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五次被罷相,但唐太宗為何稱其是「疾風知勁草」的忠臣?
唐朝開國功臣蕭瑀,理政能力極強不說,與李淵、李世民父子私人交情也很是深厚。但是,這樣一位人才,卻在唐初經歷了六次拜相、五次罷相的變故。
這是為何呢?
累世金枝,出身極其高貴
蕭瑀,生於帝王之家。其高祖父就是那個三次出家為僧的南朝梁武帝蕭衍。575年,蕭瑀出生;581年,北周外戚楊堅篡北周建立隋朝,梁逐漸國滅。
雖然國運衰落,但蕭氏皇室族人還是得到了隋朝建國者的關照。582年,隋文帝楊堅與獨孤皇后為其次子晉王楊廣選定蕭瑀的姐姐為王妃。584年,9歲的蕭瑀受封為「新安王」。
589年,隋朝統一全國,12歲的蕭瑀赴長安與姐姐生活。由於他勤奮聰慧,喜愛儒家經典又善寫文章,且性格耿直,姐夫楊廣很是喜愛他。後來,楊廣即位,蕭瑀更是成為大隋帝國的「國舅爺」。
言事忤旨,貶黜為河池郡守
蕭瑀有學識和才幹,又與隋煬帝楊廣感情深厚,所以他一出仕就擔任尚衣奉御、內史侍郎等要職。但蕭瑀性格剛烈耿直,曾屢次勸諫隋煬帝不要過於驕奢淫逸和征伐高麗。起初,隋煬帝雖惱火,卻沒有處置他。
隋大業十一年(615年)八月,隋煬帝第三次征高麗失敗後,民怨沸騰,國力大損。可就這樣,在其統治已岌岌可危情況下,隋煬帝仍然依例北巡邊塞。
而原本臣服於隋朝的東突厥,此時已蠢蠢欲動,突厥統領始畢可汗打算趁此機會,親率數十萬騎兵突襲隋軍。但這一消息被其妻——隋朝的義成公主得知,她馬上暗派信使給隋煬帝報信,後者緊急避入雁門關。
突厥大軍轉瞬即至,很快就攻陷了雁門關41座關隘中的39座,僅剩雁門關和崞關尚在隋軍手中。而身在雁門關的隋煬帝則被敵軍團團圍住,形勢危急。
就在這即將國運不保的關鍵時刻,蕭瑀來解圍了。
他勸諫隋煬帝說:其一,要潛派密使,曉諭義成公主,讓其想辦法解救危局,做到裡應外合;其二,請隋煬帝下詔,承諾今後不再遠征高麗,而要專討突厥。這樣的話,原本擔心戰勝突厥後,又會被派到遼東送死的隋軍將士,就會拚死作戰了。
情況緊急下,隋煬帝立刻聽從。果然,義成公主接令後,竟然冒著生命危險,遣使誆騙其夫始畢可汗說:「北邊有急」,讓其撤兵;而隋軍守關將士接到詔書後,也士氣倍增,不斷打退突厥軍隊的進攻;同時,隋朝各地的援軍也相繼抵達。最終,始畢可汗只好撤圍而去。
可誰能想到,解圍後,「素意伐遼」的隋煬帝卻後悔了。為了名正言順地繼續擴張自己的政治版圖,他竟不惜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對群臣說:「突厥能有什麼能耐?蕭瑀趁我被圍之機,竟然欺騙和恐嚇我!」
就這樣,蕭瑀被貶為河池郡(轄五縣,治所在陝西寶雞鳳縣)郡守。可不論在哪任職,竟都沒能影響蕭瑀安治一方的原則和幹勁。赴任後,他竟募兵擊降「盜匪」萬人,還打退了當地軍閥數萬人的進犯。
國舅歸唐,受尊榮建功勛
終於,不聽蕭瑀勸諫的隋煬帝,因暴政很快亡國,李唐建朝者李淵、李世民父子,開始走上歷史舞台的中心。
說來竟本是一家。李淵是隋朝獨孤皇后的親外甥,也是蕭瑀之妻的表兄。隋朝時,李淵和蕭瑀關係就很好,兩人價值觀很是相投。後來,李淵建唐,便讓李世民攜帶自己的求賢書信,以侄禮親自拜見蕭瑀,邀請其赴京。
良禽擇木而棲,更何況對方是與自己秉性相合的故交摯友。於是,蕭瑀舉郡歸唐,並立即赴長安。李淵見蕭瑀攜一家老幼到來,十分高興,立刻授蕭瑀為光祿大夫,封宋國公,拜為民部尚書(因避唐太宗諱,後改為戶部尚書)。
同時,當年蕭瑀為隋臣時,有很多田宅,李淵起兵後本是將其沒收並賞給自己的將士。蕭瑀歸唐後,李淵又將這些田宅還給了他,但不貪財冒進的蕭瑀,卻將田地分給宗族,自己僅留下一座宗廟,以作祭祀。
就這樣,累世金枝的蕭瑀因熟識國政典儀,又勤勉正直,深得李淵的信任和尊崇。史載,李淵每次臨朝聽政,都賜蕭瑀御榻而立,親切稱他為「蕭郎」。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李淵將一份詔書交給蕭瑀承辦。但蕭瑀看後,發現其中有欠妥之處,於是根據「凡制敕有不便於時者,得封奏之」的規定,沒有立即下發。幾天後,李淵見詔書還沒有動靜,心中不悅,召來蕭瑀責問。
蕭瑀舉出隋朝的例子,慷慨陳詞,說明李淵的詔令「不經審勘」就發布的危害。並解釋說:之所以詔書延遲,是因為他每次接到勅令,「必審勘,使與前勅不相乖背者,始敢宣行。遲晚之愆,實由於此」。他對皇帝的勅令,必定細心審核,使其前後沒有矛盾之處,才敢發布,所以延遲了。
李淵聽後,很是讚揚: 「卿能用心若此,我有何憂!」
秉性耿直,貞觀朝卻五遭罷相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即位,是為唐太宗,蕭瑀留任宰相。但因為其性格耿直,處事嚴厲,且又剛直不阿,所以,他與同朝為相為臣的房玄齡、杜如晦、陳叔達、魏徵等人,關係很差。因為,那些人只要稍有過失,他就會痛加斥責、彈劾,甚至還不顧唐太宗勸告,屢次忤逆聖意。
比如有一次,蕭瑀與陳叔達當朝論事,因意見不合,二人便在朝堂上激烈爭論起來。唐太宗制止數次無果後,怒不可遏地推倒御案,拂袖而去。
這種耿介直腸,導致的結果,就是蕭瑀曾六次被拜相,五次被罷相,甚至還曾一度被削去爵位,貶出京城。
但縱使這樣的事情歷經多次,也沒有在本質上導致這對君臣關係有絲毫的疏離。因為,不管這些波折種種,舉賢任能、且熟知愛臣本性的唐太宗,仍將蕭瑀視為肱骨之臣。
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為表彰與他一同打天下的開國功臣,命著名畫家閻立本在凌煙閣內繪製了真人大小的二十四位功臣畫像。蕭瑀,便是名列第九位。
病重去世,家族承繼尊榮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蕭瑀81歲的姐姐蕭皇后去世,蕭瑀十分悲傷、孤寂和消沉,身體狀況也急轉直下。當年六月,在玉華宮(現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避暑的唐太宗傳召,讓74歲的蕭瑀到玉華宮休養身體,但誰知,蕭瑀到達玉華宮不久,就病重去世了。
唐太宗悲痛不已,讚揚其是「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的忠臣,下詔追贈其為司空、荊州都督等職,令其陪葬昭陵,賜謚號「貞褊」。一年後,52歲的唐太宗也因病駕崩。
蕭瑀的後世子孫,在唐朝始終興旺。《新唐書》載:「自瑀逮遘(gòu),凡八葉宰相,名德相望,與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也就是說,從蕭瑀為相至唐末僖宗的宰相蕭遘,其家族興盛,前後有8人為相。這在我國歷史上,是很少見的。
作者:宋乃成
推薦閱讀:
※李淵是怎麼大權旁落的,為什麼沒人幫李淵?
※為什麼隋煬帝征高麗,唐太宗也要征高麗?
※魏徵被唐太宗稱為鏡子,為何在魏徵死後,他卻砸了魏徵的墓地?
※李世民的詩有哪些 唐太宗李世民字什麼
TAG:唐太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