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冬病夏治的中醫原理

冬病夏治是祖國醫學中重要的預防醫學思想。根據中醫「整體觀念」、「春夏養陽」的原則,利用夏季陽氣旺盛,機體陽氣較為充沛的有利時機,通過貼敷、針灸等手段,調整人體陰陽平衡,扶正袪邪,增強機體免疫力,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人與自然是一個整體,人的生命活動規律、生理和病理都受自然規律的影響和制約,四季變化、陰晴冷暖都能對人體產生微妙的影響。

夏季是人體陽氣最旺盛之時,此時用溫熱治療某些屬於寒證的疾病,可以最大限度地以陽克寒,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冬病夏治適用於所有陽氣不足、肺氣虛弱、虛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類的疾病,不論是內服還是外治。常採用藥物和穴位敷貼相結合的治療方法,起到鼓舞正氣,驅逐宿邪、痰飲和瘀血,疏通經絡,活血通脈,溫經散寒等作用,使人體陽氣充沛,抗寒能力增強,經絡氣血貫通,並可針對個體體質不同,通過益肺、健脾、補腎的藥物扶助人體的陽氣,糾正虛寒體質,使氣血流行通暢,水谷精微輸布正常,從而達到治本的目的。

大量的臨床實踐表明,有些「冬病」在冬天治療的效果很差,而在夏天治療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哮喘、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關節炎、風濕病等都屬於這一類疾病,夏季在採用敷貼、針灸、中藥調理等方法的治療後,冬季可以減輕發病或徹底根治。

為什麼「冬病」要「夏治」呢?是因為「冬病」易發、複發疾病的患者體質就偏於虛寒,再加上冬天的環境也是寒冰一片,兩寒夾擊,此時用藥治療如同「逆水行舟」,治療比較困難。而夏季陽氣旺盛,人體陽氣也達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此時陽氣發泄,氣血趨於體表,皮膚鬆弛、毛孔張開,利用藥物滲透皮膚,刺激穴位,可起到疏通經絡,溫陽利氣、去散伏痰,調節臟腑功能。所以在夏季治療冬病如同「順風使帆」,往往可以達到最好的效果。所有陽氣不足、肺氣虛弱及虛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類疾病在春夏治療都會比其他季節治療效果好。

「冬病夏治」的思想一是藉助自然界夏季陽旺、陽升,人體陽氣有隨之欲升的趨勢,體內凝寒之氣易解的狀態,對陽虛者用補虛助陽葯,或內寒凝重者用溫里葯,以求更好地發揮扶陽祛寒的目的;二可為秋冬儲備陽氣,令人體陽氣充足,至冬季時則不易被嚴寒所傷。

例如支氣管哮喘是氣道的一種慢性過敏性反應炎症性疾病,簡稱哮喘。多發生於冬春季節,氣候寒冷或氣候變更時,易反覆發作,日久則正氣漸衰,而「宿根」愈盛,纏綿難愈。中醫認為本病的發作病理環節在於痰氣搏結、氣道壅塞、肺失宣降,其病位在於肺,其病根在於痰,其主邪在於寒。若長期發作,則累及脾腎,嚴重時心陽受累,發生「喘脫」危候。所以,哮喘有邪實正虛之別,發作時以邪實為主,未發作時以正虛為主,治療應當根據中醫「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在哮喘不發作的夏季,對脾腎陽虛、夏輕冬重的慢性哮喘患 者,可採用冬病夏治溫補脾腎的治法,以扶正固本,改善患者的機體功能,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減少或減輕患者在冬季發作的次數和癥狀,甚至不發作。

總之,「冬病夏治」無論是採用中藥內服、穴位貼敷、針灸、艾炙、拔罐、刮痧、葯膳等治療方法,但醫生必須根據患者的體質與病情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法,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冬病夏治」一是針對寒邪;二是針對體質虛寒。臨床上所有陽氣不足、肺氣虛弱、中焦虛寒、下元虧損、四肢關節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在春夏治療都會比其它季節治療效果好,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道慢性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骨傷科的肩周炎,頸椎病,腰肌勞損,骨性關節炎,脊柱退行性病變,軟組織損傷後的關節疼痛,結腸炎,胃痛,慢性腹瀉,感冒,虛寒性婦科病,腎虛旨引起的腰痛,凍瘡等病,都有「喜暖怕涼」的特點。小兒方面如小兒反覆發作的感冒、咳嗽、支氣管炎、扁桃體炎、咽炎、鼻炎、哮喘、慢性腹瀉、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及一些過敏體質的患兒,為了預防、治療這些疾病的發作採用天然辛溫走竄,促脾益腎補肺藥物,以氣相應、以味相感,貼敷相關穴位。通過肌膚、汗孔、衛表吸收,再配以湯藥治療,以達到調整機體功能,增強抗病能力,減輕癥狀,減少發病率的目的。

讚賞


推薦閱讀:

指標公式原理
氣功真相(一) 《黃帝內經》揭示氣功原理
原理课程阅读文献精选——哲学篇01
飛星布盤原理
自動取款原理與拾卡取款定性【壓縮稿】

TAG:中醫 | 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