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王墓博物館玉器全賞析(四)
玉璧直徑256毫米,好徑85毫米,厚5毫米青玉黃綠色,紋飾分為兩區,內區突起谷紋,外區粗細陰線刻雙體龍紋,表面殘留絲縷纏繞痕迹。底面粘附棺材漆皮。
玉璧直徑256毫米,好徑63毫米,厚6毫米碧玉,灰藍色,顏色比較特殊,紋飾分為兩區,內區蒲格式陰刻谷紋,外區粗細陰線刻雙體龍紋,底面粘有棺材漆皮。
玉璧直徑266毫米,好徑88毫米,厚7毫米青玉湖綠色,紋飾分為兩區,內區谷紋,外區雙體龍紋。整器未完全拋光,碾琢痕迹清晰可見。
玉衣面罩出土時的情景。玉衣的頭頂處放著一批精美的玉飾,頭上及兩肩各一件,面罩兩邊各一件,其中還有金片瞑目。各個器物基本保持原位。
獸面紋銜活環璧鋪首這件就是大家廣為熟知的,南越王墓代表玉器之一的精美之作。通長182毫米,獸首長113毫米,寬138毫米,厚7毫米,璧直徑89毫米,好徑34毫米,璧厚4毫米青玉,淡黃色,白化嚴重,已經失去光澤,僅僅獸面紋鼻子處,已經活環璧還溫潤透亮。表面粘有硃砂。全器由一塊整玉雕成,璧雙面谷紋,獸面背後光素。此器碾琢極為精美,設計巧妙,出土於面罩前面。
鏤雕鳳紋出廓谷紋璧飾牌形佩長140毫米,寬74毫米,厚4-5毫米。這件玉器,也是在南越王玉器里為大家熟知的,也許以前大家認為這個東西比較大,最少要20-30厘米。但是這件玉器確實很小,至少比我們很多人心目中想像的要小很多。原件斷為兩截,中間用金鋟連接,整個牌飾設計精美,動感飄逸。金鋟鑄造,長20毫米,寬8毫米,表面飾針刻捲雲紋。出土時處於左肩上方。
谷紋金鉤龍形佩長115毫米,寬16毫米,厚4毫米青玉,黃白色,白化嚴重,龍尾原已折斷,兩端各鑽3孔,以絲線連接。金鉤的虎頭上刻一「王」字,鉤長59毫米,最寬26毫米,最厚5毫米,金鉤重100克。出土時位於頭前右側。
谷紋雙聯璧通長124毫米,通高76毫米,璧直徑62毫米,好徑20毫米,厚4毫米。青玉,黃花白化嚴重,有部分剝蝕,表面殘留絲縷纏繞痕迹。出土於玉衣鞋底處。
雙區鏤雕龍鳳紋璧這是南越王玉器中的代表之作,南越王博物館中最精美的玉璧,國內各博物館中也是非常罕見。直徑106毫米,內徑52毫米,厚5毫米青玉淡黃色,有雲狀白化,有很好的光澤。整個設計非常精美,內外出廓甚為巧妙,極為動感,在平面中大顯立體效果。是我國漢代玉璧中的精品。出土於玉衣的面罩上。
沒有使用閃光燈拍攝。
使用閃光燈拍攝。
谷紋內出廓龍紋璧直徑88毫米,好徑43毫米,厚4毫米青玉湖綠色,部分白化,玉質佳,雙面紋飾相同,出土於玉衣面罩上。
組玉璧的出土情況在玉衣的下半身,從腹部到腿部,舖置著10塊玉璧,排列有序,其中6塊較大,直徑250-270毫米,4塊較小,直徑93-140毫米。玉璧上面殘留大面積絲縷纏繞痕迹,估計當時用絲縷將10塊玉璧按照一定順序,連接成一片,並蓋於玉衣下身。在屍體或者玉衣上舖置組玉璧,在曲阜魯城東周墓,河北滿城漢墓中山靖王,巨野紅土山西漢墓等都有發現。
組玉璧的位置復原情況。
玉璧直徑258毫米,好徑68毫米,厚7毫米碧玉,墨綠色,大面積白化,紋飾兩面相同,紋飾分為兩區,分區棱與內環棱是凸起弧面,上面陰線刻雲氣紋。這在全墓出土的71塊玉璧里,是唯一的一例。內區谷紋,外區雙體龍紋。這是組玉璧之首,玉衣的兩隻手套合攏放在這塊玉璧上。
玉璧直徑268毫米,好徑62毫米,厚5毫米青玉,表面大部分為棺材漆皮,以及大量絲縷和織物殘留,最特殊的地方,是近好處鑽了一孔,作用未知。孔為桯鑽孔,直徑一面大一面小,大徑10毫米,小徑7毫米。另外,好徑也是一面大一面小,單面鑽成。
璧直徑256毫米,好徑92毫米,厚6毫米碧玉,墨綠色,大面積黃化白化,雙面飾蒲格突起谷紋,表面帶有絲織物殘跡。
玉璧直徑263毫米,好徑53毫米,厚5毫米碧玉,大部分成象牙黃,紋飾分為兩區,內區蒲紋,外區雙體龍紋。
推薦閱讀:
※影記博物館中的陶瓷珍品26
※人物專訪 | 林國水:這座博物館在我心裡建了20年
※上海博物館藏品極品瓷器300P(一)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何家村瑰寶(金銀器)展會
※朝天宮博物館·金銀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