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患上了狂熱的政治冷淡症

美國大選患上了狂熱的政治冷淡症

作者:徐立凡

超出預期的激烈競爭和遠超以往的投票人數,清晰顯示出了今年美國大選的一些特殊性。相對於往屆,今年美國大選患上了「狂熱的政治冷淡症」。

美國大選黨內初選當地時間周一晚上7點在艾奧瓦州拉開帷幕。艾奧瓦州向來有「中立州」之稱,因此在美國大選中具有戰略地位。共和黨和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無不將艾奧瓦州的黨內初選視作風向標,都到了選舉現場全力以赴,以圖在今後各州的爭奪中佔據先機。

共和黨陣營中,房地產億萬富翁特朗普的民調支持率一直遙遙領先,民主黨陣營中,前國務卿希拉里似乎也沒有強有力競爭對手。然而,由共和黨和民主黨註冊黨員進行的黨內投票與民調大相徑庭。根據美聯社開選後近3小時的統計,共和黨內克魯茲以28.3%比25%一舉超越了特朗普,盧比奧以21.9%的得票率居第三位,其他候選人得票率為個位數;民主黨內希拉里僅以50.7%比48.6%稍稍領先於桑德斯,其他黨內候選人的得票率不足1%。

這個結果,初步形成了共和黨內克魯茲、特朗普和盧比奧競爭,民主黨內希拉里和桑德斯競爭的格局。儘管克魯茲和希拉里分別在黨內獲得了首勝,但是沒有人獲得絕對優勢。另外,兩黨履行投票權的黨員人數大大超過2012年選舉時。位於艾奧瓦州首府得梅因的德累克大學的一個共和黨投票點,投票人數甚至達到了2012年的5倍。

超出預期的激烈競爭和遠超以往的投票人數,清晰顯示出了今年美國大選的一些特殊性。相對於往屆,今年美國大選患上了「狂熱的政治冷淡症」。共和黨內特朗普、克魯茲之所以受到狂熱歡迎,原因不是因為他們有多麼系統的政治綱領,而僅僅是因為他們還是政治新人。

民主黨內的桑德斯同樣如此。越是缺乏政治資源支持的候選人,越是受到選民們的擁戴,選民們用這種方式表達了對於美國政治的冷淡。

這種變化投射到候選人身上,幫助候選人們改變了選舉策略。誰更能顯示出「離經叛道」,誰就能享受歡呼。觸犯了許多政治忌諱的特朗普之所以成為當下最耀眼的政治明星,原因即在於他成功地扮演了美國民眾政治情緒宣洩口的角色。桑德斯之所以能和希拉里並駕齊驅,是因為他持鮮明的左派立場,主張美國走北歐社會主義道路。「離經叛道」者開始佔領政治高地,表明美國的政治光譜正在偏離以往保守的中軸線,開始向左右兩極位移。

顯然,美國政治的這種變化,對兩黨傳統主導力量來說都是煩惱與挑戰。應對這種挑戰的最好時機就是在黨內初選時狙擊。從這個角度看,相對官運穩健、受到福音派支持的前「茶黨英雄」克魯茲在首場初選中戰勝特朗普,帶有鮮明家族政治特徵的希拉里戰勝桑德斯,或許不是偶然。

當然,最終誰能勝選,還要看兩黨候選人在基層和網路的動員能力。無論兩黨誰將站上最後的擂台,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在進入正式初選後,選舉策略比政治立場宣示更重要。


推薦閱讀:

劉志勤:美國大選是場「經濟學公開課」
美國大選日程表
何懷宏 | 美國大選背後的價值衝突(下)
恐襲陰霾籠罩美國大選首場辯論
亂戰美國大選:誰主沉浮 | 譯周世界

TAG:美國 | 政治 | 美國大選 | 冷淡 | 大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