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提綱(筆記資料之四)

緒論

1、什麼是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的學說,是關於資本主義發展和轉變為社會主義以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發展的普遍規律的學說。

2、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

(1)來源: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法國空想社會主義

(2)組成: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

3、歐洲三大工人運動

法國里昂絲織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

4、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19世紀空想社會主義的代表人物。

(1)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為康德、黑格爾為集大成者,費爾巴哈為最後的代表。

(2)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在英國從威廉·配第開始,中經亞當·斯密的發展,到李嘉圖結束;在法國從布阿吉爾貝爾開始,到西斯蒙第結束

(3)19世紀空想社會主義:法國的聖西門、傅立葉和英國的歐文

5、馬克思一生當中最重要的兩大發現。

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理論

6、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徵及其體現

(1)馬克思主義具有科學性,表現在:堅持世界的物質性和真理的客觀性,力求按照世界的本來面目如實認識世界;力求全面的認識客觀事物,並透過現象而深刻的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自覺接受實踐的檢驗,並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

(2)馬克思主義具有革命性,表現在:堅持唯物辯證法,具有徹底的批判精神,;具有鮮明的政治立場,毫不隱諱自己的的階級本質,公開申明是為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服務的,堅持了無產階級解放和人類解放的有機統一。

(3)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革命性是統一的,表現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革命性是相互支撐,相互促進,有機統一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鮮明的政治立場,重要的理論品質,崇高的社會理想。

第一章

1、世界觀、方法論、哲學的含義

(1)世界觀:是人們對世界或宇宙的基本看法和觀點。

(2)方法論:就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2、哲學基本問題

第一方面是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何者為本原的問題。

另一個方面是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

3、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及其理論意義

(1)物質的客觀實在性,

(2)意義:

第一,堅持了物質的客觀實在性原則,堅持了唯物主義一元論,同唯心主義一元論和二元論劃清了界限。

第二,堅持了能動的反映論和可知論,批判了不可知論。

第三,體現了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

4、運動和物質的關係

(1)世界是物質的,而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

(2)物質和運動是不可分割的,沒有運動的物質和沒有物質的運動同樣是不可想像的、不存在的。

5、運動和靜止的關係

(1)物質世界的運動是絕對的,而物質在運動的過程中又是相對靜止的

(2)運動和靜止是相互依賴,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6、時間和空間的特徵

(1)時間特點:一維性

(2)空間特點:三維性

7、社會物質性的表現

(1)人類社會依賴於自然界,是整個物質世界的組成部分。

(2)人們謀取物質生活資料的實踐活動雖然有意識作指導,但仍然是以物質力量改造物質力量的活動,仍然是物質的活動。

(3)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集中體現著人類社會的物質性。

8、為什麼說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

(1)實踐是人所獨有的活動

(2)實踐集中表現了人的本質的社會性

(3)實踐對物質世界的改造是對象性的活動

9、社會生活實踐性的表現

(1)實踐是社會關係形成的基礎

(2)實踐形成了社會生活的基本領域

(3)實踐構成了社會發展的動力

10、客觀規律與主觀能動性的關係

(1)尊重客觀規律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尊重客觀規律,才能更好地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2)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是認識、掌握和利用客觀規律的必要條件。

(3)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是相輔相成的,辯證統一的。

11、意識的能動作用及其表現

(1)意識的能動作用:是人的意識所特有的積極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動

(2)表現:

第一,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計劃性;

第二,意識活動具有創造性;

第三,意識活動具有指導實踐、改造客觀世界的作用。

12、主觀能動性同客觀規律的辯證關係

(1)尊重客觀規律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

(2)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13、聯繫的普遍性

(1)任何事物內部的不同部分、要素都是相互聯繫的;

(2)任何事物都與周圍的其他事物相互聯繫著;

(3)整個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繫的統一整體。

14、發展的實質以及為什說新事物是不可戰勝的

(1)實質: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2)第一,就新生事物與環境的關係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為有新的結構和功能,它適應了已經變化的環境和條件;第二,就新事物與舊事物的關係而言,新事物是在舊事物的「母體」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舊事物中消極腐朽的東西,又保留了舊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適合新的條件的因素,並添加了舊事物所不能容納的新內容。

15、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及其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

(1)同一性: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相互貫通的性質和趨勢。

(2)鬥爭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分離、相互排斥的性質和趨勢。

(3)作用:

同一性: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在矛盾雙方中一方的發展以另一方的發展為條件,發展是在矛盾統一體中的發展;第二, 同一性使矛盾雙方相互吸取有利於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發展; 第三, 同一性規定著事物轉化的可能和發展的趨勢。

鬥爭性:第一,矛盾雙方的鬥爭促進矛盾雙方力量的變化,競長爭高,此消彼長,造成雙方力量發展的不平衡,為對立面的轉化、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 第二,矛盾雙方的鬥爭,是一種矛盾統一體向另一種矛盾統一體過渡的決定力量。

1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關關係

(1)普遍性: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自始至終存在著矛盾運動。

(2)特殊性:具體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個方面都有其特點(具體表現在:不同的事物各有其不同的特點; 同一事物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各有不同特點; 構成事物的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質、地位和作用 )

(3)關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辯證統一的,兩者的關係與共性和個性(或一般和個別、普遍和特殊)、絕對和相對等範疇中兩個方面的辯證關係是相對應的。

17、量變、質變及其相互關係

(1)量變:事物數量的增減和次序的變動,是保持事物的質的相對穩定性的不顯著變化,體現了事物漸進過程的連續性。

(2)質變:事物性質的根本變化,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飛躍,體現了事物漸進過程和連續性的中斷。

(3)關係;1)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 2)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3)量變和質變是相互滲透的

18、辯證的否定觀及其內容

(1)辯證的否定觀,與形而上學否定觀相對立的一種哲學觀點。認為否定是事物內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環節和新舊事物聯繫的環節;是包含肯定的否定;其實質就是"揚棄",即新事物對舊事物既批判又繼承、既克服又保留。

(2)內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內部矛盾運動的結果,

第二,否定是發展的環節。

第三,否定是新舊事物聯繫的環節,新事物孕育產生於舊事物,新舊事物是通過否定環節聯繫起來的。

第四,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揚棄是新事物對舊事物既變革、又繼承;既克服、又保留的關係。它體現了事物發展中的階段性和連續性的統一。

第二章

1、實踐在認識中的決定作用

(1)實踐產生了認識的需要

(2)實踐為認識提供了可能

(3)實踐使認識得以產生和發展

(4)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2、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對認識本質的不同回答

一條是堅持從物到感覺和思想的唯物主義路線,(認為物質是第一性,意識是第二性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另一條是堅持從思想和感覺到物的唯心主義路線,(相反)

3、舊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兩個缺陷,如何克服?

(1)缺陷:一是離開實踐考察認識問題,因而不了解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認識的辯證性質,離開辯證法來考察認識問題,不能把認識看作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而認為認識是一次性完成的。

(2)1)把實踐的觀點引入認識論,科學規範認識的主客體及其相關關係,2)把辯證法應用於反映論,應用於考察認識的發展過程,科學地揭示認識過程中多方面的認辯證關係。

4、感性認識、理性認識及其相互關係

(1)感性認識:在實踐的基礎上,由感覺器官直接感受到的關於事物的現象、事物的外部聯繫、事物的各個方面的認識,包括感覺、知覺和表象三種形式。

(2)理性認識:藉助抽象思維,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礎上,達到關於事物的本質、全體、內部聯繫和事物自身規律性的認識。

(3)關係:1)理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理性認識必須以感性認識為基礎。2)感性認識有待於發展和深化為理性認識。3)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相互滲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區分是相對的。

5、如何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1)勇於實踐,深入調查,獲取十分豐富和合乎實際的感性材料。

(2)必須經過理性思考的作用,將豐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製作加工,才能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6、認識發展的總過程

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

7、真理的客觀性、絕對性、相對性

(1)客觀性 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檢驗真理的標準也是客觀的

(2)絕對性 真理的無條件性、無限性

(3)相對性 真理的有條件性、有限性

8、真理絕對性和相對性的關係

(1)具有絕對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對性的真理是相互滲透、相互包含的。

(2)具有相對性的真理向具有絕對性的真理轉化

9、真理與謬誤的關係

(1)理與謬誤既對立又統一

(2)整理與謬誤是相比較而存在,相鬥爭而發展,這是真理髮展的規律

10、真理的檢驗標準及其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1)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2)實踐作為檢驗認識的真理性標準是確定性即絕對性,指實踐作為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的唯一性。

(3)實踐作為檢驗認識的真理性標準是不確定性即相對性,指實踐對於認識真理性的檢驗的條件性。

11、價值及其特性

(1)價值:具有特殊屬性的客體對於主體需要的意義

(2)特性:客觀性、主體性、社會歷史性、多維性

12、價值評價及其特點

(1)價值評價:是一種關於價值現象的認識活動

(2)特點:

第一,評價是以主客體的價值關係為認識對象的

第二,評價結果與評價主體與偶直接聯繫,是依主體的特點而轉移的

第三,評價的結果正確與否依賴於相關知識性的認識

1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14、真理和價值在實踐中的辯證統一關係

(1)成功的實踐必須以真理與價值的辯證統一為前提的

(2)價值的形成與實現以堅持真理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價值的。

(3)真理與價值在實踐和認識活動中是相互制約、相互引導、相互促進的。

15、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本質規定及其方法論、意義

(1)本質規定:認識與實踐的統一

(2)方法論: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真理;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相結合。

(3)意義:馬克思主義方法論所揭示的人類認識的本質與發展規律,為人類正確的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指明了道路,為工人階級及其政黨奠定了思想路線的理論基礎。

第三章

1、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係問題

2、社會存在的含義及其內容

也稱物質生活條件,是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主要是指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及其生產方式,也包括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

3、社會存在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係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是辯證統一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並反作用於社會存在。

4、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及其表現

(1)相對獨立性:它在反映社會存在的同時,還有自己特有的發展形式和規律。

(2)表現:A.社會意識與社會存發展的不同步性和不平衡性。B.社會意識內部各種形式之間的相互影響及各自具有的歷史繼承性。C.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能動的反作用。

5、生產力及其構成要素

(1)生產力:是人類在生產實踐中形成的改造和影響自然以使其適應社會需要的物質力量。

(2)構成要素;A.勞動資料(勞動手段),B.勞動對象,C.勞動者

6、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規律及其意義

(1)規律:A.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B.生產關係對生產力具有能動的反作用,C.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相互作用構成了兩者的矛盾運動。

(2)意義:首先,這一原理在人類思想史上徹底否定了以「道德說教」作為評判歷史功過是非的思想體系,第一次科學地確立了生產力發展是「社會進步的最高標準」。其次,這一規律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始終保持自己先進性質和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客觀依據。

7、經濟基礎、上層建築及其矛盾運動規律

(1)經濟基礎:指由社會一定發展階段的生產力所決定的生產關係的總和。

(2)上層建築:是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意識形態以及相應的制度、組織和設施。

(3)規律: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是辯證統一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相互作用構成二者的矛盾運動。

8、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9、改革及其作用

(1)改革:指對舊有的生產關係、上層建築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調整變動。

(2)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社會基本矛盾,促進生產力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的有效途徑和手段。

10、科技革命的影響

科技革命是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槓桿。科技革命極大推動了社會歷史進步,不同程度地引起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的深刻變化和社會的巨大進步。

11、人民群眾在創造歷史過程中的決定作用

(1)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

(2)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

(3)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

(4)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12、群眾觀點、群眾路線

(1)堅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觀點;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的觀點;虛心向群眾學習的觀點。

(2)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路線。

第四章

1、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產生的兩個途徑

(1)從小商品經濟中分化出來

(2)從商人和高利貸者轉化而成

2、資本的原始積累

生產與生產資料相分離,貨幣資本迅速集中於少數人手中的歷史過程。

3、商品經濟產生的條件

(1)社會分工的出現

(2)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屬於不同的所有者

4、商品的二因素及其相互關係

(1)二因素:使用價值和價值

(2)關係: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兩者相互排斥二者不可兼得。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價值寓於使用價值之中。

5、勞動的二重性及其相互關係

(1)二重性: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

(2)關係:一方面,兩者是統一的。沒有具體勞動,也就沒有抽象勞動,抽象勞動寓於具體勞動之中,抽象勞動又是各種具體勞動彼此聯繫的體現。另一方面,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又是不同的、矛盾的。(具體勞動反映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勞動的永恆屬性,是一切社會形態都存在的永恆的範疇;抽象勞動作為創造價值的勞動,則是商品經濟特有的範疇,反映的是人們之間的社會生產關係,是勞動的社會屬性,因而是歷史範疇。)

6、價值量及其決定

商品的價值量是商品價值的大小,通常是單位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7、貨幣及其基本職能

(1)貨幣:貨幣是在長期交換的過程中形成的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2)貨幣的基本職能:1)價值尺度 2)流通手段 3)貯藏手段 4)支付手段 5)世界貨幣

8、價值規律的內容、表現、作用及其可能產生的消極後果

(1)內容:商品的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商品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2)表現形式:商品的價格圍繞商品的價值上下波動。

(3)作用:1)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社會生產各部門的分配;2)自發刺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即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3)導致商品生產者優勝劣汰。

(4)消極後果:其一,可能導致壟斷的發生,阻礙技術的進步;可能引起商品生產者的兩極分化,一部分具有有利條件的生產者可能積累大量的財富,而一部分處於不利地位的生產者可能虧損甚至破產;其三,價值規律自發調節社會資源在社會生產各個部門的配置,可能出現比例失調的狀況,造成社會資源浪費。

9、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構成私有制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10、勞動力成為商品的基本條件

(1)勞動者是自由人,能夠把自己的勞動力當作自己的商品來支配

(2)勞動者沒有別的商品可以出賣,自由得一無所有,沒有任何實現自己的勞動力所必須的物質條件。

11、勞動力商品價值的三個組成部分

(1)維持勞動者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資料的價值;

(2)維持勞動者家屬所需要的生活資料的價值;

(3)勞動者接受教育和訓練所支出的費用。

12、資本主義所有制的實質

資本家憑藉對生產資料的佔有,在等價交換原則的掩蓋下僱傭工人從事勞動,佔有僱傭工人的剩餘價值,這就是資本主義所有制的實質。

13、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

(1)不變資本(C):是資本家用於購買生產資料的那部分資本,在生產過程中,藉助於工人的具體勞動,把原有價值轉移到新產品中去,價值量沒有發生變化。

(2)可變資本(V):是指用於購買勞動力的那部分資本,要生產過程中由勞動力的使用創造出大於自身價值的價值,使預付資本價值量發生了變化。

14、剩餘價值的含義及其來源

(1)含義:是指剝削自勞動者勞動價值中的利潤(勞動價值和工資之間的差異),即"勞動者創造的被資產階級無償佔有的勞動"。

(2)來源:勞動者的剩餘勞動是剩餘價值的惟一源泉。

15、生產剩餘價值的兩種基本方式

1)絕對剩餘價值生產。

2)相對剩餘價值生產。

16、資本積累的含義及其本質

(1)含義:把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即剩餘價值資本化

(2)本質:是資本家將其無償佔有的剩餘價值的一部分再轉化為資本,用來購買追加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擴大生產規模,從而進一步無償地佔有更多的剩餘價值。

17、資本的有機構成

(1)從物質形式來看,資本構成表現為生產過程中的生產資料數量和使用這些生產資料的勞動力數量的比例關係,叫做資本技術構成。

(2)從價值形式來看,資本構成表現為生產資料價值和勞動力的價值即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數量的比例關係,叫做資本價值構成。

18、產業資本循環運動的兩個基本條件

(1)必須保持產業資本三種職能形式在空間上的並存性。也就是說,全部產業資本不能同時處在一種職能資本形式上,而必須按定比例分割為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三個部分。

(2)必須保持產業資本每一種職能形式的依次轉化,即在時間上的繼起性。這就是說,產業資本的三種職能形式都必須順利地進行各自的循環,不斷完成職能形式的轉換。

19、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表現

(1)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佔有與生產社會化之間的矛盾。

(2)表現:

1)表現在消費上是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與勞動人民購買力相對縮小的矛盾;

2)表現在生產上是個別企業中生產的有組織性與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的矛盾;

3)表現在階級關係上是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矛盾。

20、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指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周期性爆發的社會經濟的大混亂。

21、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本質及其局限性

(1)本質:資產階級進行政治統治和社會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為資產階級服務的。

(2)局限性:

1)資本主義的民主是金錢操縱下的民族,實際是資產階級精英統治下的民主;

2)法律名義上的平等掩蓋著事實上的不平等;

3)資本主義國家的政黨制是一種維護資產階級統治的政治制度。

第五章

1、資本主義發展的兩個階段

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兩個階段

2、壟斷及其原因

(1)少數資本主義大企業,為了獲得高額利潤,通過相互協議或聯合,對一個或幾個部門的生產、銷售的價格進行操縱與控制。

(2)原因

1)當生產集中發展到相當高的程度,極少數的企業就會聯合起來,操縱與控制本部門的生產、銷售,實行壟斷以獲得高額利潤

2)企業規模巨大,形成對競爭的限制

3)激烈的競爭給競爭各方帶來的損失越來越嚴重,為了避免兩敗俱傷,企業之間達成妥協,聯合起來實行壟斷

3、為什麼說壟斷沒有消除競爭以及壟斷條件下競爭的特點

(1)原因:第一,壟斷沒有消除產生競爭的經濟條件;第二,壟斷必須通過競爭來維持第三,社會是複雜多樣的,任何壟斷組織都不可能把包羅萬象的社會都包下來。

(2)特點:

1)競爭的目的是為了獲得高額壟斷利潤,鞏固和擴大壟斷地位

2)競爭的手段更加多樣

3)競爭更加激烈,破壞性大

4)競爭的領域遍及各個領域和部門

總之,(規模大、時間長、手段殘酷、程度更加激烈、破壞性更大)

4、壟斷利潤及其來源

(1)壟斷利潤是壟斷資本家憑藉其在社會生產和流通中的壟斷地位而獲得的超過平均利潤的高額利潤。

(2)來源:

第一,來自對本國工人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剝削的加強。

第二,壟斷資本通過以壟斷低價和壟斷高價來控制市場,使得它能夠獲得一些其他企業特別是非壟斷企業的利潤。

第三,加強對其他國家勞動人民的剝削和掠奪獲取的國外利潤。

第四,通過資產階級國家政權進行有利於壟斷資本的再分配,從而將勞動人民創造的國民收入的一部分變成壟斷資本的收入。

5、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主要形式

(1)國家所有並直接經營的企業

(2)國家與私人共有、合營企業

(3)國家通過多種形式參與私人壟斷資本的再生產過程

(4)宏觀調節和微觀規制

6、壟斷資本向世界範圍擴展的後果

7、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動因、後果

(1)表現:國際分工進一步深化;貿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企業生產經營全球化。

(2)動因: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生產力的發展;跨國公司的發展;各國經濟體制的變革

(3)後果:

⑴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⑵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影響:部分地縮短與發達國家距離;使勞動力資源優勢得以充分發揮;以對外貿易帶動本國經濟發展;可組建大型跨國公司,積极參与國際競爭,以獲取更大利益。

⑶經濟全球化的消極後果: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差距擴大;片面強調經濟增長,忽視社會進步和環境保護;許多國家和國際社會面臨治理危機;各國經濟聯繫愈益增強,但是國際經濟協調機制沒有建立起來,爆發全球性經濟危機的風險不斷增大。

8、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及其原因、實質

(1)新變化:生產資料所有制的變化;勞資關係和分配關係的變化;社會階層、階級結構的變化;經濟調節機制和經濟危機形態的變化;政治制度的變化。

(2)原因:

1)科技革命和生產力的發展,是資本主義變化的根本推動力量;

2)工人階級爭取自身的權利和利益的鬥爭,是推動資本主義變化的重要力量;

3)社會制度初步顯示的優越性對資本主義產生一定的影響;

4)主張改良主義的政黨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改革,也對資本主義的變化發揮了重要作用。

(3)本質: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是人類社會基本規律和資本主義特殊規律的必然結果,不可否認其歷史進步性;這些變化是在資本主義制度框架內的變化,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自我調整,它並沒有、也不可能改變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

簡答習題(僅供參考)

1、心外無物(存在就是就感知)。

答:這句話不對。物質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無論你承認不承認,它都存在。心外無物將客觀世界當作人類意識的產物,犯了主觀唯心主義的錯誤。

2、理在事先。

答:這句話不對。唯物論認為,物質是世界的本原,意識是物質的產物。理在事先的觀點,認為在客觀物質存在之前,還存在著某種客觀精神,犯了客觀唯心主義的錯誤。

3、割下來的手不再是人手。

答:這句話符合辯證法原理。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人手是人勞動的器官。手離開了人體,徒具人手的形態,卻失去了勞動器官的功能,從這一角度來看,離開了人體的手不再是人手。

4、人為什麼不能兩次跨進同一條河流?這個事例說明了什麼?

答:河流是不停歇地流動的,上游的水流會不停地取代下游的水流。當人第二次跨進某條河流時,他第一次跨進的河流已經流走了。這個事例證明了事物的發展必然會不斷地導致舊質的滅亡與新質的產生,甚至引起事物根本性變化的辯證法觀點。

5、相反相成。

答:對立統一規律是事物發展的根本規律。任何事物的內部都存在著相互對立的矛盾,矛盾的雙方既互相對立,又互以對方的存在而存在。矛盾的一方被消滅,另一方也將自然消亡。相反相成,與對立統一規律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6、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

答:對立統一規律是事物發展的根本規律。任何事物內部都存在著相互對立的矛盾,矛盾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會各自向自己的對方轉化。福轉化為禍,禍轉化為福,是對立統一規律的體現。

7、簡析「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哲學原理。

答:對立統一規律是任何事物發展的根本規律。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的性質;矛盾的對立或鬥爭性指矛盾雙方相互對立、對比、排斥、映照的性質。蟬噪與林靜、鳥鳴與山幽,體現了矛盾雙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映照、襯托的關係。

8、有人腦就會產生意識。

答:這句話不對。人腦是意識的器官,而不是意識的源泉。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意識不僅是自然的產物,還是社會歷史的產物。人腦不會自動產生意識。僅有人腦,離開了人類社會,也不會產生意識。

9、用哲學原理解釋「談虎色變」的現象。

答: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實在的反映。老虎是自然界中一種極為兇猛的動物,能對人類造成極大傷害。人類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對老虎的這一特性形成了深刻的印象。所以當人們談到老虎來臨或老虎食人的事情,就會產生恐懼的心理。

10、豬孩王某長期與豬一起生活,十多歲時智商只有39,相當於正常人最低水平一半。後經專家7年教育幫助,始達69,接近正常人水平。試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答:王某雖然具有人腦這一思維的器官,但由於長期離開人類社會,與豬一同生活,所以不具備人的智力;後進入人類社會,經專家訓練,才逐漸獲得接近人的智力。豬孩的經歷,充分證明了意識不僅是自然界長期的產物,而且是社會歷史的產物。

11、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是指它與社會存在相互獨立,並行不悖。

答:這句話不對。社會意識作為相對獨立的精神領域和過程而存在發展,有自身的能動性和獨特的發展規律,並且能動地反作用於社會存在,這就是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表現在:與社會存在發展變化的不完全同步性;同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社會意識內部諸形式之間相互影響及各自具有的歷史繼承性;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但它依賴並反映社會存在,離開了社會存在,談不上社會意識。

12、宇宙無窮無盡,不可充分認識。

答:唯物論認為,宇宙是物質的,物質是可以被認知的。意識就是人腦對物質世界的能動反映。人不僅能反映事物的現象,還能揭示事物的內在本質和規律。宇宙無窮無盡,人類對自然的認識也沒有窮盡。認為宇宙不可充分認識,陷入了唯心主義的不可知論。

13、簡述「瞎子摸象」的哲學意義。

答:按照唯物辯證法觀點,任何事物都具有內在的結構性,事物內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之間相互聯繫;共同構成事物的統一整體。瞎子摸象,將大象身體上的各個部位分別看成大象的全部,而看不到大象整體,顯然陷入了孤立偏面的形而上學唯心主義。

14、簡析「欲速則不達」這句話的哲學意義。

答: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過程,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領域中的一切現象都是作為一個過程向前發展的。這些過程的發展和變化,是受事物內部矛盾運動的規律決定的。違背事物內部矛盾運動的規律,一味求快,不但達不到目的,還會將事情辦糟。

15、「人定勝天」這句話的意義與局限性。

答:在自然界與人這對矛盾中,自然界是可以被人類改造的。「人定勝天」顯示了人類改造自然的主觀能動性、偉大作用和豪邁氣慨;但自然界又有自身發展規律,人類改造自然的活動要合乎自然規律;否則,就會受到自然的懲罰。

16、簡析「過猶不及」哲學涵義。

答:任何事物都具有質的規定性。質變體現了事物漸進過程和連續性的中斷。要保持事物的質,就不能超越事物保持自身性質的限度、幅度和範圍。過與不及,都超出了事物質的規定性,都被排斥在某事物之外。在這一點上,它們的性質是相似的。因此,做任何事情,都要考慮適度的原則。

17、「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哲學內涵是什麼?

答:「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包含著量變質變規律的原理。一切事物的變化發展,總是先從量變開始的,量變是質變的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引起質變。這個成語給人以重要啟示,即一定要重視量的積累,決不可忽視、小看「小」和「少」。任何的「大」和「多」,都是由「小」和「少」積累而成的。因此,我們在實際工作、學習和生活中,一定要扎紮實實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既日積月累,不斷在綜合素質方面自我修為;又防微杜漸,在思想道德等方面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高尚完善的人。

18、運用量變與質變關係的原理,論述「不經一番寒徹骨,哪有梅花撲鼻香」的道理。

答:1、事物的聯繫與發展都採取量變與質變兩種狀態和形式。量變體現了事物漸進過程的連續性,質變是事物質的根本變化,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飛躍。量變是質變的準備,質變是量變的結果。量變和質變是相互滲透的。2、梅樹從孕育花胚、花苞,到梅花開放之前,經歷了一個在漫長冬日潛滋暗長的階段。這是一個漸進的量的發展過程。從無梅花到有梅花,這是事物本身發生了質的變化。這一質的變化是在量的積累基礎上發生的。3、以此比擬人生,常常先要有量的積累,即長期的人生歷練,然後才能有質的飛躍,即事業的成功。我們應以這句話作為座右銘,激勵自己不斷投身於社會實踐,經受磨鍊,以提高自己,將來走上工作崗位,對國家和社會作出較大貢獻。

19、運用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辯證統一的原理論述拔苗助長的荒謬性。(46

答:1、自然界的事物各自有著自身運動發展的規律。人們認識世界就要充分認識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違背規律,盲目蠻幹,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2、禾苗的生長有其自身的規律,在一定自然條件下,有其必要的生長周期,這是由禾苗本身質的規定性所決定的。3、拔苗助長無視禾苗的生長周期,違背自然規律盲目蠻幹,結果導致禾苗枯死,當然受到自然的懲罰。4、這一寓言告訴我們,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必須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前提。

20、簡析「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這句話的哲學意義。

答:長江大河萬古奔流,是受自然規律支配的。人類社會的發展及其發展方向,如同江河的奔流一樣,要受社會發展規律支配。它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歷史上的反動或落後勢力妄圖阻擋歷史潮流,開歷史倒車,只能是自取滅亡。

21、人對世界的認識就像鏡子映照他物,這句話對不對?

答:不對。人對世界的認識並不像鏡子映照他物,而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它一方面具有摹寫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創造性,能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塑造出現實中並不存在的事物。

22、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答:這句話不對。農作物的生長有其自身的規律,在一定生產技術條件下產量的增長有一定限度,這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自然規律。「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提法,過分強調了人的意志的力量,認為意識可以決定存在,從根本上違背了馬克思主義「存在決定意識」的基本原理。

23、真理有時是相對的,有時是絕對的;有的真理是相對的,有的真理是絕對的。

答:這句話不對。真理的相對性是指真理的有條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絕對性是指真理的無條件性和無限性。真理的相對性和絕對性是辯證統一的;絕對性真理和相對性真理不是兩個真理,而是同一個真理的兩種不同屬性。

24、有相對真理,有絕對真理,所以真理是二元的。

答:這句話不對。真理的客觀性決定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絕對性是指真理的無條件性、無限性;真理的相對性是指真理的有條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絕對性與真理的相對性是辯證統一的,它如同一枚錢幣的兩面,顯示了真理的兩重性。

25、試用真理絕對性與相對性原理,論述1+1=2和1+1≠2的道理。

答:1、真理具有絕對性,它指真理的無條件性,無限性。真理又具有相對性,它指真理的有條件性和有限性。2、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辯證統一,可以相互滲透、包容,還可以相互轉化。3、1+1=2體現了真理的絕對性,因為在自然數中,這個等式是絕對的,無條件的;1+1≠2體現了真理的相對性。因為世界上沒有兩個在量度上絕對相等的事物,任一事物與其他事物相疊加,都不可能等於標準的2個事物。4、1+1的結果可以在等於或不等於2之間轉化,它體現了真理同時具有絕對性與相對性兩重性質。

26、真理與謬誤之間,如同冰炭之不可同爐。

答:這句話不對。真理與謬誤相互聯繫,既對立,又統一,相比較而存在,相鬥爭而發展,在一定條件下還會相互轉化,這是真理髮展的規律。

27、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命題是絕對的,確定不移的。

答:這句話不全面。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指實踐作為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的確定性即絕對性。但由於任何實踐都受到一定具體條件的限制,人的認識與實踐都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實踐對真理的檢驗也不可能一次性完成,故實踐作為檢驗認識真理性標準又具有不確定性即相對性。

28、時勢造英雄。

答:這句話是對的,體現了唯物主義歷史觀。一方面,任何英雄人物都不是天生的,而是一定社會歷史條件造就的。英雄人物是適應社會歷史的發展、人民群眾鬥爭的需要並在群眾鬥爭中產生和成長起來的。另一方面,英雄人物的出現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每一時代都會造就出那個時代的英雄,即使沒有英雄也會創造出一批英雄出來。

29、歷史是英雄與人民共同創造的。

答:這句話不對。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因為: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英雄中的絕大多數,來自於人民群眾。

30、英雄造時勢。

答:這句話不全面。一方面,英雄人物會對歷史事件產生深刻影響;另一方面,英雄人物發揮作用不能決定和改變歷史發展的總進程和總方向,要受社會發展客觀規律和廣大人民群眾意願的制約。

31、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

答:這句話不對。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傑出人物對歷史會產生深刻影響,但他們的影響和作用不能違背社會發展客觀規律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意願,不能決定和改變歷史發展的總進程和總方向。歷史上即使沒有孔子,歷史照樣向前發展。

32、試析「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這句話的內在涵義。

答:在階級社會中,社會基本矛盾常通過革命即階級鬥爭的方式表現出來。階級鬥爭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突出地表現在以新的社會形態取代舊的社會形態,或迫使統治階級調整統治政策,從而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這句話充分顯示了革命即階級鬥爭對社會歷史的推動作用。

33. 社會發展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結果,可歷史事件又是人們意志的「合力」造成的,兩者不矛盾嗎?這與「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是怎樣的關係?

答:1、人類社會的發展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這一社會基本矛盾運動推動的結果。其中,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在生產力中,人是最活躍的因素。人不僅可以通過自己的實踐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質,改進勞動資料,改造自然界,使之適合自己的需要。而且,人還可以通過一系列歷史活動,改革上層建築中不適合經濟基礎、生產關係中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的方面,推動生產力和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2、社會是由人組成的。歷史中的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的對歷史發展產生影響作用。社會發展又是一個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相統一的過程。社會歷史就是在許多單個意志的相互衝突中產生出來的。每一個人積極的或消極的歷史活動都會成為歷史事件具體內涵的組成部分,成為整個人類意志中的合力因素和影響歷史前進的力量。

3、任何推動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重大歷史事件或成就,雖然離不開傑出人物的巨大作用,但一者傑出人物來自人民群眾,二者他們所提出的理論和實踐要麼建立在無數代前人和當代人民群眾歷史活動的基礎之上,要麼離不開千百萬人民群眾的參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和要求,代表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趨勢或方向。一切傑出人物發揮作用都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實踐。在這個角度上,一切重大的歷史事件,都是人們的意志在遵循客觀規律的前提下「合力」作用的結果。它與社會基本矛盾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理論並行不悖,兩者之間並沒有矛盾。

4、「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理念,充分體現了個人奮鬥作為人類意志合力組成部分在歷史事件中的作用。新時代的大學生,要樹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胸襟抱負,現在為振興中華而學習,將來為復興中華作出自己畢生的貢獻。

34、結合當前我國社會存在著的一些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談談我們應該如何在實踐中豎持群眾觀點,做到以人為本。

答:1、馬克思主義觀點認為,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和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是歷史的創造者。按照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必須相信群眾,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虛心向群眾學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2、當前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有兒女讀書問題、住房問題、就醫問題、低保問題,物價問題、貧富不均問題、腐敗問題等。3、在實踐中,我黨制定了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免除農業稅,減免農村中小學學雜費,推廣農村公費醫療,穩定高校學雜費,加大大學生助學金覆蓋面和額度,穩定銷房價格,建立安居房,建立和擴大城鄉低保戶範圍並提高其標準,提高務工工資標準,保證農民工工資發放;平抑物價,解決民生問題,加大懲治腐敗力度等,都是黨的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的生動體現。4、作為大學生,必須樹立群眾觀點,自覺地依靠群眾,與人民群眾打成一片,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確立以人為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推薦閱讀:

辛亥革命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西方自由民主的困境與民粹主義的興起
瓦哈比主義與沙特王權
獨身主義
男權社會,女權主義?

TAG:馬克思主義 | 筆記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 原理 | 主義 | 馬克思 | 提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