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媽媽哺乳易陷誤區
新手媽媽因為經驗不足,在哺喂寶寶時經常會陷入以下四個誤區。
誤區1——啥事都一個人扛
埃麗卡·克洛斯,家住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錫爾弗萊克,懷孕時她猜想自己母乳餵養寶寶應該輕而易舉。然而,事情卻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她要忍受睡眠不足、內分泌失調和挫折感,每次餵奶時她都會感到疼痛,於是只好改用配方奶粉。
特拉華大學人類學家凱瑟琳·德特勒爾專門研究母乳餵養。她發現,獨自應對困難的媽媽通常會在母乳餵養時失敗。她說:「人類需要交流,現在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大家庭中,也可以向你的母親或祖母徵求建議。」
誤區2——不好意思問別人
針對這一問題,CNN提出的應對之策是,媽媽們之間要多加交流,共同解決問題。前面提到的克洛斯建議新媽媽們應該「放下面子」,多向母乳餵養「成功者」討教。她說,「我原本很討厭這種形式的東西」,但她最終發現,要想喂好寶寶,他人的「技術支持」和「情感援助」不可或缺。
克洛斯後來組織了一個名為「傻瓜媽媽旅」的討論小組互幫互助,成員都是她家附近的新媽媽。從「傻瓜媽媽旅」汲取力量,又經過哺乳諮詢師的一番提點之後,克洛斯至今已經母乳餵養寶寶4個月了。
誤區3——認為乳汁不夠吃
造成產婦放棄母乳餵養的普遍原因是,她們常誤以為自己的乳汁有限,於是決定給寶寶喝配方奶粉,其他一些人則是因重返工作崗位而中斷餵奶,或是因家人的壓力改用奶粉。
克洛斯發現,新媽媽們往往認為乳汁從一開始就會很多,一些人發現奶水不像想像的那樣湧出時便怕寶寶「吃不飽」,於是馬上改用配方奶粉。其實,生產後的一段時間內,媽媽分泌的乳汁比較少,但這種初乳本身是十分珍貴的營養汁液,它不能用盎司來衡量,而是用勺。 誤區4——公共場合餵奶難為情克洛斯說,討論小組的成員常說,在公眾場合給孩子餵奶是一件令人尷尬的事。小組討論後得出的「妙招」是讓媽媽們事先準備好一兩句反駁的話,在「危急時刻」可以信手拈來,其中「經典」反駁語是:「如果不願看到寶寶吃奶的話,我可以把嬰兒籃借你罩在頭上,寶寶吃好後,我會告訴你的。」
世界衛生大會:最初6個月純母乳餵養並堅持哺乳24個月以上,是人類哺育嬰兒的最理想方式。堅持哺乳能有效預防乳癌、子宮肌瘤、卵巢腫瘤。
推薦閱讀:
※居士修行與弘法中的幾個誤區
※骨質疏鬆四大誤區
※婚姻中有些誤區導致了婚姻的不幸
※新生兒的八大育兒誤區,看看你中了那條?
※心房顫動抗凝治療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