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的大佛寺

遼寧省義縣大佛寺

義縣大佛寺初名咸熙寺(因供奉七尊大佛,又稱大佛寺或七佛寺),金代改稱大奉國寺。大奉國寺位於塞北佛鄉、神奇義縣古城東街,始建於遼開泰九年(公元1020年),是世稱釋迦牟尼轉世的遼朝聖宗皇帝耶律隆緒在母親蕭太后(蕭綽)的「家族封地」所建的皇家寺院。大奉國寺是國內現存遼代三大寺院之一,其標誌性古建築——大雄殿是古代遺存最大的佛殿,堪稱為世界之最,殿內有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泥塑彩色佛像群。浙江新昌縣大佛寺

新昌大佛寺位於新昌縣城西南,在南明山與石城山之間的山谷之中。寺內有大彌勒佛石像,寺外有隱鶴洞、鋸開岩、濯纓亭、俊貌石、石棋坪、放生池及一些摩崖石刻等勝景。寺始建於東晉永和年間(345—350),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寺院依山而建,正面外觀5層,寺內高大雄偉,巨大的彌勒佛石像正面趺坐於大殿正中。這座巨大的石像雕鑿於懸崖絕壁之中,佛像高大巍峨、氣勢磅礴。經測定,石佛座高2.4米,正面趺坐像高13.2米,闊15.9米,兩膝相距10.6米,耳長2.7米,兩手心向上交置膝間,掌心可容10餘人。大佛寺西北約300米處還有一小剎名「千佛院」,院內有佛千尊,每尊長約7寸,寬近5寸,排列整齊,個個神采飛逸。山西省晉陽大佛寺

晉陽大佛寺創建於隋文帝開皇年間。為晉陽城中著名寺院。唐玄宗開元年間,節度使李(日高)鎮守晉陽,捐資七萬緡,建重閣以護之,名曰「平等閣」。此距澄空捐軀造佛正好五十年。此後,大佛寺更具盛名,遠近僧俗紛紛前來頂禮膜拜。直到宋初,宋太宗平北漢火燒晉陽城,大佛寺及佛像一起隨城焚毀。甘肅張掖市大佛寺

張掖市大佛寺始建於西夏崇宗永安元年,就是公元1098年,踞現在已有900多年了。它的名稱幾度更改,曾稱作「迦葉如來寺」、「寶覺寺」、「弘仁寺」等,因寺內塑有著名的室內大卧佛,所以老百姓叫它「卧佛寺」、或「大佛寺」。寺內安放有國內最大的室內卧佛,也就是佛祖釋迦牟尼的涅磐像。他安睡在大殿正中高1.2米的佛壇之上,佛身長34.5米,肩寬7.5米,耳朵約4米,腳長5.2米。大佛的一根中指就能平躺一個人,耳朵上能容八個人並排而坐,可見塑像何等的龐大了。陝西省彬縣大佛寺

彬縣大佛寺石窟,是絲綢古道上一顆璀璨奪目的藝術明珠。位於陝西省彬縣縣城西10公里處的西蘭公路(312)國道旁。唐初李世民時期的貞觀年間開鑿建成, 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是中陝西彬縣大佛寺國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寺共130孔洞窟,錯落綿延在400米長的立體岩面上。其中有佛龕446處,大小造像1980尊。分四大部分組成,即大佛窟、千佛洞、佛洞、丈八佛窟等。河北正定縣大佛寺

千年古城正定有我國著名的十大佛教寺院之一的隆興寺,當地人又稱為大佛寺。隆興寺是國內現存時代較早、規模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始建於隋開皇六年(586年),原名「龍藏寺」。宋初,太祖趙匡胤敕令在龍藏寺內鑄造銅佛,並蓋大悲閣,遂大興土,以大悲閣為主體的一組宋代建築先後告成。到了清康熙、乾隆年間,又兩次大規模維修和增建,寺院發展到鼎盛時期。歷代帝王曾多次到此巡境幸駐蹕,上香禮佛,題詩書匾,刻碑立石。四川三台縣大佛寺

三台縣城西大佛寺,原名叫迴鑾寺,位於三台縣對面西南二里的盤寺山麓。寺內靠山有坐拋石佛一尊,高十二米;頭盤螺髻,面長二點九米,寬二米,為長方形;佛身著鎏金仙衣,胸口袒露,衣褶流暢逼真;赤足長一點八米,踏於蓮花之上;左手復膝,右手向前曲伸,中指與拇指微恰;一雙鳳眼,眼帘低垂,高鼻、大耳,嘴唇微合,神態莊嚴、慈祥。整個造像,比例力學顯粗短,但仍不失壯美、雄渾,具有宗教傳統石刻藝術之魅力。殿堂內富有肅穆的氣氛;佛前有水井一口,水清味甜,佛教僧徒尊為聖水。四川省樂至大佛寺

樂至大佛寺位於四川樂至大佛鎮大佛寺村白鶴嘴山腰,東西兩面各有一座「蓮花台」坡遙相呼應,象徵菩薩在此誦經,其地形異常。大佛寺佔地1.3萬餘平方米。殿堂總建築面積2320平方米。現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三重殿堂。寺內主塑釋迦牟尼、藥師、觀音、韋馱、羅漢、四大天王等菩薩佛像39尊,玉雕佛像10尊。廣東廣州市大佛寺

廣州大佛寺始建於南漢(公元917-971),名新藏寺,為南漢王劉龑上應天上二十八宿而建。明代擴建為龍藏寺。平南王尚可喜於康熙二年春,自捐王俸,仿京師官廟制式,兼具嶺南地方風格重建殿宇。大雄寶殿坐北向南,建築面積達1200平方米,至今仍為嶺南之冠,雖歷三百多年風雨侵蝕,但風貌尚存。新疆昌吉縣大佛寺

昌吉縣大佛寺建於1920年,大拂寺坐西向東,有長方形凹合院,東西長82米,南北寬28米,總計面積2276平方米。院中有大雄寶殿,闊3間,是土、木、磚瓦結構建築。殿內中堂供奉釋迎教主,彌陀如來,觀音菩薩三聖畫像。左右兩側供奉韋陀,伽藍,18羅漢等菩薩畫像。佛殿後有藏經房5間,內藏《大藏經》共4800卷。重慶潼南縣大佛寺

潼南大佛寺,位於潼南縣城西北1.5公里的定明山下,亦名南禪寺、定明院,今存有大佛閣、觀音殿、玉皇殿、鑒亭四座木結構古建築;因其中飛檐翅角,雕樑畫棟,依山傍水,雄偉壯觀的七檐歇山式佛閣,覆護著一尊巨型摩岩佛像而統稱為「大佛寺」。大佛閣內鑿岩而就的釋迦牟尼佛端坐石壁之間。這尊摩岩石刻大佛高18.43米,古稱「八丈金仙」。山西太原市大佛寺

山西太原市大佛寺又名凈因寺,位於太原市北郊區崛山麓的土堂村,距市區20公里。寺依山而建,,西倚崛山,東臨汾河。創建於北齊,金代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重建,明代又多次修復。現存殿堂,多為明清建築。寺為兩進院落。前院有天王殿、東配殿,後院有大雄殿、羅漢殿、地藏殿。明代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在寺址兩側依山築起重檐歇山頂殿堂一座。殿閣背倚土崖,前有抱廈。閣內高達9米的釋迦牟尼大佛結跏趺坐,兩名護法金剛分立左右,皆為明代作品,至今保存完整。此寺也是明末清初文化名人傅山隱居地。寺內古柏長勢奇特,俗稱「土堂怪柏」,為太原古八景之一。遼寧瀋河區大佛寺

遼寧瀋河區大佛寺位於瀋河區大南街,與慈恩寺、般若寺相鄰,因寺內佛像高大而得名。相傳此寺為唐朝所建。1916年(民國五年)比丘尼常慧為擴建此寺,致使大佛寺規模完備。擴建之後的大佛寺計有山門、中殿、大殿、東西配殿、東西廂房,東園平房等共三十餘間,建築面積達540餘平方米,佔地面積3600多平方米。四川內江市大佛寺

內江大佛寺始建於民國27年(1938年)。因石刻一大佛于山岩上而得名。原有三層寺廟一座,內有大佛釋迦牟尼、鎮江王爺、觀音菩薩幾座石像。解放後因年久失修已成危房。1998年至1999年,重新修建為主體6層、右側4層的古典建築佛教寺廟。層層飛檐翹角,巍峨莊嚴。佔地497平方米。耗資200萬元。現加有玉佛兩尊。河南鄭州市大佛寺

河南鄭州大佛寺坐落在鄭州市西流湖畔.鄭上路南側小京水村東端,與鄭上路北側的佛光寺尼眾寺院遙遙相對.原佔地百餘畝,現餘二十多畝。四川雙流縣大佛寺

在四川成都雙流縣黃龍溪古鎮回水大橋附近的象山頂上有座大佛寺。寺旁陡峭的崖壁上鑿刻有一尊大佛,這就是史稱「蜀中第二」的黃龍大佛。大佛腳下是鹿溪河,對岸是群山環抱的小平原,風景十分迷人。黃龍大佛建於明代,原像隨寺廟一起毀於「文革」,近年修復。修復後的黃龍大佛為坐式佛像,高六十米,面積三百平方米,形態與樂山大佛相似。大佛像內空心,陳列佛教藝術品。大佛左崖壁上鑿阿蘭迦葉佛兩個弟子立像,像高十米。重慶南雅鎮大佛寺

重慶南雅鎮大佛寺坐落在開縣西南部的南雅鎮,為唐末宋元時期留下的石刻雕塑。寺內大佛,依山而立,就岩鑿成,佛身依岩迭坐,含笑頷首,盤腳打坐。成為巴蜀境內僅次於樂山大佛的第二大佛,現為重慶市域內第一大佛。大佛寺分為大雄寶殿、觀音閣、三聖堂等上三殿和下殿戲樓,大佛便居於大雄寶殿正中。佛像巨大,身高10.8米、佛座寬6餘米。佛像完全雕鑿在整體懸崖巨石上,工藝精湛,雄偉壯觀。大佛寺歷經6朝954年連續修建,現已頗具規模,成為重慶東北部地區重要的佛教聖地和旅遊勝地。黑龍江齊齊哈爾大佛寺

齊齊哈爾大佛寺又名大乘寺,始建於1939年,1943年竣工,佔地4萬平方米。寺院坐北朝南,由山門、配殿、正殿、前殿、後殿組成。正殿周圍有7座配殿,配殿為抖拱式建築,屋頂由彩色琉璃瓦鋪成,均高4米,寬3.3米,長8.3米,各5間。7座配殿與山門組合成八卦形排列,配殿與山門之間由塗紅磚牆連接。距山門26.3米的中軸線上,是天王殿(前殿)。高、寬均4.6米,長12米,各5間,中三間連貫為一。距天王殿18.3米中軸線上的大雄寶殿(正殿),是大乘寺的主體建築,高4.8米,寬8.3米長12米,各五間。正殿中間供奉釋迦牟尼佛,左首文殊菩薩,右為普賢菩薩。隔扉後為坐南面北的觀世音菩薩。東單間供奉太上老君,西單間供奉孔聖人。距大雄寶殿18.3米的中軸線上是藏經樓(後殿),兩層,每層高4米,各五5間。樓下中室供誦經用。距藏經樓18.3米的中軸線上是北配殿。新辟有500羅漢堂和全市最高觀世音(高8米)供奉殿。山西稷山縣大佛寺

稷山佛閣寺,位於縣城東北1公里的高崖之上,其寺又名"清涼院",因寺內有一巨佛,故俗稱"大佛寺"。該寺始建於金代皇統二年(1142年),元、明、清各代曾多次重修或擴建。原寺規模較大,因戰亂大部分建築遭毀。現僅存正殿、垛殿及十王洞、十六羅漢洞等。正殿系樓閣式建築,殿內有一尊高20餘米、寬6.7米保存完好的釋迦牟尼佛像。佛身穿之閣之上下,攀木梯登至頂層,不僅可瞻仰佛之整體,整個縣城全景均歷歷在目。浙江省金華市大佛寺

大佛寺位於浙江省金華市城區曹宅鄉之北二公里處,俗稱「石佛寺」。舊名「赤松岩寺」。距今已有近一千五百年歷史。宋改今名大佛寺,俗呼「西岩寺」。該寺現存主要佛教建築有石坊、山門、大雄寶殿、彌勒寶殿、三乘橋、天皇殿、羅漢堂等。該寺最有特色的佛教文化就是大佛像。大佛跌坐石窟,身橫丈八,首接崖端。新疆烏魯木齊紅山大佛寺

紅山大佛寺,位於烏魯木齊市紅山公園內,是一座漢傳佛教寺廟。紅山原有一組古廟群,相繼建於1797年前後。原古廟群沿紅山腳下,由東向西排列:東端是大佛寺,中間是玉皇廟,西端是地臧廟。當年的紅山古廟群曾是烏魯木齊古典建築的薈萃,也是廟會遊覽的勝地。現在的大佛寺,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和地藏殿。陝西安塞縣大佛寺

安塞縣大佛寺位於縣城開發區,歷史悠久,始建於唐貞觀年間,後因社會動亂曾七次被毀、七次重建。寺院佔地面積10餘畝,有大小佛像10尊,其中石窟中的佛祖聖像被確定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雲南通海縣大佛寺通海縣大佛寺坐落在河西鎮城正中,又名「大興福寺」,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寺為二進院,正殿五開間,重檐歇山頂抬架式木構架,前後檐計拱用材較大,雕刻粗糙,檐枋、柱頂元裝飾,斗拱部分架遺元代構件,保存著元、明代建築風格,是通海縣遺存最早的建築物。
推薦閱讀:

中國腦卒中護理指導規範
八張圖,讓你讀懂中國的茶葉!
中國佛教徒的素食觀
中國古代青瓷藝術
為什麼中國人的脾氣越來越大?

TAG: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