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之武退秦師》課堂教學實錄
07-05
·教學實錄·在課例研究中學習、成長同安一中高一語文備課組主持人語:我們在具體教學中往往比較重視「課前」:鑽研課文、收集資料、設計教學、製作課件……如果還是一節公開課的話,正式「亮相」前還得幾次試講、觀摩、評議、修改以至定稿,卻往往忽視了「課後」:對已經完成的教學做自我的評價和反思其實,從教學實質上講,後者應該比前者更重要今年是高中課改的第一年,面對著嶄新的課程模式,我們高一備課組在學習,在汲取,在改進,在思索著於是,借這個平台,我們勇敢、真實、真誠地推出這麼一節文言文常態教學課,一來說說我們的心裡話;二來促進我們的教學反思,使自己的教學行為和理念之間形成闡析關係;三如果能引發持有不同觀點的同事參與討論和解讀更為上乘在這裡說明二點:第一,這節課由剛參加工作的王之峰老師承擔,教學過程由其完成實錄;第二,為了更完整、真實、開放地展示我們備課組的教研過程和內容,教學反思由備課組的成員共同承擔,大家各抒己見,或從專業的角度,或從自己的教學實踐出發,談反思,談感悟,談隨想最後,希望諸位同仁不吝賜教一、 教學敘述《燭之武退秦師》課堂教學實錄師:上課!生:起立!師:同學們好!生:老師好!師:請坐!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疏通過《燭之武退秦師》的文意,對一些重點的字詞也做了講解下面,我們來檢測一下複習情況(幻燈片展示:字、詞、句等文言文常識內容練習題)(時間:10分鐘)今天,我們著重來分析一下為什麼燭之武能夠勸退秦師,感受一下燭之武的魅力首先,請同學們一起來朗誦一下課文,讀的同時,思考一個問題:在你看來,燭之武是一個什麼樣子的人?從哪裡能夠看出?(學生朗讀)師:好,我們回到剛才的問題,通過這篇課文,你覺得燭之武是個什麼樣的人?生1:聰明機智生2:比較會說話師:從哪裡能夠看出呢?生齊:他用幾句話就說服了秦王師:也就是燭之武哪方面的能力的強?生:語言表達師:因此我們又可以說燭之武……生:能言善辯師:燭之武既聰明機智又能言善辯,他屬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哪一類人呢?……師:眾所周知,春秋戰國時代是多事之秋,周室衰微,戰亂不休;但春秋戰國時代也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思想活躍學術自由,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我們熟知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以及雜家都是出於這一時期,他們著書立說,廣收門徒,遊歷諸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但在他們之外還有一種被稱做辯士的人,他們不寫書立傳,靠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揚名立萬,傳誦千古,有名的象蘇秦、張儀對於這兩個人大家可能並不陌生,蘇秦遍歷諸國,六國拜之為相,張儀遊說梁王,魏國15個縣拱手送秦,燭之武兵不血刃,三言兩語退去強秦,解了鄭國之圍可以說,秦晉對鄭的進犯成就了燭之武的美名那麼,為什麼秦晉兩國要進犯鄭國呢,原因是什麼?課文是怎麼說的?生:以其無禮於晉,且二於楚也師:沒錯,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秦晉才會圍鄭在這種情況下,對鄭國來說,它所面臨的形勢是非常嚴峻的,通過這兩幅圖片我們就能看出(幻燈展示地圖)咱們知道,秦晉都是春秋時期的萬乘之國,而鄭只是很弱小的一個國家,面對如此強大的兩個超級大國,鄭國的確是處於生死存亡之秋可以說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弱小的鄭是勢在必亡的然而,事情的結果怎麼樣呢?生:秦晉兩國退兵,鄭國化險為夷師:為什麼秦晉兩國會退兵?生:因為燭之武和秦王說了一番話師:嗯,燭之武的一番話燭之武到底和秦王說了一番什麼話會有那麼大的作用?我們一起來讀一下燭之武向秦王說的這番話,想一想為了使秦王退兵,燭之武向秦王闡述了幾個理由?(朗讀過程)師:好,燭之武向秦王闡述了幾個理由?生3:兩個生4:四個生5:五個師:三個、四個、五個,你們給了我那麼多答案,那麼到底有幾個呢?請同學們四人或六人一組討論一下,燭之武的這段話究竟有幾個理由?(學生討論,教師可以適當指導)師:有結果了嗎?生:沒有!師:給大家提示一下,燭之武在說這段話中,裡面暗含了幾個假設,假如怎麼樣,結果怎麼樣,找到這幾個假設就能夠很容易的找到這幾個理由了好,同學們接著討論……師:停下來吧,基本上每組都有答案了燭之武究竟向秦王說了幾個理由?生:三個師:真是出奇的一致啊,看來大家都找到了那三個假設了我請一位同學來說一下這三個理由和假設學生A學生A:燭之武的三個理由:第一個是「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第二個是「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第三個是「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師:那這三個理由分別是以什麼為假設的?也就是前提啊!生A:第一個理由是以亡鄭為前提,第二個理由是以舍鄭為前提,第三個理由也是以亡鄭為前提的師:好,完全正確通過A的回答,我們知道,燭之武的這幾個理由都是以鄭國的存亡為前提的師:燭之武的三個理由說完了,秦王兵也退了你認為這三個理由中最觸動秦王心理的是哪一點?生:第三點師:為什麼?生:因為這關係到秦的存亡了師:第三點燭之武先從秦晉兩國的歷史關係說明晉對秦過河拆橋,忘恩負義,離間秦晉之間的關係,然後進一步說名第三個亡鄭的後果是第一個亡鄭之傷害的加深,如果鄭亡就會使晉的實力變得更加雄厚,「夫晉,何厭之有?」它不會只滿足於滅掉鄭國,緊接著它就可能進一步向外擴張,「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那麼下一個對象就可能是秦國了到了那時候,鄭的滅亡已經使晉的實力超過了秦國,那麼秦戰敗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因此亡鄭從長遠來看,對秦是有大害的所以,最關鍵的是第三點燭之武的三點理由,擺在了秦王面前,退兵與否就要看他能能接受燭之武的說辭了,顯然,秦王同意了燭之武的觀點生:所以說燭之武聰明機智生:能用話來勸退秦王生:能夠分析形勢生:說到秦王的心理去了師:同學們說的這些都能體現燭之武的聰明機智,能言善辯古人有一句話:攻心為上,攻城為下燭之武運用他的智慧抓住了主要矛盾,使秦王放棄了攻打鄭國的念頭師:這樣,燭之武是一個智者我們能夠肯定了,那他還有沒有其他特點呢?看一下課文其他部分……生:比較小氣生:比較通情達理生:比較勇敢師:這些特點從哪裡能夠看出來?生A:他埋怨鄭伯,諷刺鄭伯「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我能為也矣」對於鄭伯不能早點重用自己,有了困難才想到自己很生氣生B:但最終他還是去了啊,可見他還是比較通情達理,深明大義的生C:而且我們不要忘了,他敢於當面責怪鄭伯,勇氣已經不小了最後他臨危受命,更要去面見秦王,這就需要更大的勇氣了師:同學們分別說出了燭之武的一個側面,燭之武聰明機智,勇敢而又深明大義,他才會成就美名,流傳千古但是,還有沒有其他的原因使燭之武能夠成功呢?我們再來讀一下燭之武的這段話,體會一下……(朗讀第三段)師:現在,我們來讀讀下面這段話,試想一下,如果燭之武這麼說的話,會不會達成此行的目的?您來打我們鄭國真是太不聰明了,我們鄭國滅亡了對你有什麼好處,不要傻乎乎的被人家利用了,做出這麼蠢的事如果你不滅掉鄭國,我們鄭國會給你任何你想要的東西,財寶,美女,應有盡有,要什麼給什麼,你就行行好,放過我們鄭國吧(學生笑)師:你們笑什麼?生:要是燭之武那麼說的話肯定會被殺掉的生:他的話里充滿了哀求啊師:所以我們說燭之武的話不卑不亢,既不失國體又達到了目的這叫什麼?語言的藝術啊到這裡,燭之武的形象就豐滿起來了,我們來總結一下燭之武是一個——生:機智勇敢,深明大義,善於分析人的心理,說話講究語言藝術師:我們還接沒接觸過和燭之武類似的古人?生:接觸過,鄒忌,觸龍師:這是古人,如果燭之武活在現代,應該是哪種人?生:外交家師:咱們新中國最有名的外交家是誰?生:周總理師:周總理,他以靈活的頭腦,機智的語言,而著稱於世,周總理有許多外交上的小趣事,都能體現他的機智善辯,幽默風趣不失大體一次,一個美國記者問:「為什麼你們中國人走路總是低著頭,而我們美國人則喜歡昂著頭?」周總理回答:「因為我們中國人在走上坡路,而你們美國人則在走下坡路」還有一次,一個西方記者問周總理:「你們中國的路都是人,走的為什麼要叫馬路」周總理答道:「因為我們走的是馬克思主義道路」這個西方記者的意圖很明顯,無論你怎麼回答,都不能避免對中國人的侮辱但他沒想到,周總理會用馬克思主義來回答他,因此對周總理由衷的佩服這是大事國家大事,但是我們平常生活接觸到的都是形形色色的普通人,可道理卻是相同的,即交際的過程中我們應該也要注意講究語言的藝術下面,我們來看幾個情景,在這幾種情景下,你應該怎麼說?(幻燈展示隨堂練習)練習一 下面的場合,如果班長既想達到批評的目的,又想把話說得委婉些,表達恰當的一項是()小李和小楊,為了一點小事,兩人自習課上大聲地爭吵起來這時,班長說:A. 你們這樣大聲爭吵,影響很壞B. 你們這樣大聲爭吵,難道不感到羞恥吧?C. 你們這樣大聲爭吵,影響不太好吧D. 你們這樣大聲爭吵,真是太「了不起」了師:事情發生在課堂上,全班同學都在場,如果班長的批評太直接,不留情面,出現的後果可能是小李和小楊同時將矛頭轉向班長,引起更大的爭執所以,批評的語氣要委婉練習二假設你看見一位老人往京杭大運河裡傾倒污水,請結合主題,用恰當的話對老人進行一番勸說師:如果是你,要達到勸說的目的又要不失禮貌,不傷害老人的自尊,應該怎麼說?請同學們想一想,討論一下表達的時候應該注意那些方面,然後每組派一個代表來勸說一下這個老大爺……師:好了,每一組派個代表來勸說一下老大爺生D:老大爺,您往河裡倒水是不對的,我們都應該保護水資源的生E:老奶奶,國家讓保護水資源,您這樣做不好吧!我來幫您把水倒到其他地方吧?生F:老大爺,京杭大運河是咱們國家的重要運河,您倒了污水會污染它生G:老大爺,您不要往河裡倒水啊,這樣做犯法的,還污染了水資源師:你們認為哪一組說的最好啊生:E組答案:老大爺,現在國家宣傳要保護環境,保護水源,您這樣做會污染下游的水質,不如我幫您把污水倒入下水道吧師:通過以上兩個練習,你認為語言的藝術應該有什麼要求?應該注意對象和場合要根據對方的年齡、身份、職業、文化程度、個性以及他的心態、情緒等,選擇適當的詞語、運用恰當的語氣,使對方容易理解、接受交際中的語言藝術是非常重要的,他可以對我們造成很大的影響師:今天,我們學習了《燭之武退秦師》,認識了一位古代的外交家,領略了他的機智,一眼抓住問題的關鍵;勇敢,不畏懼強大的勢力;語言的魅力,一語中的,切中要害,學到了一些說話的技巧,知道了我們在日常交往中,也需要講究說話的藝術課下同學們完成以下幾個作業:1.對於燭之武退秦師這一事件,自古以來人們就有很多評價,咱們課後的第三題就是呂祖謙對這件事的態度同學們下課後將這一段文字翻譯成現代漢語,看看呂祖謙的態度如何?今天咱們通過燭之武懂得了說話要講究藝術和技巧,那麼同學們下課後完成第二題2.假如你在全市演講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同學們都向你祝賀,你準備對大家說些什麼?師:好,同學們下課!生:起立!師:同學們再見!生:老師再見!王老師補充開課說明:(一)試講時的教學過程1.請學生到黑板上寫出這篇課文中的重點的字詞句,然後教師總結並講解約(15分鐘)2.分析燭之武說服秦伯的三個理由,逐步導入語言藝術的學習,中間穿插討論,練習(二)修改原因:一節課中容量太大,學生難理解,教師難講授,教學質量不好二、教學反思劉映春老師:嚴格說,這不算一個規範的教學案例,因此我們定位為「教學敘述」,雖不夠完美,但足夠真實下面,就我個人說說兩處欣賞的細節和兩點思考細節欣賞一、課內10分鐘的文言常識內容的檢測我認為公開課如果為了好看就不講字詞句是違背語文教學規律的,尤其對於本課這麼規範、典雅的文言文語言來說,拋棄它更是違背了文章體式的教學基本原則因此,花上10分鐘來進行檢測不僅是大膽之舉,更是難能之舉只有真正解決字詞的障礙,文字背後的情感、形象才能紛紛站立起來,而這才更符合我們「常態」教學的定位細節欣賞二、語言藝術的拓展教學拓展方面,所選的例子也比較有針對性,一則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二則又能緊扣教學要求,做到不即不離從新課程改革的角度上看,是符合語文課標的「開放性」精神課文只是給教師的教學搭建一個大顯身手的平台,教師可以根據不同情況作出靈活處理,或增或刪王老師這節課在這一點的處理,顯然是體現了新課標的精神一點不足:在實錄中,我們可以看出王老師在文本與學生之間力圖創設對話的平台,實現對話的教學模式確實如此,學生課堂的發言是積極的、多方面的;但是,我們同樣可以發現,在學生髮言後,更多的是老師自己「急於求成」的總結這樣,老師的引導就略顯不足,閱讀目標對學生活動的導向作用也就無法充分發揮教學是一門藝術,不僅需要老師的精心設計,更需要老師的「因勢利導」的教學意識、機智一點思考:分析燭之武的語言藝術是本課的教學目標,教者也充分地引導學生品味語言的技巧,但總給人一種平面的感覺,以至於最後對人物形象的總結過於概念化、平面化我個人認為,根本原因就在於教者還不能充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把語言之美和人格之美交融起來,學生無法對文本的個體生命進行思考、拷問,直至一種可能出現的認同感文言文的常態教學還應該關注「文」的味兒曉霞、丙省老師:對於每個剛走上講台的新老師,第一次公開課都是極大的挑戰不僅要面對底下學生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還要面對教學經驗都比自己豐富得多的老教師評判的目光能否頂住壓力站穩講台,能否將預設的教學方案順利完成,能否達到預想的效果,都只有嘗試過才知道從試講來看,王老師整個教學流程還是很流暢的,教學重點把握基本到位但也有一些不足:1.剛上課時有點緊張,顧此失彼如用提問法檢查學生預習作業,即歸納本課中詞類活用、通假字及特殊句式時,只涉及詞類活用2.總體課堂教學容量偏大整節課涉及了新課文文言知識點的歸納梳理、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人物語言的藝術特色,還進行了語言得體的表達拓展課堂內容豐富了,但本節課作為第一課時,課堂容量過大,就會導致學生對文言文基本知識點的梳理把握不到位公開課上應該說比試講時有了較多的改進,將一節課的內容化為兩節課來上,把文章字詞句梳理放到第一課時,第二課時重點集中到對人物語言的品析與拓展在第二課時中,王老師的課堂導入更加自然,文言知識點的複習歸納更有針對性,對教學容量的大膽刪減使得教學重點更加突出:1.對文言知識點的複習歸納:以幻燈的形式展示,讓學生解釋課文中有活用的字詞,用句子翻譯的題型加深對課文中關鍵句的理解、加強特殊句式的掌握2.對人物語言的品析:先從學生對人物形象的整體把握入手,以兩張地圖的展示穿插當時背景知識介紹,然後讓學生在課文的朗讀中品味語言特色從以上2點,我們認為課堂的教學目標更集中,內容處理更紮實,這樣課堂更有實效楊淑惠老師:之峰老師的課上得很樸素平實他從分析「燭之武說退秦伯」的理由入手,進而引導學生要注意日常交際中的說話藝術,這一教學思路很好,體現了「立足於文本,又超越文本」的新教學理念這兩堂課留給我的思考是對於文本的處理應把握一個怎樣的度試講課時老師似乎是急著要拓展,對「燭之武見秦伯」這一段文字只是簡單地分析,蜻蜓點水,學生的印象不深;而在公開課上,老師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披文入情,去體會燭之武善於利用矛盾分析利弊、巧妙運用語言的藝術;但似乎有點過猶不及,分析過於詳細,以致後面的拓展部分過於匆忙對於這節課,我還想說的是,語文教學要超越文本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但不管採用何種形式,最終的落腳點都應該歸於文本對此,我覺得可以通過聽錄音、分角色朗讀等方式讓學生與文本直接對話,形成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學生的觀點或許有失偏頗,卻不乏獨特之處,能夠深入發掘文本的內涵,這樣,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既能以局外人的身份去客觀評價,又能進入角色深入體驗櫻菡老師:踏上教師崗位已經有三年多了這幾年來,自己開過幾節公開課,也聽了不少公開課但無論是自己開課還是看別人開課,總有一點小小的疑惑,那就是準備這樣一堂課往往要花去老師一周甚至更多的時間,而為了追求效果,往往是音樂小品齊上陣,這方唱罷那方登場,一堂課下來熱熱鬧鬧,笑聲、掌聲不絕於耳最後,下課鈴響,圓滿收場在課堂上,好像少了配樂朗誦,少了小組討論,學生的主體地位就難以體現在這期間,其它課時必定受到影響,而且即使是這樣一場精心準備的公開課,學生究竟學到了多少,能否達到老師預期的學習效果也很難保證近年來,公開課由表演向本色回歸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如何在公開課中保持本色教學並取得較好效果成為越來越多人思考的問題而今年又恰逢福建省實行新課改的第一年在各種新觀念的衝擊之下,對課堂教學的探索與研究成為每個老師思考的問題王之峰老師人生的第一堂公開課就是在這樣的轉變與探索中進行的一種嘗試我就其中的幾個小點談談我的一些看法1.知識講授選擇文言文進行公開教學應當說是需要一定勇氣的,畢竟,文言文的教學重點在於字詞句的梳理,而如果停留在字詞的梳理上又很難展現學生與老師的風采,所以很多老師都要求學生課前充分預習,然後在課堂上展示預習結果,進行字詞歸納的方式來處理文言文公開課上的字詞教學我們可以看到,在王之峰老師的原先教學設想中,也是打算採用這種教學方式可是,當第一次試講之後發現,不少學生預習工作做的很好,在對文言字次進行歸納的時候很認真,可是也有一些同學預習不充分,在其他同學進行字詞歸納的時候是沒有辦法跟上同學的思路的,而且這樣的同學並不在少數畢竟,在各個科目課業繁重,學生能力參差不齊的情況下很難要求每位同學都達到老師預期的效果歸納教學雖然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與主動性,但就真正的教學效果而言,是不夠理想的而教師的教學面對的應當是學生的整體而非個體所以,王老師調整了上課的思路,在第一課時中紮實地講授了字詞知識,並在第二課時(公開課)設置了複習環節,精心挑選課文中的重點辭彙進行複習這個環節雖然不夠華麗卻很實在,真正體現了文言文教學的重點畢竟,學生學到了什麼才是我們教學的主要目的2.探究的要求新課改提倡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而如何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卻往往是我們在講課的時候煩惱的問題常常在課堂教學的時候不知不覺就要以老師的思維去代替學生的思維,久而久之,學生只能成為答案的複述者王之峰老師這堂課也同樣面對著這樣的困擾王老師在教學設計的時候把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定位在「分析燭之武語言特點,體會其人格魅力」上,並設置了幾個小問題讓學生思考,以期最終讓學生自己解決這一重難點可以看出,王老師在設置時是將其作為一個探究性問題的,老師只起一個引導的作用這個教學設計,正是培養學生探究意識的體現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王老師的引導工作做得過了些,也就是始終想把學生引導到預設的答案上,顯然這是一個需要改進的地方但就是在這樣一個引導的過程中,學生獲得的思維鍛煉也比我三年前第一堂公開課上要求學生進行的三分鐘討論要多的多總之,我認為,無論什麼課型,真正踏實地讓學生學到點東西,培養點思考的能力,這才是教學的真正目的,別讓熱鬧的課堂迷了學生求知的眼.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