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藝術品市場風起雲湧,大量原本對藝術品並不熟悉的普通收藏者蜂湧入市。但是,在具體的收藏過程中,不少人卻屢屢失誤,不僅沒有品嘗到收藏的樂趣,而且吞下了因錯買藏品而自釀的苦果。對此,著名收藏家郭慶祥告誡收藏者:收藏藝術品最主要的還是要看藝術品本身的藝術質量。現在有不少人買藝術品,喜歡看書畫家的「頭銜」,熱衷於買各級書法家協會、美術家協會主席、副主席、書畫院院長的作品,而不管作品本身是否站得住腳。結果,某些協會「主席」、「副主席」、書畫院院長一旦卸任,其作品的價格也急劇下跌,套住了這些收藏者。 「我們不會碰某些書協主席、美協主席、書畫院院長的作品」 郭慶祥表示,「我們不會去碰某些書協主席、美協主席、書畫院院長的作品。我們收藏藝術品,主要是看這個藝術家的作品本身是否經得起檢驗。如果作品好,沒有頭銜我們也會買;作品不過關,頭銜再大再多,我們也不會出手」現在一些藝術家一旦「紅袍」加身(指擔任書協、美協主席、副主席,書畫院院長),作品的價格立馬翻番,而且還成了「社會活動家」,頂著「紅翎子」到處應酬,哪有時間讀書、琢磨藝術?他們沒有起到引領和推動藝術探索、發展的作用。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書法家、美術家協會主席、副主席、書畫院院長名不副實,但是,也不得不承認,有相當一部分所謂的「主席」、「副主席」、「院長」在藝術上是不敢恭維的。 但是,現在的藝術品市場有一個現象十分堪憂,就是有不少收藏者的眼睛只盯著這些所謂的「主席」、「副主席」、「院長」的作品,而不管這些人真正的藝術水準。收藏者買的不是作品而是「頭銜」。當然仔細分析一下,這些收藏者中,有的確實是初入此道,不懂,只看藝術家的虛名;有的並非不懂,他買的就是藝術家的「頭銜」,因為他買這些人的作品主要是為了送禮,要的就是頭銜大、頭銜多,送出去時有面子,好辦事。更何況大多數收禮者也是外行,圖的也是書畫作者的虛名。因此,就形成了中國收藏界作品價格與其內在價值相互背離的咄咄怪事。
某些名家的「複製品」實際上就是高級禮品畫 據郭慶祥透露,早些年,他收藏過一個著名畫家的一批作品。「那是1994年的事了,有朋友找到我,希望我收購200張他的作品,那時候,這個畫家在國外買了物業,還款有困難,希望賣掉些畫還錢。當時的價格是每平方尺4000元,不那麼離譜。我隨即打了200多萬過去。很快拿到了第一批畫,展開一看,題材與技法嚴重雷同,像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人物是任伯年的,花鳥是李苦禪的,七拼八湊當作自己的了。第二次交貨前,我跑到他的畫室去看個究竟,出乎意料的是,他將十來張宣紙掛在牆上,以流水操作的方法作畫。你猜怎麼著?每張紙上先畫人頭,再添衣服,最後草草收拾一番寫款,最後由他的學生蓋章。這哪是畫畫?分明是在畫人民幣嘛!所以我認為這個人的作品不值得收藏,他對藝術不真誠,對社會不負責任。他多年來一直在重複自己,沒有一點創新精神。後來這批畫都被我拋出或送人了。儘管現在這個畫家風光得很,上電視講國學,寫文章自抬名聲,畫價更是被炒得令人咋舌,但我一點也不後悔。說得不好聽的,這位畫家的作品就是高級禮品畫,從更長遠的角度看,這樣的作品是經受不住時間的考驗的,沒有真正的藝術價值。我認為,這位畫家的這些大同小異、毫無藝術個性的高級禮品畫,最多只值數百元,但事實上現在卻動輒幾十萬元、上百萬元一幅。這既有辱藝術,也是對收藏家的不公平,傷了收藏家的心。」 一些書畫家幾十年來不斷重複自己,這是在變相」印刷「自己的作品。現在不少收藏家已經成熟了,對畫家的認識更清楚了。比如:千篇一律的畫家,畫照片的畫家,價格就上不去。有的畫家自己在家定畫的價格,不顧市場實際亂漲價。今年3萬一平尺,明年5萬一平尺,後年就會升到8萬一平尺。這樣的畫家不是在研究藝術,而是花很大的精力來運作市場,這樣的畫家的作品根本不值得收藏。收藏繪畫作品應按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來決定價格的高低。真正的收藏家不應收藏千篇一律的作品。
|
|
|
|
推薦閱讀:
※中堂畫還是掛的人像嗎?新時代我們有了更藝術的選擇
※【表態課堂】錶盤上的藝術——琺琅表之我見
※構圖與色彩碰撞出來的視覺藝術
※不是照片!日本藝術家超神的手繪肖像油畫
※半畝藝樹杯第一屆全國青少年書畫大賽正式開賽啦!
TAG:藝術 | 收藏 | 藝術收藏 | 質量 | 頭銜 |