,其他都得依靠醫院。據了解,120急救中心現在是長沙市中心醫院的一個創收科室,120依託自身的特殊地位給市中心醫院拉來大量的急救病人。根據長沙市衛生局的要求120首先要支持市級醫院的業務工作,大量病人就由市級醫院接受了。其它醫院要多收病人、多創收,只得付費向120買病人或搶病人。 [詳細]

在保證救治時間的範圍內給予病人選擇權,同樣能夠逐漸杜絕醫院向120「買」病人的現狀。上得了120救不了命,醫院不願「先救人後付費」

廣州市一醫院一年120急救欠費就近20萬元,120搶救的病人中99%沒有付費能力2011年衛生部組織起草的《院前醫療急救管理辦法》日前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其中規定:醫療機構不得因費用問題拒絕或者延誤院前醫療急救服務,即「先救人,後付費」。然而,不少已實施該服務的醫院卻「叫苦不迭」。根據廣州市120急救中心數據,醫院通常有8%至10%的急救出車跑空,這一費用是由醫院自己承擔。另外,廣州三甲醫院一次急救派車收費118元,這一規定已經實行12年,但業內專業人士測算,目前廣州市急救車單趟出車的成本約為400元。2006年至2010年廣州急救醫療指揮中心受理「120」電話超500萬個,出車50多萬次。而根據2009年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數據顯示,120搶救的病人中99%沒有付費能力,如交通事故、酗酒、吸毒、打架等。120急救欠費就近20萬元。全市「社會急救醫療救助專項資金」去年僅獲捐款6.4萬元,對填補巨額醫療欠費只是杯水車薪。而政府僅承擔其中的50%。 [詳細]美國心臟驟停復甦存活率為9%,而中國卻寥寥無幾。缺乏嚴格的教育和訓練也是影響院前救治的重要因素急診醫學的教育及系統嚴格的訓練過於欠缺,沒有急診醫學院、缺少統一的院前急救專業醫療教材,使得中國院前急救培訓無標準可依,各地的培訓內容差別也較大,導致部分參與急救的醫師操作不熟練不規範,最終對院前救治的整體質量造成影響。根據成都軍區總醫院發表的論文數據顯示,中國每年約有7800多萬急診患者到各級醫療機構就醫,因嚴重外傷而死亡的患者有50%死於創傷現場,30%死於創傷早起,20%死於後期及併發症。院前急救的質量可以從根本上影響急救患者的狀況。以心跳驟停的復甦存活率為客觀標誌,美國的復甦存活並恢復出院的比率為9%,而我國復甦後能出院的人數卻寥寥無幾。 [詳細]

2008年全國醫療欠費達100多億元。醫院面臨的欠費壓力,是無法忽視的事實。

對於至今仍舊缺乏強制性法律規定的中國急救管理而言,由於受到體制、天氣、交通、車況、協調等眾多因素的影響,患者打了120能否救命,恐怕只能是「自求多福」。
推薦閱讀:

[急救常識]野外毒蛇咬傷的急救處理
假如遇到垂危之人應該怎麼救?
被毒蛇咬傷後的急救措施是讓同伴吸出毒液 ?
嬰幼兒急救知識大全
電影里只有醫生能看懂的小細節

TAG:急救 | 制度 | 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