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居士如何選擇法門
選擇法門不容發生錯誤
初學者在選擇法門時,有些問題。我們學佛過程,會遇到與現實生活衝突的地方。比如,如何處理自己慾望與學佛的關係;如何選擇法門;如何處理學佛時間與世間法時間的衝突;…都是初學者要遇到的,而且必須解決的問題。
如果在農業社會,你學錯一個法門,沒有問題;因為,你的職業是種莊稼,你不管他們莊稼還會長。現在所處是工業社會,時間是耽誤不得的;如果你學了一個不適合自己的法門,或你的一個佛教觀念錯了,可能使你兩三年在世間法上沒有長進,或者浪費很多時間;在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就會使你走上彎路。這個兩三年的後退,會使自己也許需要20年的時間,才能跟上別人的腳步。因此現代社會我們的時間耽誤不得。
我的講座、講法,都是針對青年人的:因為我們不能耽誤時間,不能走彎路,必須很快學到佛教的精髓。我自己也許學得不好,因為我本身也走了很多彎路;如果我的講座,能使你們不走或少走彎路,不浪費或少浪費一些時間,那就是我最大的收穫!這也是我們辦學的宗旨。
我們希望並提倡:「行」:行在一門,行持一門;「理」:之信解,要圓通無礙。信解要不圓通?只認為自己修的法門好,也不行!這樣容易產生謗法;而謗法,是往生極樂世界最大的障礙!因此,要信解圓通無礙。
我們要重新建立佛教徒「活潑、向上、健康,甚至是富貴」的形象,而不是「消極、逃避、萎靡不振」的狀態,成為一種社會邊緣人的代名詞的模樣。這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我們希望佛教成為社會的中堅。
多角度認識佛教的角度
學佛要選擇好自己的入手點,希望通過學習能對佛教產出整體的認識:橫向、縱向上的認識。甚至要跳出佛教看佛教:不僅要用緣起觀點把佛教放在哲學和宗教學來認識,而且要放在社會中來認識(為此,我們更重視《宗教社會學》的研究和應用)。對佛教的各種經典和思想,不一定非要定出它是好是壞是高是低,而要看這種思想起的具體社會作用,對於你的社會行為的影響和產生什麼後果。
宗教是要以信為前提的,不可能完全理解後,才去實行它。我們可以不去理解思想的推理過程,但要知道它起的作用,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就像吃藥一樣,我們可以不理解藥的原理:它是怎麼在我們身體里產生化學變化的,它是如何殺死細菌的,這些我們可以不知道。但我們一定要知道,這個葯起什麼治療作用,還包括它有那些副作用,他的內服藥量是一天多少。我們學法也是這樣。不要認為:只要是佛法就是好的,不一定!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兩面性就是它的緣起性。沒有任何一個修行方法,是絕對好的,沒有一點缺點的;優點換了緣起,可能就是缺點了。
信仰佛教是好的事情,換個角度,信仰佛教也不一定就好。所以,雖然有時我贊成年輕人學佛,但是如果學不好,還不如暫時不學。
格義于格量
這是相似的理解和準確的把握之見的關係。我們看看佛教是如何傳到中國的,是如何發展的。只有了解佛教發展的整體大線條,才可能真正理解它。
從幾條線來看,先從印度,到古代的中國,近代、現代的中國(地域線)。在印度的發展(時間線):小乘、大乘,然後是密乘;從思想發展史來看:般若 ,唯識 ,中觀,瑜伽中觀(理論線)。
好多人反對「發展」這個概念,認為佛教的教法是圓滿的,不用任何人來發展他。好的,如果不用「發展」,就用「顯現」——佛教思想不是在發展,而是在不同階段,結合當時的社會和人的根機,作出不同的顯現。
有個問題,在中國,佛教是從小乘開始的嗎?不是!佛教在中國,大小乘是同時進入的。中國法師學到的東西,不是按時間線來學的:大乘經典與小乘經典,都一起進入中國,並與中國的玄學相結合。
南北朝時期人們認為:佛就是神仙,佛是大神仙,這是佛教的格義時期。那時人們研究佛教,一個經典被翻譯進入中原,就會有人認為這個經典就是佛教的整體,就此經典,就可能創立一個宗派。當時,象這樣的情況,有8個宗派。這8個宗派都不同地解釋佛教:什麼是「心」的概念,什麼是「物」的概念,並與中國固有的玄學一些概念結合在一起——用道教的、本土的思想來理解佛教,結果出了很多問題。
比如成實宗是依據《成實論》而立的大乘宗派,後來才發現,所謂大乘的《成實論》,不是大乘的經典,而是小乘經典只是吸收了部分大乘觀點。..整個中國佛教在學習和吸收印度佛教過程中,出現類似很多問題。
僧肇在《肇論》中以非有非無、即有即無、有無雙遣的般若中道觀,完整地闡釋並發揮了大乘佛教般若性空的思想,將魏晉以來般若學的發展中的這些錯誤觀點進行批判之後,中國的佛學思想,才從格義發展到格量。
在佛教的傳入前期階段,也有很多法師覺得這樣模模糊糊的學佛不行!沒有學到佛的真意。只有往生極樂世界,才能學到真正的佛法,才不會學偏。有了這個基礎加之末法思想的流行,凈土宗的思想才逐漸出現其發展的機遇和土壤。
整個中國佛教有這樣的發展過程,我們個人學佛,也是中國學佛的一個縮影。我們也如此:我們一開始接觸佛教,不可能學到純正的佛教;我們要用我們的固有知識、閱歷來理解和結合佛教,就是說我們對佛教的理解是一種結合物、格義的產物。然後,隨著我們學識增加,我們對佛教也有個格量的過程,還佛教的本來面目。但這個過程,一定要短。如果時間長了,會在很長時間裡讓自己的思想處於似是而非中,甚至產生矛盾和衝出。
在格量的過程中,隨著對經綸的認識,中國有自己的宗派產生。宗派的產生,有很多問題,對這些經典,如何學?如何把這些經典作為自己宗派的理論?這又涉及到一個判教問題。
判教的方法
從理論上,捋順大乘、小乘、般若、唯識、中觀之間的體系,這是一條線。比如說,天台有自己的三時判教,華嚴有自己的判教方法,法華有自己的判教方法,法相宗、唯識也有自己的判教方法。凈土,也有自己的判教方法——是易行道還是難行道的判斷方法。
各宗派所針對的根基也不一樣。比如華嚴,針對大根基的人;法相、唯識,名相、概念比較多,更針對知識分子;凈土,三根普度,只要你能念佛,就可以學;密乘,看自己福報、根基,也都不一樣。這樣一來,我們對整個佛教的大體認識就有了。(續:准提法判教方法初探)
推薦閱讀:
※裝修熱潮,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增加這個功能區
※如何面對人生選擇?
※愛,只是一種選擇
※有錢也不任性 選擇合適你的溫馨家裝風格
※選擇適合過一輩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