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又「搞了個大新聞」,可想移民火星還得把它改造一番

發布時間: 2015-09-29 16:13:53來源:歐洲時報網作者:

【歐洲時報網】美國宇航局(NASA)又「搞了個大新聞」。NASA於28日宣布,有強有力的數據表明,「在某些特定情況下,火星地表存在液態水。」液態水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

相比於上一個「大新聞」(NASA 7月14日宣布他們發現了一顆與地球相似指數達到0.98,只不過距離地球有1400光年遠),這次的消息更能激起太空移民粉絲們的興趣。

中新網報道,中科院國家天文台的行星科學家鄭永春說,「與"第二個地球』相比,火星在人類能觸及的範圍。如果火星有大量的液態水,會方便人類種植物和生活。」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教授張同傑也表示,有液態水有可能為將來的宇航員登錄提供資源,同時為以後的移民做鋪墊。

但有液態水可不代表著就能夠移民火星。

新的研究結果表明,「季節性斜坡紋線」(圖中暗色細紋)的形成源於流淌在火星表面的滷水。(圖片來源:NASA)

火星環境讓人「愛恨交加」

火星是一個理想的移民目的地,它與地球有著十分多的相似之處。星空天文網報道,火星一天的長度為24小時39分鐘,人類及動植物對此將不會感到不適;火星與地球有著相仿的季節模式——儘管時間更長;火星也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帶內,而且一旦遇上了「火星沖日」,移民時間將短以月計……

但如果火星和地球一樣好,自然隔壁星球的「老王」也早就出現了。事實是,火星的溫度比地球低上不少,雖然火星赤道地區正午的氣溫可以達到宜人的20°C,但在同樣靠近赤道的好奇號探測地——蓋爾隕坑——夜間溫度可以低達-70°C。

火星引力只有地球的49%左右,要適應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根據NASA的報告,零重力給人體造成的影響非常嚴重,它會使人體肌肉量在一周內失去5%,使骨骼密度在一個月內降低1%,永久移民火星還是要準備好與肌肉退化和骨質疏鬆作長期鬥爭。

火星大氣稀薄,而且95%的大氣是二氧化碳,這就導致火星上的輻射要遠遠高於地球。一種是來自於銀河系高能宇宙射線,這種射線的能量非常高,可能幾米厚的鉛板來抵擋;另一種是太陽高能粒子。科學家從測量結果中獲知,在火星軌道上,我們要經受輻射量,要比國際空間站所經受的還要高2.5倍。

這些條件到底有多不宜人居呢?麻省理工學院學者發表的一篇論文——它分析了將於2020年開始移民行動的「火星一號」計劃——得出的結論是,第一個宇航員會在68天後窒息而死,剩下的,也會死於飢餓、脫水,或在大氣中被燒死。

因此,想要去火星定居,而不是科學實驗或者穿著幾十斤的防護服,還得先把火星好好「改造」一番。

馬斯克說扔兩顆核彈效果挺好

火星的溫度很低,特斯拉和SpaceX的CEO埃隆·馬斯克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式——往兩極扔核武器。

儘管這看起來很像是「終極大反派」的最後殺招,但其實並非沒有理論依據,如果真的往火星的兩極扔核武器,人類也許能夠高效地啟動觸發火星溫室效應的槓桿。

北京蝌蚪五線譜網報道,理論上,炸彈會釋放熱量,融化火星兩極凍住的二氧化碳,然後迅速增加火星大氣的厚度。接著由於陽光被二氧化碳困在星球表面,氣溫會進一步升高,融化更多的乾冰,從而形成循環。

馬斯克「談笑風生」要往火星扔核彈。(圖片來源:科技網站蝌蚪五線譜)

但這種一方面可能會造成火星地表形態不可逆轉的改變,另一方面可能適得其反,出現「核子冬天」。濱州大學地球系統科學中心的教授Michael Mann說,「無論你在哪弄出那麼多塵土和粒子,他們都會確確實實擋住很大一部分陽光,降低行星的溫度。」

馬斯克事後在社交網路上說,不是說我們「應該」用核武器攻擊火星——只是提出一些選項。

2014年,馬斯克宣布啟動了一項向火星移民8萬人的計劃,SpaceX公司也開始為火星移民運輸機開發大型「猛禽」火箭發動機,但是據估計這種運輸機在2020年代中期之前無法投入應用。

美國官方想讓微生物造出有機體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提供了另外一些選項。

Darpa正在開發星球改造技術,旨在建立生命生存所需的條件,未來將對火星環境引入許多種生物體,使火星表面適宜人類生存。

騰訊太空報道,該機構最新開發的一種軟體——「基因谷歌地圖(DTA GView)」,將幫助科學家關聯生物體的信息。最終目標是具有特殊基因的生物體,使其具備某些特性。例如:理論上可以通過生物改良方式將火星大氣層某些氣體(二氧化碳)抽出,並在火星大氣層中增加氮和氧。

火星上的宇航員。(圖片來源:網路)

生物技術辦公室副主管艾麗西婭-傑克遜(Alicia Jackson)說,「這個"技術工具包』涉及基因改良地球上所有類型的生物體。當前地球上多數合成生物學技術僅使用兩種生物——大腸桿菌和酵母菌,我希望能夠對任何類型生物進行基因改良,很短時間內對它們基因繪圖,並進行改良處理。」

人們用不同的微生物基因像搭積木一樣創造新物種。這讓大量遺傳工程生物、藻類或其他有機體在火星生存成為可能,也許還能繁盛起來並最終給火星升升溫。

NASA專家想讓火星來場「工業革命」

《火星案例》的作者Robert Zubrin和NASA阿姆斯研究中心天體生物學家Chris McKay建議可以在火星表面建造能夠產生溫室氣體的裝置,把溫室氣體輸送到大氣中,以釋放甲烷、二氧化碳、氟氯烴、水蒸氣等溫室氣體為核心目的的工廠從而引發火星全球變暖。效果圖長這樣:

這就就象人類正在地球上乾的那樣工業革命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最終導致全球變暖。當然這個計劃估計得花費幾百年的時間去溫暖火星,但這也給了人類足夠的時間逐漸把火星建設成「下一個地球」。

藝術家設想的產生溫室氣體的裝置。(圖片來源:星空天文網)

與此同時也有人想在火星上安裝許多鏡子,來加熱火星表面;甚至有人想故意讓彗星和火星相撞。但是不管是什麼方法,從長期來看,把火星環境改造成適合人類居住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這些方法中有很多是我們現在正在地球上乾的事(但結果多半是負面的)。

另一種設想是在火星的地底下建造定居點。把地下定居點用隧道連接起來,可以讓移民在外出時不必帶氧氣罐,也不用穿壓力服。

而且,這還可以防輻射。根據火星偵察軌道器獲得的數據分析,火星地底下可能擁有適宜居住的環境,因此這個方案也很吸引人。

當然,目前實現的條件還十分困難。「現有的技術還遠不能實現"火星移民』,」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表示,「從人類長遠發展來看,"太空移民』是未來必須要考慮的事情,但不是二三十年就能實現的,可能要耗時至少數百年。」

行星科學家鄭永春則更為悲觀,他說從目前來看,「人類移民火星」還是比較遙遠的,因為火星移民大概要經過幾個階段,加起來可能要上百年、數百年甚至更久。

本帖轉自歐洲時報> 國際NASA今年公布的兩條重大新聞,有些嘩眾取寵,博人眼球的意思,上一個「大新聞」說發現了一顆與地球極為相似的行星,但又說距地球大概有1400光年,雖然在天文尺度上,對於10萬年之後的人類來講,1400光年可能不算遠,但對現今的我們來講,基本上遙不可及。第二個「大新聞」如題,說火星上有水了,好像我們馬上就可以上去住了。但從目前來看,「人類移民火星」還是比較遙遠的構想,別說移民了,就是打一個來回起碼就要六年,這一趟要帶夠六年吃的喝的,想想頭都大。看來去一趟目前二三十年都實現不了。轉發者
推薦閱讀:

NASA發現宇宙中最龐大結構 距離地球如此遙遠
NASA發現「地球孿生兄弟」溫度恆定有液態水
外媒專欄:NASA 每日一圖 2013(8月合集)
Pluto largest known object beyond Neptune orbit: NASA
人類收到外星人回信 NASA緊急關閉應答(2)

TAG:新聞 | 移民 | 改造 | 火星 | 移民火星 | NAS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