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觀察|兩岸關係將出現重大變化

點擊上方「直通台灣」可以訂閱哦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郭震遠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12月號發表專文《兩岸關係重大變化:是新對抗 不是冷和平》,作者認為:「如果蔡執政並推行『和平台獨』政策,兩岸關係發生的將是重新嚴重對抗的質變,那些兩岸關係嚴重下滑的表現,都是重新嚴重對抗的必然結果。所以,兩岸關係將發生的是新對抗,而不是冷和平。」文章內容如下:

隨2016年1月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日益臨近,選後的兩岸關係、台海局勢日益引起人們關注。實際上,人們真正關注的是,如果蔡英文執政,兩岸關係、台海局勢將發生什麼變化。除少數綠營人士認為不會發生什麼重要變化外,大多數人都認為肯定會發生重大變化,但對變化程度,特別對變化的性質的估計存在很大差異。目前,認為如果蔡執政,兩岸關係、台海局勢將發生重大變化的人,基本上都以「冷和平」表述變化後的狀態。但這明顯低估了變化的嚴重程度,特別是錯估了變化的性質。可以預料,蔡如執政,肯定將堅持推行其「和平台獨」政策,而大陸絕不會容忍「和平台獨」,以及一切形式的「台獨」。所以,兩岸必將發生新對抗,而不會有什麼「冷和平」。蔡英文若執政 必將推行「和平台獨」政策蔡英文受其家庭「台獨」氛圍影響甚深,留學時又接受相關思潮影響,初步形成了「台獨」理念。

上一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蔡受到李登輝賞識和重用,是李「兩國論」主要炮製者之一;

2000年至2008年間,蔡又得到陳水扁信任和重用,是陳推行「一邊一國」論、「公投促台獨」的得力助手。2004年蔡加入民進黨、2008年後更是三任民進黨主席。在這些年中,蔡全盤吸納了民進黨的「台獨」理念,並且在「兩國論」基礎上對之深化。蔡2011年的競選綱領「十年政綱」中,對此有集中表現。

蔡的歷史和現實表現都顯示,她是堅定的「理念型台獨」分子。這不僅是蔡得以成為「民進黨黨齡最短、擔任黨主席時間最長」的第一位女性地區領導人候選人的基礎,而且決定了,她如果執政,必將堅持推進「台獨」政策。從2015年1月到6月,蔡對於其兩岸關係政策密集發表看法(表一)。這表明,經過2012年1月敗選後三年的醞釀,蔡的兩岸關係政策終於基本成型。

從表一可清楚看到,蔡對其兩岸關係政策的表述,1月、2月、3月的與4月、6月的明顯不同。前三個月的三次表述一致:(1)刻意迴避「九二共識」,隻字不提;(2)明確宣示,民進黨兩岸關係政策的重點是,致力於維護台海和平穩定;(3)突出強調,民進黨兩岸關係政策中,最優先的是堅持與鞏固台灣的「國家主權」。4月、6月的兩次表述的一致之處是強調民進黨兩岸關係政策的原則是,「維護兩岸現狀」,強調這是台灣的「普遍民意」,將在「中華民國現行憲法體制下」,遵循台灣民意,推進兩岸關係持續和平穩定發展,但刻意迴避「現狀」的具體內涵。這兩方面不同的表述,實際正是分別對蔡兩岸關係政策內涵與目標的表述。前一方面表述說明,蔡的兩岸關係政策內涵,首先是維護所謂的「台灣的獨立主權國家地位」;其次是「保持台海和平穩定」和「兩岸經貿合作」。後一方面表述說明,蔡兩岸關係政策目標,是所謂「保持兩岸現狀」,儘管蔡像迴避「九二共識」一樣,迴避明示「現狀」內涵,但亦可想見她所謂的「現狀」,只能是「台灣是獨立的主權國家」。所以,蔡兩岸關係政策的內涵和目標,就在「台灣是獨立主權國家」,這一「台獨」核心理念上實現了一致。蔡這兩方面表述,共同地清晰顯示了,其兩岸關係政策就是「台海和平穩定」,兩岸合作交流與「台獨」兼容、並存的政策。顯然,保持「台灣獨立主權國家」地位是核心,維持「台海和平穩定」、「兩岸交流合作」,只是幌子、手段。可以預料,蔡如果執政,必將堅持推進這一她已精心準備三年多的「和平台獨」政策。蔡如果執政,有無可能對其宣稱的「和平台獨」政策做出重大調整? 從上述蔡作為堅定的「理念型台獨分子」,以及從目前實際的事態發展看,蔡至少在其執政後很長時期中,都不可能對其「和平台獨」政策做出任何實質性的重大調整。蔡不僅具有堅定的「台獨」理念,而且為人十分自負,她曾在不同場合,多次流露出她因曾任台大陸事務部門主管,對於大陸事務、兩岸關係的了解,台灣沒有人可以超過她。所以,蔡必定頑固堅持「和平台獨」政策。另外,幾個月來,兩岸關係問題一直沒有成為選舉過程的熱點問題,表明蔡的「和平台獨」政策的部分成功,這必將更加強化其堅持推進這一政策的信心和決心。所以,完全可以預料,除非蔡推進「和平台獨」政策,遭到大陸最強烈反制,以至於不僅這一政策無法推進,而且將直接危及台灣的生存,否則蔡絕不會對其「和平台獨」政策做出任何實質意義的重要調整。而且,即便如此蔡也將頑固地堅持「和平台獨」政策,最多有一些枝節性調整。大陸絕不容忍一切形式的「台獨」2015年6月上旬,蔡英文訪美剛結束,美國學者包道格、葛萊儀就明確指出,蔡的兩岸關係政策能否取得進展,「關鍵是北京的態度」。

對此,蔡和民進黨其實一直非常清楚。可以說,蔡精心策劃並且如果執政,必將大力推進的「和平台獨」政策,正是試圖繞過大陸對「台獨」強烈反制,而保證「台獨」得以順利推進的政策。謝長廷曾宣稱,民進黨的兩岸關係政策,要「台灣民眾願意,美國接受,『中國』可以忍受」。顯然,關鍵是最後的「中國可以忍受」。蔡完全接受了謝的這一思路,並在此基礎上策劃、設計了其「和平台獨」政策。做為蔡「和平台獨」政策幌子和手段的「和平」部分,即「維持台海和平」、「保持兩岸交流、合作」,以及「維持兩岸現狀」,就是企圖以「和平」促使、誘使、甚至迫使大陸「忍受」其「台獨」政策。蔡之所以提出並準備執政後推進「和平台獨」政策,是自負地認為大陸將會「忍受」其「和平台獨」政策。蔡的「和平台獨」政策在頑固宣揚維持「台灣獨立主權國家」地位與「台獨」核心理念的同時,一再強調其政策要 「獲得民眾的認同和肯定」,「人民對兩岸政策展現的集體意志,是執政者必須遵循的準繩」,「將在『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下,依循普遍民意」等等。顯然,蔡是力圖渲染其「和平台獨」政策,是符合台灣民眾願望的,得到台灣「民意大力支持」。這是民進黨人士慣用的民粹手段,在把自己塑造為「台灣民眾利益代表」的同時,力圖把對方置於台灣民眾的對立面,從而強化自身的所謂「正當性」,以及對方的「非正當性」,並由此形成給對方的壓力。所以蔡在推出其「和平台獨」政策時,大肆強調所謂的「台灣民意」,就是力圖顯示這一政策具有強大的「台灣民意」基礎,企圖以此向大陸施加壓力,迫使大陸「忍受」其「和平台獨」政策。事實表明,堅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台灣的主流民意,而支持「台獨」的只有少數人。蔡的「和平台獨」政策,實際上是通過偷換概念和玩弄文字遊戲的手法,把台灣民眾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流民意與其「和平台獨」政策混淆。所以,蔡的「和平台獨」政策,並不反映真正的台灣主流民意,也完全不代表台灣民眾的真正利益。實際上,大陸歷來重視爭取台灣民眾支持祖國統一,大陸秉承「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利益著眼,一直進行耐心、細緻的工作,爭取兩岸民眾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反對「台獨」勢力的分裂圖謀共同努力。但大陸從來不會屈從於「台獨」勢力,以民粹手段製造的所謂的「台灣民意壓力」,因為這必將嚴重損害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蔡以所謂「台灣民意壓力」,企圖迫使大陸「忍受」其「和平台獨」政策圖謀,必將完全失敗。蔡的「和平台獨」政策,雖然充斥著「維持台海和平穩定」、「保持兩岸交往合作」,以及「保持兩岸關係現狀」等所謂的「善意、務實」的辭藻,但對人們最關注,也是大陸最重視的「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原則問題,採取了刻意迴避的動作。2015年1月以來,在蔡公開發表的關於其兩岸關係政策的所有言論中,隻字不提「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原則。蔡參加2012年1月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時,在其競選綱領「十年政綱」中,公開宣稱「不存在『九二共識』」,給她的競選造成了很大困擾。這一次,在三年多之後的又一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蔡沒有再公開否認「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原則,而是採取了刻意迴避的手法。眾所周知,堅持還是否認「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原則,是維護中國統一,還是企圖分裂中國的試金石、分水嶺。所以,蔡的刻意迴避實際上就是繼續否認「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原則,就是堅持「台獨」立場。蔡通過提出並準備在執政後推行「和平台獨」政策,企圖由此促使、誘使,甚至迫使大陸「忍受」其「台獨」行徑,充分表現了她對於大陸維護中國領土主權完整、實現中國完全統一的堅定決心和強大實力完全沒有認識。當年陳水扁企圖搞「法理台獨」,直接、公然挑釁大陸,遭到大陸嚴厲反制,最終身敗名裂。蔡不思改弦更張,而繼續堅持「台獨」立場,玩弄「和平台獨」的手法,企圖促使、誘使、迫使大陸「忍受」其「和平台獨」,同樣將遭到大陸強烈反制,而不可能得逞。事態發展必將表明,大陸絕不會容忍「和平台獨」,絕不會容忍一切形式的「台獨」。大陸既有堅定的決心,也有強大的實力。解決台灣問題,實現中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應有之義,是1949年以來大陸歷代領導人都積極為之奮鬥,爭取早日實現的宏偉目標之一。但是,在不同歷史時期,實現這一目標有不同方式和節奏,主要取決於兩岸關係及其變化,包括兩岸實力對比的消長變化,以及兩岸關係的性質,即是激烈對抗、還是對抗相對緩和。此外,在一定程度上,也與中國的國際環境及其變化相關。顯然,大陸在這些因素方面都具有不可逆轉的壓倒性優勢,因而在當前和未來很長時期中,解決台灣問題,實現中國完全統一的方式和節奏,都完全由大陸控制。蔡提出「和平台獨」政策,並準備在執政後加以推行,實際是企圖與大陸爭奪,關於解決台灣問題進程的控制權,從而終止中國完全統一的進程,並使之轉向「台獨」的目標。在大陸的壓倒性優勢面前,蔡的企圖永遠不可能實現。蔡做出大陸將「忍受」其「和平台獨」政策判斷是完全沒有根據,而且極不負責任的臆想。以此為基礎提出的「和平台獨」政策,或許可能騙到一些無知者的選票,但絕無可能實際推行,而且必將帶來災難性的嚴重後果。在毀掉過去七年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的同時,將首先把台灣再次推入深淵。是新對抗 不是冷和平如本文開始所述,除少數綠營人士外,包括藍綠兩營的台灣大多數人,以及不少大陸學者都認為,如果蔡英文執政,肯定將堅持推行其「和平台獨」政策,因而兩岸關係必將明顯下滑。主要表現將有:兩會協商談判中斷;兩岸的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的會晤中止;兩岸停止簽訂新的合作交流協議,已簽協議的執行將受阻;兩岸在國際上的較量再度激化,台灣的「國際空間」進一步被擠壓等等。但是,他們同時認為,兩岸還不至於重新進入嚴重的對抗之中,因而兩岸將處於「冷和平」狀態,或者是相對於2008年以來的「暖和平」而言。

關於兩岸關係將陷於「冷和平」的判斷和論述不能成立。這一判斷和論述明顯脫胎於上一世紀五十、六十年代關於冷戰的論述。當年,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爭奪世界霸權,大搞軍備競爭,全面軍事對抗,只是由於遭到包括本國民眾在內的世界各國強烈反對,以及兩國都擁有足夠毀滅地球多次的核武器,才沒有發生新的世界大戰——熱戰,而是長期陷於嚴重軍事對抗的冷戰之中。

實際上,冷戰和熱戰具有共同的核心內涵——「戰」,即激烈的爭奪、對抗。如果把當年美蘇爭霸的熱戰、冷戰概念引申為今天兩岸關係的「暖和平」、「冷和平」,顯然不妥。顧名思義,「暖和平」、「冷和平」共同的核心內涵都是和平,二者的區別只在於「溫度」高低不同,即作為「和平」內涵的各項具體舉措的廣泛程度、層次高低不同。

很多人認為,如果蔡執政,推行「和平台獨」政策,兩岸關係肯定下滑,甚至嚴重下滑;他們同時也認為,儘管兩岸關係下滑,但兩岸不會嚴重對抗。所以,他們把所認為的兩岸關係雖將嚴重下滑,但並不嚴重對抗的局面,稱之為「冷和平」。顯然,他們沒有意識到,如果蔡執政並推行「和平台獨」政策,兩岸關係發生的將是重新嚴重對抗的質變,那些兩岸關係嚴重下滑的表現,都是重新嚴重對抗的必然結果。所以,兩岸關係將發生的是新對抗,而不是冷和平。實際上,1949年以來的兩岸關係,基本屬性始終是對抗。但是上一世紀80年代末之前的四十年與後二十多年,對抗的內涵很不相同。前四十年的兩岸對抗圍繞爭奪中國的合法代表展開;後二十多年兩岸的對抗圍繞促進或抗拒中國的統一展開。對此,還可以表述為,上一世紀80年代末以來,兩岸關係的主要矛盾是促統與拒統的矛盾,這一矛盾無疑是對抗性矛盾。但在特定條件下,對抗性矛盾可以用非對抗性方式處理。在兩岸關係中,就是台灣方面接受「九二共識」,認同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台獨」,這意味著兩岸促統與拒統的矛盾,是中國內部不同政治主張的矛盾,只要雙方有誠意,就可以通過協商、談判的方式,即用非對抗方式得到解決,因而對抗的激烈程度明顯緩解。但如果特定條件不存在或者曾經存在而又消失,對抗性矛盾將只能用對抗性方式處理。在兩岸關係中,就是台灣方面否認「九二共識」、拒絕一個中國原則、製造「台獨」。這意味著兩岸促統與拒統的主要矛盾,激化為統一與分裂的矛盾,矛盾的對抗性更加尖銳,只能用強力的對抗性方式解決。眾所周知,上一世紀末至今的二十多年中,兩岸關係的促統與拒統的主要矛盾,經歷了對抗性方式處理和非對抗性方式處理的不同階段。上一世紀80年代末到2008年5月,李登輝、陳水扁相繼在台灣執政的二十年中,否定一個中國原則,鼓吹「兩國論」和「一邊一國」論,推進「台獨」,遭到大陸嚴厲反制,兩岸關係陷於高度緊張,軍事對峙不斷加劇;兩岸交流雖已開放,但進展屢屢受阻。顯然,嚴重對抗是這一階段兩岸關係的基本屬性。2008年5月至今的馬英九執政期間,台灣當局接受「九二共識」、認同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台獨」,因而兩岸得以建立基本的政治互信,通過協商、談判,實現了兩岸交流機制化,從而兩岸關係得以基本走出對峙、緊張,進入和平發展的歷史新時期。二十多年中兩岸關係經歷的兩個截然不同的階段顯示,兩岸關係對抗或者和平發展的關鍵在於,台灣方面的政治選擇。簡言之,選擇「台獨」,兩岸關係就陷於對抗;選擇「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兩岸關係就可以和平發展。沒有也不可能有「中間道路」,諸如「和平台獨」之類。如果蔡執政,堅持推行「和平台獨」政策,兩岸關係肯定發生重大變化,包括很多人已經預料的兩岸關係各方面的下滑,甚至嚴重下滑。但最嚴重、影響最重大的是兩岸關係必將重陷對抗。可以預料,在蔡執政之初,兩岸對抗可能還不明顯、尖銳,但隨著蔡積極推行「和平台獨」政策,堅持以「兩國論」理念阻擾、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日益明顯、頻繁,兩岸的對抗必將日益嚴重、尖銳。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所謂的台灣「國際空間」問題上,兩岸對抗可能最早,也最尖銳地表現出來。這一問題與所謂的「台灣獨立主權國家」地位密切相關,蔡在6月訪美、9月訪日時,大肆宣稱她執政後將執行「積極和平外交」,將爭取更多參與區域經濟、安全合作,發揮「更重要、更積極作用」。所以,兩岸的新對抗很可能在台灣的「國際空間」問題上迅速引爆,並迅速激化。總之,對於如果蔡執政,必將大力推行「和平台獨」政策,兩岸必將發生新對抗,必須有充分的清醒認識,而不能有任何幻想或觀望。作者是《中國評論》月刊學術顧問,本文略有刪節。
推薦閱讀:

兩周不健身、不跑步身體會有什麼變化?讓科學來告訴你
女人一旦變心了,這5個變化就會接踵而至
沉醉於愛河的女人會有5個奇妙變化
【乾貨分享】懷孕後母體內分泌系統的那些變化
修行的對不對,可以從生命的4個變化中看出

TAG:學者 | 關係 | 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