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思維與想像
一、章節名稱及學時分配
節 次 |
名 稱 |
學時分配 |
第一節 |
思維的概述 |
1學時 |
第二節 |
想像的概述 |
1學時 |
第三節 |
問題解決 |
2學時 |
第四節 |
創造思維 |
2學時 |
第五節 |
思維規律在教學中的運用 |
自學 |
二、授課類別:理論課
三、教學目的及要求:
1、掌握思維的概念,了解思維的種類及思維與語言的關係
2、明確思維的過程及形式
3、理解想像、創造想像的概念,了解想像的種類,創造想像的條件
4、理解思維與語言的關係及語言與言語的關係
5、了解問題解決的思維過程,熟練掌握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
6、了解培養創造性思維的一般方法
四、教學重、難點:思維概念、想像概念、思維與語言的關係、問題解決 、想像種類、創造性思維
五、教學方法:講授、討論、模擬講課法
六、教學組織與設計
1、本章較抽象的部分是思維的過程與形式、問題解決,擬採用問題分析的方式來教授這兩部分知識,用平時積累的一些思維問題來論證;
2、注意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的訓練;
3、在創造思維的講解中結合學生自己的創造經歷,用大作業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再現創造過程,同時,讓學生學會心理過程的分析。
七、教學內容:
第一節 思維的概述(1學時)
一、思維的概念
?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和內部規律性的間接、概括的反映。
思維的兩個基本特徵:
1、間接性:是指思維能對感官所不能直接把握或不在眼前的事物,藉助於已有的知識經驗或其他媒介來進行反映。
?通過思維,我們可以推知事物過去的歷史、認識事物現在的規律性,預知事物未來的進程。
?過去:珠穆朗瑪峰,4千萬年以前的地層。
?現在:T根據ST表情推斷去內心狀態。
?將來:「月暈而風」,「礎潤而雨」
?怎知月暈而風?多次看到,概括出的。
2、概括性:是指思維通過抽取同一類事物的共同的本質特徵和事物間的必然聯繫來反映事物。反映同一事物的共同本質屬性:通過感知我們只能看到具體某一鳥的外形和活動情況,而通過思維,才能認識到鳥的本質屬性:有羽毛、卵生。雞、鴨是鳥,而蝙蝠、蜻蜓不是。反映事物間的必然聯繫:將多次感知到事物之間的聯繫和關係加以概括,得出有關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月暈而風。
?思維的間接性和概括性是相互聯繫的。我們只所以能間接反映事物,是因為有了概括性的知識經驗,而人的知識經驗越概括就越能間接反映客觀事物。
二、思維與感知的關係:
(1)區別:反映內容、反映形式
(2)聯繫:感知是思維的基礎,思維是感知的提煉與升華。
三、思維的種類:
(1)?根據思維過程中憑藉物不同,可將思維分為動作思維(操作、實踐思維)、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人類特有的思維。根據思維探索目標的方向不同,可分為聚合思維和發散思維。
(2)思維是否遵循邏輯規則。可分為知覺思維和分析思維。
(3)?根據思維的創新程度,可分為常規性思維<再造思維)和創造性思維。
(14)?根據思維過程是以日常經驗還是以理論為指導來劃分,可分為經驗思維和理論思維。
四、思維過程和思維形式
一、思維過程:
(一)分析和綜合:是思維的基本過程。
1、定義
2、?關係
(二)?比較和分類:
(三)?抽象和概括:
(四)?具體化和系統化:
二、思維形式
(1)?概念
(2)?判斷:
(3)?推理
五、思維和語言的關係
(1)?區別:
(2)?聯繫:
學生自學教材上的語言與言語一章的相關內容。
第二節 想像的概述(1學時)
一、什麼是想像
(一)?定義:想像是人腦對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
(二)新形象形成
1、可能是現實中已經存在,但個人尚未接觸的事物形象。如,沒有到過海邊的人,通過別人的描述可以產生波濤洶湧浩渺無邊的大海形象。
2、可能是現實生活中尚未有過,還待於創造的事物形象。如,作家、作曲家、發明家在實現創造之前,他們所要塑造的新人物、所要普寫的新樂曲,所要發明的新成品,就已形象地出現在他們的頭腦中了。
3、新形象,還可能是現實中根本不可能有的事物的形象。例如,人們頭腦中所產生的關於神、鬼、孫悟空、豬八戒等人物形象。
二、想像的功能
(一)預見功能。
人類活動同動物本能活動的根本區別就存於活動的目的性,預見性和計劃性,也就是人能實現在客觀現實的超前反映。科學家的發明創造,工程師的工程設計,都是想像預見功能的體現。因此愛因斯坦曾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二)補充功能
人們可以藉助想像的機制,彌補人類認識活動的時間局限和不足,超越個體狹隘經驗的範圍,對客觀事物進行更充分、更全面和更深刻的認識。如恐龍、星球的演變。
(三)代替功能
現實生活中,由於各種因素的制約,人們的某些需要和活動不可能滿足或全面實現時,可以通過想像來代替,從心理上得到一定的補償和滿足。如兒童的遊戲。
三、想像的種類
(一)根據想像活動是否有自覺的目的性,可把想像分為無意想像和有意想像兩種。
1、無意想像
定義:是沒有預定目的,在一定刺激的作用下,自然而然產生的想像。如:看雲、聽故事、看冰花等。
夢是無意想像的一種極端形式。是在睡眠狀態下產生的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
2、有意想像
定義:是根據一定的目的,在意識的控制下,自覺進行的想像。
如科學家提出的各種假設,藝術家在頭腦中構思的人物形象
(二)按有意想像的新穎性,獨立性和創造性程度的不同,又可以分為再造想像和創造想像兩種。
1、再造想像
(1)定義:是根據語言的描述或非語言的描述,在頭腦中產生有關事物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如看地圖
再造想像產生的新形象是相對的,對於想像者來說是新的,而實際上是已經存在的事物形象。
再造想像仍然有一定的創造性,由於每一個人的知識,經驗,個性特徵等主觀因素的不同,再造想像的內容和創造水平必然有一定差異。
(2)形成條件。
A、正確理解語詞描述和圖樣,符號標誌的意義。不懂外語的人,無法在頭腦中形成外語作品中描繪的人物,場景的形象。?符號—形象
B、豐富的表象的儲備。有關表象儲備越豐富,再造想像越準確和充實。
(3)意義
A、使人有可能超越時空限制而獲取更多的知識。
B、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識,使己掌握的知識變得具體生動。
2、創造想像
(1)定義:依據現成的描述而獨立地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獨創的過程,具有首創性。
如:飛機設計師在頭腦中構成一架新型飛機的形象。舞蹈家創編一套新的動作組合,作家在頭腦中構成新的典型人物形象。這些形象不是根據別人的描述,而是想像者根據生活提供的素材,在頭腦中通過創造性地綜合而形成的具有重大社會價值的形象。
(2)特點:獨立性,首創性,新穎性。
(3)條件:
A、社會實踐的需要:
B、創造者強烈的創造慾望。
C、豐富的表象儲備。
D、高水平的表象改造能力。
E、積極的思維活動。
3、幻想
(1)定義:幻想是與個人生活願望相聯繫並指向未來的想像。幻想是創造想像的準備階段和特殊形式。
(2)分類:根據幻想的社會價值和有無實現的可能性,可把幻想分積極的幻想和消極的幻想。
A、積極的幻想(理想):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並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和實現的可能性。
B、消極的幻想(空想):違背客觀一物的發展規律,且毫無實現的可能。它常使人脫離實際,想入非非,以無益的想像代替實際行動,害怕堅苦的勞動和逃避困難,給人帶來挫折失望
第三節 問題的解決
一、什麼是問題解決
(1)?什麼是問題解決:
(2)?問題解決思維過程應具備的條件
二、問題解決的過程
(1)?嘗試錯誤說:美,?機能主義,?桑代克
(4)?頓悟說:德,?格式塔,?苛勒
(7)?認知心理學的觀點:初始狀態、中間狀態、目標?狀態
三、問題解決的一般步驟:
(1)?發現問題:問題解決的開端
(2)?分析問題
(3)?捉出假設:是問題解決最關鍵的階段
(4)?檢驗假設:?
四、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
(1) 知覺情境
(2) 問題表徵
(3) 思維定勢
(4) 動機與情緒
(5) 個性特徵
第四節 創造思維
創造性思維是指用獨創新穎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它是人類思維的高級形態,是智力的高級表現。獨特性和新穎性是創造性思維的突出特點。
一、創造性思維的特點
1、獨特性:是指在解決問題時,不拘泥於一般的原理、原則和方法、而是用與眾不同的原理、原則和方法,使問題得到解決。例如,德國的數學家高斯小時侯用獨特的方法,很快解決了1+2+3+……99=的問題,就是創造性思維的獨特性表現。
2、新穎性:是指創造性思維的結果、結論包含有新的因素。如,歌白尼對「地心說」表示懷疑,經過長期的觀察,提出了「日心說」的新觀點。
二、創造性思維的結構
創造性思維主要是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的統一。我們要解決某一創造性問題,首先進行發散思維,設想種種可能的方案;然後進行集中思維,通過比較分析,確定一種最佳方案。在創造性思維中,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都是非常重要的,二者缺一不可。然而對於創造性思維來說,發散思維更為重要,它是思維的創造性的主要體現.發散思維可以突破思維定勢和功能固著的局限,重新組合已有的知識經驗,找出許多新的可能的解決問題方案。它是一種開放性的沒有固定的模式、方向和範圍的,可以「標新立異」「海闊天空」「異想天開」沒有發散思維就不能打破傳統的框框,也就不能提出全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案。發散思維有三個指標:(1)流暢性,指發散思維的量。單位時間內發散的量越多,流暢性越好:(2)變通性,指思維在發散方向上所表現出的變化和靈活;(3)獨創性,指思維發散的新穎、新奇、獨特的程度。例如,讓學生說出「紅磚」都有哪些用途,學生可能回答:蓋房子,築牆,砌台階,修路,當鎚子,當武器,壓紙,作畫寫字,磨紅粉當顏料,練功,墊東西,吸水……在有限的時間內,提供的數量越多,說明思維的流暢性越好;能說出不同的用途,說明變通性好;說出的用途是別人沒有說出的、新異的、獨特的,說明具有獨創性。發散思維的著三個特點有助於消除思維定勢和功能固?等消極影響,順利地解決創造性問題。
集中思維在創造活動中發揮著集大成的作用。當通過發散思維,提出種種假設和問題的方案、方法時,並不意味著創造活動的完成,還需從這些方案、方法中挑選出最合理、最接近客觀現實的設想,這一任務的完成是靠集中思維宋承擔的,集中思維具有批判地選擇的功能。
三、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1、鼓勵學生積极參加各種各樣創造性活動,培養創造意識
?創造意識越明確,越能激發產生新的假設和構想,創造性活動就容易進行。而創造意識的形成在於反覆的創造性活動。積极參加各種創造性活動,或在各種活動中進行創造性活動,會使學生遇到種種常規思維不能解決的問題,從而為創造性思維的發生和發展提供條件。
2、加強發散思維的訓練
?創造活動過程是由發散思維到集中思維,又由集中思維再到發散思維多次循環的過程。其中發散思維更能體現思維的創造性,它是創造性思維的主要成分。在教學中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有助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主要是通過加強學生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特性的訓練,限制與排除心理定勢與功能固著的消極作用來進行。例如,每次作業內容不要太單調,不要機械地死套公式,應多出一些選擇題來鍛煉學生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要鼓勵學生一題多解,一事多寫;出一些有多種答案的問題等。教師也可利用數學應用題來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一般可分為三步走:一是教小學生認識數量關係;二是讓小學生根據題中兩個已知數量之間的關係,思考能提出哪些問題;三是進行應用題的發散思維訓練,讓小學生把應用題,通過改變條件,從一步應用題變為多步應用題。
?3、發展學生的想像力
想像與創造性思維有著密切的聯繫,它是人類創造活動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因此,教師要注意發展學生的想像力。(1)引導學生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增加知識儲備。創造性思維過程是對頭腦中已有的經驗的調遣、重組過程,有時以從未有的組合形式表現出來,但任何形式的組合都不會脫離一個人已有的知識經驗範圍。(2)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獲得感性經驗,不斷豐富學生的表象。(3)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打開想像力的大門。(4)引導學生積极參加科技、文藝、體育等活動,不斷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為發展想像力創造良好的條件。
4、培養學生的創造個性
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不僅和智力因素有關,而且與個性因素也有密切關係。研究表明,人的意志力、自信心、獨立性等個性因素在創造性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通過各種活動培養學生獨立、自信、堅持有恆、有創新意識、有責任感、勤奮、樂觀、感情豐富、勇敢、頑強、堅韌、果斷、勇於進取和探索、富於想像、興趣廣泛、有強烈的好奇心、好冒險、不盲從等個性品質,這些都有利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作業:
1、如何理解思維的特徵?
?2、什麼是創造性思維?其特點是什麼?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3、分析你的某一創造活動的心理過程(大作業,1000字以上)
參考文獻:
?1、林崇德主編:《發展心理學》,人民出版社出版。
?2、喬建華主編:《現代心理學概論》,天馬圖書有限公司
?3、人民教育出版社師範教材中心:《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
課後分析:本章學習中,明顯地感到了學生的疲勞與吃力,在思維的過程與形式,問題解決等問題的理解上出現了較多的問題,儘管我在教學中,很刻意地將抽象理論形象化,但由於知識本身的特點,學生仍然不能象學習其他章節那樣興奮與投入,這也是我在教學中一直在探討的問題,我想在今後的教學中,可以採用辯論的形式作為分析問題的啟發點,讓學生真正理解思維的相關理論。
推薦閱讀:
※共同犯罪的想像競合犯問題
※文學與想像
※一橋飛架三地 打開想像空間
※該怎樣讀小說呢,是否要在腦子裡把文字像電影一樣想像出來?
※運用想像學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